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
縱觀這部攝影作品集,主題突出、構圖嚴謹、畫面精美、寫實與寫意結合,具備藝術高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溫度。無論是抽油機的情有獨鐘,還是頤和園的一見傾心,都飽含著作者對事業(yè)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石油人實業(yè)報國之風、科技創(chuàng)新之花、北國塞外之雪、風景獨好之月的人生感悟和家國情懷。
——選自《科學之光藝術之影》序三
科學與藝術,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學科,但油氣田開發(fā)與工程管理專家劉合院士卻在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自由行走、融會貫通、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碩果雙收,《科學之光藝術之影——劉合攝影作品集》(以下簡稱《科學之光》)就是最好的見證。有幸獲好友劉合院士惠贈《科學之光》大作,細細品讀,多有受益,頗多感慨,擇要而發(fā)。
《科學之光》最大的特點就是攝影題材明確、聚焦,整個集子只有“科學之光”和“藝術之影”兩部分,前者收錄的都是劉合與抽油機有關的攝影作品,后者則全部是作者拍攝的頤和園風景照片。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抽油機,因其不分晝夜地向大地“鞠躬叩頭”,把埋藏在地下的石油源源不斷地舉升到地面,故又俗稱“叩頭機”,我國80%以上的油井都采用抽油機生產(chǎn),它是油田數(shù)量最為龐大、最具標志性的設備和景物。頤和園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建造而成的大型山水園林,也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
劉合一生從事石油開采,單在大慶油田就工作了28年之久,常年深入油田一線和抽油機打交道。對他而言,抽油機既是研究對象,又是工作伙伴,更是形影不離的朋友;頤和園則是離他住所最近的公園,又是他鍛煉身體、放松心情最常去的地方,更是他用鏡頭捕捉美景的最佳去處。將“忙碌的抽油機”和“唯美的頤和園”選為拍攝對象,這個理由無可挑剔。
抽油機和頤和園看似毫無相干,但卻是劉合把工作和生活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兩個重心。聚焦這兩個主題進行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既反映了劉合對事業(yè)無怨無悔追求、對生活鍥而不舍熱愛,更彰顯了他一旦認準目標就專情、專注、專心、專業(yè)投入其中,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鮮明個性。
艾青寫有如下短詩佳句:“畫家和詩人/有共同的眼睛/通過靈魂的窗子/向世界尋求意境”。攝影是一門通過光學鏡頭用眼睛觀察世界、探求“真、善、美”,重在精神文化創(chuàng)意、直擊人類靈魂的藝術??茖W研究重在探索自然世界奧秘,旨在破解未知、了解真相、尋求真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劉合看來,科學與藝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本質(zhì)上是相同的,都是求真、求美?!犊茖W之光》將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向讀者呈現(xiàn)了科學與藝術同源共生、相互融合的極致美。
正因如此,作為我國采油工程領域的重要領軍人物,劉合在科技領域可謂功勛卓著:創(chuàng)建了采油工程技術與管理“持續(xù)融合”工程管理模式,攻克了精細分層注水、油氣儲層增產(chǎn)改造等一系列采油工程關鍵技術,解決了尾礦資源最大化利用和低品位儲量規(guī)模效益開發(fā)等重大難題,先后5次榮獲國家發(fā)明獎和科技進步獎,并于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攝影藝術領域,劉合同樣業(yè)績斐然,他“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尋找應該記憶的人和事物,親近自然,凈化心靈?!痹谒溺R頭里,遠與近、虛與實、大與小、繁與簡、濃與淡、晨與暮、輕與重、疏與密……每一幅對準抽油機的畫面都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可愛、動人。在《科學之光》中,變幻莫測、魅力四射、儀態(tài)萬方的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排云殿、清晏舫、西堤古柳……無不成為劉合眼中的絕佳風景,百游不倦,百賞不膩,百拍不厭。
抽油機安全可靠、保養(yǎng)方便、適應性強,可全天候、長時間、不間斷運行,無論在人群繁鬧的城市、郊區(qū)、鄉(xiāng)村,還是環(huán)境惡劣的荒漠、戈壁、草原,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抽油機。它們頂風雪、冒嚴寒、熬酷暑、迎朝陽、送晚霞,堅守在石油生產(chǎn)一線,把深埋在地下的石油輸送到祖國的四面八方,宛如千百萬石油人的化身和寫照。作為資深石油科技工作者,劉合無論是從事科研,還是攝影創(chuàng)作,都表現(xiàn)出了像抽油機一般的堅毅執(zhí)著、吃苦耐勞優(yōu)秀品格。油田的開發(fā)歷程是漫長的,科學研究同樣艱辛、曲折、熬人,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甚至失敗,天道酬勤乃是走向成功顛撲不破的真理。
從事攝影需要起早貪黑、忍饑挨餓、跋山涉水、負重前行,為了一個期盼的鏡頭常常需要蹲守好幾個小時。黃昏到來,山銜落日,西斜的余光穿過頤和園十七孔橋的每一個橋孔,形成金光穿洞神奇的景象,這是無數(shù)攝影者追求的拍攝效果。劉合告訴我,這需要選對時機,找準角度,耐心守候,適時搶拍,得來還需費大功夫。
劉合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立和維護油氣開采通道,面對的是窄狹的井筒空間和高溫高壓、多變流體的復雜環(huán)境,需要通過持續(xù)的技術創(chuàng)新構建安全、可靠的油氣田開發(fā)生命線,把地下的原油高質(zhì)、高效輸送到地面。他的團隊開發(fā)的第4代精細分層注水工藝技術,首次實現(xiàn)了分層注水全過程實時監(jiān)測和自動控制,使油藏開發(fā)的觸覺和視覺能夠延伸到油層的各個層段,對各層段的認識得以更精準、調(diào)控更高效。
在追求攝影藝術的道路上,劉合同樣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品讀《科學之光》,大同小異的抽油機,山水常駐的頤和園,在一年中不同的季節(jié),一季中不同的時令,同一天里不同的時段,每次拍攝時不同的天氣,每個對象不同的拍攝角度,劉合都能找到獨特的景,發(fā)現(xiàn)不同的美,給讀者奉上不一樣的驚喜。
2007年,劉合被診斷患有惡性腫瘤并做了大手術,術后曾一度情緒低落、不知所措。后經(jīng)朋友點撥,他開始拿起相機鉆研攝影藝術。從此,自然風景、歷史遺跡、人文景觀、工作場景都成為他鏡頭捕捉的對象;行山川湖泊,觀落日朝霞,看花鳥蟲魚,攬晨云暮靄,以鏡頭為筆,以攝影為樂,以作品抒情,對生活和世界的熱愛再度被激發(fā)。在劉合看來,“攝影是主動鍛煉、利于健康的一個良方?!薄傲钗医K身受益,愁心去了,病也遠離了,盡管后來身體也出現(xiàn)了問題,但自己真的可以坦然面對了?!备墒聵I(yè)拼搏,與死神搏命,科學之光,藝術之影,璀璨人生,光耀星空,強者風范,令人敬仰。
《科學之光》于2022年1月由石油工業(yè)出版社出版,這是劉合院士的攝影處女作品集,期盼今后品讀到他更多的攝影佳作。有感于斯,謹填《一叢花》詞一首,以表情懷。
一生情系抽油機。艱苦志難移。分層注水開通道,控精準、技術新奇。宏愿在胸,美圖入鏡,探地闖驍騎。
皇家林苑麗和頤。游賞卻勞疲。莫言軀病低沉落,捕佳作、心曠神怡。一見傾心,終身伴侶,科藝兩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