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旦
(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江蘇 常州 213000)
痤瘡(acne)是皮膚科常見的慢性炎癥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發(fā)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最常出現(xiàn)在面、頸、胸、肩或背部,程度可輕可重。臨床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將其分為三度四級:輕度(Ⅰ級):僅有粉刺;中度(Ⅱ級):粉刺加炎性丘疹;中度(Ⅲ級):出現(xiàn)膿皰;重度(Ⅳ級):有結節(jié)、囊腫[1]。而疾病分度分級不同,其癥狀表現(xiàn)、治療方案和治療效果不同,輕度患者以外用藥為主,中重度患者需要長期治療、聯(lián)合治療[2]。臨床常規(guī)予以地紅霉素腸溶片治療,其可較好的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但可能出現(xiàn)腹部不適、腹瀉等不良反應。因此,針對中重度痤瘡患者采取有效治療措施至關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討仙方活命飲加減聯(lián)合地紅霉素腸溶片治療中重度痤瘡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6月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瘡患者85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中重度痤瘡診斷標準,排除患有其他惡性腫瘤者、精神障礙者、嚴重器官衰竭者等。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5例。對照組男230例,女195例;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2.26±3.18)歲。觀察組男225例,女200例;年齡18~23歲,平均年齡(22.37±3.26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已經我院倫理會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地紅霉素腸溶片(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368,規(guī)格:0.5 g×6片)治療,1片/次,1次/d,持續(xù)治療1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藥方組成:沒藥、乳香各6 g,當歸、皂角刺、白芷各10 g,生甘草6 g,天花粉、浙貝母、赤芍各15 g,連翹、生山楂、金銀花各10 g??诟?、舌紅、脈數、大便干結,皮損色紅、明顯壓痛,中醫(yī)屬胃肺積熱、熱度蘊盛,藥方中加入蚤休、夏枯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0 g;舌暗紅、苔呈黃膩或白膩、脈滑,皮損暗紅且皮膚油膩、無明顯壓痛、出現(xiàn)結節(jié)囊腫,中醫(yī)屬痰瘀互結、腸胃濕熱,則在藥方中加入桃仁、莪術各10 g,昆布、海藻、半夏各15 g,并將藥方中的生甘草減去。采用水煎,1劑/d,于早晚分兩次服用,持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皮損癥狀、生活質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皮損癥狀:從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4個方面進行評估,其中0分:輕度;1分:輕中度;2分:中度;3分:中重度;4分:重度,各項癥狀評分之和為總評分,分數越低表明皮損癥狀越低;生活質量:采用WHOQOL-BREF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活動4個方面,每項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皮損癥狀評分比較 觀察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評分及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皮損癥狀評分比較( ,分)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活動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痤瘡是常見的皮膚病,好發(fā)于青春期,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臨床普遍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①遺傳因素;②雄激素水平:雄激素水平過高、雄激素受體異常等因素,可以影響皮脂的分泌,使得皮脂分泌過多;③皮脂過度分泌:青春期在雄激的作用下,皮脂腺功能旺盛,分泌大量油脂;④痤瘡丙酸桿菌增殖:其分解皮脂,產生炎癥因子,引起炎癥反應;⑤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毛囊口過度角化,阻塞導管,影響脫落的上皮細胞和皮脂排除,形成粉刺[3]。此外,還與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護膚方式、疾病、藥物等有一定關聯(lián)[4]。若痤瘡未及時診治,易使患者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因此,需對其采取有效治療措施。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皮損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皮損情況,提高生活質量,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幾率。地紅霉素腸溶片為大環(huán)內酯藥,其作用機理是通過與敏感生物的50S核糖體亞基結合,從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5,6]。但其單一治療中重度痤瘡患者的效果較緩慢,因此考慮聯(lián)合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本方前人稱之為“瘡瘍之圣藥,外科之首方”,適用于陽證而體實的各類瘡瘍腫痛,以局部紅腫焮痛,甚者伴有身熱凜寒,脈數有力為證治要點[7]。中醫(yī)認為面鼻及胸背部屬肺,痤瘡常由肺經風熱阻于肌膚所致;或因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脾胃蘊熱,濕熱內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體,血氣方剛,陽熱上升,與風寒相搏,郁阻肌膚所致[8]。而仙方活命飲所治為熱毒壅聚、營衛(wèi)不暢,氣滯血瘀所致,屬于陽證癰瘍。熱毒壅聚,則局部紅腫熱痛;邪正交爭于肌表,則身熱微惡寒;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數有力,為陽證癰瘍之征。本證的特征是發(fā)病迅速,易腫易成膿、易潰易斂。陽證瘡瘍初起者,必治以清熱解毒,并配以理氣活血,散結疏風之法。方中金銀花功善清熱解毒,既能解氣分熱毒,又能清血分之熱毒,且芳香透達,為治陽證瘡瘍之要藥;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陳皮理氣行滯,消腫止痛;防風、白芷辛散疏透,疏散壅滯而散其結,使熱毒從外透解,白芷又長于消腫排膿;浙貝母、天花粉清熱化痰排膿,可使膿未成即消;皂角刺活血通絡,透膿潰堅,可使膿成即潰;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酒煎則能活血通絡以助藥效。諸藥合用,使熱毒消解,氣血暢通,腫消痛止[9]。因此,兩藥聯(lián)合使用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使用仙方活命飲加減聯(lián)合地紅霉素腸溶片治療中重度痤瘡患者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其皮損情況,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