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博,付春情,薛婉婷,韓旺旺,魯瞳彤,王海心,陳冠宇,姚沛琳,徐禮生
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的提取及其應用
蘇 博,付春情,薛婉婷,韓旺旺,魯瞳彤,王海心,陳冠宇,姚沛琳,徐禮生
(宿州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宿州 234000)
為了提取枯草芽孢桿菌抗菌肽以探索其對食品的防腐效果,選用枯草芽孢桿菌DZSY21、解淀粉芽孢桿菌FZB42和枯草芽孢桿菌OKB105 菌種發(fā)酵,然后將這3個菌種的發(fā)酵上清液分別與丙酮按1:2的體積比混合,旋轉蒸發(fā)濃縮得到3種菌的抗菌肽粗提物。對抗菌肽的熱穩(wěn)定性試驗可知3種菌的抗菌肽經(jīng)100 ℃加熱30 min后抑菌效果均有小幅度降低,但抑菌活性仍較強??咕牡鞍酌阜€(wěn)定性試驗結果顯示,3種菌的抗菌肽對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都很敏感;應用性試驗中采用牛奶、蘋果、肉等作為食品模型,結果顯示經(jīng)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處理后的試驗組品相均明顯好于對照組。表明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具有較好的防腐效果。
枯草芽孢桿菌;抗菌肽;分離提??;天然食品防腐劑;抑菌
枯草芽孢桿菌(,隸屬于芽孢桿菌屬,革蘭氏染色呈紫色。枯草芽孢桿菌對人體及動植物沒有危害,是廣泛應用于醫(yī)藥行業(yè)、動物飼料、植物病害和生物防治中的有益菌,在微生物益生制劑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薮骩1]。
抗菌肽被人類首次發(fā)現(xiàn)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它由生物體產(chǎn)生,是一種可以有效抑制或殺滅細菌、真菌、寄生蟲、病毒和腫瘤細胞的小分子多肽類物質,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高效廣譜抗菌活性、強堿性等特點,還具有抗感染等生物活性[2-4]??莶菅挎邨U菌產(chǎn)生的抗菌物質主要分為抗菌蛋白和抗菌脂肽兩大類,其中抗菌脂肽分為Surfactin、Iturin和Fengycin 3種[5-6]。田秋月等[7]從枯草芽孢桿菌S21發(fā)酵菌液中純化出兩種抗菌脂肽,并通過質譜鑒定出其組成成分。鄒秋霞等[8]對枯草芽孢桿菌YN145進行分離鑒定,試驗表明其抗菌物質能耐高溫、耐酸堿。
因為抗菌肽不易使細菌產(chǎn)生耐藥性,且不會產(chǎn)生藥物殘留,所以近年來在畜牧業(yè)中將其作為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逐漸增多[9-12]。張靜等報道,育肥豬日糧中添加100或200 mg·kg-1抗菌肽菌絲霉素()可有效增強其免疫指標、腸道形態(tài)、抗氧化性,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生素替代潛力[13]。張煒等發(fā)現(xiàn)菌肽BSN-3可在短時間內殺滅大腸桿菌及在不同條件下保存抗菌肽BSN-37藥效活性可持續(xù)7.5 h,顯示抗菌肽BSN-37具有替代抗生素成為新抗菌藥物的潛力[14]??咕脑谑称贩矫婢哂袕V泛的應用前景,是一種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劑,具有高效殺菌、安全、抑菌機制獨特、不易殘留、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并且無毒副作用等特點,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它對食源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應用于果蔬保鮮和食品包裝等方面[15-18]。抗菌肽還可應用于美容化妝品和抗腫瘤治療等領域,但是抗菌肽在來源、安全性、活體和體內穩(wěn)定性方面仍存在問題,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19]。
本研究依據(jù)抑菌能力的強弱,選用解淀粉芽孢桿菌FZB42作陽性對照和枯草芽孢桿菌OKB105作陰性對照來研究枯草芽孢桿菌DZSY21及離心上清液對細菌體外平板抑制試驗,觀察抑菌圈直徑大?。粚莶菅挎邨U菌DZSY21抗菌肽粗提物進行提取,并檢測其抗菌活性;對DZSY21抗菌肽熱穩(wěn)定性和蛋白酶穩(wěn)定性進行了測定;最后將其應用到牛奶、水果和肉的防腐保鮮研究,為食品防腐劑與保鮮劑的研究開發(fā)提供思路。
1.1.1 試驗菌種 試驗菌:枯草芽孢桿菌DZSY21(DZSY21),解淀粉芽孢桿菌FZB42(FZB42),枯草芽孢桿菌OKB105(OKB105)。
指示菌(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
1.1.2 培養(yǎng)基及培養(yǎng)條件 用1 000 mL蒸餾水配制好培養(yǎng)基后再用NaOH調pH,121℃滅菌20 min。
