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小英 伊鴻鵬 綦真真 隋娟娟
1.東營市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 (山東 東營, 207091) 2.東營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雙重感染是常見內科疾病類型,可加重肝臟疾病進展,增加肝硬化、肝癌發(fā)生風險,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意義重大[1,2]。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PEG-IFNα-2a)系聚乙二醇與重組干擾素α-2a結合形成的長效干擾素,可結合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激活基因轉錄,抑制感染細胞內的病毒復制,并調節(jié)免疫,是治療HCV肝炎可選擇的藥物,故成為HCV和HBV雙重感染的治療選擇之一[3-5]。近年來中醫(yī)聯合西醫(yī)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報道較多,已被證實能增強療效,但中醫(yī)學重視辨證論治,且中醫(yī)藥種類豐富多樣,如何配伍提高療效仍有待探討[6-8]。本研究前期的小樣本量研究證實,金匱腎氣丸輔助PEG-IFNα-2a治療HCV和HBV雙重感染安全有效,但需大樣本量進一步論證。本研究選取92例HCV和HBV雙重感染的肝炎患者,探討中西醫(yī)聯合的應用價值,為臨床治療疾病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東營市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HCV和HBV雙重感染肝炎患者9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6例。兩組患者年齡23~68歲,組間年齡、體質量指數(BMI)、性別、飲酒史、吸煙史、血紅蛋白(Hb)、血小板計數(PLT)、中性粒細胞(NEUT)、HCV基因型、基線病毒學情況、合并疾病等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本研究獲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HCV和HBV肝炎感染診斷標準[9,10];中醫(yī)證型符合脾腎陽虛證標準[11],癥見畏寒喜暖,精神疲憊,四肢不溫,面色不華或晦黃,少腹腰膝冷痛,食少脘痞,腹脹便溏或晨泄,下肢水腫,舌質淡,有齒痕,苔白或膩或滑,脈沉細或沉遲;入組前4周無相關藥物應用史;Hb>80 g/L;PLT≥80×109/L,NEUT≥1.5×109/L。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感染者;失代償期肝硬化者;合并甲狀腺疾病者;吸毒者;自身免疫性肝病者;過敏體質或有相關藥物過敏史者;妊娠期、哺乳期者;肝癌等惡性腫瘤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口服利巴韋林(甘肅省西峰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62020889),體重≤75 kg者900 mg/d,>75 kg者1 200 mg/d,3次/d。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皮下注射PEG-IFNα-2a(Roche Pharma(Schweiz)Ltd,批準文號S20150054)180 μg/次,1次/周,若PLT<50×109/L或NEUT<0.75×109/L,劑量改為135 μg/次,1次/周。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PEG-IFNα-2a(方法同對照組)聯合口服金匱腎氣丸(浙江天一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3020538),8 g/次,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48周。
1.4 檢測指標 治療前、治療24周和48周后分別采集患者肘部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5℃保存,并用抗凝管重復采集5 ml空腹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DXC800型)檢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透明質酸(HA)、Ⅳ型膠原(Ⅳ-C)、Ⅲ型前膠原(PCⅢ)、層黏蛋白(LN)、Toll樣受體4(TLR4)水平,試劑盒購于美國羅氏公司。取抗凝血標本,采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的FACSCanto)檢測調節(jié)性T細胞(Treg)與輔助性T細胞17(Th17)。①Th17檢測:取抗凝血250 μl,加入RPMI-1640、250×Monensin/BFA、250×PMA/Ionomycin各2 μl,37℃培養(yǎng)箱中5% CO2培養(yǎng)6 h,取孵育好全血100 μl、Anti-Human CD3 PE-Cyanine5 5 μl、Anti-Human CD8a FITC 5 μl,加入FIX&PERM Reagent A 100 μl,室溫靜置15 min,加入PBS 3 ml,混勻,1 250 g離心5 min,棄清液,加入FIX&PERM Reagent B 100 μl、Anti-Human IL-17A PE、Mouse IgGl K Isotype Control PE 5μl,混勻靜置20 min,加入PBS 3 ml,混勻,1 250 g離心5 min,棄清液,加入PBS 0.5 ml,混勻后即刻上機檢測。②Treg檢測:加入抗人FITC-anti-CD4和APC-anti-CD25抗體,4℃避光孵育0.5 h,加入2 ml流式細胞染色液、1 ml Foxp3,吹打混勻,并加入2.5 μl PE-anti-human Foxp3,4℃避光孵育0.5 h,1 250 g離心5 min,棄清液,加入PBS 3 ml,混勻,1 250 g離心5 min,上清液棄去,加入PBS 0.5 ml,混勻后即刻上機檢測。
