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堯
中共開封市委黨校,河南 開封 475000
國際婦女解放運動最初起源于啟蒙思想深入人心的法國,之后席卷整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相對于歐美國家而言,亞洲諸國婦女解放運動略晚,因此也就造成了相應婦女立法的延遲。所以作為女權運動先鋒國家的法國在自己的民法中比較明確地對家務勞動的價值及其補償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法國民法典》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如果夫妻財產協(xié)議沒有對夫妻雙方應當承擔的婚姻負擔作出規(guī)定,夫妻雙方視各自的負擔能力按比例分擔之?!保?]直接分析,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是對家務勞動價值的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據(jù)可查的肯定,這也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婦女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肯定家務勞動價值也愈發(fā)必要。盡管家務勞動并不能直接體現(xiàn)經濟交換價值,但是家務勞動對于協(xié)助另一方提高家庭經濟收入也是家務勞動價值的一種隱形體現(xiàn)。利用法律的手段確認家務勞動價值也就是對家務勞動承擔者的勞動價值確認,這同時也體現(xiàn)了民法對于弱者的撫慰作用以及其公平的原則。家務勞動工作環(huán)境相對封閉,瑣碎而重復,因此家務勞動者往往必須投入巨大的體力與精神,而這些都是不被外人所知的,甚至有時也不被婚姻關系中的另一方所知。久而久之,如果不給予家務勞動承擔者以價值的肯定,是極其容易造成她們內心的不平衡感和哀怨,進一步導致家庭沖突,影響家庭生活穩(wěn)定。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出現(xiàn)可以適時地提醒婚姻關系中的另一方即使認識到家務勞動承擔者的勞動價值以及對于家庭生活的貢獻,也可以提升家務勞動承擔者的自信心,從而維護了婚姻家庭關系的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
由于社會進步和婦女解放活動,女性在各國社會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強。類似這種的肯定家務勞動價值的觀點逐漸被更多人接受之后,各國的立法也逐漸受到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立法問題,也開始結合本國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立法。恰如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的描述,勞動雖不是價值本身,卻是價值的源泉。人類社會的大部分財富是由人類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人類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源泉,人類勞動所產生的價值是維護人類社會自身發(fā)展需求的本質所在。這里的勞動也包括家庭內部的家務勞動。[2]據(jù)此,也有不少法學界專家認為,在追求男女平等、女性進步的今天,女性也應獲得與男性相同的從業(yè)機會。而如果由于照顧家庭使女性失去了就業(yè)并創(chuàng)造財富的權利,并進一步導致了她們在婚姻家庭經濟中的弱勢地位,那么這種利益的損失就應當通過家務勞動價值的承認進行補償。家務勞動雖然不能直接產生社會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因此直接論斷它是無償?shù)?。承擔家務勞動的一方付出的是外出工作的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與此同時縮減家庭額外開支、節(jié)約婚姻家庭生活成本,這也是間接增加家庭財富的一種方式。正是由于承擔家務勞動的一方的付出,使參與社會勞動的一方處于一種穩(wěn)定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之中。從這種角度而言,家務勞動是存在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只不過這種價值是含蓄的、隱形的、不易察覺的。
