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玲
文君: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
阿呆:文君,你怎么這么高興啊,竟唱起了《童年》?
文君:學習了第六單元的課文,讓我想起了童年趣事。這次的習作“記一次游戲”更是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玩耍的場景。 我可喜歡玩游戲啦! 游戲除了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鍛煉我們的反應(yīng)能力和運動能力呢!
朱老師:文君說得對。提起童年生活,最有意思的就是玩游戲了。游戲有很多種類型:有集體游戲,也有單人游戲;有傳統(tǒng)游戲,也有新編游戲;有室內(nèi)游戲,也有室外游戲。 豐富的游戲伴隨我們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
阿呆:但如果要把游戲?qū)懗鰜?,我就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了……文君,你知道嗎?
文君:玩游戲時,我們要積極參與、用心觀察,這樣既能體會游戲的樂趣,也能有素材可寫。
朱老師:沒錯。 親身體驗加上仔細觀察,是寫好一次游戲的基礎(chǔ)。
阿呆:親身體驗,我們都懂。 寫作文時,老師經(jīng)常說“要仔細觀察”。 那我們該從哪幾方面觀察呢?
朱老師:大家要在游戲中觀察每個人的表現(xiàn),同時找出那些有特點的人。 比如寫大家最熟悉的集體游戲“丟沙包”,除了注意所有人的表現(xiàn)外,尤其要關(guān)注“丟沙包”的那兩個人和被丟到沙包的那個人的表現(xiàn)。當然,也可以觀察其他人的反應(yīng)。
文君:我明白了,選擇一個自己參加過或者看過的游戲,寫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場景。
朱老師:對!介紹一次游戲,首先要選擇那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好玩兒的游戲來寫。 其次,要寫清楚游戲的過程。 大家可以參考課本上給出的提示——
游戲前,你做了哪些準備?
在游戲中,你做了些什么?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什么?
游戲結(jié)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先把寫作思路厘清,寫起來就會順暢多了。
阿呆:玩一輪游戲,我們可以按游戲前、游戲中、游戲后的順序來寫。 如果一次游戲做兩三輪,都這樣寫,不就重復(fù)了嗎?
朱老師:阿呆這個問題問得好。 有些游戲需要重復(fù)完成,比如“貼鼻子”“掰手腕”“陀螺賽”等。 如果游戲重復(fù)做很多次,同學們可以變換角度來寫。
文君:怎樣才能變換角度呢?
朱老師:比如傳統(tǒng)游戲“老鷹捉小雞”。 第一輪,可以從“老鷹”的角度來寫;第二輪,重點寫“小雞”的表現(xiàn);第三輪,突出表現(xiàn)“我”在游戲中的經(jīng)歷。 這樣寫習作自然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而且能讓讀者從不同角度了解游戲的過程。阿呆:這樣寫還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呢!
文君:寫好游戲過程是這次習作的重點。 最后,我們還要寫出玩游戲的感受。
阿呆:這個我知道! 就像課文《陀螺》的結(jié)尾寫道——“這真應(yīng)了一句古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這句話揭示了平凡小事中包含著樸素的道理,引發(fā)讀者深思。
朱老師:我們還可以借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以人物的情感變化為線索來寫這篇習作。比如在課文《一只窩囊的大老虎》和《陀螺》中,作者都寫出了“我”在事件發(fā)展過程中的情感變化。
阿呆:兩位作者都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描寫得十分生動。
朱老師: 看來學過本單元的課文,你們收獲很大啊! 為了寫好本次習作, 我給大家總結(jié)了“寫作小貼士”,快來讀一讀吧!
寫作小貼士
游戲活動的種類多,選擇喜歡的來介紹。
親身體驗善于觀察,重點寫清游戲過程。
一輪游戲分前中后,多輪游戲可變換寫。
結(jié)尾感受升華主題,多玩游戲有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