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昊敏 李嬋
410000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湖南師范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眼科,湖南長沙
閉角型青光眼為我國青光眼主要類型,由于急性或慢性房角關閉造成眼壓升高,損害視神經,若眼壓得不到及時控制,會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原發(fā)性房角關閉或狹窄的患者在常規(guī)體檢中被發(fā)現。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LPI)可解除瞳孔阻滯,加深前房,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青光眼發(fā)作,其操作簡單、安全性高。
在以往的研究中,對前房形態(tài)的檢查主要采用房角鏡和超聲生物顯微鏡(UBM),這兩種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房角鏡檢查具有很強的主觀性,而UBM檢查為接觸式[1-2]。前節(jié)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AS-OCT)是一種新型檢查方式,具有良好的應用優(yōu)勢,能夠在短時間內檢查患者的前房形態(tài),并且圖像結果具有客觀性,為非接觸式,能夠精確觀察到患者的房角結構,在診斷和評價房角結構中應用廣泛[3]。鑒于此,本次研究選取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行LPI 治療的青光眼患者,采用AS-OCT 進行術前、術后的前房參數測量,并對比分析測量結果,觀察LPI 對青光眼患者前房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
選取2018年9月-2021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接受LPI治療的84例(120眼)患者,其中男31例(42眼),占比為36.90%,女53 例(78 眼),占比為63.10%;年齡50~78 歲,平均(61.53±5.92)歲。接受LPI 治療前,患者的眼壓范圍為10~21 mmHg。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過醫(yī)院倫理部門審核并批準。
納入標準:①診斷為原發(fā)性房角關閉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前期、緩解期,房角粘連范圍<180°者;②僅用縮瞳劑,眼壓<21 mmHg;③眼底杯盤比<0.6,視野及視神經檢查無損害者。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引起視功能損害的眼部疾?。磺胺繕O淺。
方法:在手術前0.5 h 使用毛果蕓香堿縮瞳,10 min進行1次,共3次。術前5 min使用鹽酸丙美卡因進行表面麻醉2次,上虹膜鏡。在上方眼瞼遮蓋范圍,選擇中周部虹膜隱窩或虹膜薄弱處,采用YAG激光對其進行穿透,擊穿后可見房水和虹膜色素自激光洞涌入前房,激光洞直徑約0.2 mm。治療后,使用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滴術眼,4次/d,共7 d。所有患者在進行LPI治療前后1周,需要對其前房和眼壓進行AS-OCT 檢測,均由同一位經驗豐富的眼科醫(yī)師完成檢測。眼壓使用Topcon CT-80A 氣動式眼壓計進行測量,每只眼均測量3 次,將3 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眼壓數值,確保結果準確。
AS-OCT 檢查:參與研究的患者在LPI 前、后均需要接受AS-OCT 檢查。采用AS-OCT 檢查儀(TOPCON,DRI OCT Triton)對患者的前房結構進行檢測,檢查需要在標準暗室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并且照明度需要<20 lx,在檢查過程中,加強對暗室環(huán)境的控制,確保在術前和術后檢查條件一致。在進行檢查時,患者需要保持坐位,選取患者的瞳孔中心水平位置,即為顳側-鼻側,對其進行前房橫斷面掃描,在此過程中需要適當調整傾角,使掃描基面與虹膜平面呈現出平行狀態(tài),并且出現角膜反射線,這時能夠采集最佳圖像,在對每只眼進行掃描時,需要選取3 幅圖像,將這些圖像的測量參數進行計算,取其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在患者接受LPI治療以后,進行AS-OCT 檢查時除了上述需要采集的圖像以外,還需要對患者的周邊虹膜激光孔處房角結構圖像進行采集。
根據Pavlin 標準,對本次檢查結果展開分析,采用自帶房角前房測量工具,對鞏膜突進行手動識別,由AS-OCT 識別,參數如下:瞳孔直徑(PD)、房角、虹膜小梁空間面積(TISA)、生成房角開放距離(AOD)、晶狀體膨隆高度(CLR)、角膜、虹膜邊界、前房深度(ACD)。
