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香,曾露露,劉魯華,涂平花,李翠花
(南昌市第一醫(yī)院手術室,南昌 330008)
身體約束是醫(yī)院普遍的一種醫(yī)療輔助手段,醫(yī)護人員認為它可以避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如意外拔管、墜床等)[1]。近幾年來,隨著臨床患者約束帶使用頻率增加,約束帶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墜床等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注,手術過程中一些特殊體位時常需使用約束帶,防止手術體位發(fā)生改變。手術體位是指受術者在手術過程中所采取的體位,由受術者臥姿、體位墊使用以及手術床操縱3部分決定[2],其安全、合理的擺放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基礎[3]。目前國內外手術約束帶有棉質綁帶式和皮質粘貼式約束帶、手術床擋板。傳統(tǒng)的約束帶在實際應用中,松緊難以控制,易發(fā)生移位、滑脫[4],在使用過程中常出現(xiàn)約束肢體腫脹、勒傷等現(xiàn)象[5],影響了手術護理的質量。傳統(tǒng)的綁帶式約束帶患者易解開、綁扎耗時、承重力差;皮質粘貼式約束帶由2根帶子粘在一起床邊固定,粘貼不牢固,安全系數(shù)低,起不到防墜落的作用;而手術床擋板拆卸比較麻煩,增加護士工作量,也影響手術,所以研究一款新型改良約束帶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對比研究方法探討改良約束帶在手術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2年1—4月在南昌市第一醫(yī)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術前均意識清醒,無精神病史,年齡>18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其中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18~75(52.42±18.56)歲;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19~74(47.06±18.71)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2組均采取約束前的常規(guī)護理措施:術前做好術前訪視,評估患者配合能力、意識、心理狀況以及皮膚完整情況?;颊呷胧中g室后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解除心理焦慮,約束前告知其約束的重要意義,以取得患者配合和理解,避免因溝通不到位使患者感到焦慮緊張而導致的不配合行為。對照組給予手術室傳統(tǒng)棉布約束帶給予身體固定。觀察組給予本課題組手術團隊設計的改良式約束帶進行固定,具體實施如下:每張手術床總共有2條改良約束帶,分別用鎖扣鎖住固定在床沿杠子上,可以上下移動,無需另外存放、臨時安裝;使用時,只要輕輕拉出卷收器內的約束帶,套上粘貼式的柔軟棉套子,再鎖到對面的卡口夾上,卷收器自動將其拉緊;患者入室后一條固定在膝蓋上或膝蓋下5 cm,另外一條固定在腋下10 cm,固定牢固可靠;麻醉時可以運用于固定麻醉配合體位,此改良式約束帶伸縮性強,可用于硬膜外麻醉側臥位固定,這樣可以防止打麻醉時患者身體移動導致的穿刺置管困難及墜床事件發(fā)生。
比較2組約束有效率、患者舒適度及約束帶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1)約束有效率:使用科室自制約束監(jiān)控表,分別在患者入室等待麻醉時、麻醉進行時、手術過程中、手術結束等待轉運過床時進行約束帶有效性評分,總計10分,9~10分為顯效,7~8分為有效,3~6分為一般,1~2分為無效;約束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患者舒適度:使用科室自制體位約束舒適滿意調查表,通過術后回訪讓患者勾選評分,總計5分,4~5分為無不適,2~3分為稍微不適,0~1分為不適;舒適度=無不適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約束帶壓力性損傷監(jiān)測采用壓力性皮膚損傷表評估患者皮膚受損情況,包括壓紅、一期壓力性損傷、二期壓力性損傷等。
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約束有效率、患者舒適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100%比80%、96%比60%,均P<0.05),約束帶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比26%,P<0.05),見表1—3。
表1 2組約束有效率比較 例
表2 2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例
