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雁
美育作為近年來較為熱門的一個教育話題,主要指的是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等多方面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和思想情操有所提升。美育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且在現代教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教育價值。對學生進行高質量的美育,能夠實現現代化素質教育的目標,在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同時,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鍛煉,激發(fā)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活力。音樂教育作為推進美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古人曾提出“美善合一”的理念。優(yōu)美的音樂具有較強的感染性,能夠通過音樂中蘊含的豐富思想與情感去打動他人,從而對人的理性思想產生一定影響,帶給欣賞者積極的精神意念,增強欣賞者的精神力量。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欣賞者的思想進行凈化,升華人的情感。特級教師李鎮(zhèn)西曾說:缺少了詩意和美感的涌動,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發(fā)展。作為一個音樂老師,本人深以為然,頗受啟發(fā)。結合這些年來的音樂教學實踐,深刻體會到詩意和美感的涌動并不全是與生俱來的,后天的陶冶與凈化非常重要。
一、實踐背景
隨著素質教育中“以德樹人”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斷深化,教育者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越發(fā)認識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各個學校都在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不僅是對學生進行了理論教學,同時還充分把握了美育的特點,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教育。為了進一步擴大美育在學生教育中的覆蓋范圍,各個學校嘗試著使用了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等各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校美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美育在學生教育和社會層面的影響。在推進學校美育的過程中,各個學校主要從多個方面發(fā)力改革:一是要保障美育課的教育時間和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指導政策和先進教育思想理念中的要求進行美育課程的設置,讓美育課程的內容范圍得到有效拓展。二是要對美育的方法和形式進行深入改革,讓美育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接觸和了解藝術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審美技能,也要讓學生體驗和感受不同的藝術美,學會從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和體會。三是進行個性化的培養(yǎng),在學生感興趣的藝術方面發(fā)展學生的專項特長。這個過程,能夠對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感知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讓學生逐步培養(yǎng)自身的專項藝術特長。四是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進行探索和感知。通過組織構建起常態(tài)化的藝術發(fā)展機制,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中,號召全體學生參與到合唱或者課本劇等藝術實踐活動中。還可以與學校當地的博物館進行充分合作,讓學生進入博物館等場所進行體驗學習。這樣不僅有助于豐富學校美育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各種藝術實踐活動中,還可以在活動中促進不同班級以及不同年級之間的藝術交流和展示。
美育是一種更高層級的教育,需軟、硬條件兼?zhèn)?,不僅需要學校具備綜合素質強的教師隊伍,還需要學校具體美育的完備設備設施條件。因此,實踐中,充分發(fā)掘、改造現有教學設備設施,創(chuàng)造性地賦予美的形式,營造美育環(huán)境,是一種成本低、見效快、效果佳的美育模式。因此,對學校鈴聲的探索變革,就成為較直接、較有效的美育形式之一。有的學校還嘗試開設鈴聲課程,通過將鈴聲轉變?yōu)槊烂畹男?,在日常工作中以一種潤物無聲的姿態(tài)對學生進行心靈沁潤和情感熏陶。鈴聲作為學校方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管理的一種重要工具,和音樂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又被賦予了另外一種含義。因為通過不同的校園鈴聲,能夠維護校園師生的日常教學和校園活動秩序,鈴聲能夠增強教師和學生的自覺意識。