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里泡太久:有多少人習慣吃完飯后先把碗筷放入水池子里,加入水、洗潔精泡上一會兒,等等再洗的?這個做法看似有利于去除油污,能將碗筷清洗得更干凈。實際上,餐具中殘留的豐富油脂會促進病菌的生長。而且,如果筷子是竹木材質(zhì)的,那么長期浸泡在水中還容易發(fā)霉。
一大把一起搓:把筷子攢成一把后一起搓洗,這種常見做法其實是錯誤的。首先,一把筷子一起搓洗,會加快筷子表面的磨損速度,食物殘渣也就更容易殘留在筷子的劃痕、縫隙中,更易滋生病菌;其次,整把筷子一起搓,清潔效果不如一根一根洗。
濕答答地堆一起:未完全干透的筷子更易繁殖細菌、霉菌。所以,如果把剛洗好、還濕著的筷子直接堆在一起,那很可能“功虧一簣”,白費了洗筷子時的努力。
首先,將筷子整體用流水沖洗一遍;其次,將洗潔精倒入水中化開,用柔軟、干凈、不褪色的洗碗布蘸取,一根一根地搓洗筷子;再次,用流水將筷子沖洗干凈,取另一塊干燥、干凈的洗碗布,擦干筷子表面的水分;最后,將筷子的筷尖朝上,立著放入鏤空、干燥的筷籠中,并置于通風環(huán)境保存。
通常來講,筷子使用的時間越長,上面就越容易出現(xiàn)劃痕、凹槽,藏匿的細菌數(shù)也就越多。理論上,竹制、木制筷子應該3~6個月更換一次。
此外,筷子若出現(xiàn)變色、長斑,仔細刷洗后依舊如此,就要盡快換掉,因為這通常是細菌長期堆積所致。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當筷子表面出現(xiàn)斑點時,很可能滋生了霉菌,甚至可能有黃曲霉毒素。
(董和怡薦自《老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