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NA培養(yǎng)基):胰蛋白胨10 g,牛肉浸膏3 g,氯化鈉5 g,瓊脂粉15~20 g;pH 7.2~ 7.4。
種子培養(yǎng)基:葡萄糖20 g,胰蛋白胨10 g,硫酸鎂0.24 g,二水合磷酸二氫鈉2 g,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8 g;pH 7.4。
發(fā)酵培養(yǎng)基:葡萄糖20 g,胰蛋白胨20 g,硫酸鎂0.048 g,硫酸錳0.02 g,氯化鈣0.1 g,二水合磷酸二氫鈉0.2 g,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0.8 g;pH 7.4。
培養(yǎng)條件:將試驗菌與指示菌涂布于固體NA培養(yǎng),37 ℃培養(yǎng)24 h,挑取單菌落在固體NA培養(yǎng)基上劃線,37 ℃培養(yǎng)24 h。
1.1.3 主要試劑和儀器 主要試劑:丙酮購置于上海蘇懿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購置于源葉生物;75%酒精購置于宿州眾望消毒藥業(yè)有限公司;95%酒精購置于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胰蛋白胨、牛肉浸膏、葡萄糖、硫酸鎂等其他化學試劑均購置于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主要儀器:WT-ZNO型超凈工作臺(鄭州中旺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智能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三發(fā)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AL104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多利儀器(上海)有限公司);GI100T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ZWY-240恒溫培養(yǎng)振蕩箱(上海智城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旋轉蒸發(fā)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HZ-D(Ⅲ)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CH2118K微電腦電磁爐(廣東格蘭仕微波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H1850臺式高速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冰箱(青島海爾特種電器有限公司)。
1.2.1 枯草芽孢桿菌DZSY21及其上清液的體外平板抑菌試驗 (1)菌液活化:活化3種試驗菌,將活化后的3種菌取10 mL分別接種至已滅菌的100 mL種子培養(yǎng)基中,置于28 ℃,180 r·min-1的搖床中振蕩培養(yǎng)18 h。
(2)發(fā)酵上清液的制備:從種子培養(yǎng)基中按10%的接種量接種到100 mL發(fā)酵培養(yǎng)基,28 ℃,200 r·min-1,振蕩培養(yǎng)48 h。發(fā)酵液5 000 r·min-1離心30 min,留上清液進行抑菌試驗。
(3)平板抑菌試驗:參考文獻[20]中的方法進行。采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作為指示菌,先往已滅菌且烘干的培養(yǎng)皿中加入1 mL600= 0.3的指示菌,再傾注20 mL已冷卻至50 ℃左右的固體NA培養(yǎng)基,混合均勻后水平靜置至凝固。選用直徑為6 mm的打孔器打孔,每板3個孔,每孔進行10 s火焰封底,冷卻后在孔里分別加入50 μL的3種試驗菌。將平板置于4 ℃冰箱中擴散2 h,再放入37 ℃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測量抑菌圈直徑。做3組平行試驗并重復3次,抑菌圈測量值取平均值。
(4)發(fā)酵上清液抑菌試驗:與1.2.1(3)操作方法相同,只是將3種試驗菌換作3種試驗菌發(fā)酵上清液注入孔中,做3組平行試驗并重復3次,抑菌圈測量值取平均值。
1.2.2 抗菌肽粗提物制備及抑菌檢測 (1)丙酮沉淀:參考文獻[21]中的方法,用孔徑為0.22 μm的水系濾膜對10 mL發(fā)酵上清液進行抽濾。將丙酮和發(fā)酵上清液置于冰浴中預冷,再按發(fā)酵上清液:丙酮=1:2的體積比向發(fā)酵上清液中加入丙酮,冰浴中溫和攪拌10 min,再用低溫離心機于4 ℃,5 000 r·min-1離心30 min,所得上清液即抗菌肽溶液。丙酮沉淀物用10 mL無菌水溶解后進行抑菌試驗,將丙酮沉淀物與上清液作對比,空白對照為無菌水,測量抑菌圈直徑。做3組平行試驗并重復3次,測量抑菌圈直徑,取平均值。
(2)旋轉蒸發(fā)濃縮:將離心后所得的上清液放入旋轉蒸發(fā)器中進行蒸發(fā)濃縮,用無菌水將蒸發(fā)濃縮后所得溶液定容至10 mL,以保證每個菌種的上清液蒸發(fā)濃縮程度相同。用所得濃縮2倍的溶液進行抑菌試驗,設置3組平行試驗并重復3次,取抑菌圈直徑平均值。
