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麗
蛇床子,別名野茴香、蛇床實和蛇米等,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chǎn)于河北、浙江、江蘇、四川。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侗静輬D經(jīng)》說:蛇床子,三月生,葉青碎,作叢似蒿枝,每枝上有花頭百余,結同一窠,似馬芹類,四五月開白花,又似散水子,黃褐色,如黍米,質(zhì)輕虛。
相傳秦朝時,江南某地一個小村莊中突然流行一種怪病。病人全身布滿大小不一、奇癢難忍的疙瘩,當?shù)卦S多名醫(yī)均束手無策。后來有位術士說東海的一座小島上生長有治這種病的藥。但島上遍布毒蛇,草藥又常被毒蛇壓在身下,采之十分困難。終于,在一個老藥農(nóng)的指點下,幾名壯丁在端午節(jié)當天,帶上雄黃酒登上蛇島。他們一邊向毒蛇身上灑雄黃酒,一邊尋找草藥。歷盡千辛萬苦,僅一人背回了兩簍草藥。村民用這種草的籽煮水洗擦,僅三五次病就好了。因為此藥多在蛇身下發(fā)現(xiàn),如同蛇的床一般,故起名“蛇床”,其籽即稱“蛇床子”。
這個傳說的真?zhèn)坞m無法考證,但蛇床子外用擅治皮膚疥癬、濕瘡,倒是千真萬確。從古至今,蛇床子均被歷代醫(yī)家視為治療皮膚病、瘙癢癥的要藥,可廣泛治療諸如小兒癬、惡瘡、皮膚濕疹、過敏性皮炎、頭瘡、婦女陰癢、滴蟲性陰道炎等,多有明顯的效果。清代名醫(yī)陳士鐸在其《本草新編》中曾說:“蛇床子,功用頗奇,內(nèi)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9/13/hyjk201707hyjk20170739-1-l.jpg" style=""/>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蛇床子有類似性激素樣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人體骨髓造血功能,保護腎上腺皮質(zhì),因而具有延緩衰老、減輕化療毒副反應、延年益壽之效。近年來,蛇床子也多用于治療男子陽痿、性功能減退、女子宮寒不孕等病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