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 車青霞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外,還要以學生的個人素質發(fā)展為導向,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教師要和學生一同賞析古今中外的美文閱讀素材,要和學生家長一起對現(xiàn)有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改革,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群文閱讀是一種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不同閱讀素材進行對比學習的創(chuàng)新式教學模式。本文試著總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與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問題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首先是教師采用的語文教學方法太過單一,教師多是采用獨自講解、學生被動傾聽的理論式講解教學模式,學生往往也只能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學習閱讀素材,在這樣的閱讀課堂上學生并不能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學生也多是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進入閱讀素材的預習和學習總結中,在課后學生很少積極地進行語文知識的拓展和應用。要有效激活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就要采用更豐富、靈活的語文教學策略,如有效應用多媒體及大數(shù)據(jù)信息技術、引入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對不同的語文閱讀素材進行對比學習。教師多是以單篇課文為藍本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在這節(jié)課堂上要學習寫景抒情類文章,而在下節(jié)課程時又要學習科普說明類文章,這樣割裂式的語文教學模式并不能讓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有效總結,建立統(tǒng)一的知識體系。
除此之外,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便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語文知識技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太過遙遠。其實語文是一門兼具生活性和實用性的實踐學科,從學生的日常交流和各項工作的專業(yè)流程都離不開語文知識技能,教師在語文教學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情況,從激活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出發(fā),對現(xiàn)有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熟悉的生活化語文學習情境。學生在這些熟悉的情景中一方面可以以一種更輕松、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知識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yǎng)自我的語文實踐技能和核心素養(yǎng)?,F(xiàn)有的對學生語文知識學習情況的評價模式也太過單一,教師和家長都過分地看重了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分數(shù),學生在語文學習時也自然而然地會將學習重點放在鉆研各種解題技巧和如何提升考試分數(shù)上。在進行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并沒有和教師一起沉浸式地體驗作者筆下所創(chuàng)造的精彩世界,而是去關注各種與考試相關的學習內容,如這篇課文是否納入考試范圍和考查的方式。納入考試范圍的課文閱讀素材便認真學習、死記硬背相關的答題套路,未納入考試范圍的便不予以相應的重視。另一個問題是學生的語文拓展學習手段還不夠豐富,除了讓學生進行紙質的課外素材閱讀,教師還可以通過應用更豐富的語文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語文實踐能力訓練和拓展學習。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應該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良好平臺,教師一方面要和家長積極溝通,反饋學生在家庭和學校內的語文學習情況和身心狀態(tài),一方面要讓家長在家庭中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督,幫助學生建立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家校合一的語文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指的是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挖掘幾篇課文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采用更加靈活多變的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對這幾篇課文進行對比學習。群文閱讀的核心是以學生為本開展閱讀教學,教師要將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堂內外閱讀素材并進行歸納總結。在應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大膽地應用各種創(chuàng)新式的語文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參加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和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學生也可以在更平等自由的語文課堂中享受語文學習。新課程改革和雙減政策推行后,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有效減輕語文學習課業(yè)負擔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踐行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和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當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時成功地將幾篇閱讀素材進行有效聯(lián)合時,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應用各種創(chuàng)新策略幫助學生對不同的閱讀素材進行對比學習,提升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參與集體小組式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實踐技能。
學生才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這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時,要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情況和實際需求,而不是自以為為了學生好,推出各種教學策略改革。同時,教師也要對自我的語文教學技能不斷充電學習,通過參與與群文閱讀相關的培訓講座來提升自我的實踐技能,學校也可以通過組織與其他優(yōu)秀教師進行有效交流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享交流大會來促進教師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同時學校還要積極引入各種基礎設施和互聯(lián)網設備來為教師開展創(chuàng)新式的語文教學模式改革保駕護航。要有效地推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首先是教師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和個體情況進行摸排調查,教師可以通過發(fā)放調查問卷和個別談話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在被給予了充分的自主學習權利后,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拓展實踐活動中去。除了向學生安排相應的群文閱讀教學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課堂內外的閱讀素材進行對比學習,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群文閱讀學習,如學生可以將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和文體相似的文章進行對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部編版《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這幾篇中西方文化中耳熟能詳?shù)纳裨捁适聲r,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將這幾篇神話故事進行對比學習,如讓學生通過口語交際的方式歸納課文內容和總結人物形象,讓學生對這幾篇課文進行仿寫練習,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由地選擇感興趣的神話故事進行拓展學習。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學習《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時,學生了解到了古代勞動人民浪漫的想象,在西方神話故事中天地又是如何誕生的呢?”有學生向大家分享了在西方文化中“上帝造萬物”“諾亞方舟”的故事。