(3)抗菌肽梯度稀釋:將所得濃縮溶液用無菌水稀釋2、4、8、16、32、64和128倍后進行抑菌試驗,設置3組平行試驗并重復3次,測量抑菌圈直徑,取平均值。
1.2.3 抗菌肽穩(wěn)定性測定 (1)熱穩(wěn)定性:將100 mL的抗菌肽溶液分別置于4、20、40、60、80、100 和121 ℃條件下處理30 min后,進行抑菌試驗,通過測量抑菌圈大小以檢測在不同溫度下處理后抗菌肽的抑菌活性。試驗平行重復3次后,測量抑菌圈直徑取平均值。
(2)蛋白酶穩(wěn)定性:用無菌水分別配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溶液(濃度為10 mg·mL-1),用900 μL的抗菌肽溶液與100 μL的蛋白酶液混合,置于37 ℃水浴鍋中水浴4 h后再在100 ℃下加熱10 min滅掉酶活。對照組分為2組,對照組1為不加蛋白酶液的抗菌肽溶液在37 ℃處理4 h后再經(jīng)100 ℃加熱10 min,對照組2為不加蛋白酶液的抗菌肽只在37 ℃水浴4 h不經(jīng)100 ℃加熱。處理后進行抑菌試驗,平行并重復3次取平均值,通過抑菌圈大小檢測經(jīng)蛋白酶處理后抗菌肽的抑菌活性。
1.2.4 應用性試驗 (1)牛奶防腐試驗:參考文獻[21]中的方法,將瓶裝新鮮日期的純牛奶在超凈臺上進行無菌操作加入到已滅菌的試管中,每管15 mL,再向每支試管中加入300 μL的大腸桿菌菌液。試管編號為0—7號,0號為空白對照,不加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溶液;1—7號為試驗組,按照編號順序分別加入100、200、300、400、500、600 和700 μL抗菌肽溶液。振蕩混勻后置于37 ℃下培養(yǎng),每天觀察記錄牛奶變質情況。平行并重復3次觀察腐敗的程度。將腐敗程度分為3個等次,即完全腐敗、一般腐敗和無腐敗,觀察7 d后進行腐敗程度統(tǒng)計。
(2)蘋果防腐試驗:參考文獻[21]中的方法,用75%乙醇為蘋果表面消毒后,用打孔器在其表面打出直徑6 mm、深10 mm的傷口,在傷口處加入150 μL稀釋倍數(shù)為2、4、8和16的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溶液,對照組為無菌水[22]。37 ℃條件下觀察并記錄蘋果傷口處病斑出現(xiàn)情況。平行并重復3次觀察腐敗的程度,統(tǒng)計方法如上。
(3)豬肉抑菌試驗:將新鮮豬肉平均切分2份,每份約100 g,分別放在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溶液和無菌水中浸泡15 min,撈出瀝干后置于已滅菌的培養(yǎng)皿中,室溫條件下放置,每天觀察記錄豬肉腐壞情況。平行并重復3次觀察腐敗程度,統(tǒng)計方法如上。
2.1.1細菌對峙試驗 圖1是平板抑菌試驗結果,A圖和B圖分別是以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指示菌。由圖1可看出,3種試驗菌對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F(xiàn)ZB42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DZSY21和OKB105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不明顯。
A. 大腸桿菌; B. 金黃色葡萄球菌。
Figure 1 Bacterial dual-culture experiments
2.1.2 發(fā)酵上清液抑菌試驗 圖2是發(fā)酵上清液抑菌試驗結果,A圖和B圖的指示菌分別為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1是3個試驗菌種對兩種指示菌產(chǎn)生的抑菌圈直徑。結合圖2與表1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F(xiàn)ZB42發(fā)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最好,DZSY21其次,OKB105效果最差。
A. 大腸桿菌; B. 金黃色葡萄球菌。
Figure 2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 bacteriostatic test
2.2.1 丙酮沉淀 圖3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指示菌,3個試驗菌種未經(jīng)超濾的丙酮沉淀上清液與沉淀物抑菌試驗結果, A、B和C圖分別為菌種FZB42、DZSY21和OKB105,以無菌水作為對照。由表2 可知,在未經(jīng)過孔徑為0.22 μm的濾膜超濾的情況下,3個菌種中FZB42的抑菌效果最好,DZSY21其次,OKB105效果最差;經(jīng)過直徑為0.22 μm的濾膜超濾后,F(xiàn)ZB42和DZSY21的抑菌效果變差,而OKB105的抑菌效果無明顯變化。由數(shù)據(jù)推測可能是因為FZB42和DZSY21產(chǎn)生的抗菌肽分子量大于OKB105產(chǎn)生的抗菌肽分子量,在超濾過程中由于FZB42和DZSY21產(chǎn)生的部分抗菌肽未能通過濾膜而導致抗菌肽濃度降低,而OKB105產(chǎn)生的抗菌肽因分子量較小,能通過濾膜而導致其抗菌肽濃度提高,具體原因需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表1 發(fā)酵上清液抑菌試驗抑菌圈直徑
