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寒
(石家莊市交建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石衡分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瀝青路面受到溫度變化和雨水滲透的作用,易產(chǎn)生裂縫、沉陷、坑洞等病害,縮短路面使用壽命。為減輕瀝青路面水損壞程度,可以采用剛性排水基層替代傳統(tǒng)的水泥碎石穩(wěn)定基層,借助多孔混凝土的骨架空隙結(jié)構(gòu),達到快速排出滲水的目的,使?jié)B水從底基層與基層之間的封層順利流出,從而提高基層的排水能力,減輕路面積水對面層結(jié)構(gòu)的破壞,延長公路路面使用壽命。
某二級公路工程位于高溫多雨地區(qū),原路面結(jié)構(gòu)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穩(wěn)定基層,路面寬7.0m,土路肩寬1.0~2.5m。公路投入使用多年,隨著交通量的增大,路面產(chǎn)生了網(wǎng)裂、沉陷、龜裂、翻漿、橫縱裂縫等不同嚴重程度的病害。在公路養(yǎng)護工程中,本工程選取K104-K105路段作為瀝青路面剛性排水基層施工試驗路段,制定全寬式排水基層施工方案,進行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層施工。
在試驗路段剛性排水基層施工中,多孔混凝土性能是影響基層施工質(zhì)量的關(guān)鍵要素,為此需在施工前合理確定多孔混凝土配合比,保證基層施工材料質(zhì)量。配合比設計流程為:選擇原材料→確定級配→確定水灰比、目標空隙率、集料用量、單位水泥用量、水用量→試制多孔混凝土→評定拌和物稠度→振動成型→測定抗壓強度、空隙率→確定配合比[1]。
2.1.1 選擇原材料
(1)水泥。試驗路段基層施工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試驗檢測水泥各項技術(shù)指標,檢測結(jié)果如下:水泥初凝時間為250min,終凝時間為340min,細度為338m2/kg,3d抗折強度為6.4MPa,3d抗壓強度為28.5MPa,28d抗折強度為9.3MPa,28d抗壓強度為46.7MPa。
(2)粗集料。多孔混凝土材料要具備較強的黏結(jié)力,形成穩(wěn)定的骨架空隙結(jié)構(gòu),所以在選擇粗集料時不允許材料中含有風化物、有機質(zhì)等質(zhì)地軟弱的雜質(zhì)。試驗路段基層施工選取的粗集料性能檢測結(jié)果如下:堆積密度為1.6g/cm3,含泥量為4%,針片狀含量為6%,壓碎值為99%。
(3)細集料。多孔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用量小,對細集料的性能指標要求較高,以保證混合料具備良好的和易性。試驗路段基層施工選用機制砂作為細集料,在細集料中摻入少量粉煤灰,改善集料級配[2]。
(4)水。多孔混凝土拌和中需用大量的水,以滿足混合料壓實質(zhì)量的要求。試驗路段將飲用水作為多孔混凝土拌和用水。
2.1.2 確定級配
對試驗路段集料進行試驗篩分,確定采用的多孔混凝土集料級配為9.5~19mm碎石、4.75~13.2mm碎石和砂,當篩孔尺寸分別為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時,集料通過率的實測值分別為100%、98.9%、94.9%、86.6%、35.8%、4.2%、3.0%,符合設計要求。
2.1.3 確定性能指標
(1)目標空隙率取23%,集料緊密堆積密度為1 673kg/m3,表觀密度為2 695kg/m3,水密度為1 000kg/m3,水泥表觀密度為3 008kg/m3;根據(jù)集料緊密堆積密度和折減系數(shù),計算出單位體積多孔混凝土集料用量,計算結(jié)果為1 640kg/m3。
(2)當水灰比分別取為0.33、0.36、0.39、0.42、0.45時,對應的單位體積多孔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分別為243.78kg/m3、 233.2kg/m3、 223.5kg/m3、 215.9kg/m3、205.7kg/m3,水 的 用 量 分 別 為79.8kg/m3、82.7kg/m3、86.7kg/m3、90.1kg/m3、92.9kg/m3。