教師還可以提問“中西方的英雄人物有什么異同”,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能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開展綜合實踐學習活動。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和總結對比的方式,對這些趣味性的語文學習問題進行了深入解答: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故事中人們相信“人定勝天”,家門口出現(xiàn)大山擋路,便以毅力移走它,有洪水侵襲,便疏導治理,就連天地的誕生也是源于勞動人民的斧子劈開而成,而在西方的文化故事中英雄人物其實也具備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與其說他們是高高在上的天神,不如說是本領高強的普通凡人。學生在這樣將不同課文進行對比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習效率。以學生為本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語文學習過程,不斷提升語文實踐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和個體情況都各不相同,如果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只是采用相同或類似的語文教學模式,那么一方面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學生非常容易產生對語文學習的厭倦和枯燥情緒,另一方面也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語文學習。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分層次的群文閱讀教學來踐行個體化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適合自我語文學習實際情況的平臺中不斷提升語文實踐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要對學生開展分層次的群文閱讀教學,首先是教師要積極提升自我的專業(yè)素質,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個體情況進行摸排調查。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層次劃分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獨立個體地位,放下自身權威者和領導者的身份,而是自覺地以學生語文學習的輔導者和協(xié)助者來引導學生進入廣闊的語文知識殿堂進行學習。教師切不可簡單地以學生語文考試成績來進行層次劃分,如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便長期位于高層次的語文學習小組中,考試成績不佳的便一直在相對基礎的低層次學習小組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對現(xiàn)有的語文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民主討論,讓學生對分層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提出自我的建設性意見。教師可以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各具特色的語文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在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收獲自信成長。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基礎組、普通組和拓展組進行分層次的群文閱讀教學。對基礎組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選定幾篇具備內在聯(lián)系的課文素材進行對比學習;而對普通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我的生活實踐進行生活化學習;而最后是對拓展組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學習權利,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素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景陽岡》《草船借箭》《猴王出世》這幾篇我國四大名著的節(jié)選課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開展分層次的群文閱讀教學。對基礎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通過制作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對課文內容進行有效總結,如某學生將《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分為了“立軍令狀”“準備借箭”“濃霧中出發(fā)”“得箭而歸”等幾部分,制作了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而對普通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從這些課文內容的學習中得出對自我生活的啟迪,讓學生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學習語文知識。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赤壁大戰(zhàn)中的地理學知識”為題開展趣味性的研究活動,如“孔明借東風”是否真有其事,“草船借箭”中諸葛亮又是如何準確預測濃霧天氣。而對拓展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跳出課本教材的束縛,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素材進行群文閱讀,同時學生也可以不再拘泥于紙質的閱讀學習,而是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互聯(lián)網技術進行綜合實踐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四大名著中人物鮮明的文學形象進行對比,有的學生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水滸傳》中的“吳用”進行了對比,兩人雖然都是以智謀見長,但是其個性特點和人物性格卻完全不同。
有效開展群文閱讀的前提是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在開展群文閱讀時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通過民主討論的方式來決定下一步的語文學習計劃,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語文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也能對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提出相應的批評建議。如在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教學素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也走上課堂開展自主開放式的群文閱讀學習活動,讓學生享受到自主學習和進行知識應用的樂趣所在。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部編版《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這幾篇內容相關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微課預習視頻,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學生可以帶著對閱讀素材內容的思考進入課堂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途中途徑的雪山、草地的真實影像,讓學生通過更多元、真實的方式學習語文知識。在課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影視劇片段來進一步激活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如電影《英雄兒女》和《上甘嶺》,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這些多樣的語文閱讀素材進行對比學習。除了紙質的文本知識教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參與課本舞臺劇改編的方式來踐行群文閱讀教育理念,學生要各司其職地完成劇本改編、道具籌備和舞臺表演等任務。而在完成課本劇表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活躍度,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不同課文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內涵深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后進一步結合自我的生活經歷進行自由寫作,讓學生練習如何通過寫作來表達自我的思想情緒。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如何在生活中踐行愛國主義”為題進行主題寫作,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經歷說一說自己應該如何踐行愛國主義,有的學生認為我們現(xiàn)在的身份是學生,只要好好學習就是最好的踐行愛國主義。通過改變群文閱讀的教學形式可以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拓展學習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既能收獲快樂,又能收獲自身能力的成長。采用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進一步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開展分層次的閱讀教學和改變閱讀教學形式來創(chuàng)設高效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