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芬
(甘肅省積石山縣關家川鄉(xiāng)中心小學,甘肅 積石山)
小學階段,尤其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和漢語拼音教學一塊列為重點。學會漢語拼音,認識規(guī)定數量的漢字是繼續(xù)學習的基礎。所以,教師必須重視識字教學。如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進行識字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嘗試的方向。漢字是方塊字,每個漢字不管讀音如何,但意思是固定的,可以說漢字是形狀和意義緊密結合的產物。因此我們利用漢字字形和意義的關系,可以開發(fā)各種識字游戲。同時漢字中,形聲字占很大比例,抽象的漢字大多是形聲字,因此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發(fā)不同的識字游戲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學階段,不同年級識字數量不同,識字和寫字的難度也不同。因此,小學階段,教師開發(fā)識字游戲,必須注意很多問題。下面筆者主要通過實例談談游戲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注意事項及策略。
影響識字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點:游戲設計是否符合學生認識水平、游戲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游戲設計是否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這些都影響著學生的識字效果。要實現(xiàn)良好的識字效果,除了這些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應在學生自身。識字游戲重在識字,要注意效率,提升識字效率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首先,游戲設計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學生一般對游戲都感興趣,識字游戲應該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運用識字游戲進行教學,教師應該課前設計游戲過程,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例如,識記漢字“上、中、下”時,圍繞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造字法設計游戲,可以說,“上、中、下”三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特征,“上”字上面的一橫點,“中”字中間的一豎,“下”字下面的一右點都是指事符號,教師可以畫出它們的形狀,讓學生猜字。
其次,游戲設計過程中要注意樹立學生的信心。學生有識字的信心,才能有學習的動力。因此,設計的游戲過程不要太復雜,不要太難操作,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若很多學生游戲過程中卡殼,往往會挫傷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最終識字效率大打折扣。例如,開展猜謎語游戲,讓學生猜美麗的“美”字。謎面為:孩子們在玩撲克牌時,其中有兩個王,大王頭上戴著王冠,是用一對羊角做成的,打一個字。這個謎語必須是在學生學會“王”字、學會“羊”字、學會“大”字的基礎上進行,若其中有一個字沒有學過,可能導致學生卡殼,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假如學生猜不出這個謎語,教師可以進行必要的提示,如告訴學生這個謎語和什么事物相近等。
再次,游戲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fā)揮領導作用。教師可以提示游戲設計的難度,幫助學生完成游戲,游戲開展的過程也需要教師進行指導,不憤不啟,指導時要把握火候,要恰到好處。游戲設計中,學生是主要參與者,教師也不能置身事外,教師的作用就像導演,指導整個游戲順利進行。例如,班級內分成若干小組,開展看圖猜字比賽,這時候教師的作用不是在學生不憤不啟時給學生提示,而是在大家都說不出答案的時候,告訴大家答案,然后讓學生想一想,看答案是否正確。
最后,游戲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評價,如批評、安慰或激勵等。當然教師要注意評價方式,評價必須不偏不倚,能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評價要以安慰和激勵為主,批評為輔。教師的評價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尤其是批評,它的副作用非常大。怎么把握批評、安慰和激勵的火候,是教師必須掌握的技巧。筆者以批評為例,闡述識字游戲中批評方式的運用技巧。例如,針對某種情境,教師描述一個漢字,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猜字。教師讓學生把答案寫在本子上,不要讓其他學生看見,假如大部分學生的答案是正確的,說明教師的描述是恰當的,是和課文中的生字一致的,學生結合課本中學會的字,得出答案很容易;個別學生不能寫出答案,教師應給予提示,而不是進行批評,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若是學生因為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沒聽清楚教師基于情境所設置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采取先激勵后批評的方式,可以說“××同學非常聰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寫出答案?!薄敖裉焖麤]有寫出答案,可能是沒聽清楚老師的描述,老師相信他,以后會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的?!?/p>