從法理基礎的視角切入,肯定家務勞動價值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它是完善法治道路上不可繞過的山脈。平等和公平是撐起民法殿堂不可或缺的兩根巨柱,那么,對家務勞動價值的肯定也恰恰是在實踐中體現(xiàn)了平等和公平這兩大原則。在當今中國社會,大眾視角對女性的要求依然嚴苛,他們大多希望女性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瑣事,但女性在從事家務勞動的同時又能夠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是相當艱難的,這就表明家庭婦女必須在工作與家庭勞動這二者間做出艱難的選擇。這無疑是重蹈覆轍,再次造成現(xiàn)代社會中的婦女不平等。經過了長時間的婦女解放運動,當今社會婦女的地位比以往確實提高了,但婦女作為家務工作主要承擔者仍是社會的主流趨勢。所以,我們只有不斷完善對家庭勞務價值的補償機制并推動其實施,才可以真正保障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權益,真正達到婦女與男子家庭地位的均衡。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形成的理論基本價值理念主要是脫胎于家務工作者勞動經濟價值標準的國家立法與確認,對家務工作者勞動經濟價值標準的立法確認也正是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形成發(fā)展的重要理論基礎與實踐發(fā)展依據(jù)。當研究者們對家務勞動價值有了肯定或者否定的爭論以后,持肯定態(tài)度的研究者們關于怎樣采用立法形式確認家務勞動價值,形成了不同的理論看法——雇傭說、合伙說、不當?shù)美f。
雇傭說學者認為家務勞動承擔一方與另一方的關系類似于“雇傭關系”。家務勞動承擔一方協(xié)助另一方從事生產經營等活動,生產經營所產生的勞動成果歸另一方所有,但是家務勞動承擔一方可依據(jù)自己的協(xié)助事實向另一方請求報酬。[3]合伙說的學者認為婚姻家庭關系中的大多事務,夫妻雙方在處理過程中更類似于是一種合伙關系,雙方在共同經營著家庭生活,雙方無論何種形式的貢獻都是等價的,一方通過家務勞動照顧家庭所作的貢獻與另一方從事社會工作獲取經濟報酬所作的貢獻應當被同等看待。所以,家務勞動承擔一方付出的家務勞動應當和另一方獲得同樣的勞動報酬,這種學說是通過夫妻財產制來肯定家務勞動價值。持不當?shù)美f觀點的學者認為,在沒有合伙協(xié)議或雇傭協(xié)議的前提下,家務勞動承擔一方協(xié)助另一方工作,如果家務勞動承擔一方的協(xié)助明顯超過其應盡的義務范圍且另一方又獲得了沒有法律依據(jù)可言的利益,那么,家務勞動承擔一方就可以針對另一方基于自己協(xié)助而獲得的利益主張不當?shù)美颠€。
目前,較為典型的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立法形式有以下幾種:
1.在立法中直接肯定家務勞動價值?!度鹗棵穹ǖ洹返谝话傥迨鶙l規(guī)定:“在協(xié)助配偶他方從事職業(yè)或經營事業(yè)中,配偶一方的付出顯著超過其為扶養(yǎng)家庭應作出的貢獻的,有權請求為此得到合理的補償金。而配偶一方用其收入或財產撫養(yǎng)家庭顯著超過其應負義務的,同樣也可以提出補償。”[4]這條規(guī)定是直接體現(xiàn)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它是在法條中直接肯定家務勞動的價值并給予相應補償?shù)牡湫土⒎?。直觀來看,明確的法條規(guī)定似乎能夠更好也更直接地減少夫婦雙方對家務勞動的歧視,從而促使在婚姻家庭生活分工時能夠更為科學合理。
2.在立法中間接地承認家務勞動可以作為承擔家庭生活費用的方式?!兜聡穹ǖ洹返谝磺倭畻l規(guī)定:“婚姻雙方相互之間負有義務,以其勞務或財產為家庭提供適當?shù)纳钯M。如果婚姻一方承擔家務則其以勞務為家庭提供生活費之義務在通常情況下即通過從事家務而得到履行。”[5]此條規(guī)定則是通過對家庭生活費的承擔方式來間接體現(xiàn)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它明確了家務勞動可以作為承擔家庭生活費用的方式,等同于間接地將家務勞動的經濟價值法律化。
3.結合本地風俗習慣,把承擔家務勞動看作是女性的一種職業(yè),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夫妻雙方財產分割。在日本的傳統(tǒng)習俗中,日本女子在婚后通常會辭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為了滿足對女性保護的要求,有些公司還會規(guī)定給那些家中妻子為了家庭放棄職業(yè)生涯的員工發(fā)放雙份工資,其中的一份就是給予員工妻子的補助。[6]從事家務勞動也可以等同為婦女的一種職業(yè)?!度毡久穹ǖ洹返谄甙倭藯l第三款規(guī)定“家庭法院應考慮當事人雙方協(xié)力取得財產額及其他有關情事,決定是否分與、分與額與方法?!保?]《日本民法典》中對離婚財產分割的數(shù)額方法等則規(guī)定比較靈活,給予了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的空間。《日本民法典》第七百六十八條給予了受理離婚請求的家庭裁判所自由裁判的權力,它規(guī)定了家庭裁判所在“考慮當事人雙方共同獲得財產的數(shù)額及其他一切情況”后再確定是否分割財產份額。若確定需要分割財產份額,家庭裁判所還需要根據(jù)案件及當事人雙方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分割方案以及分割數(shù)額。[8]財產分割方案的具體依據(jù)是女性當事人一方是否由于結婚而導致失業(yè)并喪失收入來源,以及夫妻雙方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協(xié)助程度來判定如何合理地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在我國的探索開始于2001年原《婚姻法》的修訂。