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茹
(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zhèn)中心小學,江蘇 徐州)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大語文教育”越來越得到學校和家長的認可,隨著社會對學生整體素養(yǎng)要求的提高,需要更豐富和多元的教育方式和內容,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是提高綜合素養(yǎng)最基本也是最便捷的途徑。閱讀能力作為最基本的一種能力,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語言的應用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不管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是日常生活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非常重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這些能力的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閱讀是能否學好語文的前提和基礎。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有的學生在考試中經常會出一些讓人不可思議的錯誤。深究其原因,是其理解力的問題。由于不能理解題意或者是不愿意深度思考而導致在處理信息時出現根本性錯誤。理解力差或不愿深度思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識儲備不夠。有效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我們所看到的做錯題,其實只是表面問題,很多我們以為的知識性錯誤其實是理解力問題。
我們經常說,人生不是一次百米賽,而是一場馬拉松。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上,目光需要更長遠。而閱讀會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開闊、思維更活躍,在以后的學習中才更持續(xù)、長久。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通過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
表達能力不論是對孩子還是成人都非常重要。有的學生在生活中不敢與人交流,在課堂上不敢回答問題,不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得不到思想的碰撞,久而久之會越來越不自信。不敢表達或不能流暢地表達,最根本的原因是對事物認知較少,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沒有足夠的是非觀。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進行知識的不斷積累,進而消化、吸收,經過長久的積累,就會自然地輸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胱寣W生主動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興趣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程度,有針對性地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其次,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對于成人來說,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階段性地產生成果是讓這件事情更好地堅持下去的最好辦法。過程性的成果是持久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更是這樣。對于他們來說,長遠的目標和計劃多少會顯得有些空洞。知道這個學生最近在讀哪本書,聊天或上課時可以有意識地往這本書的內容靠近,讓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甚至可以請教這本書里的一些知識。學生會覺得自己從閱讀中獲得了別人所不知道的知識,閱讀的興趣自然提高。
通常意義上的閱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課外閱讀。覺得課內的是上課。卻不知,課文內容的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小學生受其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制約,復雜的內容和晦澀的語言不易被接受,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為了顯得高大上而使用不在小學生認知水平內的語言,而要將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語句進行轉化,這樣更有利于深入地理解和閱讀課文。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除了課堂內的閱讀教學,還要有意識、有目標地進行課外鏈接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的寬度和廣度。首先,閱讀的范圍要寬,小學階段學生一般在自主閱讀時會喜歡故事類或童話類的書籍,因其故事性強而更具有吸引力。但如果只是單一閱讀這類書籍,就會“偏食”。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和推薦。除文學類、故事類等書籍,還要涉獵科普、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書籍。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和家長只是推薦,而不能代替學生做出選擇,強制閱讀。首先,要把握好度。其次,閱讀的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紙質書籍的閱讀,也可以推薦一些經典的電影或優(yōu)秀的紀錄片等。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非常重要,也能影響到學生日后的學習,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將其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目標。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采取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并開展多種閱讀活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