首先,甄別網絡識字游戲是否適宜是教師的責任。例如,網絡識字游戲有難有易,教師要注意把握;網絡識字游戲有優(yōu)有劣,教師要注意分辨;網絡識字游戲有長有短,教師要注意抉擇,不要給學生造成更多的識字負擔,導致課堂容量過大,或者是占用學生更多的課下休息時間,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其次,教師要從網絡上學習識字游戲,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把網絡識字游戲引入課堂。教師甄別游戲的過程中,必然能學會那些游戲,把合適的游戲導入教學活動中就是很自然的事。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識字游戲非常多,尤其是網絡上,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學習這些游戲,然后在課堂上實踐;教師也可以把合適的游戲視頻下載下來,作為輔助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鞏固學生的識字效果;教師還可以把適宜的網絡識字游戲視頻或者是網址作為作業(yè)發(fā)給學生家長,督導學生在周末觀看網絡識字游戲。
最后,教師和家長對網絡識字游戲達成一致意見。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網絡上識字,要指定學習內容。有些家長認為網絡游戲有害,會讓學生上癮,導致學生不愛學習。因此,很多家長談“網”色變,在家中禁止孩子上網,這也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筆者認為學生上網,容易上癮是不爭的事實,但也不可全盤否定,應該看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可能給學生帶來很多不良信息,也可以給學生帶來課堂和生活中沒有接觸的知識。因此,教師甄別和指定網絡識字游戲的內容,讓家長監(jiān)督孩子觀看。一是要看指定的網絡識字游戲,檢查孩子的學習效果;二是隨時檢查學生是否觀看網絡游戲,是否在這個過程中玩和學習無關的其他游戲。當然了,若家長有時間,最好陪同孩子一起觀看,過程中還可以和孩子互動,這樣完全可以避免網絡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首先,游戲多樣化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一類型的游戲,不斷在課堂上應用,沒有新意。因此,學習和開發(fā)各種類型的游戲是教師必須嘗試的工作。因為識字游戲也需要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從而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例如,一節(jié)課上,針對生字教學,采取多種方式,如猜字謎游戲、找朋友識字游戲、看圖猜字或者是根據字找圖游戲等。
其次,多樣化的游戲,才會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設計一個新游戲,對所有學生來說都是新鮮的,他們必然會努力探索,認真參與。這樣對全班學生來說識字游戲的參與度會明顯提升。每個識字游戲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的目的是讓學生全員參與,但有些游戲適合少數人參與,這類游戲參與的人數受限,如果教師不想辦法,可能會使部分學生無所事事,心在游戲之外。教師要給學生布置明確的參與任務,或者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在組內參加游戲,并讓組長統(tǒng)計沒有完成游戲任務的學生,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
最后,游戲多樣化還體現(xiàn)在游戲過程的多樣化。游戲過程如果固化,毫無新意,誰都不愿意參與。筆者從同一類型的游戲和不同類型的游戲兩個方面闡述游戲過程的多樣化。同一個游戲,中間的過程必須前后變更順序;同一個識字游戲,認識同一個字,描述的情境可以變更;同一個游戲,獎懲辦法可以變更,如通常情況下對積極參與的學生,若上次發(fā)了一朵小紅花,下次可以變更為獎勵一個蘋果等;對未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做游戲的學生,可以進行間接批評,也可以變更為讓他為大家唱一首歌等。不同類型的游戲,通常情況下游戲過程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教師教學過程形成了固定模式,進行識字游戲時,很多流程還是類似的,這也是導致學生厭煩的主要因素。例如,看圖識字游戲,教師把教學流程設計為,給出五個實物,讓學生和對應的漢字連線。再如配對游戲,教師的教學流程還是類似的,即把一個偏旁部首和另一個偏旁部首組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字,也就是能組合新字、偏旁進行連線。若簡單地這么配對組合,學生會感到厭煩,若把這些不同類型的游戲,通過很多方式展示出來,如把連線組合改為表演組合,如兩個偏旁都是獨體字,組成一個合體字,讓兩個學生不出聲,用肢體語言分別描述這兩個偏旁,讓一個學生猜是什么字,這樣做是不是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不管是哪一個識字游戲,也不管是同一類型還是不同類型的識字游戲,游戲過程玩出花樣才是教師必須做到的。一言以蔽之,識字游戲很多,重在變化,玩出花樣,能夠避免識字游戲雷同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