1.5 觀察指標 ①病毒學應答情況:HCV:分為快速病毒學應答(RVR)、早期病毒學應答(EVR)、治療結束時病毒學應答(ETR),分別于治療4 、12周時、治療結束時檢測HCV RNA定性陰性或定量檢測較基線降低>2 lg IU/mL;HBV:完全病毒學應答(CVR)即檢測不到血清HBV DNA或低于檢測下限,部分病毒學應答(PVR)即HBV DNA較基線下降≥2 lg IU/ml。②治療前、治療24周和48周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包括畏寒肢冷、腰膝酸軟、下肢水腫、倦怠無力、肝區(qū)隱痛、食欲不振,均按照無、輕、中、重依次取0、1、2、3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4周和48周后肝功能指標(ALT、AST、TBil)和肝纖維化指標(HA、Ⅳ-C、PCⅢ、PCⅢ)水平。③治療前、治療24周和48周后TLR4、Treg/Th17。④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1 兩組患者病毒學應答情況 觀察組患者失訪2例,對照組患者失訪3例。兩組患者HCV病毒學RVR、EV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HCV病毒學ETR及HBV病毒學CVR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病毒學應答情況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肝功能和肝纖維化指標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肝功能和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2.4 兩組患者TLR4、Treg/Th17水平 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TLR4、Treg/Th17比較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 對照組患者出現1例咽干,2例出現疲乏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98%;觀察組患者1例疲乏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7%。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87,P=0.592)。
PEG-IFNα-2a是治療HCV、HBV感染的常用藥物。段軍民等[12]報道,PEG-IFNα-2a治療HCV 24周和48周時血清HCV RNA轉陰率分別為60.34%、72.41%,康曉等[13]報道,PEG-IFNα-2a治療HBV時,HBV-DNA轉陰率為86.7%,但在HCV和HBV雙重感染中的應用較少。本研究發(fā)現,單純依賴PEG-IFNα-2a治療HCV和HBV雙重感染時,HCV病毒學ETR為79.07%、HBV病毒學CVR為58.14%,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故考慮聯合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HCV病毒學ETR及HBV病毒學CVR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24周和48周后畏寒肢冷、腰膝酸軟、下肢水腫、倦怠無力、肝區(qū)隱痛、食欲不振中醫(yī)證候積分及ALT、AST、TBil均低于對照組患者,表明金匱腎氣丸輔助PEG-IFNα-2a治療肝炎HCV和HBV雙重感染兩種方案聯合能增強病毒抑制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和肝功能。肝腎同源,肝病日久損及脾腎,而腎為先天之本和臟腑氣機之源,脾胃為后天之本,肝木乘脾,脾陽不足,從而出現陽氣虛衰,陰寒內盛,血運不暢,故治以溫補脾腎。金匱腎氣丸來源于張仲景《金匱要略》,被歷代醫(yī)家稱為“千古補腎陽之祖方”,方中桂附溫補命門之火,達“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之功;山茱萸、山藥、熟地同補腎之精氣;丹皮活血化瘀,茯苓、澤瀉通利水道;肉桂、附子化氣行水,溫補腎陽,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使陽有所溫,瘀有所化,因此可提高療效[14,15]?,F代醫(yī)學認為,金匱腎氣丸含有多種有效成分,能增加機體免疫功能,提高對嗜肝病毒的抑制效果,抑制炎癥反應,保護肝細胞[16-18]??梢娊饏T腎氣丸與PEG-IFNα-2a聯合具有協同效應,故療效顯著。
肝硬化是HCV和HBV肝炎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且是導致患者預后不良的重要誘因,而肝纖維化是其必經環(huán)節(jié),表現為肝臟細胞外基質沉積、增生,肝竇毛細血管和肝小葉纖維化,故抑制或改善肝纖維化至關重要[19,20]。HA是肝細胞急慢性損傷的標志物之一,肝臟受損時,其含量可增高[21]。Ⅳ-C是組織基底膜構成的主要成分,能反映基質膠原合成狀態(tài)[22]。PCⅢ在肝纖維化過程中合成活躍,與肝組織纖維化程度有關[23]。LN可反映基質膠原更新率,可反映肝纖維化活動情況[24]。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24周和48周后HA、Ⅳ-C、PCⅢ、LN低于對照組患者,提示金匱腎氣丸輔助PEG-IFNα-2a治療肝炎HCV和HBV雙重感染脾腎陽虛證能改善肝纖維化情況,有利于延緩肝硬化進程,增強抗病毒效果,能保護相關肝細胞。
CD4+T淋巴細胞是機體免疫調節(jié)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其中Treg、Th17是CD4+T淋巴細胞兩種類型,包含特異細胞膜表面分子和核轉錄因子,生理狀態(tài)下,兩者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25,26]。資料顯示,Treg/Th17在HBV感染、HCV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嗜肝病毒刺激下,肝細胞中半乳糖凝集素等表達增加,誘導了Treg細胞分化,表現為Treg細胞數量增加,抑制HCV、HBV特異性T細胞的增殖,免疫抑制作用增強,且Th17減少,免疫功能降低,造成病毒無法清除與病情的遷延[27,28]。TLR4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可識別、結合內毒素,誘導核因子活化,并能激活靶基因轉錄,釋放促炎介質,從而引起肝細胞損傷[29]。本研究顯示,金匱腎氣丸輔助PEG-IFNα-2a治療能降低TLR4、Treg細胞、Treg/Th17,糾正機體免疫失衡狀態(tài),有利于保護肝細胞,且安全可靠。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受限于實際情況,治療周期較長,兩組均有失訪病例,可能造成數據偏倚,有待后續(xù)的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金匱腎氣丸輔助PEG-IFNα-2a治療肝炎HCV和HBV雙重感染脾腎陽虛證,能增強病毒抑制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和肝功能,抑制肝纖維化,調節(jié)免疫功能,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