2001年原《婚姻法》增加的第四十條規(guī)定明確表示:“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xié)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001年原《婚姻法》修訂增加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是我國第一次從法律的角度對于家務勞動價值的肯定。而后,2020年我國《民法典》的頒布提升了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在實務中的操作可能性。根據(jù)其中第一千零八十八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xié)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xié)議,協(xié)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睹穹ǖ洹肥┬泻?,2021年2月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適用該條規(guī)定首次審結一起離婚家務補償案件,最終判決男方給付女方家務補償款5萬元。同年11月,廈門市海滄區(qū)人民法院審結的兩起離婚經濟補償案件中,當事人均獲得了家務勞動補償金。
從現(xiàn)行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分析,在撫養(yǎng)孩子、照顧老人、幫助對方等方面承擔較多義務的夫婦一方只有在離婚時可以向另一方提起離婚經濟賠償要求,夫妻關系存續(xù)期內和離異后均無權主張該要求,這一規(guī)定顯然是不能充分保護家務勞動承擔者的利益的。從條文中不難看出,提出離婚經濟賠償?shù)臅r限為離婚過程中。在常規(guī)思維中,夫妻關系維持階段的夫妻是相互信任的最為緊密的關系,可以說在關系存續(xù)期間他們是利益共同體。那么,我們試想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中一方因認為自己對家庭事務中承擔了較多的責任、做出了較大貢獻,從而要求另一方對其進行補償似乎是不符合常理也不現(xiàn)實的。然而,從其中一方的角度來考慮,其為夫妻共同生活和關系存續(xù)付出了相應的努力和代價,予以補償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另一方對其付出的肯定。如若不然,那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長此以往,也許會進一步導致婚姻的破裂。當然,婚姻關系破裂后一方也就可以按照條文規(guī)定在離婚時提出經濟補償?shù)恼埱罅恕>痛藖砜?,它的救濟范圍并不全面。我們猜想,針對這樣的家庭關系,如果可以將家務勞動經濟補償?shù)倪m用時效進行擴充到婚姻存續(xù)期間至離婚進行中,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婚姻關系仍然存在時解決相應的夫妻問題,從而降低他們走向離婚的概率。
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是民法撫慰弱者這一理念的體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因為承擔了家庭生活中較多家務勞動義務而導致在經濟上缺乏獨立地位的當事一方的保護,同時也保障了他們的離婚自由不被家庭生活所牽絆。長期在家中承擔家務勞動的一方長期不和社會接觸,既失去了婚姻存續(xù)期間的經濟獲取來源,也失去了離婚后的獲取基本生活費用的能力,她們在逐步和社會所脫軌,也懼怕失去了婚姻的她們以后的生活會失去最基本的保障。從而將她們困在也許并不幸福的婚姻生活中,阻礙了她們追求新生活的腳步。從我國現(xiàn)行法律條文來看,我國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或有以下幾項實施難點:
1.適用范圍和適用時間的規(guī)定過于狹窄。從現(xiàn)行法律條文來看,婚姻生活中家務勞動承擔一方若想獲得家務勞動經濟補償請求權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婚前或婚姻存續(xù)期間以書面約定夫妻分別財產、已經開始離婚且離婚程序還未結束、在家庭生活中承擔了較多的義務。這樣的條件限制給夫妻共同財產制以及處于婚姻存續(xù)過程中但經濟生活沒有保障的家務勞動承擔一方的保護帶來缺位。從前文可見,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設置的基礎應該是肯定家務勞動的價值,并給予對家庭生活付出較多一方以經濟上的補償。而我國現(xiàn)行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欠缺之處就在于它將使用條件嚴格限制在約定夫妻分別財產制的家庭中,這就造成了這種制度的保護不全面——不實行分別財產制而實行共同財產制或是部分共同財產制和部分分別財產制度的家庭中付出家務勞動較多一方的利益不能得以保護。
