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華
(河南省內黃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河南 內黃 456300)
結腸炎是結腸的炎癥性疾病,經(jīng)常引起犬貓的急性和慢性腹瀉。犬貓結腸炎特征是結腸壁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可變性浸潤,所屬淋巴結受侵,有全身并發(fā)癥。見于應激、環(huán)境氣溫劇變、飲食更換、病原菌及寄生蟲感染等。純種犬多發(fā),偶爾貓也發(fā)生。所有年齡的犬貓均可發(fā)病。需要根據(jù)糞便分離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藥物,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本文參考權威材料,從疾病概況、病原與病理生理學、臨床癥狀、診斷、治療與控制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動物的結腸具有保持液體和電解質的平衡、吸收營養(yǎng)、儲存糞便的功能,為微生物提供生存環(huán)境,如果結腸出現(xiàn)病變,可以損害上述功能,導致腹瀉。已經(jīng)證實,約有1/3患有腹瀉的犬有結腸炎,結腸的炎癥發(fā)生達2周或以上時即定義為結腸炎,結腸炎可以降低水和電解質的吸收,改變結腸混合和揉捏內容物的功能,加大了后推內容物的能力。犬和貓結腸炎分為4種類型:即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性結腸炎、嗜酸性粒細胞性結腸炎、中性粒細胞性結腸炎和肉芽腫性結腸炎。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性結腸類最常見于犬貓,中年大多見,無性別差異。德國牧羊犬的結腸炎與肛門瘺管有關;患有慢性結腸炎的貓,常為中年貓,更多發(fā)于純種貓。常見結腸固有層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數(shù)量增加,但此種情況少見于黏膜下層和肌層。
嗜酸性粒細胞結腸炎的特點是固有層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量增加。這種情況在淋巴細胞性漿細胞性結腸炎少見,患病的犬貓越年輕越難以治療。傳染性因素、寄生蟲和食物過敏可能是激發(fā)因素,但沒有證據(jù)表明。全血細胞計數(shù)(CBC)可顯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貓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是嗜酸性粒細胞性腸炎的一種變異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不僅見于結腸,也見于肝臟、脾、腫大的腸系膜淋巴結、腎、腎上腺和心臟。
肉芽腫性結腸炎是罕見的,表現(xiàn)為節(jié)段性、增享、部分結腸阻塞(常發(fā)生于回腸和結腸)。它的特點是固有層有巨噬細胞和其他炎癥細胞浸潤。這些巨噬細胞沒有高碘酸雪佛氏染色法陽性反應。根據(jù)其組織學特征,重要的是可以鑒別炎癥是否繼發(fā)于真菌病、腸道寄生蟲、貓傳染性腹膜炎和異物。對于后者的治療,雖然常選擇手術治療,但是爭議很大。
結腸的炎癥分為急性結腸炎和慢性結腸炎,在多數(shù)病例,其誘發(fā)因素不清,可能包括細菌、寄生蟲、真菌、創(chuàng)傷、尿毒癥、過敏反應。結腸炎是黏膜免疫調節(jié)缺陷的表現(xiàn)。在黏膜損傷初期,黏膜下層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提呈抗原,然后誘發(fā)炎癥反應,對腸道內食物和細菌的過敏反應,具有遺傳傾向性,影響腸道的神經(jīng)營養(yǎng)和血液供應,最后導致傳染病或寄生蟲病。
