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燈
林徽因一句“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道盡了春天的美好意境,讓每一個讀到的人都心緒蹁躚,頓生向往。
四月,褪了三月的寒意,還未沾染五月的暑氣,遍地都是陽光明媚、和煦宜人,細(xì)柳如絲、煙雨如織,鶯歌婉轉(zhuǎn)、燕語呢喃。四月,又像一位神奇的畫師,素手一抹,便讓長天如洗,大地如茵,山川疊翠,枝丫嫣然,人間美輪美奐。然而,正如白居易所言:“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比碎g的四月,也是不盡相同的。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東北的四月,偶爾還會邂逅雪花,霧凇、雪松會讓初春穿著“清涼”的女士尷尬不已;內(nèi)蒙的四月,去年的枯黃和新生的嫩綠夾雜,“草色遙看近卻無”;西北的四月,也許還帶著幾分大氣蒼涼,粗獷的風(fēng)沙撲面而來;而嶺南的四月,山茶花、杜鵑花早已滿山紅遍,暖暖春意乍泄欲岀,無法遮擋。
不同的四月,不同的春天,抵擋不住人們對春的永恒渴望。春風(fēng)得意、枯木逢春、妙手回春……在幾千年的文化語境中,春天早已不是單純的季節(jié),而是希望的涌動、生命的律動。寒冬中的窮困潦倒者無論多么絕望,聽到一句“待到來年,春暖花開”,總會鼓起重振的勇氣——正如劉亮程在《寒風(fēng)吹徹的冬天》中所言的:“一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來臨。盡管春天來了她沒有一片要抽芽的葉子,沒有半瓣要開放的花朵。春天只是來到大地上,來到別人的生命中。但她還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p>
我們不會忘記,2020年的4月8日,武漢徹底解封,大門打開、春光流入,經(jīng)歷生死的人們重新回到流動的世界。那嫵媚嬌艷的櫻花,漫天飛舞的蒲公英,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柳絮,以及無數(shù)即將孕育的生命就交匯在這美妙的春風(fēng)中,開始了第一次放歌。
你能看到的花語,你能觸碰的旖旎,你能感受的呢喃,都是四月。
你所體會的歡喜,你所遇見的美麗,你所憧憬的希望,都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