每個學校都會使用到鈴聲,并且鈴聲有著多種功能,在學生和教師上下課的時候會響起相應的鈴聲;在做早操、課間操等情況下,都會有鈴聲響起。由此可以看出,鈴聲已經成為維持學校秩序的一種重要工具。在學校鈴聲響起的時候,就代表著某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開始或者結束,教師和學生在校園中的生活就主要依賴于鈴聲而有序地進行。如果一個學校沒有了鈴聲,那么就會存在缺失固有秩序的問題,教師和學生都無法按照相應的秩序有序開展工作和學習。而在教師和學生的心目中,鈴聲是帶有一定命令性特點的,且學校在選擇鈴聲的時候往往選擇較為刺耳的鈴聲種類,長期使用,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或者抵觸心理。如果在校園中使用豐富多樣的音樂作為鈴聲內容,將會改變傳統(tǒng)的鈴聲特點。如果將動畫音樂或者經典歌曲等作為校園中的鈴聲,將多元化的音樂滲透到學校鈴聲中,并且定期進行更換調整,能夠讓學校鈴聲變得更加豐富有趣,能給學生營造更加舒適的校園生活環(huán)境,增強學校管理的人文化特點。2021年新學年伊始,學校開始嘗試校園鈴聲改革,將鈴聲改為世界音樂與民族音樂,每周進行曲目更換??偣卜秩壳簡沃懿シ攀澜缫魳罚p周播放民族音樂,與此同時分享音樂故事,力求達到最好的美育效果。
二、主要作用
校園鈴聲是一種育化之音,能夠起到減輕負擔的作用,心情舒暢了,學習效率會提高,學習成績會提升,學生會享受到學習的愉快、童年的幸福。校園鈴聲在學校日常工作中以一種潤物無聲的姿態(tài),起到了溫馨提示和情感熏陶的良好效果。歸納總結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提醒規(guī)范
鈴聲能夠起到良好的提醒功能。大部分學生在鈴聲的提醒和指示下,能夠更好地將自身的學習和生活時間進行合理安排。而通過將鈴聲進行有效應用,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在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中受到舒緩音樂的影響,身心得到有效放松。
(二)熏陶作用
鈴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熏陶。當學校中的課間活動鈴聲響起的時候,就代表著號召學生走到教室外面進行戶外活動。而在午餐時間給學生播放較為舒緩的輕音樂,能夠讓學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就餐。敲響上課的鈴聲,就是在提醒著學生做好上課的準備。由此可見,校園鈴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起到熏陶、督促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勞逸結合,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時間進行恰當安排。在鈴聲的提示下,學生會在恰當的時間更清楚地認識到應當做相應的活動,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具體措施
學校打破常規(guī),將鈴聲改為世界音樂與民族音樂,每周進行曲目更換。一學期下來,二十首不同的世界音樂與民族音樂,讓每一個學子每天都沉浸在美的熏陶中,學生表示又新奇又有趣。自從動聽的鈴聲在學校課間飄蕩,學生經常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聽音樂能陶冶情操,還能了解到更多的音樂文化,我愛我們學校的下課鈴!”“我愛的不僅僅是下課鈴這種形式,更愛這時而洶涌、時而平緩的曲調,緩解了我們一天的疲勞?!?/p>
(一)選擇適合學校播放的音樂
1.選擇合適的世界音樂。學校單周播放世界音樂。各個國家的發(fā)展歷史和地域文化都有所不同,所以也產生了具有較強特色的音樂文化。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音樂雖然和我國的音樂有著一定的差異和不同之處,但是在藝術層面而言,藝術是不分國際的。所以在學校美育過程中,有必要將世界上的一些優(yōu)質音樂進行利用,讓學生接觸各種類型的世界名曲。這樣才有助于淡化美育的國家界限,讓學生認識到音樂中的藝術美是可以有不同類型的,從而逐步學會欣賞不同的音樂,感受其中的藝術魅力。而在選擇世界音樂的時候,教育人員也要仔細斟酌,篩選出適合學校播放、能夠滿足學生美育需求的優(yōu)質世界音樂。經過細致的篩選,可以在學校美育中利用的世界音樂主要有:《四季—春》《阿拉伯風》《愛之夢》《風笛舞曲》《搖籃曲》《小步舞曲》《四小天鵝舞曲》《魔笛》《幽默曲》《小奏鳴曲》《天鵝》《拉德茨基進行曲》《命運交響曲》《費加羅的婚禮》《小狗圓舞曲》《土耳其進行曲》《愛的紀念》《軍隊進行曲》《自新大陸第四樂章》《幻想即興曲》。逢單周,每節(jié)課后,學生都能聽到經典美妙的世界名曲回蕩在校園里。通過欣賞經典世界音樂,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得到了拓展,同時還提高了審美能力,凈化了靈魂,陶冶了情操。
2.選擇合適的民族音樂。為了貫徹美育教學思想理念,有效弘揚和傳承中華美育精神。在學校美育的過程中就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思想理念,充分考慮到現代社會的實際教育情況,遵循美育的規(guī)律和特點。所以,將民族音樂作為學校美育的重要內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要通過給學生播放民族音樂,有效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學生接受我國民族音樂藝術的熏陶,讓學生對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所認識和了解;讓學生在聆聽校園鈴聲的過程中感受到民族音樂中的情感內涵,進而對學生的道德情操進行陶冶。