在急性結腸炎,黏膜內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和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和潰瘍;慢性結腸炎常見黏膜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纖維化,有時可見潰瘍。杯狀細胞受刺激分泌多量黏液,水分和電解質吸收障礙,腸道運動能力降低,炎癥損傷了細胞間連接,跨膜電位差降低,影響結腸對鈉的吸收,抑制腸道的正常分節(jié)段運動;結腸的肌肉收縮加強,促進結腸迅速排出內容物。發(fā)炎腸道對收縮更敏感,內容物進入結腸后,強烈刺激腸道肌肉收縮,進一步促進排便,導致腹部不適。
低聚果糖能提高結腸菌群數(shù)量,可以預防和治療結腸疾病。這些復雜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不能被消化。在結腸內由結腸菌發(fā)酵,利用它們作為能量來源。低聚果糖可促進有益細菌的生長,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這些細菌可以生產短鏈脂肪酸。短鏈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是維護正常黏膜健康的重要能量來源,短鏈脂肪酸有助于維持腸道蠕動,改善腸道炎癥狀態(tài)。脂肪酸的改變會導致黏膜萎縮和損傷。
若有慢性結腸炎的犬最常見腹瀉,糞便上附有黏液,有時可見有血液附著于糞便表面,糞便量少較稀,里急后重,偶見排糞時腹痛;常見隨著每一次腸道運動,排糞動作和次數(shù)增多,糞便量少;在結腸炎時,少見體重減輕和嘔吐,但是在小腸炎時,常發(fā)生嘔吐和體重減輕。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由輕到重,病初臨床癥狀時有時無,隨著疾病發(fā)展癥狀表現(xiàn)出來;在多數(shù)病例,體檢時癥狀不明顯。通過直腸檢查可以檢出直腸息肉或惡性腫瘤,這些病變表現(xiàn)出的癥狀與結腸炎相似,應注意鑒別。
對患病犬初步檢查方法包括病史調查和體檢,包括直腸觸診、糞便檢查。采用糞便涂片法檢查賈第蟲和真菌(莢膜組織胞漿菌、腐霉菌);在慢性結腸炎病例,采用糞便漂浮法鑒定寄生蟲卵(犬鞭蟲、貓胚胎三毛滴蟲),細菌培養(yǎng)法分離鑒定細菌種類(彎曲桿菌、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直腸脫落細胞學檢查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結腸腹瀉方面很重要,可以觀察到炎性細胞、贅生細胞、一些傳染性病原(如莢膜組織胞漿菌)??梢傻乃缶越Y腸炎(在糞便鏡檢中,每個視野大于5個芽孢時)需要通過市售的ELISA試劑盒,鑒別糞便培養(yǎng)后的產氣莢膜梭菌內毒素A和B的種類。
為了獲得確切的診斷結果,應進行一些特殊的檢測。如果臨床癥狀持續(xù)存在,可以測定CBC、生化指標及尿液分析排除其他疾病。然而,在多數(shù)慢性病例,以上結果都是正常的。對貓來說,應做貓白血病病毒/貓免疫缺陷病病毒檢側;如果考慮年齡因素,應進行甲狀腺水平檢測。常規(guī)的腹部X線檢查常常觀察不到結腸異常。造影檢查偶見腸道腔狹窄,可以提示浸潤性疾病過程,超聲波檢查可見結腸黏膜局灶損傷以及淋巴結的體積和回聲變化。
采用結腸鏡可以目視檢查結腸黏膜表面和獲取活檢標本。為了避免結腸內糞便影響觀察細小或微小病變,首先禁食24~48h,灌腸或口服結腸清洗劑清理結腸。從盲腸、結腸(升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可以得到多個樣本,不應過多考慮外觀形態(tài),因為眼觀病變和組織病理差異較大,應通過體檢和病史判斷結果。如果活檢結腸黏膜,可能觀察到黏膜上皮細胞增生。如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考慮是貓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
