丁正義
藝名丁蘭石,自號雪翁,墨禪,法號緣悟,1955年生于四川省合江縣。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成都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瀘州市詩書畫院創(chuàng)研員,成都市龍泉收藏家協(xié)會書畫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期從事中國水墨畫研究與創(chuàng)作。著有多部畫集,成功舉辦多次個人展和聯(lián)展,接受過多家電視臺、報刊專訪。作品受到國內外愛好者青睞和收藏。
水墨畫作為中國數(shù)千年文化的象征,是人類最高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從水墨畫誕生之日起,它即承載著物質與精神交融的使命。中國水墨畫藝術追求的是精神的純粹性和內在美。
讀蘭石丁正義先生系列山水、花鳥、人物作品能看出,他的水墨作品不是常見于傳統(tǒng)文人畫中的那種獨出塵表的自然山水人物,而是充滿了濃郁的地域特色,源于生活的架構,具有其與眾不同的藝術風貌。
丁先生在其繪畫藝術中追求的并非形質的逼真,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氣勢、氣韻和氣質。其作品的氣勢,首先歸于用筆的剛健,正如他筆下的樹,密枝槎椏,巨干盤虬,天矯若龍蛇游舞。前輩畫家常以“渴驥奔泉”形容畫面的氣勢,即在疾行飛馳中蘊含著英俊的風度和威猛的力量。
丁先生善書法,在篆籀與行書方面都有功底,故他的用筆疾徐得法、沉實蒼勁,與章法布局結為一體,從而使其作品流露出奇崛清麗的高古之氣象。其用筆奔放灑脫,筆墨技法有吳潘遺意又不落俗套;追求筆墨情趣且格調清純,筆墨精妙,清麗秀潤;使人得已感受到揮灑胸中逸氣的瞬間,又為作品所彌漫的氣骨所折服。
幾十年來,丁先生堅持師法傳統(tǒng),他從前人的經典作品中汲取養(yǎng)分,同時又能師造化、師自然。從他的《九寨依然美麗》 《云臺幽禪》 《春韻》 《人間仙境》 《蹬高圖》《深山有梵音》等作品中流露出的浩然之氣和高古之韻里,我們可感受到,其畫呈現(xiàn)出的“筆墨沒到氣已吞”之聲威,也不難看出丁先生學養(yǎng)修煉所達到的高度。
中國水墨畫筆墨集造型、傳意、流美于一體,是高度凝煉的藝術手段,是多功能的復合載體。前人論畫說“凡狀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勢,得其勢不若得其韻,得其韻不若得其性”。筆墨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表現(xiàn)出的筆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獨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們情感追求的最高審美境界。一幅水墨畫的筆墨,要能在表現(xiàn)形、勢、韻、性等諸方面都達到令人嘆服的高度,才是充分發(fā)揮了筆墨的功能,才稱得上是筆精墨妙。
在丁先生的作品中,我們可領略到他在彰顯傳統(tǒng)寫意精神的同時,又充分發(fā)揮了以書入畫的一貫風格。其馳毫聚墨,筆下生風,傾注了畫家的激情和浪漫主義的樂觀情懷??此纳剿?,雄渾蒼茫、氣韻生動、渾然天成、大氣磅礴,令人震撼;在構圖上,嚴密、均衡,張力并存,和諧而統(tǒng)一,盡展中國山水之精氣神與民族精神之無窮魅力。
賞讀丁先生的山水水墨畫系列作品,我們亦能感受到畫家致力于表現(xiàn)人性的自由和時代的潮音,從中我們可以探究出畫家何以能夠師古而不泥古,入世而不欺世——因為其心靈的純凈透明與自由浪漫,其揮寫出的是胸中臆氣和豪情壯志。豐富的人生經歷與職業(yè)歷練,在人文領域的高深造詣及博涉約取、融匯中西的廣博學養(yǎng),為其畫作注入了豐厚的人文底蘊。
水墨畫對境界和筆墨幾近苛刻的要求,不僅需要畫家擁有超越技法層面的錘煉,還要具備豐厚的學養(yǎng)和崇高的人品、情操。正是因為丁先生能做到身心、學養(yǎng)兼修并進,加之他的天智、悟性與勤奮,方能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畫風。作品既涵蓋了中國水墨畫的傳統(tǒng)格局,又較好的完成了傳統(tǒng)圖式的現(xiàn)代轉換,漸趨形成了自己的筆墨語言符號。
近年來,丁先生在深入體悟前人審美精神的同時,又勤于思考在創(chuàng)作中傳承中國水墨畫的藝術精神,不囿于前輩的筆墨圖式。他的作品不是表象上對古人的簡單摹仿,而是極力表現(xiàn)對大自然的超越——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更是個體生命形式的外化。
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丁先生一方面學習前輩大家的藝術創(chuàng)造精神,另一方面承襲他們的品德和情懷,更把師長作為圣賢敬仰,這正是其能在藝術領域獲取成績的原因所在。古人道:“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董其昌說:“胸中脫去塵濁,丘壑自然內營”。靜觀先生的作品,似覺有一種高尚寧靜之稟賦,有一種平靜如水之禪定境界。丁先生是一位天分和悟性極高的畫家,他的寫意作品已獲得廣泛好評,得到藏家熱捧和畫界贊譽。
學無止境、藝無止境。中國水墨畫的融合創(chuàng)意也沒有終點與極致。蘭石先生在水墨畫創(chuàng)作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他能夠不斷開拓視野,豐富學養(yǎng)、情操,提純筆墨,在堅實的傳統(tǒng)文化中與大自然之心緊緊契合,循序漸進,漸臻佳境,定會成為倍受關注的中國畫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