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邵春紅,范 會,周 正,仝 艷,金 炎△
1.山東省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山東濟南 250100;2.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醫(yī)學檢驗部,山東濟南 250002
肺炎克雷伯菌(Kpn)是克雷伯菌屬中最重要的一類菌,可誘發(fā)重癥肺炎、肝膿腫、肺膿腫和尿路感染等。資料顯示,Kpn已取代大腸埃希菌成為腹腔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1]。根據毒力特點的不同,可將Kpn分為普通Kpn(cKp)和高毒力Kpn(hvKp)。hvKp因不僅能對健康宿主造成侵襲性感染,還能引起特殊部位的感染,而受到全球關注[2]。為進一步認識hvKp,本研究對腹腔感染hvKp患者的臨床及其分子特征進行分析?,F報道如下。
1.1材料來源 收集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以下簡稱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腹腔感染患者分離的Kpn和其他部位感染分離的Kpn(剔除同一患者分離的重復菌株),對腹腔感染患者的病歷進行臨床資料總結和分析。Kpn來源患者共84例,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齡18~86歲,根據拉絲試驗結果分為hvKp組和cKp組,對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1.2儀器與試劑 VITEK MS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譜分析儀(法國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VITEK 2 Compact 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及配套藥敏卡(AST-GN13) (法國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TC-96PCR儀(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Power Pac Basi電泳儀(美國伯樂公司),血平板、麥康凱平板、MH平板、藥敏紙片(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
1.3方法
1.3.1細菌鑒定及藥敏試驗 采用VITEK MS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譜分析儀進行細菌鑒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藥敏卡AST-GN13)聯合紙片擴散(K-B)法進行藥敏試驗。藥敏結果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2019年版標準[3]進行判讀。
1.3.2hvKp菌株篩選 采用黏液表型檢測(拉絲試驗)進行篩選,將凍存菌株用血瓊脂平板轉種,置于CO2恒溫箱,37 ℃培養(yǎng)18~24 h,用滅菌接種針輕放于單個菌落上,慢慢向上挑起菌落,如果有黏液絲形成,且長度≥5 mm,則拉絲試驗陽性,判定為hvKp;反之,則拉絲試驗陰性,判定為cKp[4]。
1.3.3毒力水平檢測 取經過夜培養(yǎng)的hvKp和cKp新鮮菌落,配制成濃度為1×104菌落形成單位(CFU)/mL、1×106CFU/mL、1×108CFU/mL的菌懸液,取每種菌懸液10 μL分別注入大蠟螟尾部的第二和第三對足之間(每個濃度10只),以注入生理鹽水為對照組,幼蟲在37 ℃孵育4 d,每12 h觀察并記錄大蠟螟的存活情況。
1.3.4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檢測 用煮沸法提取細菌的模板DNA,引物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血清型引物參照文獻[5-6],毒力基因引物序列見表1,聚合酶鏈反應擴增后,將陽性產物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測序,結果在NCBI網站上運用BLAST比對確定其基因型。
表1 莢膜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引物序列
2.1hvKp確認 腹腔感染患者分離的84株Kpn,其中43株拉絲試驗陽性,判定為hvKp,陽性率為51.19%;41株拉絲試驗陰性,判定為cKp。
2.2毒力水平檢測 hvKp和cKp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每只大蠟螟1×104CFU/mL和每只大蠟螟1×106CFU/mL,對照組大蠟螟24 h仍然存活,當給菌劑量為1×108CFU/mL時,hvKp組大蠟螟24 h的存活率為58.75%,cKp組大蠟螟24 h的存活率為82.86%,hvKp組與cKp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圖1。
圖1 毒力水平檢測
2.3血清分型結果 腹腔感染患者分離的Kpn中共30株檢出常見的血清分型,其中以K1型為主,檢出16株(19.05%),其次為K2型,檢出11株(13.10%)。hvKp組K1型的檢出率高于cKp組(P<0.05)。見表2。
表2 莢膜血清分型比較
2.4毒力基因檢測 腹腔感染患者分離的Kpn中,毒力基因以peg-344和icuA為主(61.90%、54.76%)。hvKp組peg-344、icuA和rmpA的檢出率均高于cKp組(P<0.05)。見表3。
表3 毒力基因分布比較
2.5耐藥性 hvKp和cKp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腹腔感染患者分離的Kpn與同時期本院其他來源的Kpn的藥物敏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抗菌藥物耐藥性比較(%)
