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石羊河林業(yè)總場 王美琳 武曉玲
梭梭屬于灌木或者小喬木,是抗旱能力強和防風固沙的重要樹種,通常情況下,能夠長到2~3 米,在氣候條件適宜的地方能夠長到7~12 米,根部能夠伸展到4 米以下的土層,葉子和樹皮的保水功能比較強,主要生長在我國降水量比較少和炎熱的地區(qū),是這些地區(qū)的天然生態(tài)屏障,在防風固沙和改良土壤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生態(tài)保護樹種。人工栽培的梭梭的生長速度比較快,能夠很好地發(fā)揮防風固沙的效果,在荒漠地區(qū),即使不進行灌溉也能夠讓梭梭穩(wěn)定生長。為此,為了保證梭梭的產(chǎn)量和質量,應該加強對梭梭人工栽培的研究,并且做好病蟲害的防控。
梭梭適合生長在中溫帶氣候的荒漠地區(qū),分布地區(qū)的年平均降水量在150 毫米以下,平均氣溫為2~8度的范圍。梭梭根系比較發(fā)達,能夠生長到兩米以下,或者達到4~6.5 米。梭梭當年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年平均生長長度為30~40 厘米,如果在降水量比較多的年份,可生長50 厘米以上。梭梭對外界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能夠生長在石漠、鹽漠的土壤中,也能生長在松散的灰棕土和棕色荒漠土壤中,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正常生長,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如果土壤中的含水量過大,會影響梭梭的生長。梭梭的根系比較粗大,每年的3 月下旬開始萌動,到11 月中旬進入冬季休眠,生長周期為210 天左右。在梭梭的幼齡階段,生長速度比較快,4 齡之后的梭梭可達2.5 米,并且進入開花結實期。如果外界的生長條件適宜,壽命能達到100 年左右。
梭梭是沙漠中常見的植物,通過梭梭的種植能夠實現(xiàn)以下價值。第一,減少沙漠水土流失,起到綠化的作用。梭梭本身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需要少量的水分就能夠很快生根發(fā)芽,并且可以在鹽堿和酷暑等極端環(huán)境下生長,此外,梭梭的樹葉能夠減少水分蒸發(fā),同時其根系比較發(fā)達,能夠從沙漠中吸取水分和養(yǎng)分,能夠起到防風固沙和減少水土流失的效果。第二,梭梭可以為沙漠行人提供幫助。梭梭枝葉營養(yǎng)豐富、水分充足,能夠為沙漠中的行人提供水分。此外,梭梭的枝葉干燥之后是重要的燃料,屬于優(yōu)質的薪柴,因為此項功能被稱為沙漠中的生命補給站。第三,梭梭有著很好的經(jīng)濟價值。梭梭樹根上能夠寄生肉蓯蓉,也是一種珍貴的植物,是名貴的中藥材,被稱為沙漠人參。梭梭的嫩枝是駱駝重要的飼料,如果大量人工栽培梭梭能夠獲得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
3.1.1 種子的采集
在每年的9 月份到10 月份,梭梭的果實由綠色變?yōu)榈S色,或由綠色變成褐黑色,說明種子已經(jīng)成熟,要及時采集,如果采集過早,會造成成熟度差;采集太晚會導致種子散落在地下,容易被大風吹散,或者受到鼠害。為此,要選擇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母樹品種,控制好采種的時間,選擇布袋或者麻袋,放在母樹的樹冠下,然后敲擊枝干或者搖動樹枝,讓種子能夠集中在布袋或者麻袋內,采集好種子之后要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
3.1.2 種子的處理
新采集的種子的濕度比較大,并且有沙石或者枯枝,采集之后要及時攤開晾曬,并且輕輕地揉搓,將表層的膜質去除,經(jīng)過篩選處理之后保證種子的純度,如果達到70%~80%,同時含水量下降到5%左右,將處理好的種子放在透氣袋或者布袋中保存,放在陰涼通風處儲藏。經(jīng)過處理的種子容易貯藏,并且能夠提高發(fā)芽率,在播種之后容易和土壤接觸,出苗比較好。需要注意的是,梭梭種子的貯藏時間不能太長,經(jīng)過一冬的自然冷凍之后應該在第2 年育苗,否則會影響育苗的效果。
3.2.1 選地工作
為了提高育苗的效果,可以搭建臨時的苗圃,但是每年要更換苗圃。此外,也可以搭建固定的苗圃,要選擇地勢平坦、排水條件好和利于灌溉的土壤,最好選擇沙質土壤。
3.2.2 整地和土壤的處理
育苗地中的含鹽量不能超過1%,地下水位應該在一米以下,選擇沙質土和輕沙質土壤,不能選擇透氣不好的粘質土壤或者是鹽堿地的土壤,尤其是不能選擇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區(qū)。在選擇好育苗地之后要深翻土壤,深度為30~35 厘米。苗床的規(guī)格和形式要結合苗圃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選擇高床和低床,同時也可以選擇大田育苗。在播種之前要除去雜草,保證底水的灌溉充足,保證床面的平坦和細致。