應鑒別和清除致病因素?;加屑毙越Y腸炎的動物,應禁食24~48h,以便使腸道得到緩解。
由于鞭蟲卵的不定期釋放,治療應根據(jù)糞便檢查結果來控制(如采用芬苯噠唑,50mg/kg,1次/d,連續(xù)3d,在3周后重復1次,如果糞便仍有蟲卵,3個月后再重復驅蟲1次)。
在飲食上補充纖維素(1~6湯匙亞麻籽、車前子種皮的親水性膠狀物或1~4湯匙粗麥麩飼喂)可以改善動物的腹瀉癥狀。日糧中的纖維素可以降低游離糞水,延長食物經(jīng)過腸道的時間(增加水分的吸收機會),有利于吸收毒素、增加糞便成型、增強結腸平滑肌的收縮能力。因此,在患病犬添加纖維素很少能夠解決結腸腹瀉的臨床癥狀,至少應在使用6周后才能產生有益的效果。在一些犬添加纖維素一定時間后,應減少用量,直到最后不添加纖維素,逐漸轉入正常的日糧,不會引起腹瀉的復發(fā)。
在控制犬和貓結腸炎的臨床癥狀方面,使用含有新蛋白的食物很有效,這種蛋白對犬貓來說以前未接觸過。一項研究表明,在患有淋巴細胞性漿細胞性結腸炎的犬,在飼喂2周的低殘留、易消化、低過敏性日糧(1份低脫脂奶酪和2份熟的白米飯配合)以后,其臨床癥狀恢復正常。因此,大多數(shù)犬飼喂以前未吃過的商業(yè)處方糧后,其結腸炎的臨床征狀不會復發(fā),能夠維持正常。目前有許多商業(yè)日糧中含有羊肉、鹿肉、兔肉。
有報道表明,在治療結腸炎的病例,應用含有水解蛋白的日糧有效。這種特殊的日糧破壞了日糧的蛋白結構,有效地去除了過敏原和過敏杭原決定簇,可以預防過敏性免疫反應的發(fā)生。
如果飼喂高纖維素或新蛋白的日糧不見效,可以使用一種市售的低殘留日糧,如含有低聚果糖(FOS)的日糧。
患有淋巴細胞性和漿細胞性結腸炎的貓,可能對日糧中的單一成分有反應(如羔羊肉或大米、一種商品日糧);一項研究表明,對于患病初期的貓,可以飼喂含有纖維素的常規(guī)日糧、特殊添加纖維素的日糧,結合處方藥物(強的松、泰樂菌素或柳氮磺胺吡啶),大多數(shù)貓最終需要維持高纖維素或易消化的日糧。
對貓慢性結腸炎,甲硝唑是主要的治療藥物之一,這種藥物具有抗原蟲、抗微生物作用,抑制一些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不常作為單一藥物使用,而是結合飲食控制或結合其他藥物使用。雖然在犬、貓使用甲硝唑效果好,但應注意其長期用藥或高劑量用藥時的不良反應(多數(shù)為神經(jīng)性眼球震顫,共濟失調,前庭神經(jīng)癥狀,抽搐);甲硝唑的神經(jīng)毒性反應在治療5~7d后消失。
泰樂菌素為α-大環(huán) 內酯類抗生素,泰樂菌素對犬貓的毒性小,可以干擾細菌對黏膜的黏附,有一定的抗菌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主要用于食用動物,在慢性腸道病方面療效好,主要治療兼性的革蘭氏陽性厭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但大腸埃希菌、沙門氏菌對泰樂菌素具有抗藥性。犬貓對泰樂菌素也有一定耐受性。
磺胺類藥、潑尼松、強的松龍、(硝基)咪唑硫嘌呤常用于本病的治療,當給予消炎治療后,臨床癥狀迅速緩解,食欲好轉。在犬,常用磺胺類藥劑治療淋巴細胞性漿細胞性結腸炎(12.5mg/kg,4次/d,連續(xù)用藥14d;然后12.5mg/kg,2次/d,連續(xù)用藥28d),不建議長期使用潑尼松,因為潑尼松可以導致干燥性角結膜炎,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抗白細胞三烯的活性,其5-氨基水楊酸與磺胺嘧啶以含氮的化學鍵相連,這種連接可以防止上消化道吸收,允許大多數(shù)藥物轉入結腸,一旦藥物進入結腸,它可以被盲腸和結腸細菌代謝,釋放出兩種物質,在局部產生5-氨基水楊酸,可以減輕結腸的炎癥。一般認為,磺胺嘧啶可以全身性吸收,但是在結腸炎治療中沒有局部作用,對于結腸有不良反應;雖然水楊酸鹽通過肝臟葡糖醛酸基轉移酶代謝,但是貓的葡糖醛酸基轉移酶的活性不足,由于具有水楊酸的毒性反應,在貓結腸炎治療中不能使用磺胺嘧啶藥。