2.6臨床特征 hvKP組和cKp組的年齡,住院時間,性別,感染來源,是否入住ICU,生活習慣,臨床診斷(腎膿腫、其他感染),基礎疾病(高血壓、心臟病),臨床用藥(除出院帶藥)患者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hvKP組臨床診斷中肝膿腫、膽囊感染,基礎疾病中糖尿病、腫瘤和臨床用藥中出院帶藥患者比例均高于cKp組(P<0.05)。見表5。
表5 hvKp與cKp感染患者臨床特征比較
續(xù)表5 hvKp與cKp感染患者臨床特征比較
2.7危險因素分析 結合單因素分析結果,將肝膿腫、膽囊感染、糖尿病、腫瘤和出院帶藥作為自變量,hvKp感染作為因變量。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是hvK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6。
表6 hvKp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Kpn是引起醫(yī)院獲得性感染和社區(qū)獲得性感染常見的細菌,可造成多部位感染[7]。hvKp具有高黏性和高致病性[8]。與cKp感染不同的是,其可感染無基礎疾病的年輕人,且易發(fā)生轉移感染,導致其他多部位和組織的感染,在臨床受到高度關注。通過大蠟螟毒力水平檢測發(fā)現,在相同的給菌劑量下,hvKp組大蠟螟存活率明顯低于cKp組和對照組,在給菌劑量1×108CFU/mL,經過24 h,hvKp組的存活率為58.75%,而對照組仍然全部存活,這顯示了hvKp組的毒力水平較高,印證了hvKp的高毒力性。
腹腔感染患者分離的Kpn以K1型為主,檢出率為19.05%(16株),其次為K2,檢出率為13.10%(11株),此外還檢出2株K20和1株K57,未檢出K5和K54。hvKp與cKp兩組比較,K1型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9],K1型在hvKp感染中最常見,且與肝膿腫密切相關。但本研究共有54株(64.29%)Kpn未檢出常見的血清分型,這說明導致腹腔感染的Kpn可能存在其他血清分型。
毒力基因檢測以peg-344和icuA檢出率較高,其次是rmpA和wabG。hvKp與cKp兩組比較,peg-344、icuA和rmpA檢出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rmpA是經質粒介導的細胞外調節(jié)多糖因子,能促進Kpn莢膜基因和高黏表型的表達,但有研究發(fā)現,rmpA不能獨立發(fā)揮作用,必須與碲酸鹽抗性因子、銀抗性因子以及需氧菌素鐵離子復合體受體等共同作用[10]。iucA位于Kpn毒力質粒上,對高毒力表型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作為鑒別hvKp和cKp的遺傳標志物[11]。peg-344是近年來新發(fā)現的毒力基因,存在于hvKP毒力質粒上[12],且有報道顯示,peg-344是hvKp特有的,可用于hvKp快速診斷試驗[5]。單獨以peg-344判定hvKp,其準確度為97%、靈敏度為99%、特異度為96%;單獨以icuA判定hvKp,其準確度為96%、靈敏度為99%、特異度為94%;而二者聯合則準確度可以提高到98%、靈敏度為94%、特異度達100%[5]。此外,還有文獻報道,聯合大蠟螟毒力水平檢測,其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可提高到95.56%、94.83%、93.48%和96.49%[13]。
hvKp對除頭孢唑啉和氨芐西林/舒巴坦外的普通抗菌藥物均表現為100.00%的敏感率,且hvKp較cKp有更高的敏感率,這與SHAH等[9]報道的基本一致,這可能是因為hvKp菌株不能獲得相關的耐藥質粒,或者是某些耐藥基因在普通菌株轉變?yōu)楦叨玖甑倪^程中丟失[8]。雖然本研究未發(fā)現多重耐藥或特殊耐藥的菌株,但是近年來報道的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hvKp和耐碳青霉烯類的hvKp(cr-hvKp)菌株越來越多,產ESBLs的hvKp是比較重要的耐藥菌株,有更好的傳播效應,而cr-hvKp具有超強毒力、多重耐藥性、傳播性強等特點,給臨床治療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臨床應加強重視,積極早期治療、預防耐藥菌株的產生[14-15]。
本研究中,hvKP組肝膿腫及膽囊感染患者比例高于cKp組,這可能與hvKp比cKp更容易引起肝膿腫及膽囊感染有關,hvKp感染多以原發(fā)性肝膿腫為首要癥狀,這與CUBERO等[1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糖尿病是hvK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這主要與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關,與文獻報道一致[17-18],在高糖的情況下機體的免疫系統易遭到破壞,進而使hvKp莢膜多糖合成能力大大提高,從而使細菌侵襲及抵抗中性粒細胞吞噬的能力得到增強。此外,本研究中,hvKP組腫瘤患者比例高于cKp組,結合臨床資料分析,腫瘤也是hvKp感染的易感因素,這可能與腫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有關[19]。
由于hvKp耐藥率較低,臨床主要選擇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并且輔以經皮穿刺引流膿液治療,但與cKp感染不同的是,hvKp感染患者中有41.86%的患者出院后帶藥繼續(xù)治療,這主要是由于hvKp感染痊愈數周或數月后可能會復發(fā),因此對于hvKp感染患者,可以靜脈輸液治療3~4周后,繼續(xù)口服抗菌藥物3~4周以防止復發(fā)[18-19]。
現階段臨床診治中并未區(qū)分hvKp和cKp感染,但hvKp的高侵襲性及潛在的嚴重后遺癥和耐藥性,在將來可能成為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雖然hvKp對大部分抗菌藥物敏感,但明確hvKp感染有利于對轉移灶的治療和防止復發(fā),避免出現嚴重后遺癥和高耐藥性菌株。分析本院腹腔感染hvKp的藥物敏感性及臨床特征,可以幫助臨床醫(yī)生增加對hvKp的認知,從而為下一步預防及治療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