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鑫
(甘肅省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天??h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屬于青藏高原東北的邊緣地帶??h域內(nèi)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2 040~4 880 m,地貌以山地為主;氣候以烏鞘嶺為界,嶺南屬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嶺北屬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1]。太陽輻射總量較高,年輻射量達130 kcal/cm2左右,年日照時數(shù)4 434 h,年降水量為400~500 mm。境內(nèi)河流分為石羊河水系(內(nèi)陸)和黃河水系(外流)兩大水系[2]。近年來,全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發(fā)展較好,全年農(nóng)作物種植面積達2 萬 hm2,產(chǎn)值高于10 億元。
該護田護村堤防工程主要保護對象為安遠鎮(zhèn)安遠村、抓喜秀龍鄉(xiāng)南泥溝村、抓喜秀龍鄉(xiāng)炭窯溝3 個鄉(xiāng)(鎮(zhèn)),通過建設堤防工程,穩(wěn)定溝道形態(tài),疏導洪水,防止農(nóng)田、村莊、道路、林地等受到洪水災害。
農(nóng)牧村護田護村堤防工程本標段計劃治理河道12.36 km,修建防洪堤20.89 km,其中坡式防洪堤19.09 km,墻式防洪堤1.8 km。擬建各類穿堤建筑物73 座,其中便民踏步30 座,牧道口(或行車道口)5 座,過水路面14 座,防沖鎖壩(谷坊、消能臺階及防沖護坦)7 座,灌溉及排水涵管11 座,其他建筑物6 座。
3.2.1 安遠鎮(zhèn)安遠村大柳樹溝 治理溝道總長0.88 km,擬建防洪堤(岸)1.92 km,其中坡式防洪堤1.1 km,墻式防洪堤0.82 km。建筑物10 座,其中便民踏步1 座,牧道口1 座,過水路面3 座,防沖鎖壩2 座,灌溉及排水涵管1 座,其他建筑物2 座。
3.2.2 安遠鎮(zhèn)安遠村大泉頭磨河 治理溝道4.46 km,擬建坡式防洪堤5.47 km。建筑物12 座,其中便民踏步5 座,牧道口4 座,防沖鎖壩3 座。
3.2.3 抓喜秀龍鄉(xiāng)南泥溝 治理溝道總長2.7 km,擬建防洪堤(岸)4.99 km,其中坡式防洪堤4.89 km,墻式防洪堤0.1 km。建筑物18 座,其中便民踏步8座,過水路面4 座,防沖鎖壩1 座,灌溉及排水涵4管座,其他建筑物1 座。
3.2.4 抓喜秀龍鄉(xiāng)炭窯溝 治理溝道總長4.32 km,擬建防洪堤(岸)8.51 km,其中坡式防洪堤7.63 km,墻式防洪堤0.88 km。建筑物33 座,其中便民踏步16 座,過水路面7 座,防沖鎖壩1 座,灌溉及排水涵6 管座,其他建筑物3 座。
主要包括:腐殖土清理,砂礫土開挖、夯填、刷坡和回填;C20 細粒砼砌石擋墻、C20 聚炳烯纖維砼護坡、瀝青砂漿伸縮縫、DN50 PVC 排水管、土工織物反濾層;C20 細粒砼砌石基礎、格賓石籠防沖護坦;綠濱墊塊石護坡、綠濱墊護面、格賓籠塊石護基;壤土護面填筑。
主要包括砂礫土開挖、夯填和回填,C20 細粒砼砌石基礎、擋墻、底板,C20 鋼筋砼蓋板、C20 砼管座、φ1000 重型砼管、鉛絲石籠拋石體、鋼筋制安、鉛絲石籠拋石體齒墻、預制D400 重型砼管,過水路面(現(xiàn)澆C20 砼路面),防沖固床鎖壩(格賓石籠防沖鎖坦),便民踏步(現(xiàn)澆C20 砼踏步),橋堤連接漸變段,種植草皮護坡、綠化林帶(云杉樹)等。
4.3.1 坡式防洪堤 根據(jù)實際地形, 坡式防洪堤設計為C20 聚丙烯纖維砼護面和綠濱墊塊石生態(tài)護面2 種斷面形式。