觀察指標:①比較LPI 前后眼壓變化。②比較LPI 前后前房變化,前房參數包括PD、ACD 和CLR。③LPI 前后房角參數變化,測量TISA 和AOD。a.TISA測量:自鞏膜突向角膜內皮延伸500 μm 或750 μm,做垂線與虹膜平面相交,自鞏膜突做垂線與虹膜平面相交,所圍繞的面積即為TISA500 或者TISA750;b.AOD 測量:自鞏膜突向角膜內皮延伸500 μm 或750 μm,做垂線與虹膜平面相交,垂線的長度即為AOD500或者AOD750。
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1.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LPI前后眼壓變化:術后1 h和1周的眼壓水平明顯低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LPI前后眼壓變化(±s,mmHg)
表1 比較LPI前后眼壓變化(±s,mmHg)
注:與術前比較,aP<0.05
時間眼數眼壓術前12015.876±2.031術后1 h12014.793±1.862a術后1周12014.271±1.664a
比較LPI 前后前房變化:從患者的PD、ACD和CLR 方面進行分析對比,LPI 前與LPI 后1 h、1 周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LPI前后前房變化(±s,mm)
表2 比較LPI前后前房變化(±s,mm)
注:與術前比較,aP<0.05;與術后1 h比較,bP>0.05
前房參數術前術后1 h術后1周PD3.843±0.7293.787±0.704a3.758±0.697ab ACD1.984±0.2582.030±0.223a2.032±0.240ab CLR0.827±0.2280.834±0.212a0.841±0.223ab
LPI 前后房角參數變化:在LPI 術后1 h 和1 周,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 均明顯高于術前,且術后1周的各房角參數指標明顯高于術后1 h,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LPI前后房角參數變化(±s)
表3 LPI前后房角參數變化(±s)
注:與術前比較,aP<0.05;與術后1 h比較,bP<0.05
前房參數術前術后1 h術后1周AOD500(μm)0.198±0.0640.278±0.076a0.290±0.087ab AOD750(μm)0.291±0.0880.386±0.104a0.401±0.111ab TISA500(mm2)0.074±0.0210.109±0.033a0.126±0.035ab TISA750(mm2)0.134±0.0390.188±0.052a0.201±0.055ab
近年來,青光眼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已成為全球第二的致盲性眼病,僅次于白內障[4]。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大發(fā)作后,患者常會出現惡心嘔吐、眼部不適等癥狀,對患者的視力產生不可逆損傷,最終將引起失明[5]。有研究證實,在未發(fā)生功能性房角關閉的患者中,采取LPI 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疾病,改善瞳孔阻滯,加深房角,抑制部分原發(fā)性房角關閉向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進展,降低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fā)生率[6]。
在青光眼的檢查中,房角鏡是房角檢查的金標準,但采用房角鏡檢查時,需要檢查者具有豐富的操作檢驗,而且得到的檢查結果并不完全客觀,存在著一定的主觀性,其是一種半定量檢查方法,檢查結構受環(huán)境明暗影響[7]。UBM 得到的結果相對客觀,但為接觸式,有一定感染風險,并且無法定量測量房角參數變化。
AS-OCT 是將1 310 mm 紅外激光作為探測光源,原理為光干涉,能夠準確獲取眼前段組織的信息,而且這種檢查方法得到的圖像有著較高的分辨率,且能夠進行重復檢查[8]。在LPI 治療青光眼時,治療成功與否主要是根據房角結構變化來進行判斷,在患者接受治療后,采用AS-OCT 能夠準確分析LPI 前后房角形態(tài)變化[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LPI 后,患者的眼壓明顯低于LPI前,而PD、ACD 和CLR 在LPI前后的數值十分接近,LPI 后的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 參數值明顯高于LPI 前。這表明,在青光眼患者的治療中,采用LPI 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房角結構,但是對于中央前房深度和晶狀體位置無明顯作用。
綜上所述,AS-OCT 對LPI 術后前房深度變化有著良好的評價效果,能夠客觀評價LPI 治療的有效性,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