3.2.3 施肥
在播種之前應該結合苗圃地的肥力情況科學地施肥,施入適量的有機肥料。如果土壤的顆粒小并且鹽堿度大,要攪拌一定比例的細沙,能夠提高土壤的疏松度,改善土壤的透氣條件,同時實現(xiàn)保溫和保水的功能。
3.3.1 播種時間
通常情況下,選擇在每年的春季播種,也可以選擇秋季播種,春季的播種效果比較好,當春季的地表5~10 厘米厚度的土層解凍之后可以播種,集中在每年的4 月上中旬。如果選擇秋季播種的話,應該在封凍之前進行,在每年的10 月中下旬。為了預防根腐病和白粉病,在播種之前應該對種子進行處理,使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硫酸銅水溶液浸泡中,時間為20~30 分鐘,之后撈出曬干拌沙播種。
3.3.2 播種量的控制
梭梭的播種量應該結合種子的純度確定,因為種子比較小,如果純度比較高的話,每公頃控制在30 千克左右,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滿足人工培育梭梭的需求,可以適當進行密播。
3.3.3 播種方式
可以選擇開溝條播的方式,行距為30 厘米,深度控制在1~2 厘米,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然后輕輕鎮(zhèn)壓,種子表面覆蓋一厘米左右的土層,如果太深或者太淺都會影響出苗率。在播種完成之后應該科學灌溉,保證苗床的使用即可,不能大水漫灌,否則會造成苗床的積水,會影響出苗率。如果選擇撒播的話,將種子和虛土按照1:1 的比例攪拌均勻之后撒于地表,每畝播種5千克,在種子表面撒上虛土,為了保證種子的發(fā)芽率,在播種之前的兩天應該澆水一次,播種后間隔兩天澆水一次,可以提高發(fā)芽率。在播種之前可以將種子放在50~60 度的溫水中浸泡,時間為一小時,然后放在溫室內人工催芽處理,當發(fā)芽率達到70%左右即可以播種。
在梭梭育苗階段,不能澆太多水,否則很容易導致幼苗出現(xiàn)立枯病,造成苗木的死亡。正常情況下,應該在同一年灌足底水,在苗木出土之后到冬季休眠期整個過程不需要灌溉,或者少量灌溉,一到兩次即可,能夠滿足幼苗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需求。在苗木出土之后要及時除草,在除草的過程中要采取松土的措施,深度3~4 厘米,能夠保證土壤的束縛,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如果苗圃地沒有草,要控制好松土的次數(shù),否則很容易導致土層表面的疏松。當苗木生長比較穩(wěn)定之后,要做好間苗,保留健壯的幼苗,控制好每公頃的留苗率。在進入6 月份之后,需要使用藥物噴殺防治白粉病,可以每間隔10~15 天噴灑粉銹寧,也能預防其他病蟲害的出現(xiàn)。
第一,起苗,選擇在苗木的休眠期進行。如果選擇春季造林,要結合苗木的土壤解凍情況適當起苗,越早越好。如果選擇秋季造林,要結合封凍的時間和造林的時間確定起苗的時間,不能過早。在起苗之前,苗木進入休眠期之后應該適當灌水,保證土壤濕潤,有利于起苗,避免對土壤根系造成傷害。為了保證造林的成活率,苗木的根系長度應該控制在30 厘米左右,在起苗的過程中要做好根系的保護工作。第二,分級。在起苗完成之后,要進行苗木的分級工作。第三,假植。在苗木分級完成之后應該進行假植,需要挖掘20~30 厘米深度的溝,將苗木傾斜地放在溝的一邊,然后從另一邊挖濕土掩埋根,逐層放苗木,之后埋土踏實,避免苗木風干,能夠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3.6.1 育苗造林
針對梭梭造林,要選擇一年生的苗木,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調查研究顯示,苗齡越高,成活越困難。通常情況下,苗高在20 厘米以上,主根長度為30 厘米以上的一年生的健壯苗木的成活率較高,可以作為造林的重要苗木。如果是二年生苗木造林,成活率低于一年生的苗木。為了提高林木的成果,在起苗的過程中要做好根系的保護工作,可以在起苗之前的幾天灑水,保證土壤的濕潤,確保苗木根系的完整。堅持隨起苗隨栽植的原則,在運輸?shù)倪^程中做好苗木根系的包裹工作,要盡量減少裸露的時間。通常情況下,選擇在每年的春季或者雨季造林,在4 月下旬。如果選擇雨季造林,可以利用容器苗造林,采用穴植的方式,結合苗木根系的長短控制深度,深度不能低于30 厘米,并且要比苗根深15厘米左右。在栽植的過程中用泥漿進行蘸根處理,確保根部的濕潤,將苗木放入定植坑內,邊提苗邊采實,保證根系充分施展之后再填濕沙,和地面齊平即可,覆蓋濕沙之后再覆蓋干沙,并且做好定植水的灌溉。
3.6.2 播種造林
為了實現(xiàn)大面積的退耕還草,防止土地沙漠化,可以選擇人工種植梭梭的方式造林。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利用飛機播種,能夠提高種子的成活率,在播種的過程中要防止種子被風吹走,最好在冬天下雪之后播種,并且選擇在無風晴朗的天氣,將種子均勻地播撒在地面,在春天雪水融化之后能夠為梭梭種子的發(fā)芽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冬季播種有以下優(yōu)勢,梭梭種子的發(fā)芽生長早,種子的發(fā)芽率高,幼苗即使在干旱的季節(jié)也能提前扎根和促進木質化。在干旱惡劣的天氣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抗旱能力。