現(xiàn)澆C20 聚丙烯纖維砼護面坡式防洪堤:采用砂礫料填筑,防洪堤迎水面坡比為1∶1.50,背水面坡比1∶1.25,堤頂寬0.3 m,基礎埋深1.50~2.00 m,迎水面采用C20F150 聚丙稀纖維砼護砌,護面頂厚160 mm,底厚250 mm,基礎平腳頂寬500 mm,基礎厚250 mm,每 5 m 設一伸縮縫,縫寬 30~40 mm,采用閉孔型聚氯乙烯泡沫板填縫,聚氯乙稀膠泥嵌縫,背水坡采用砂礫石坡面[3]。
綠濱墊塊石生態(tài)護面坡式防洪堤:防洪堤身采用砂礫石料填筑,迎水面坡比1∶1.50,背水面坡比1∶1.25,堤頂寬度0.5 m,迎水面采用300 ~ 380 mm厚綠濱墊塊石護面,護面基礎平腳寬1 000 mm,厚300 mm。
4.3.2 墻式防洪堤 設計為仰斜式斷面形式,采用C20 細粒砼砌石結構,墻高3~5 m,基礎埋深1.5~2 m,墻頂寬400 mm,迎水面坡比1∶0.3~1∶0.5,背水面坡比1∶0.25~1∶0.4,每15~25 m 設一伸縮縫,縫寬30 mm,采用閉孔型聚氯乙烯泡沫板填縫,瀝青砂漿嵌縫[4]。
4.3.3 堤頂寬度選擇 新建設的防洪堤,堤身必須滿足較大洪水的設計高程。對于坡式防洪堤,結合防洪堤迎水面1∶1.5 的坡比、背水面1∶1.25 的坡比,堤頂寬度設計為0.4 m[5];對于墻式防洪堤,堤頂寬度取為4 m。
4.3.4 堤防高程
4.3.4.1 確定堤頂高程。坡式防洪堤:基礎埋深1.5~2 m,該防洪堤頂超高計算值0.6 m,取0.8 m,因此,坡式防洪堤的堤頂高程應比設計洪水位高0.8 m[5]。墻式防洪堤:由于設計為仰斜式斷面形式,墻高3~5 m 即可滿足要求。
4.3.4.2 確定河堤基礎底部高程。通過計算,該河道平?jīng)_沖刷平均深度是0.46 m,最大0.57 m;斜沖沖刷平均深度是1.1 m,最大1.39 m。由于該河道內(nèi)不同地段的比降不同,因此,對于坡式防洪堤,基礎埋深1.5~2 m,迎水面采用C20F150 聚丙稀纖維砼護砌,底厚250 mm;對于墻式防洪堤,墻高設計為3~5 m,采用C20 細粒砼砌石結構,基礎埋深為1.5~2 m。
工程屬V 等?。?)型防洪工程,防洪標準確定按1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防,防洪堤、護岸及穿堤建筑物按5 級堤防標準設計,臨時工程按5 級建筑物標準設計。
一是在護田護村堤防工程施工前,要對工程區(qū)域的所有導線、水準點以及施工面進行二次測量,以便放線后確定施工輪廓。二是施工前必須在填筑基部挖好排水溝,同時清理掉表面的積水。三是需要清理掉淤泥、草木等雜物,并對施工基礎面進行細致檢查和驗收。四是要暢通施工道路。五是按照工程要求準備施工器械和設備。
采用2 m3反鏟挖掘機進行開挖,ZL50 裝載機配合裝車。削坡應按設計斷面進行施工放樣、間隔50 m設置標準斷面標筋,采用人工配合反鏟挖掘削坡,ZL50 裝載機配合裝車,15 t 自卸汽車外運?;由暗[土開挖前采用倒退法挖土,按要求預留保護層進行人工平開挖。基礎面削坡從上到下隨挖隨修坡隨清理,并按要求設置人工清土層??紤]到可能有地下水位及雨水的影響,須在基坑四周設置截水溝和集水坑排水,截水溝斷面為深50 cm,底寬30 cm,集水坑設置在基坑四角,每個集水坑內(nèi)設置1 臺潛水泵進行抽排[6]。
砂礫石填筑必須采用開挖料,要控制好砂礫石料的水分,一般要求其含水量稍高于施工填筑含水量,以高于1.5%為最好。
坡面混凝土凝固數(shù)日后,經(jīng)測定達到一定強度,便可將表面泥土等雜物清理干凈,然后開始回填。回填時切忌夯填作業(yè)面積水,若有積水,應在晾曬或處理干后再回填。
鋪筑作業(yè)從最低處開始,擋墻兩側分層向上平行填筑。分段作業(yè)面最少長度不小于100 m,作業(yè)面應統(tǒng)一管理,做到統(tǒng)一鋪料,統(tǒng)一碾壓,嚴禁出現(xiàn)界溝。相鄰填筑作業(yè)面做到均勻上升,盡量減少施工接縫。如段與段之間出現(xiàn)高差,應以斜坡相連接,連接處斜坡坡度控制在1∶3~1∶5。距離擋墻側墻0.5 m范圍內(nèi)的填土,采取薄層填筑和使用輕型壓實機具壓實。同時應注意,在卸料及鋪筑過程中,要合理控制攤鋪厚度,厚度以30~50 cm 為宜。
