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仙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前一句是什么?“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后一句呢?說起來,這些名句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只知道脫口而出,卻對它們的出處和另外一半知之甚少,因此,稱它們“紅了一半”并不過分。這樣的名句有哪些呢?
“情人眼里出西施”出自清代黃增的《集杭州俗語詩》,它的前一句是“色不迷人人自迷”,后兩句則更出名:“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边@首詩雖然稱不上杰作,但短短四句里有兩個名句,可以說是金句制造機了。
“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宋代蘇麟的詩句,后一句是“向陽花木易為春”。這兩句詩是自我推薦的“干謁詩”。根據宋代俞文豹的《清夜錄》記載:范仲淹任杭州知州時,手下很多能人才士都因為他的推薦得到提拔,只有巡檢蘇麟沒有被推薦。于是,蘇麟給范仲淹獻了一首詩,詩中有句曰:“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币馑际牵浩渌硕家蚪咏吨傺投@得好處,只有自己沒有這種便利而遭到忽視。范仲淹讀了蘇麟的詩,意識到他的才干,不久后也向朝廷推薦了他。
我們今天形容父母的辛苦、操心,常常會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你知道這個名句出自哪兒嗎?就出自《祝母壽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倍@首詩的作者竟然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這首詩文學價值雖然不高,但勝在情真意切,尤其是“可憐”一句,完美概括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堪稱佳句。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我們常說的勸學名言,出自唐代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詩為:“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詩人讀書非常專注,不知不覺已至春深,有感于光陰易逝,黃金一般珍貴。要不是白鹿洞的道人來和自己逗樂,自己一心讀圣賢書,追尋周公、孔子的大道,恐怕還無法放松呢。這首詩妙趣橫生,“光陰”一句是勸人珍惜時光的著名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