梭梭造林之后的撫育管理比較簡單,讓林木自然生長就可以,通常情況下,需要除草、松土和修剪。但是梭梭幼林很容易受到牲畜的踩踏和啃食,在造林完成之后應該派遣專人管理和看護,嚴禁牲畜和人為的破壞。
梭梭白粉病主要出現(xiàn)在每年的7 月份到9 月份,嫩枝部位會出現(xiàn)白色的粉狀物,病枝變?yōu)榈S色,嚴重影響苗木的生長,甚至造成苗木死亡。為此,應該采取科學的施肥灌溉措施,提高梭梭的抗病能力,減輕病菌的入侵。在發(fā)病之后,可以選擇使用25%的粉銹寧4000 倍液噴霧防治,每周一次機即可,連續(xù)噴灑兩次到三次,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發(fā)病的初期,梭梭枝條的表面出現(xiàn)淺黃色的小圓點,之后逐漸凸起,顏色變深。梭梭銹病的菌絲主要在病瘤里越冬,第二年春天之后開始活動,出現(xiàn)新的孢子粉,隨著溫度的上升和降雨量的加速孢子粉擴散并且隨著風雨傳播,要做好梭梭銹病的防治工作。為此,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手段,在出現(xiàn)梭梭銹病之后,可以人工剪除病瘤,選擇在每年的5 月份進行。此外,在夏孢子沒有釋放和飛散之前,要做好防治工作,可以采取化學防治措施,在感染的初期階段,可以使用25%的粉銹寧4000 倍液噴霧防治,能夠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該類類病害主要出現(xiàn)在苗期,和苗圃地內的潮濕、通風不良和多雨有著直接關系,出現(xiàn)病原菌會造成根部的腐爛,從而導致梭梭的死亡,為此,應該選擇排水性能好的沙土作為育苗地,在苗木生長的過程中做好中耕除草措施。在發(fā)病之后要及時地拔出病株,并且選擇化學藥劑防治,可以使用3%的硫酸亞鐵溶液灌根處理,也選擇50%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該類害蟲的幼蟲主要危害梭梭的嫩枝部位,嚴重的話會將嫩枝全部吃光,影響梭梭的生長。在暴食期,1~2 天可能使梭梭被吃光。草地螟的成蟲有群集性的特點,在飛翔和取食的過程中能夠在草叢中休息,密度比較大,對光源有很強的趨性,尤其對黑光燈的趨性比較強,可以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成蟲的產(chǎn)卵性比較強,氣溫偏低時選擇在比較濕潤的地方產(chǎn)卵,氣溫偏高時選擇在冷涼的地方產(chǎn)卵,要做好該類害蟲的防控工作,針對已經(jīng)孵化的幼蟲,可以選擇敵百蟲粉劑化學防治,效果明顯。如果幼蟲的密度比較大,同時分散危害,應該采取統(tǒng)一的大面積防治,可以選擇50%的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者選擇90%的晶體敵百蟲900 倍液噴霧防治。
該類害蟲主要危害梭梭的葉片,并且擴散速度快,會給梭梭帶來很大的威脅。主要在植株的中下部位活動,3~5 齡的食量比較大,為取食全葉。幼蟲靈活敏捷,有隨風漂移的習性,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選擇物理方式,加強對害蟲的監(jiān)測和預報工作,春季氣溫開始回升之后蛹開始羽化,要掌握好羽化的時間,選擇黑光燈誘殺,或者人工捕殺成蟲,可以減少卵量。也可以選擇人工防治的措施,在化蛹結束之后,將蛹集中的處理。在每年的3 月份到4 月份捕捉成蟲,采取人工除卵的措施,在雌蟲采卵之前,在樹干上綁草誘殺成蟲產(chǎn)卵,然后集中消滅,或者將樹皮上的卵塊刮除,也可以敲打樹枝震落卵塊。
在梭梭生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大沙鼠,對梭梭的危害比較大,主要危害枝條部位,會將枝條全部吃光,導致梭梭死亡??梢赃x擇以下的鼠害防治手段,使用溴敵隆毒餌誘殺,可以選擇長度為15~20 厘米的嫩枝,經(jīng)過清水和鹽水浸泡之后噴施溴敵隆,能夠毒殺大沙鼠。直接投放溴敵隆毒餌,效果明顯。此外,可以在洞口放置制劑,或者使用磷化鋅在洞口,能夠起到誘殺的效果。
梭梭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最重要的造林樹種,有很強的耐旱和耐鹽堿性,在防風固沙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其產(chǎn)量和質量,應該加強對梭梭人工栽培技術的研究,并且做好病蟲害的防控工作,滿足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改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