壓實應選用振動碾壓的方法,振動碾行走方向平行于渠身軸線。相鄰作業(yè)面碾跡搭接寬度,平行軸線方向應不小于0.5 m,垂直軸線方向不小于3 m。每一攤鋪層按規(guī)定的施工碾壓參數(shù)施工完畢后,隨即檢測其壓實質(zhì)量,壓實質(zhì)量檢測合格后,方可填鋪下一層;若檢測不合格,必須進行補壓,直至合格。
在開始填筑時,先清除混凝土表面,并將擋墻表面灑水濕潤。
5.8.1 混凝土施工方法
5.8.1.1 模板安裝。側模采用5 mm 鋼板加工定型,面模采用固定模。
5.8.1.2 砼澆筑?,F(xiàn)澆砼施工安排2 個施工隊進行施工,砼運輸采用砼運輸灌車運輸至作業(yè)面附近,機械平倉振搗,人工收面。
5.8.1.3 伸縮縫施工。每5 m 設1 道伸縮縫,止水材料的尺寸及品種規(guī)格均符合施工規(guī)定。施工前,將施工縫整平,清理干凈,保持干燥,參照產(chǎn)品說明書,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操作。
5.8.1.4 混凝土養(yǎng)護及修補?;炷翝仓?2 h 后,需要安排專門的養(yǎng)護人員進行細致養(yǎng)護,一般采用表面灑水的方式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間要使混凝土表面時刻保持濕潤,以防干裂,影響工程質(zhì)量。同時注意,部分未拆除鋼模板的混凝土,也要使混凝土面保持濕潤,除灑水養(yǎng)護以外,還可采用噴霧的方法進行養(yǎng)護。
5.8.2 格賓籠塊石護面施工方法 此方法是將用鋼絲制作成的蜂巢形網(wǎng)狀物制作成箱籠,然后在內(nèi)部裝入石料的一種施工方法。由于鋼絲制成的格賓網(wǎng)具有很強的抗拉性能和耐腐蝕性,且具柔軟性結構,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護坡護田和堤壩施工[7]。
5.8.2.1 填充料。填充料采用塊石。
5.8.2.2 格賓網(wǎng)石籠護岸砌筑。一是格賓網(wǎng)石的大小、質(zhì)量必須符合施工要求,以滿足鋪墊后護岸密度達標。網(wǎng)箱內(nèi)投放的石塊料每層要小于30 cm,使用高度為1.0 m 的網(wǎng)箱進行投料,石料較大且有縫隙時,使用小粒石塊填充。二是在網(wǎng)箱邊緣裸露的填充石料,應將外表面整平,投放石料切忌縫隙重合,應相互咬合搭配。三是所選的填充石料必須質(zhì)地堅硬,耐風化耐腐蝕。四是石料大小必須大于網(wǎng)格孔,以防掉出。此外,所選石料以圓形或橢圓為好,不宜采用片狀或條狀石料。
5.8.2.3 填石要求。為了使護岸更穩(wěn)固,填充好的格賓網(wǎng)石籠,內(nèi)部空隙率需小于30%,比重大于2.5 t/m3。30 cm 厚格賓護坡填石粒徑100~150 mm,中值粒徑 125 mm;40 cm 厚格賓護坡填石粒徑100~200 mm,中值粒 150 mm;50 cm 厚格賓護腳填石粒徑120~250 mm,中值粒徑190 mm;格賓籠填石粒徑以100~300 mm 為宜。
填筑時人工配合機械填筑,采用自卸汽車從料場將填筑料拉運至現(xiàn)場,嚴禁在填筑石料里摻雜砂土,傾倒在現(xiàn)場后,用1 m3挖掘機直接挖甩至填料區(qū),人工配合進行表層平整工作,表面要求全部大石覆蓋填壓,表面平整度按干砌石規(guī)范要求,當坡度稍長時采用加長臂挖掘機甩裝,嚴禁卸料高度超過0.5 m,防止對格賓網(wǎng)格沖積損傷。坡長超過可甩裝距離時,采用汽車吊甩裝至工作面。合理利用機械效率,增大機械比重,發(fā)揮機械化施工優(yōu)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