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二小學 劉 戀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溝通工具。現(xiàn)如今,隨著德育方針的全面落實,教師在課堂管理中應充分重視語言交際的藝術,以幫助學生建立戰(zhàn)略互信,以此促進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業(yè)進步,縮小師生心理距離,建立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因此,小學班主任作為新時代背景下一線班級管理工作者,必須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掌握與學生、與家長、與同事之間的溝通技巧,提升語言的說服力、感召力,才能使班級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筆者結(jié)合自身班級管理工作實踐經(jīng)驗,對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語言藝術談談自己的見解。
小學生年齡普遍比較小,且心智不成熟,面向該類群體的溝通要注重技巧,還要寬容學生的過錯,使其內(nèi)心的“冰雪”消融。例如,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認真聽課,總是找其他學生借尺子、橡皮,影響他人聽課。對此,教師可轉(zhuǎn)變教育方式,讓學生在課前將學習工具準備好,整齊地擺放到桌子上,隨拿隨用。對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突發(fā)事件,教師也要轉(zhuǎn)變溝通技巧。例如,上課途中飛來了一只蜜蜂,多數(shù)學生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蜜蜂上,而此時教師不應該批評學生,可跟學生講:“我們的課堂這么有活力,連小蜜蜂都來聽課了!”此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寬容是人與人友好交往的密鑰。在他的班級上,有兩個學生打架,他沒有處罰他們,而是先給了犯錯誤的學生一顆糖,改天學生自己說出了事情的緣由。然后,再給其一顆糖,學生又承認自己的錯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寬容學生往往比斥責更有魅力,同時也更具教育價值。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保持學習與生活的信心。
學生只有敞開心扉交流才能將自己內(nèi)心的消極情緒排解出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使學生能敞開心扉與其他學生交流。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心靈互動,同時還要突出以下三個要素:第一,班主任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掌握多方面的知識,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這種方式能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形象,提升學生管理效果。第二,班主任要與學生培養(yǎng)共同的興趣愛好。例如,學生喜歡的事情,班主任也要努力嘗試,部分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班主任也可以了解這些游戲種類,并鼓勵學生如果在考試中能取得好的成績就獎勵其一個游戲模型,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三,班主任要與學生心靈共振。例如,班主任在收到學生說的“老師好”后要及時回應,可以向?qū)W生揮手,也可以給其一個微笑,通過這種互動增近彼此之間的感情。此外,對部分內(nèi)向的學生,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可以給予其鼓勵性的語言,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班主任應該做到在不同時間、場合,用不同的方式來確保語言溝通的順暢、有效性。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本職工作是做好學生管理,因?qū)W生個性有所差異,在溝通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及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管理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一些不愉快事件的發(fā)生。例如,對部分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要多創(chuàng)造與其溝通的機會,使其深切感知到自己是被關注的對象,也能感受來自教師的愛。對部分抗壓能力差的學生,班主任可為其講述自己相同的經(jīng)歷,同時也可講述愛迪生發(fā)明燈泡的故事,使學生不氣餒,積極迎接挑戰(zhàn)。對容易與別人產(chǎn)生分歧的學生,班主任要讓其分析產(chǎn)生分歧的原因,同時也要鼓勵其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對部分因家境貧寒而有自卑心理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努力學習改變心態(tài),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為家人帶來更好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而奮斗。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采用幽默的方式與學生溝通,往往更容易被學生認可和接受。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分析來看,幽默語言也是一種藝術,能使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得到啟發(fā),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在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實踐中,班主任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互動,與同事進行溝通,能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成效。例如,當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遲到時,班主任便可以一種風趣的方式提醒學生:“今天怎么遲到了呢?是不是路上被警察叔叔教育了?”通過此類語言,不僅能有效化解學生上課遲到的尷尬,還可以有效活躍班級氣氛。
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也要以真誠方式進行交流,其往往能直接打動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最終使師生關系密切融合。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和交流越頻繁,人際關系就越密切。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互動的過程中,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當發(fā)現(xiàn)學生出錯時,不應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是沉住氣,用真摯的語言向?qū)W生剖析其中的利害關系,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關心,這樣溝通過程會更加順暢,班級管理工作自然也更高效。
要想更好地管理班級,從而更好地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且有靈魂的個體,班主任首先要充分欣賞和信任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樹立他們的自信力,縮小師生間的距離,把師生間的“對立”轉(zhuǎn)化為相互尊重。特別是對小學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階段,難免會存在不適應、抵觸等不良情緒,這時就需要班主任鼓勵、激勵學生,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自身成長。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學生溝通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些小學生比較內(nèi)向,所以在交流的過程中要保持溫和的語調(diào);對自卑的小學生,班主任需要對其給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充分增強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自信。
例如,在學生踏入小學校園之初,為了增強班級凝聚力,教師可組織開展一次以“成長”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上通過鼓勵學生發(fā)言、演講,告訴學生,進入小學階段,他們就不再是幼兒了,而是一名小學生了,來到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面對新的同學,你們會覺得一切都很陌生是非常正常的,接下來的日子我們要一起努力,共同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通過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在班級中的定位,積極為優(yōu)秀班集體的創(chuàng)建貢獻個人力量。
啟發(fā)性語言是指教師在思考和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能及時地向?qū)W生提供與之相關的思想或問題,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不同的思考,加深理解。例如,小學生往往有嚴重的叛逆心理,每堂課都會有一些不聽話、粗魯?shù)膶W生,這些學生不僅會擾亂課堂秩序,而且會違反課堂紀律,進而影響班級的整體表現(xiàn)。這些逆反的學生通常都會有自己的理由,在對其進行訓斥糾正時沒有正確的認錯態(tài)度,他們甚至會認為是學校規(guī)章制度太嚴格,紀律太多,限制了他們的人身自由,阻礙了他們的個性發(fā)展。針對此類學生,班主任可通過講述“風箏”的故事,來引導、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明白,對風箏來說,風箏線是它的約束線,但更是它的生命線。受此故事啟發(fā),學生便能明白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就像是風箏線,與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產(chǎn)生著各種羈絆。想要飛得更高更遠,離不開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支持與保障。此外,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學生引導者,無論說話還是辦事,都要遵循誠信原則,做到言而有信、以身作則,以自身的誠信去引導學生,帶動學生學習班主任的誠實守信。
總的來講,“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要不斷進行更新和發(fā)展。語言是情感的重要連接紐帶。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具有幽默感,充分考慮語言的鼓勵性和啟發(fā)性,與學生一同發(fā)展和進步。班主任也要做到經(jīng)常從小學生的角度思考,靈活選擇合適的語言來應對班級管理中的不同情況,以減少師生關系的阻礙,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進而實現(xiàn)德育的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