注:*和**分別為0.05及0.01水平上的顯著性差異。下同。
2.2.2 旋轉蒸發(fā)濃縮 將離心后所得的上清液放入旋轉蒸發(fā)儀中進行蒸發(fā)濃縮后,抑菌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未超濾的情況下,F(xiàn)ZB42的抑菌效果最好,DZSY21其次,OKB105最差;超濾后OKB105的抑菌效果稍好于DZSY21,F(xiàn)ZB42的最好。
A. FZB42;B. DZSY21; C. OKB105。
Figure 3 Acetone precipitation supernatant and sediment inhibition experiment
表2 丙酮沉淀上清液與沉淀物抑菌試驗的抑菌圈直徑
表 3 旋轉蒸發(fā)濃縮試驗中的抑菌圈直徑
2.2.3 抗菌肽梯度稀釋試驗 圖4是抗菌肽梯度稀釋試驗,A圖中指示菌為大腸桿菌,B圖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以抑菌效果最好的未經(jīng)超濾的FZB42為例,稀釋倍數(shù)為32時就沒有出現(xiàn)抑菌效果(表4),說明抗菌肽的抑菌活性呈現(xiàn)濃度依賴關系。
2.3.1 熱穩(wěn)定性 圖5是以大腸桿菌為指示菌的抗菌肽熱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A圖為FZB42,B圖為DZSY21,C圖為OKB105。由表5可以看出,抗菌肽在4~60 ℃之間活性無明顯變化,80~100 ℃時有所降低,121 ℃時喪失活性。試驗結果說明3種抗菌肽熱穩(wěn)定性均較好,在涉及熱處理的食品加工過程中活性不易喪失,作為食品防腐劑的應用價值較高。
A. 大腸桿菌;B. 金黃色葡萄球菌。
Figure 4 Antimicrobial peptide gradient dilution experiment
2.3.2 蛋白酶穩(wěn)定性 圖6是抗菌肽蛋白酶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指示菌,圖A、B和C中抗菌肽分別為FZB42、DZSY21和OKB105。由表6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3個菌種對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都很敏感,F(xiàn)ZB42抗菌肽和DZSY21抗菌肽對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敏感程度相當,OKB105抗菌肽對胰蛋白酶的敏感程度相較于木瓜蛋白酶更高一點。
表4 抗菌肽梯度稀釋試驗抑菌圈直徑
A. FZB42;B. DZSY21;C. OKB105。
Figure 5 Antimicrobial peptide thermal stability experiment
表5 抗菌肽熱穩(wěn)定性試驗抑菌圈直徑
A. FZB42抗菌肽;B. DZSY21抗菌肽; C. OKB105抗菌肽。
Figure 6 Antibacterial peptide protease stability experiment
表6 抗菌肽蛋白酶穩(wěn)定性試驗抑菌圈直徑
圖7 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牛奶防腐試驗
Figure 7DZSY21 antibacterial peptide applied in milk preservation experiment
2.4.1 牛奶防腐試驗 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牛奶防腐試驗結果(圖7)顯示,在37 ℃條件下放置7 d后,空白組中的牛奶已經(jīng)明顯變質即完全腐敗,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分層后的液體為淡黃色,打開試管塞能聞到一股奶制品特有的酸味。1、2和3號試管由于加入的抗菌肽較少,也出現(xiàn)了變質即一般腐敗,但變質程度隨著抗菌肽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后面的試管中牛奶未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打開試管塞后無異味,幾乎未變質即無腐敗。
2.4.2 蘋果防腐試驗 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蘋果防腐試驗結果(圖8)顯示,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溶液經(jīng)過梯度稀釋后在蘋果上打孔進行防腐試驗。圖8中從左至右為空白組和稀釋倍數(shù)分別為2、4、8和16倍的試驗組,可以看出,稀釋2倍后打孔的蘋果品相良好,無病斑,稀釋4、8和16倍后打孔的蘋果上出現(xiàn)的病斑隨著稀釋倍數(shù)的增加而擴大,空白組的病斑直徑最大。試驗結果說明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的抑菌效果較好,有較強的抑菌活性。
圖8 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蘋果防腐試驗
Figure 8 Apple antiseptic experiment ofDZSY21 antibacterial peptide