2.夫妻分別財產制度并不多見。夫妻分別財產制是一種指將夫妻雙方共有的所有婚前所得財產物和在夫妻關系的存續(xù)期間所取得的婚后所得財物收歸夫妻各自所共有,分別地加以妥善管理、運用、收益分配和財產處分等的夫妻關系財產制度。該財產制設計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障夫婦雙方財產的相對經濟獨立性,如果是夫婦雙方同時都希望擁有較高的收入水平和擁有較多穩(wěn)定的經濟財產,選擇和適用這種夫妻分別財產制也是完全合理的,因此這種夫妻的分別財產制也有著進一步改善夫妻財產關系穩(wěn)定性的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受蘇聯(lián)法律制度影響,一直以來都推崇夫妻共同財產制度,但在實際生活中,這種“AA制”的婚姻并不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夫妻分別財產制并不受歡迎。夫妻分別財產制的適用困境也導致了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失去了它適用的環(huán)境。
根據(jù)上文所述,筆者認為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的完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擴大適用范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務勞動它只是社會分工中的一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夫妻間適用何種財產制實際上并不影響它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從事家務勞動一方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無論適用的是哪種婚姻財產制度都無法磨滅的,其所付出的勞動都應當?shù)玫脚c之相應的補償。假設,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下,雙方都承擔了家務勞動和社會工作,那么可以規(guī)定對其夫妻共同財產均等分割。只有一方承擔家務勞動或是雙方承擔不均等,那么可以從沒有承擔或承擔較少家務勞動的一方的財產中拿出一部分,對承擔主要家務勞動的一方進行補償。這樣不但更符合我國的國情,而且能夠兼顧公平和合理,也更具實操性。
2.確定補償?shù)木唧w標準。由于家務勞動不同于其他社會勞動的特殊性,它的價值無法像其他工作一樣可以通過簡單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成果來衡量。對家務勞動類似的鐘點工和保姆來說,雖然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和內容是相似的,但是不同之處在于,家庭成員在進行家務勞動的同時還付出了不可計量的愛與感情,所以說,家庭成員所付出的家務勞動價值絕對不能簡簡單單等同于鐘點工和保姆的勞動所得。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家務勞動承擔一方可以借著愛和感情的名義獅子大開口,給自己的勞動開出一張巨額賬單,那么這對于另一方就是極其不公平的。所以,補償?shù)木唧w標準的界定就顯得十分重要,我認為所給予的補償應當既能符合家務勞動的具體價值,又不給另一方帶來經濟上的負擔,這樣才能保障雙方的公平。與此同時,還應當細化補償?shù)慕o付方式,是一次性補償還是分期補償?在不影響雙方正常生活和征得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一次性補償。在一次性補償會給一方造成經濟負擔,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下,可以要求補償方在一定時間內分期將補償金支付給請求方。
民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典》的頒布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里程碑式的進步,其中關于婚姻家庭領域的修訂緊跟社會發(fā)展和時代潮流。但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在我國還缺乏一定的實踐基礎,它需要經過實務和時間的檢驗。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在我國的發(fā)展、踐行和完善需要社會的進步、需要大眾意識的覺醒,也同樣需要立法者不斷學習借鑒國外法律制度的優(yōu)良部分。我國是文化淵源五千年不曾中斷的國家,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即使是現(xiàn)代社會,我國也存在著大量的從事家務勞動這一“職業(yè)”的家庭主婦,可以說,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在我國是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必要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將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制度進行完善,通過切實在實務中實現(xiàn)該制度,以使公平、平等的法律原則在婚姻家庭領域得到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