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結合飲食控制和甲硝唑治療。在犬,當預先安排的治療方法效果不好時,或使用5-氨基水楊酸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可以使用與貓相似的治療方法。如果磺胺類藥物和甲硝挫、強的松龍結合使用時,應降低使用劑量,強的松龍開始劑量為口服每日2mg/kg,連用2周,癥狀可以消失;每隔2~4周,強的松龍的劑量降低到原來的25%,直到最終不用。
貓對糖皮質激素有耐受性,對犬則不良反應強,犬可以表現(xiàn)為多尿、煩渴、多食、胃腸道出血,并且增加對傳染病的易感性、醫(yī)療性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垂體腎上腺皮質抑制。
布地奈德是一種非鹵化的糖皮質激素,已經(jīng)用于人的克羅恩病的治療,布地奈德在肝臟進行第一級代謝,由于全身用藥僅需要少量活性的藥物,理論上這種代謝可以降低傳統(tǒng)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據(jù)報道,在10條健康犬的試驗研究中,該藥可以抑制垂-腎上腺皮質軸,未觀察到其他的不良反應。
當使用單一藥物無明顯的效果時,免疫抑制藥物多與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使用。在犬貓,最常用的藥物是咪唑硫嘌呤和苯丁酸氮芥,咪唑硫嘌呤(2mg/kg,1次/d,然后減縮劑量)單一使用或配合強的松龍使用,可以控制淋巴細胞性漿細胞性結腸炎相關的臨床癥狀。在一些病例,咪唑硫嘌呤對強的松龍或強的松龍與磺胺類藥的結合使用反應差。在貓中,咪唑硫嘌呤的不良反應包括抑制骨髓和肝毒性反應,這些不良反應限制了本藥在治療貓結腸炎的使用。苯丁酸氮芥無此作用(在貓初期使用0.1~0.2mg/kg或每只貓1mg,1次/d,連續(xù)4~8周,直到癥狀明顯改善),如有必要,可以配合使用強的松龍,用于4~8周齡貓。
環(huán)孢素,對類固醇難治療的結腸炎有效,但在貓尚未評估其作用效果。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紊亂、牙齦疾病、脫毛等。
有些動物也需要短期使用腸道運動調節(jié)劑,直到炎癥控制。洛哌丁胺(0.1~0.2mg/kg,2~4次/d)可以刺激節(jié)段性話動和減緩糞便移動。它也可減少結腸分泌,增加鹽和水的吸收,并增加肛門括約肌收縮,禁用于由沙門氏菌、彎曲桿菌、產氣莢膜梭菌所引起的傳染性結腸類。
在犬和貓的慢性結腸炎短期預后好,然而長期的預后較差,不能完全治愈,可以復發(fā)。由于大多數(shù)情況下,炎癥性腸病是不可治愈的,因此一些治療方法可能需要長期的使用。有些動物,特別是貓的慢性結腸炎,需要長期控制單一的飲食。
許多自發(fā)性淋巴細胞性漿細胞性結腸炎病例,對適當?shù)娘嬍澈退幬镒兓泻玫姆磻?。如果出現(xiàn)狹窄和廣泛纖維化,預后需謹慎?;际人嵝越Y腸炎的犬,對控制飲食和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較好;但患嗜酸性結腸炎的貓,預后應慎重,需要更積極的治療,并與免疫抑制藥物配合使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是一種進行性、致命性疾病,對患畜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患有組織細胞性結腸炎的斗牛犬,如果在疾病初期未進行治療,預后應慎重。患有免疫增生性腸炎的貝吉生犬預后較差,大多數(shù)犬在2年內死亡,也有報道稱患病犬可以活到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