2.1.4 評定拌和物稠度
不同水灰比條件下,試拌多孔混凝土,對五個試件的稠度進行評價,具體如下:當水灰比取0.33時,混凝土拌和物呈分散狀,干澀;當水灰比取0.36、0.39時,混凝土拌和物的整體性較好,有光澤;當水灰比取0.42時,混凝土拌和物的漿體較多,有明顯光澤;當水灰比取0.45時,混凝土拌和物崩塌。
2.1.5 確定配合比
根據(jù)拌和物稠度評價結(jié)果,確定水灰比為0.36、0.39時的拌和物質(zhì)量符合施工要求。在此基礎上,取水灰比0.36、0.37、0.38、0.39,再次評價拌和物狀態(tài),根據(jù)評價結(jié)果可知,當水灰比取0.38時的拌和物整體性最好,7d抗壓強度為4.5MPa,空隙率為24%。
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層施工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施工放樣→瀝青封層施工→混合料拌和→混合料運輸→混合料攤鋪→混合料整平→混合料碾壓→養(yǎng)生→切縫[3]。
2.2.1 施工準備
(2)在施工前準備齊全施工機械設備,做好機械設備調(diào)試、保養(yǎng)工作,確保施工機械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shù)狀態(tài);檢查高精度檢測儀器的技術(shù)性能狀況,提前配備必要的易損部件,以備在檢測儀器部件發(fā)生損壞時更換使用。
(1)配置1套混合料拌和樓,要求拌和樓的生產(chǎn)能力與攤鋪施工進度相匹配;配置1臺多功能攤鋪機,1臺14t振動壓路機,1臺18t壓路機,1臺切縫機,5輛自卸汽車,1輛灑水車。
2.2.2 施工放樣
根據(jù)施工圖紙放樣確定基層鋪筑范圍,在路段邊緣處打入中樁、邊樁,做好標記;測量基層鋪筑高程,布設高程控制樁。
2.2.3 瀝青封層施工
(1)本工程在底基層與排水基層之間鋪設隔水層,隔水層材料為熱瀝青稀漿,將隔水層作為多孔混凝土基層滲入水的排水面封層,避免滲水繼續(xù)下滲到底基層中[4]。
(2)試驗路段的瀝青封層施工采用瀝青灑布車噴灑熱瀝青,噴灑前打掃干凈基層表面,保證基層表面無雜物;待熱瀝青噴灑后撒鋪石屑,撒鋪厚度為5mm,用掃帚掃平石屑表面。
2.2.4 混合料拌和
(1)根據(jù)確定的水灰比試拌多孔混凝土,試料的整體性較好,表面有光澤,在粗集料表層形成穩(wěn)定的膠結(jié)層,符合剛性排水基層施工對多孔混凝土的質(zhì)量要求。
(2)試驗路段混合料拌和采用集中拌和法,控制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水灰比;拌和時長為90s,比普通混合料拌和時間長1.5倍左右;利用拌和樓的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精確控制水泥、集料、水的用量和投放時間,保證混合料質(zhì)量。
(3)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層與普通基層結(jié)構(gòu)相比,其水分散失較快、空隙率較大,所以混合料拌和中適當提高實際用水量,比設計值高出2%左右。
(4)當白天氣溫高達30℃以上時,為保證混合料的拌和質(zhì)量,減少水分蒸發(fā)量,要將白天的混合料拌和任務改為溫度較低的夜間拌和[5]。
2.2.5 混合料運輸
(1)混合料拌和后卸入自卸汽車的車廂內(nèi)進行運輸,合理規(guī)劃運輸路線,運距控制在10km范圍內(nèi),保證混合料自出廠到碾壓成型的用時不超過2h。
(2)在自卸汽車車廂上嚴密覆蓋土工布,減少混合料的水分散失;當運輸時間較長時,可以在混合料拌和時加入適量緩凝劑;自卸車輛要勻速平穩(wěn)行駛,路途中不能停留過長時間。
2.2.6 混合料攤鋪整平
(1)在攤鋪前灑水潤濕底基層,將混合料均勻攤鋪到指定位置,松鋪系數(shù)為1.2;攤鋪過程中檢查基層平整度,攤鋪后按照米字形整平基層[6]。在攤鋪過程中,派專人現(xiàn)場指揮運料車卸料。
(2)攤鋪作業(yè)后在基層上覆蓋塑料薄膜,防止因氣溫、風速等環(huán)境因素造成水分蒸發(fā)過快。覆蓋薄膜后,當需要碾壓此作業(yè)段時,再將薄膜掀開碾壓,碾壓后繼續(xù)覆蓋薄膜。
2.2.7 混合料碾壓
