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軍,邢顯軍
(南京振高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300)
伴隨著各省市《水利發(fā)展“十一五”規(guī)劃》政策的實施,針對水利工程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河道防滲加固作為水利工程建設關鍵內容,理應提高對該施工內容的重視。并且河道很容易受自然氣候因素、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自身堤防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從而為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基于此,必須要對河道堤防防滲加固工作,圍繞工程實際內容,加強堤防防滲加固技術措施的落實,從而能夠提升河道堤防穩(wěn)定性,更好地保護當地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
本河道堤防加固工程對工農河左岸從老盛大橋~寧蕪鐵路橋、右岸從老盛大橋~老板溝站堤防進行除險加固,包括北支和樁號K0+350 處左岸支流在內,共建設堤防3.21km,其中工農河主河堤防2.24km,北支堤防0.415km,樁號K0+350 處左岸支流堤防0.555km。通過修建堤防和防浪墻,滿足流域20年一遇防洪、行洪要求,墻頂高程12.2m,土堤頂高程11.6m。設計堤頂寬度為6.5m,堤頂建設4.5m 寬瀝青道路。堤防迎水坡坡比1:2.5,硬質化護砌至高程9.0m,在高程9.0m 設置了2m寬混凝土砌塊步道,高程9.0m 堤頂撒草籽。
(1)熟悉施工圖紙和有關技術資料。及時組織技術和管理人員,認真熟悉圖紙和有關設計資料,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把握工程特點和施工工序,提出施工部署和施工安排初步意見,確定應收集的技術資料、標準和有關規(guī)范,做好技術保障工作。
(2)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工程項目質量與安全控制預案。在對施工現場進一步詳細勘察后,根據設計圖紙結合投入施工后的實際力量,對工、料、機等因素統(tǒng)籌安排配置,對施工部署計劃和質量安全措施進行科學的安排,制定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文明施工、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目標、指標及質量與安全預控方案,編制切實可行的、實施性強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公司技術部門審核,并及時提交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確保工程質量、工期、文明施工、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3)技術交底、技術復核。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明確施工目標,并做好職工上崗前各種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意識教育與上崗前培訓工作。對參與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進行技術交底,通過技術交底,使全體員工對工程特點、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案、操作規(guī)程、質量、安全、工期目標有全面地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標準明確,責任分明,以便科學的組織施工和合理安排工序。對業(yè)主監(jiān)理提交的水準點等進行引測、復核;對原始斷面進行測量復核,并及時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復核。
(1)在進行河道土方開挖時,應根據河道現場施工條件、施工特點、計劃工期要求等因素,采取分區(qū)施工,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配合清槽修整的施工方法。
