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鼓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和全軍廣大指戰(zhàn)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而不懈奮斗?!?017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光輝歷史,開創(chuàng)強軍偉業(y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時如是講道。2021年2月,四川省副省長羅強在調研紅軍長征(四川段)時進一步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黨史學習教育部署,充分認識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要以建黨100周年重大歷史節(jié)點為契機,通過舉辦系列文化活動、舞臺劇展演、影視劇創(chuàng)作,做好新時代黨史和長征精神宣傳教育,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凝聚更強大的精神力量。從井岡山根據地的開天辟地、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前赴后繼,到十四年抗戰(zhàn)的堅韌不舍,革命先烈為真理、為解放、為復興,艱難求索、赴湯蹈火、舍生取義,留下了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凝聚起億萬人民為民族解放和中華崛起的磅礴力量。
為更好地在銀幕上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軍故事,四川電影界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領導與扶持下,近年來接連創(chuàng)作拍攝了一批紅軍題材的電影佳作,為振興四川影視凝聚起一股源源不竭的紅色力量。時值中國工農紅軍入川90周年之際,為繼續(xù)延續(xù)和傳承紅色經典,《現代藝術》于8期刊發(fā)專題“文藝致敬先烈 翰墨抒寫未來”以紀念川陜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90周年,并特于本期“專題”專欄推介6部紅色題材影視作品《巴山女紅軍》《紅色土司》《紅旗漫卷西風——紅軍長征在四川》《紅緣》《萬山紅遍——川陜蘇區(qū)革命斗爭紀實》《紅葉鋪滿小路》及其背后主創(chuàng)創(chuàng)作感言,再現中國革命的宏偉歷史卷軸,以警世人“勿忘昨天之苦難輝煌,無愧今天之使命擔當”——《巴山女紅軍》將婦女獨立團的女戰(zhàn)士們作為一個革命群體來塑造,凸顯巾幗英雄獻身革命的悲壯之美;《紅色土司》是我國首部羌族紅色革命英雄題材電影,取材于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期間一段可歌可泣的珍貴歷史;紀錄片《紅旗漫卷西風——紅軍長征在四川》則是將宏觀的歷史紀述與真實豐富的征程細節(jié)相融合,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黨的領導下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英雄史詩,歌頌了偉大的紅軍長征精神;《紅緣》生動地描述了藏族群眾對紅軍戰(zhàn)士的無私幫助和深厚情誼;紀錄片《萬山紅遍——川陜蘇區(qū)革命斗爭紀實》完整地記述了川陜蘇區(qū)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中的巨大貢獻;《紅葉鋪滿小路》以真實故事為依托,將紅四方面軍的川籍女戰(zhàn)士作為切入點,歌頌了巾幗英雄的颯爽英姿。值得說明的是,影片《紅葉鋪滿小路》的領銜編劇、四川電視臺原臺長王岳軍的母親是時任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三連副連長的著名川籍女紅軍岳克同志,因相關編導人員均已離世,故此片的呈現以四川省電影家協會理事于寧老師的影評方式展開。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華民族歷來就有重史的傳統——用悠久的歷史觀照現實、走向未來。紅色影片正是在緬懷和回望中,將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捍衛(wèi)祖國河山、保護人民生命的珍貴歷史和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通過熒幕生動真實地呈現給觀眾,為現代人提供人生典范,激勵我們奮勇前行、不懈奮斗。
它們,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