選擇的優(yōu)質民族音樂要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才能將民族音樂的審美特征進行充分展示。要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對民族音樂進行初步的感知,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學??梢噪p周播放民族音樂。這些音樂中有傳統(tǒng)的民樂合奏、有各個民族的民歌、有各器樂獨奏,還有廣為流傳的中國名曲,包括《牧童短笛》《茉莉花》《南泥灣》等,多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曲目,課間還能聽到學生跟著音樂輕聲唱了起來,音樂聲伴隨著清脆的童聲合唱,成為校園里一道新的靚麗的風景線。通過聆聽民族音樂,學生更了解民族音樂、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好了鋪墊。如《瀏陽河》的旋律性比較好,非常歡快、活潑,聽起來讓人心情愉悅,能讓學生每天都帶著好心情步入課堂。學校相關人員在進行優(yōu)秀民族音樂選擇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這些經典民族音樂中進行選擇,如《梁?!贰栋⒗锢伞贰稙g陽河》《瑤族舞曲》《烏蘇里船歌》《彩云追月》《保衛(wèi)黃河》《竹林深處》《我的祖國》《花兒與少年》《黃河大合唱》《花好月圓》《沂蒙山小調》《雨打芭蕉》《月光下的鳳尾竹》等。
(二)對名曲進行介紹
在利用學校鈴聲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出音樂鈴聲的獨特教育作用,增強音樂的感染力,教師還要讓學生認識經典歌曲中的內涵,將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欣賞進行充分結合。教師要詳細介紹和分析著名歌曲的知識內涵,引導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對音樂進行欣賞和感受,這樣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欣賞經典歌曲的熱情和積極性,還有助于對學生的綜合修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教師可以把握住音樂知識講解的恰當時機,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音樂背景和相關知識內容。
除了聆聽欣賞以外,教師可以親自動手為這些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作品寫好小簡介,在升旗儀式上對鈴聲做簡短推薦,融入音樂小知識,讓學生不但能夠欣賞音之美,還能了解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其實,每一首曲子也不只是曲子,每一個音符都在講述著當時的故事。如在升旗儀式上講解《南泥灣》背后的故事:“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其顏色和五角星又具有特殊的意義。相信大家對國旗都有所認識和了解,那么你們了解黨和國家的相關發(fā)展歷史嗎?我看到大部分同學都會唱《南泥灣》這首經典的歌曲,那么你們知道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嗎?里面的歌詞講述了怎樣的內容呢?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學生聽后紛紛表示以后會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學習。當在升旗儀式上講解《四小天鵝舞曲》的時候,教師形象地描繪出了小天鵝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質樸動人的旋律還富于田園般的詩意。學生紛紛表示感受到了作者純潔、善良、美好的感情。通過把握恰當的教育時機,給學生分享和介紹較為熟悉的著名歌曲的內涵和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探究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能夠有效發(fā)揮出學校音樂鈴聲在學生思想熏陶和品格塑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學生在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中,對著名的歌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當學生再聆聽學校鈴聲時,就會有著更深切的感受,這和學校美育的規(guī)律與特點是非常契合的,能夠有效發(fā)揮出學校鈴聲的美育效果和作用。
綜上所述,學校美育的主要目標是對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在此基礎上進行恰當的學校美育,充分發(fā)揮出校園鈴聲的獨特作用和價值,能夠起到良好的學校美育效果。通過有效把握學校美育的內涵和目標,能夠讓相關教育工作中更清晰地認識到學校美育的目的以及主要的操作方法等,有助于提高學校美育的作用。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欣賞水平,同時也能夠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起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學校積極打造鈴聲課程,通過“聽”——聆聽課間音樂,“學”——課上學習知識,“比”——舉行知識競賽,“測”——期末聆聽測評等方式,促使學生重視鈴聲課程,加深對曲目的理解,讓課間鈴聲沁潤孩子成長,以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