(2)在正式進行土方開挖施工前,應根據河道地質結構、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質情況,對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體應采取有效的預防性保護措施,比如地下水降至基坑下0.5m。并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具驗算結果[1]。在陡坡下施工時應仔細檢查邊坡的穩(wěn)定性。在已有建筑物附近施工時,應采取措施保證原有建筑物的穩(wěn)定和安全。
(3)在進行堤身土方開挖時,為提升開挖施工效率,可采用“挖掘機為主,人工為輔”方式進行開挖。在堤身設計開挖線指導下,實施開挖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先完成測量定位,測量精度必須符合規(guī)定,并測設各節(jié)點控制樁。在開挖邊線位置處,設置醒目的標桿標示。
(4)在開挖過程中,為保證土源的適當含水率,當土壤含水量較大時,取土可采用平面開挖的方法。當土壤含水量較低時,可采用立面開挖的方法。還應立足整個開挖環(huán)節(jié),經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水平標高,控制樁和邊坡。針對河道邊坡面,應留有一定的余量的邊坡保護層,保護層厚度在15~20cm 范圍。
(5)在河道開挖基本完成,開挖至設計底高程時,可組織機械及人工對河道坡面的修整。修整前,技術人員再一次對河道進行精確測量放線,定出整坡樣板框格、河道上口線、下底線等,并派人工修鏟出標準框格。同時還應選用熟練的操作機手,配備機況良好的挖掘機順坡進行削坡修整。測量人員應跟班檢驗,如果發(fā)現問題,立即采用糾正和預防措施。在河道削坡過程中,將開挖與填筑工序盡可能結合考慮,以減少土方二次運輸工程量,充分利用開挖的合格土方直接填筑,減少二次土方運輸成本。
(6)施工道路安排。施工道路將由專人看守和指揮,調度施工車輛,確保安全和萬無一失。嚴禁施工車輛的拋、撒、滴、漏等現象的發(fā)生,防止對環(huán)境的污染。
(7)土方運輸管理。①施工工地周圍(包括取土區(qū)和施工工地現場),按照規(guī)范設置硬質、密閉圍擋。圍擋高度不得低于2m,并設置不低于0.2m 的防溢座。②在工地出口內側,應設置車輛沖洗臺,長度不小于8m,寬度不小于6m。在車輛沖洗臺四周,應設置排水溝與兩級沉淀池。同時還應配備高壓沖洗設備,建立完善的車輛沖洗制度和車輛沖洗臺賬,并明確專人負責沖洗保潔,確保車輛不帶泥出場。③在工地出入口,安裝自動洗輪裝置。④在施工工地內,針對主要通道進行硬化處理,道路寬度不少于6m。在道路外側,設置排水溝。⑤在出入口通道及道路兩側各50m 范圍內,做好清潔工作。⑥對裸露的地面及堆放的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注意進行覆蓋。⑦建筑垃圾應當在48h 內及時清運。如無法及時清運,應當在施工場地內實施覆蓋或者采取其他有效防塵措施。
(1)鋪料作業(yè)。在進行土料鋪設施工時,應分層分批進行。在鋪料前,對已壓實的土基面,應先進行倒毛處理。加強鋪料厚度控制,一般以施工現場碾壓試驗成果規(guī)定要求作為控制標準。推土厚度應控制在(25+5)cm,土塊最大粒徑不大于10cm。在土料鋪至堤邊時,在設計邊線外側,應超過一定余量。不同鋪設方式,余量控制數值不同。如果是人工鋪料,余量控制在10~20cm。如果是機械鋪料,余量控制在30~50cm。在鋪料過程中,可采用推土機進行平整。在相鄰施工段,應盡可能均衡作業(yè),統(tǒng)一鋪土,統(tǒng)一碾壓。如遇特殊情況,需分段施工,應按水平分層,從低處開始,逐層進行普料填筑。在分段處,如果需要高差相接,垂直堤軸線方向的各種接縫,應以斜面相接[2]。在新老結合面填筑時,隨填筑面上升,應進行削坡處理,要求削至質量合格層。在削坡合格后,還應控制好接合面的含水量。要求做到邊刨毛、邊鋪土、邊壓實。針對垂直堤軸線的堤身接縫碾壓,應跨縫搭接碾壓。
(2)壓實作業(yè)。在開展壓實作業(yè)施工時,為有效控制土堤填筑壓實密實度,需要應根據堤防級別、堤身結構、土料特性、自然條件、施工機具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同時,還應通過碾壓試驗,確定碾壓檢驗措施。在進行壓實施工時,不同壓實段應設立標志,以防漏壓、欠壓和過壓。針對上下層的接縫位置,在碾壓施工時,應注意錯開。每層碾壓施工,應設置高程樁控制網,以保證規(guī)定層厚進土。在進行碾壓時,碾壓機械應平行與軸線方向。每次進行碾壓施工,碾壓長度不小于100m。在進行分段、分片碾壓施工作業(yè)時,相鄰作業(yè)面的搭接碾壓寬度符合要求。推土機碾壓應采取進退錯距法,輪跡應搭接輪寬的1/3。碾壓行走速度為2 檔。針對機械碾壓不到的部位,應輔以小型機械設備進行夯實。在開展夯實施工時,注意采用連環(huán)套打進方法,夯跡搭壓寬度不小于1/3 夯徑。表1 為堤防碾壓壓實質量控制標準。
