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蘭
隆林各族自治縣中醫(yī)醫(yī)院 廣西 百色 533400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在臨床中主要指通過氣管插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后,在X光或超聲定位下,從腰部皮膚建立一條直至腎集合系統(tǒng)的一種手術通道,應用內窺鏡進入輸尿管和腎盂、腎盞內,應用氣壓彈道、超聲、激光等碎石工具對輸尿管以及腎內結石進行擊碎并取出的一種手術方式[1]。PCNL目前在臨床中已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取石,成為治療腎結石患者的一線方案[2]。為確保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手術安全,國內外學者特圍繞PCNL圍術期護理開展大量研究,本文現(xiàn)將護理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應當貫穿與整個圍術期。調查結果表明[3],手術時間長短、醫(yī)生治療技術、麻醉效果、疼痛程度、預后情況均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交談與傾聽是臨床常用的認知行為,認真傾聽患者對手術與疾病擔心以及害怕、緊張感受,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保持交談,對其耐心勸慰[4]。音樂放松療法是對心理及生理具有良好效果的輔助治療方式,對其患者無任何副作用,使用耳機讓患者聆聽舒適音樂,囑患者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閉上眼睛,引導患者將精力集中于音樂中[5]。研究證實[6],在PCNL圍術期中加以應用加速外科康復理念,能夠有效縮短患者首次進食與肛門排氣時間,減輕術后疼痛,幫助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有限自我護理及日?;顒幽芰?,在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同時,促進其病情康復,減少患者住院費用。
有學者表示[7],術前對患者開展體位訓練,能夠便于患者了解手術體位,便與其術中配合醫(yī)師開展治療,消除其內心對治療產生的恐懼感,增強其緊張情緒,減少患者血壓異常波動以及呼吸困難、躁動等手術體位綜合征發(fā)生。
體位護理原則在于安全和舒適。截石位即患者躺下后將兩腿分開,大腿與身體呈90°,小腿與大腿呈90°的端坐狀態(tài),腘窩墊于體位墊上,并著力為小腿腓腸肌部位為妥,防止腘窩受壓影響小腿血流受阻,血管內膜損傷形成腓總神經和靜脈血栓損傷[7]。而仰臥位的應用能夠避免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便于醫(yī)生術中更好的觀察患者病情,但術中結石極易落入腎盞中不易沖出[8]。經臨床學者不斷研究發(fā)現(xiàn)[9],將仰臥位加以改良,通過自制體位架和臀部、肩部、腰部體位架抬高患者患側肢體20°-50°或固定下肢作截石位,均能夠幫助患者避免術中的變換,縮短手術時間與減少心肺功能的影響,且能夠獲得較大的操作范圍,進一步幫助臨床醫(yī)師降低治療難度。故改良后仰臥位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與接受。
低體溫是PCNL手術過程中常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之一,極易對患者帶來較為嚴重的危害,可增加其術后感染與延遲蘇醒時間、抑制心肌收縮、導致凝血功能紊亂等[10-11]。臨床對此常開展以下幾點干預:(1)做好轉運中的保暖:在患者每個轉運過程中,注意患者手腳與肩部易冷部位,做好保暖措施。夏天接送患者時被褥覆蓋較少,在術后需增加覆蓋厚度[12-13]。(2)調整室內溫度:手術室室內溫度一般在21-25°C之間,可結合手術情況與治療時間短調節(jié)室內溫度,對于年老體弱人群可在術前適當將室溫調高。術前30min前室內??刂圃?5°C左右,寒冷季節(jié)可適當將環(huán)境溫度提高[14-15]。(3)限制靜脈輸液與液體加溫:學者認為[16-17],術中灌洗液溫度在36-37°,能夠有效穩(wěn)定患者生命體征,提高手術治療安全性。另研究實踐證實[18-19],將輸入液體進行加溫處理,能夠有效預防低體溫的發(fā)生。
研究表明[20],術后6h與72h分別對患者術側腎區(qū)做冷敷與熱療處理,能夠在術后有效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疼痛程度,促進其術后康復。研究證實[21],圍術期開展超前鎮(zhèn)痛護理,能夠幫助PCNL患者有效緩解術后疼痛,顯著提高術后睡眠質量,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對其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對引流管做牢固固定,并標識深度與放置時間、管道名稱,保持引流管通暢,密切觀察與記錄引流液量與性質、顏色。相關研究表明[22],為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將住院時間縮短,通過嘗試不留置腎造瘺管及雙J管,越來越多臨床研究證實該項技術的安全性。快速外科康復理念認為應盡量避免或減少各種引流管的使用,盡早將各種引流管拔除,在能夠減少感染概率的同時,能夠顯著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
出血作為PCNL最嚴重的術后并發(fā)癥,常發(fā)生于術后一周內。研究認為[23],影響術后出血的主要影響在于手術時間與手術技巧、糖尿病、結石類型。國內相關研究表明[24],手術時間過長或合并糖尿病、多通道、腎結石均能夠提高患者發(fā)生術后出血風險。臨床對此應當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情況與生命體征,尤其是部分高危出血風險患者。
下肢深靜脈血栓主要以左下肢作為多見,是臨床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血栓脫落可導致患者發(fā)生致死性肺栓塞。研究認為[25],對患者術后應用加壓彈力襪能夠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而另一研究認為,將間歇性充氣加壓泵對比加壓彈力襪,前者能夠幫助良好改善下肢靜脈回流,預防截石位術后患者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焖偻饪瓶祻屠砟钫J為,患者在充分鎮(zhèn)痛前提下開展早期適度活動,術后6h在床上開展伸屈肢體與蹬車運動,在引流液顏色呈清后,開展床旁活動,能夠有效降低下肢靜脈血栓與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
囑患者日常生活中切勿憋尿,多飲水,勿彎腰或下蹲,避免做劇烈活動,出現(xiàn)腰痛或血尿時需及時復查。根據結石成分調整飲食習慣。術后定期進行X線與超聲復查。
對于腎結石應用PCNL,能夠有效提升臨床碎石效果,同時并發(fā)癥較低,具有一定治療安全性,PCNL圍術期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和恢復非常重要。術前做好準備和心理護理有助于調整患者積極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術中護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術質量;術后做好病情觀察、飲食指導、導尿管和雙 J 管護理可降低并發(fā)癥,促進術后恢復;良好的出院指導可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