(1)使用噸位偏小的壓路機,采用小幅振動方式壓實混合料,具體施工方案為:采用18t光輪壓路機碾壓1遍,再用振動壓路機靜壓1遍,消除碾壓輪跡;碾壓作業(yè)順序為由邊側(cè)向中心碾壓。
(2)碾壓施工中,不允許壓路機在基層上急剎車、調(diào)頭操作,以免破壞基層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
2.2.8 養(yǎng)生
(1)在碾壓施工后,檢驗基層標高、厚度、壓實度、平整度是否達到質(zhì)量驗收要求,質(zhì)量驗收合格后覆蓋塑料薄膜,進入養(yǎng)生階段;在養(yǎng)生期間定時灑水,每間隔4h灑水1次,養(yǎng)生7d以上。
(2)在路面塑料薄膜上方撒上細土,以避免薄膜被風吹走;養(yǎng)生期間跟蹤檢查薄膜完好情況,及時修補破裂的薄膜;養(yǎng)生期間,禁止一切車輛通行,避免雜物堵塞排水空隙[7]。
2.2.9 切縫
養(yǎng)生后,在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層每間隔15m處設置1道切縫,切縫時不能損壞邊角,控制切縫深度,并用土工布處理切縫處。
2.3.1 基層與底基層之間的處治技術(shù)
(1)試驗路段的底基層采用密級配水泥穩(wěn)定集料底基層,采用透水性好、抗沖刷能力強的集料;密級配水泥穩(wěn)定集料底基層能夠使?jié)B下來的水沿著底基層表面向道路兩側(cè)排出,保證公路基層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不會受到破壞。
(2)在底基層上鋪設封層,試驗路段封層采用熱瀝青稀釋封層材料,增強底基層的抗?jié)B性,保證基層順利排水。
(3)除采用封層處治技術(shù)之外,還可以采用復合土工織物作為底基層與基層之間的防水隔離層,要求復合土工織物具備足夠的強度,屬于非降解型材料,不宜在施工中遭到破壞。
2.3.2 基層與面層之間的處治技術(shù)
(1)試驗路段的剛性排水基層施工在基層上灑布一層透層油,增加多孔混凝土基層與瀝青面層之間的黏結(jié)力。透層油材料采用乳化瀝青,用量控制在0.3~0.4kg/m2[8]。
(2)在灑布乳化瀝青后,當瀝青破乳時要立即鋪筑瀝青混合料。由于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層的表面比普通半剛性基層的表面更加粗糙,有利于增加基層與面層的黏結(jié)力,所以可適當減少乳化瀝青的灑布量。
2.4.1 平整度檢測
路基施工中采用3m直尺法檢測路面平整度,每間隔200m設置2個檢測點,本工程試驗路段全部檢測點的平整度平均值為4.6mm,滿足二級公路基層平整度要求。
2.4.2 彎沉檢測
在試驗路段施工完畢7d后,采用貝克曼梁法測量彎沉值,平均彎沉值為14.6(0.01mm),代表彎沉值為20.41(0.01mm),符合二級公路基層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要求。
2.4.3 空隙率檢測
在試驗路段施工完畢7d后,采用鉆芯取樣方法檢測基層空隙率、劈裂強度、抗壓強度。檢測結(jié)果顯示,試驗路段空隙率平均值為21.2%,劈裂強度平均值為1.67MPa,抗壓強度平均值為4.45MPa,三項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
2.4.4 排水能力檢測
根據(jù)現(xiàn)行技術(shù)規(guī)范規(guī)定,剛性多孔混凝土基層滲流路徑長度不得超過45m,滲透時間不得超過2h。試驗路段的剛性排水基層厚度為20cm,路面縱坡為0.01,橫坡為0.02,表面滲水量為1.05m3/(d·m),計算得出滲流路徑長度為3.91m,自由水在排水層的滲流時間為0.93h,符合技術(shù)規(guī)范要求。
在瀝青路面施工中,采用剛性排水基層施工技術(shù)能夠有效提高基層排水能力,減輕路面水損壞程度,減少公路養(yǎng)護成本支出。在剛性排水基層施工中,要合理確定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嚴格把控原材料選取關(guān),規(guī)范實施基層施工工藝流程,并且在基層與底基層之間設置封層,在基層與面層之間鋪設透層油,進而保證多孔混凝土排水性能達到空隙率和滲透系數(shù)指標要求,確保基層順利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