表1 堤防碾壓壓實質量控制標準
針對河道堤防防滲加固護坡施工技術,文章以聯(lián)鎖塊護砌技術為例進行重點介紹,該項技術是本堤防防滲加固技術的重點技術內容,除了兼具傳統(tǒng)河道堤防治理優(yōu)勢外,還有利于改善河道生態(tài)環(huán)境,延長河道生命周期,整體施工成本也比較低。在施工中,須深入理解設計要求,嚴格按生態(tài)護坡的施工要求進行施工,完成后的護坡需具有觀賞性,與環(huán)境整治相結合。以下是聯(lián)鎖塊護砌技術實施要點分析。
(1)聯(lián)鎖塊護砌技術施工流程如下:測量放線→坡面修整→放細樣→聯(lián)鎖塊砌筑→混凝土格埂壓頂→砌塊空心處回填土→播撒草籽→養(yǎng)護。
(2)坡面整修。在護砌前,測量人員需要先測量放樣,設置土方開挖線與控制樁。在整修時,先通過機械開挖整修,再組織十個人人員清除余土與保護層土。并采用人工方式,修鏟出標準框格,標準框格每5m 一道。并通過人工修整方式,完成坡面修整。在修整過程中,應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嚴格按規(guī)范控制坡面誤差。修整坡面的余土,一般集中在渠底。最后采用人工挑運方式,將余土挑送至堆土場或監(jiān)理人指定的地點。在完成坡面整修后,應及時報驗,并及時開展后續(xù)工序施工。以免整修好的邊坡暴露時間過長,坡面被人工或雨水破壞。
(3)土工布的鋪設。在鋪設土工布時,應選擇人工方式進行滾鋪。在鋪設前,應檢查基層是否平整、堅實,如有異物,應事無處理妥善。然后結合現場情況,確定土工布尺寸,并完成裁剪工作。隨后進行試鋪,試鋪的目的是檢查裁剪的寬度是否合適。在鋪設時,要求布面平整,并適當留有變形余量。在搭接處,應注意松緊適度??刹捎脽犸L槍,通過粘結方式,讓兩幅土工布搭接更加牢固。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搭接部位進行縫合。在縫合時,注意縫合線應平直,針腳應均勻,在完成縫合后,應檢查土工布是否鋪設平整,是否存在缺陷。如存在不合要求的現象,應及時進行修補[3]。除此之外,在進行土工布鋪設時,還要求接縫須與坡面線相交。在和坡腳平衡或可能存在應力的地方,水平接縫的距離須大于1.5m。在坡面上對土工布的一端進行錨固,然后將卷材須坡面放下以保證土工布保持拉緊的狀態(tài)。所有的土工布都須用砂袋壓住,砂袋將在鋪設期間使用并保留到鋪設上面一層材料。
(4)碎石鋪設。在進行碎石鋪設施工時,應提前設置好控制鋪筑厚度的標志,如標高樁,在邊坡上釘上水平標高木橛。在鋪筑前,應經過監(jiān)理單位驗收,包括水平標高、厚度情況。在進行實際鋪設時,針對碎石墊層,要分層鋪設,分層壓實,人工攤平。在鋪設過程中,還應預先設好5m×5m 網格標高樁,控制每層碎石墊層的鋪設厚度。同時還應控制好碎石層鋪設厚度,一般第一層厚度為10mm,第二層厚度為15mm,并根據設計標高找平。最后一層壓完后,表面應拉線找平,并且要符合設計規(guī)定的標高。
(5)聯(lián)鎖塊預制。結合實際施工要求,完成綠化混凝土砌塊形式的設計,在經過業(yè)主確定后,購買有資質的生產廠家的產品,材料進場時根據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進行質量檢查,符合要求后才可施工。
(6)護砌施工。在開展護砌事前,應選將聯(lián)鎖塊砌塊運輸至施工現場,可直接從廠家運至工地,沿施工范圍分段堆放。人工抬運至砌筑施工工作面。聯(lián)鎖塊砌塊運輸中應妥善防護,防止碰損掉角,必須人工裝卸,嚴禁傾倒卸車,抵達工地后,進行質量檢查,對于有缺陷的預制塊應作處理或廢棄。聯(lián)鎖塊砌塊鋪砌前,測量人員再次進行放線定位,并設立縱橫標志線和標志尺帶線施工。綠化混凝土砌塊鋪設從底格埂向堤頂進行。采用木槌或橡膠錘敲打壓實綠化混凝土砌塊。
(7)聯(lián)鎖塊空心處填土。采用潔凈種植土,無石塊、垃圾等雜物。土料須翻曬晾干,粉碎過篩后采用翻斗車運至現場?;靥畈捎萌斯みM行,土料壓實宜松緊適中,達到土壤自然密度為宜。
(8)草籽播撒及養(yǎng)護。草種為混合草種,冷季草和暖季草搭配使用,選用根系發(fā)達、生植速度快、抗病蟲能力強、抗寒、抗旱性極強的特點,并具有美觀性。養(yǎng)護以人工噴灌為主,以保證幼苗所需的水分和養(yǎng)分,完工后繼續(xù)養(yǎng)護半年。
總而言之,河道堤防防滲加固是一項較為復雜系統(tǒng)的工作內容。在實際施工建設時,應結合施工工程情況,提前做好施工技術準備。隨后再圍繞不同施工內容,加強對施工技術應用實踐分析,落實相應施工技術要點,才能有效提升整體河道堤防防滲加固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