圖9 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鮮豬肉防腐試驗
Figure 9 Antibacterial experiment ofDZSY21 antibacterial peptide in fresh pork
2.4.3 鮮豬肉防腐試驗 圖9為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鮮豬肉防腐試驗結果。圖9(a)為無菌水浸泡處理的對照組,圖9(b)為抗菌肽處理的試驗組??梢钥闯?,在室溫條件下放置3 d后,對照組顏色明顯變深,表面出現(xiàn)黃色斑點并伴有惡臭,出現(xiàn)完全腐敗的現(xiàn)象;而試驗組品相相對較好,無明顯腐壞現(xiàn)象。
在試驗中,與陽性對照FZB42抗菌肽相比,DZSY21抗菌肽抑菌效果稍弱,與陰性對照OKB105相比,DZSY21抑菌效果較好。在以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指示菌的抑菌試驗中,3種試驗菌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均明顯好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發(fā)酵上清液抑菌試驗中,3種試驗菌對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強于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表明枯草芽孢桿菌DZSY21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在丙酮沉淀上清液與沉淀物抑菌試驗中發(fā)現(xiàn)FZB42的沉淀物也有較強抑菌活性,可能是丙酮沉淀其他雜蛋白的過程中沉淀了一部分抗菌肽或者沉淀中含有其他抗菌成分,但因沉淀物中含有較多雜蛋白,故只保留上清液進行后續(xù)純化。將上清液用直徑為0.22 μm的濾膜超濾后,發(fā)現(xiàn)FZB42和DZSY21的抗菌肽濃度降低,而OKB105的抗菌肽濃度不變,推測是因為在超濾過程中部分FZB42和DZSY21的抗菌肽未能全部通過濾膜,OKB105的抗菌肽因分子量較小故全部通過了濾膜,但具體原因需深入對分子量進行研究。
3個菌種產(chǎn)生的抗菌肽均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經(jīng)100 ℃加熱30 min后抗菌效果僅有小幅度降低,但仍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因此推測作為防腐劑在食品熱加工處理過程中活性不易喪失。在蛋白酶穩(wěn)定性試驗中,3種抗菌肽對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都很敏感。相較于木瓜蛋白酶,對胰蛋白酶的敏感程度更高,因此作為防腐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穩(wěn)定。在牛奶防腐試驗中,37 ℃放置7 d后,空白對照組的牛奶已明顯變質,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并伴有酸味,而添加了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的試驗組除添加量較少的幾組外,幾乎未出現(xiàn)腐壞現(xiàn)象。在蘋果、鮮豬肉等食品防腐試驗中,經(jīng)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處理后的試驗組品相均明顯好于對照組,表明該抗菌肽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通過陰陽對照細菌體外抑菌試驗、抗菌肽抑菌試驗以及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表明枯草芽孢桿菌DZSY21抗菌肽作為天然食品防腐劑,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抑菌活性,應用前景廣泛,但要通過進行臨床試驗以進一步研究DZSY21抗菌肽應用于食品中是否對人體安全無毒。
[1] 閆楊, 劉月靜, 陳芳. 枯草芽孢桿菌的應用現(xiàn)狀概述[J]. 生物學教學, 2019, 44(2): 2-3.
[2] 何湘鵑, 林震宇, 原麗紅, 等. 抗菌肽的現(xiàn)狀與未來[J].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9, 19(2): 253-256.
[3] 汪吳晶, 高金燕, 佟平, 等. 抗菌肽的作用機制、應用及改良策略[J].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7, 29(11): 3885-3892.
[4] 朱江. 抗菌肽對動物的影響及發(fā)展[J]. 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 2019(1): 31.
[5] 吳駿晨, 王美玲, 朱赟程, 等. 枯草芽胞桿菌主要抗菌物質研究進展[J].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7, 38(5): 67-70.