表3 2組約束帶皮膚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身體約束是臨床上常用的保護性醫(yī)療措施,美國醫(yī)療財政管理局(HCFA)把約束定義為:使用任何物理或機械性設備、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臨近于患者的身體,患者不能輕易將其移除,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動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體。身體約束會帶來很多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負性結果,所以約束前的溝通與評估非常重要,必須取得患者的同意與配合,在整個使用過程中要考慮約束的舒適度。在我國保護性約束工具主要為傳統(tǒng)的棉質約束帶,制作簡單,但約束效果較差,患者容易掙脫,還可能影響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導致壓瘡的發(fā)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護理的工作量[6],降低了患者的約束依從性[7]。有文獻[8]報道,在70 mmHg(1 mmHg=0.133 kPa)壓力下組織持續(xù)受壓2 h以上就能引起組織不可逆損害,若約束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不當,可致不同程度皮膚破損、肢體末梢循環(huán)受阻、肢體神經(jīng)受壓致感覺異常、四肢關節(jié)功能障礙等。本研究應用的改良式約束帶,獨特設計、操作簡便、價格低廉、結實牢靠、收納方便,可以調節(jié)長度固定患者上半身和下半身,安全固定達到了患者安全不易墜落的效果;同時具有自動鎖扣防滑功能,從而避免了患者因約束過緊不適掙脫的風險,保證了患者的安全;為了提高約束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兼顧約束帶的舒適性,本研究團隊通過配置的約束帶棉護套,增加約束帶寬度等方法,使約束帶更加柔軟而降低作用于患者肢體表面的壓力,以擴大接觸面積,從而減輕局部壓力,避免患者約束部位局部皮膚損傷的風險;同時固定范圍的擴大會使固定更加牢固。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舒適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96%比60%,P<0.05),約束帶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比26%,P<0.05)。
約束帶已經(jīng)成為手術室護理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工具[9]。身體約束是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常見的臨床實踐,是應對麻醉躁動、預防患者術中墜床、意外傷等最簡單有效的方法[1]。約束帶應用于患者的體位擺放也是手術必不可少的部分,合理地擺放體位可以預防壓力相關性損傷、擴大手術通道、緩解術者疲勞,提高手術效率[10]。傳統(tǒng)保護性約束帶主要采用布帶式約束帶,布帶式保護約束帶是由薄且細的帆布條制作而成,質地較硬,易導致患者皮膚受到壓迫甚至擦破皮膚,且布帶式保護約束帶操作繁瑣,操作過程長,且傳統(tǒng)式保護約束帶多以雙套結的方式固定約束,在保護約束過程中,患者會去掙脫以及拉扯約束帶,醫(yī)護人員打的雙套結會因患者持續(xù)反抗而變松或變緊,導致擦傷或血運不通,或掙脫束縛[11]。邊雪梅等[12]對躁動患者使用鎖扣式約束工具固定體位,結實牢固,不能隨意取下,體位不易移動,方便實用,安全可靠,患者舒適度高。本研究使用的改良約束帶自動卡扣比一般的床邊約束帶安全性能高,患者不易亂動;即使患者掙脫,它會自動卡死,牢固固定;約束帶均由強度極大的合成纖維制成,結實牢固,承重力強;帶有自鎖功能的卷收器,系上約束帶后,卷收器自動將其拉緊,類似汽車安全帶鎖扣的設計。卷收器的自鎖功能可在患者掙脫時卡住約束帶,避免患者滑脫墜床[13]。有研究[14]發(fā)現(xiàn),對認知障礙或煩躁不安的患者約束帶也起到防墜床的作用,因此,正確的體位安置與體位固定輔助用具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15]。體位安置操作過程中盡可能保持患者肢體功能位,保持約束帶松緊度適宜,減少肢體活動度,從而減少牽拉致?lián)p傷[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約束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比80%,P<0.05)。約束帶安全性高,從而降低了約束帶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7]。
在使用約束帶時,應注重人性化約束。人性化約束是人性化護理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而人性化護理是由人性化照護模式逐步發(fā)展而來的,是護理人員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理念,是一套整體性、個性化包含人文關懷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治療操作中減少不適感,可以達到身體感官及心靈全部放松[18],從而避免患者因不適導致的焦慮煩躁,甚至對手術的不信任。因此使用約束帶的操作過程中必須進行有效溝通,并注意約束的舒適度。通過使用手術床改良式約束帶,有效防止手術患者因約束不牢固而導致的墜床事件發(fā)生,減少因約束不適導致的約束裝置的掙脫以及皮膚的損傷,保障了患者整個圍手術期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本研究改良式約束帶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比如研究不同款式適合脊柱、頭部等側俯臥體位固定的約束帶,以提高手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