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龍都小學 211126)
群文閱讀作為近些年深受關注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主要教育實踐方法是按照有效的方式將一些文章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完成文本閱讀,使學生在閱讀中逐步獲得獨立的認識?;谖谋局黝}意義開展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群文閱讀教學的前提是明確主題意義下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計劃,從而更具針對性、更有效地指導學生完成群文閱讀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充分結合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教育教學目標。這樣可以很好地統(tǒng)領整個教學過程,確保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不會出現大的偏差,進而達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以Our school subjects教學為例。本單元主要的內容是談論新學期的科目和課程表,重點是對學習科目以及相關句型的掌握。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英語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而且有了一些英語基礎,對本單元內容的理解并不是很困難?;诒締卧谋镜闹黝}意義,教師可以設計群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先讓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的內容闡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然后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自己一天的課程安排。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后,教師便可以將此作為中軸線,選擇合適的教學語篇,設計出助力深化主題理解的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最終促使學生的語言水平及英語思維不斷提升。
在小學英語群文閱讀中,對英語文本素材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求文本符合主題意義,而且還要適合小學生的閱讀與學習,最終才能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從情境性與關聯性兩方面入手,基于文本主題意義恰當地選擇群文閱讀教學內容。
首先,情境性?;谖谋局黝}意義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內容選擇應立足真實情境的學習,引導學生在現實的生活世界中獲取知識,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新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從而獲得新的知識,促進認識能力與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英語教學情境,從而更好地完成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以Our school subjects為例。本單元的很多內容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談論本學期要學習的學科以及自己所喜愛的科目,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探索。教師可以收集各種基于真實生活情境的文本,引導學生完成群文閱讀,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進而實現知識的有效輸入,以及學生思維觀念的有效輸出。
其次,關聯性?;谖谋局黝}意義的群文閱讀教學在內容的選擇上需要圍繞文本的主題。閱讀學習的文本要有一定的綜合性與關聯性,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群文閱讀教育效果。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同一文本主題意義下選擇多篇不同文體的語篇,確保所選擇的語篇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幫助學生在螺旋上升式的學習中完成多角度的分析,實現對文本主題意義的探究。例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的時候,本單元的主要話題是:What’s the matter?Care about…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人物Liu Tao的家庭與校園生活作為主線進行推進學習。本單元要求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的意識,以及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與其主題相符的文本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清晰地感知文本的主題意義,并實現情感的升華,學會主動關心他人,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他強調學習不能“學死知識”,而要“學活知識”,這與現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理論實踐相結合相符。小學英語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不能只關注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還要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獲取更多新的感悟和理解,從而實現理論知識的內化與升華。因此,在基于文本主題意義的群文閱讀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多種有關于主題意義的探究性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認知,激發(fā)學生超越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課堂教學的延展性。以Let’s make a fruit salad教學為例。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水果類的單詞,話題是討論自己擁有的物品,詢問他人是否擁有,并邀請其他人和自己一起做某件事。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主要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各種實踐活動有著較高的熱情,所以教師可以基于實踐探索活動開展群文閱讀,幫助學生從整體上閱讀故事并理解故事,進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同時在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文本主題意義下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教學目標、教學主題、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的有機統(tǒng)一,不斷優(yōu)化群文閱讀過程中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基本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發(fā)展,而且要重視學生學習態(tài)度、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小學英語群文閱讀的教育功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基于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要求對教學評價進行靈活優(yōu)化。例如,在群文閱讀過程中,評價方式不僅要有教師對學生,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性的評價,同時還能引導學生相互評價。此外,評價的內容也不只局限于對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態(tài)度、進步情況等多方面入手,更客觀、更公正地展現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對群文閱讀學習中過程性評價體系的優(yōu)化,可以更好地完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育體系,促使學生實現更全面成長與發(fā)展。
群文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比較常用且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谖谋局黝}意義開展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有助于學生對文本主題更深入地理解,而且還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與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及英語基礎,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恰當選擇教學內容,開展多元實踐探究活動,優(yōu)化教學評價體系,提升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