[6] FAHIM S, DIMITROV K, GANCEL F, et al. Impact of energy supply and oxygen transfer on selective lipopeptide production byBBG21[J]. Bioresour Technol, 2012, 126: 1-6.
[7] 田秋月, 劉杰, 張亮, 等.S21產(chǎn)抗菌脂肽分離鑒定及半固態(tài)發(fā)酵工藝初探[J]. 飼料工業(yè), 2019, 40(2): 40-46.
[8] 鄒秋霞, 任佐華, 高詩涵, 等. 枯草芽孢桿菌YN145分離鑒定及抑菌活性[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7, 33(3): 421-426.
[9] 王為棟, 孫海娟. 抗菌肽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 當代畜牧, 2018(33): 32-34.
[10] 王亞平, 余維維, 秦夢茹, 等. 抗菌肽的作用機理及應用[J].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8, 57(5): 9-13, 70.
[11] 葛琳, 劉曉志, 高健, 等. 抗菌肽抗菌機制及與抗生素協(xié)同作用的研究進展[J].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8, 43(12): 1474-1481.
[12] 閔勇, 劉項羽, 石麗橋, 等. 細菌抗菌肽的研究及其應用前景[J]. 農村經(jīng)濟與科技, 2017, 28(S1): 179-183.
[13] 張靜, 任錦帥, 孫國虎, 等. 全株青貯玉米飼喂育肥豬效果試驗研究[J]. 中國畜牧業(yè), 2021(9): 37-39.
[14] 張煒, 杭柏林, 司素錦, 等. 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及其穩(wěn)定性分析[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9, 46(1): 287-295.
[15] 賈英民, 劉楊柳, 陳洲. 抗菌肽研究現(xiàn)狀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前景[J].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 2017, 35(6): 1-9.
[16] 金紅, 葉銳, 徐晶, 等. 抗菌肽對食品腐敗菌抑制效果的研究進展[J]. 農產(chǎn)品加工, 2018(5): 59-63.
[17] 王宏亮, 李昂, 那杰. 抗菌肽在果蔬保鮮中的應用[J].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4, 42(3): 238-240.
[18] 王玲. 抗菌肽的研究現(xiàn)狀及在食品防腐保鮮中的應用前景[J]. 食品工業(yè), 2011, 32(8): 97-99.
[19] 汪吳晶, 高金燕, 佟平, 等. 抗菌肽的作用機制、應用及改良策略[J].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7, 29(11): 3885-3892.
[20] 譚才鄧, 朱美娟, 杜淑霞, 等. 抑菌試驗中抑菌圈法的比較研究[J]. 食品工業(yè), 2016, 37(11): 122-125.
[21] 樊陳, 高兆建, 張桂英, 等. 地衣芽孢桿菌抗菌肽的純化及抗菌特性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 2013, 29(33): 313-318.
[22] 高兆建, 樊陳, 鞠民友, 等. 枯草芽孢桿菌抗菌肽在食品防腐中的應用性研究[J].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 28(2): 67-72.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DZSY21 antimicrobial peptide
SU Bo, FU Chunqing, XUE Wanting, HAN Wangwang, LU Tongtong, WANG Haixin, CHEN Guanyu, YAO Peilin, XU Lisheng
(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In order to extrac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and explore its anti-corrosion effect on food, three strains ofDZSY21,FZB42 andOKB105 were selected for fermentation in this experiment, and then th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s of the three strains were mixed with acetone at a volume ratio of 1:2. The crude extract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three strains were obtained by rotary evaporation concen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stability test of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the antibacterial peptides from the three bacteria were all slightly reduced after heating at 100 ℃ for 30 min, but the anti- bacterial activities still kept strong.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of the three strains were sensitive to trypsin and papain. Milk, apple, meat and other food models were used in the applic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ed withDZSY21 antimicrobial peptide, indicating thatDZSY21 antimicrobial peptide has better antiseptic effect.
; antibacterial peptide; isolation and extraction; natural food preservative; bacteriostasis
TS202.3
A
1672-352X (2022)05-0848-07
10.13610/j.cnki.1672-352x.20221111.001
2022-11-14 11:27:41
[URL]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162.s.20221111.1100.002.html
2021-09-19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2110379019,S202010379070),安徽省自然科學研究項目(KJ2020A0729),產(chǎn)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202002033001,202002161034)和宿州學院科研平臺開放課題(2019ykf29,2020ykf22)共同資助。
蘇博,助理研究員。E-mail:subowsm314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