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澤美,周桂虹
(四川省汶川縣科學技術和農(nóng)業(yè)畜牧局,四川 汶川 623000)
汶川縣李子栽培歷史久遠,建國以來,一直在引進適合本地區(qū)種植的李子品種。2006年,汶川縣開始引種青脆李、脆紅李(俗稱脆李子),目前脆李子種植面積約1500hm2,產(chǎn)值達到1.2億元,已發(fā)展成為農(nóng)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chǎn)業(yè),汶川脆李子與汶川甜櫻桃、汶川香杏子合稱為汶川三寶”。汶川脆李子主要集中種植在汶川縣北部威綿片區(qū)河壩與高半山地區(qū)及耿達臥龍地區(qū),種植鄉(xiāng)鎮(zhèn)為威州鎮(zhèn)、綿虒鎮(zhèn)、灞州鎮(zhèn)、臥龍鎮(zhèn),集中種植在海拔1400~2300m,30°45′E~31°43′E,102°51′N~103°44′N的地區(qū)。汶川脆李子長期吸收來自高山冰川融化的雪水,在晝夜溫差下,形成了獨特口感,產(chǎn)品脫骨脫核、核小肉厚,且飽滿圓潤、口味甘甜,品質上乘。種植優(yōu)質汶川脆李子具體措施如下。
汶川縣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隨東南向西北地勢上升,呈比較完整的垂直氣候帶,南部濕、北部旱,光、熱、水分布不均勻。建園宜選擇在海拔高度1400~2300m,土壤類型為壤土、沙壤土等,pH為6.0~7.5,有機質含量≥1.0%,土層厚度≥4.5cm,地下水位與地表距離≥2.0m,背風向陽,生態(tài)及排灌良好,交通方便的平地、山坡地。
平地和梯田采用長方形栽培,山坡地采用等高栽培。定植前需要先將土壤進行深翻,定植前1~2個月挖好種植穴(穴寬和深都為0.8m見方的定植穴),挖穴時要注意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以備回填時利用。在種植前完成復土工作?;靥钛〞r,首先,底層填入秸稈、雜草和綠肥等,再回填表土,回填到定植穴中部后,將提前腐熟好的肥料分2層均勻施入定植穴:禽畜糞(2.5~5kg),土雜肥(20~30kg),然后均勻撒上鈣鎂磷肥(2kg),回填應高于原地面。
苗木質量:要求選用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嫁接苗(建議選用當?shù)丶藿用?。1年生苗高80cm以上,嫁接口以上2cm處主干粗度≥0.8cm,整形帶內有6個以上飽滿芽,根系完整,主根長15cm以上,側根數(shù)4條以上,向四周均勻分布、舒展,須根密集。
長途運輸苗應整株清水浸泡8~12h,短距離運輸或就地起苗的應整株清水浸泡3~4h,修剪過長、病根及損傷根系,留根長度15~20cm,之后用ABT2號生根粉浸泡30min(1g/包對水2.5kg)后定植。
河壩地區(qū)秋季落葉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均可定植,以秋栽為宜;高半山地區(qū)開春后至萌芽前均可定植。
應根據(jù)園地土層厚度、肥水條件等合理栽植,平地及梯田地株行距推薦4m×5m,山坡地株行距推薦4m×4m,種植密度以40~50株/667hm2為宜。
幼樹一般1年施肥4~5次即可,施肥原則是薄施勤施。定植后,新梢10~15cm時施入第1次肥水。5~7月每株施0.2%尿素水或人畜糞尿(1∶20沖稀),每月1次。9~10月份施基肥(最好是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土施追肥在樹冠滴水線外側挖溝,深度10~20cm;按照東西、南北對稱輪換位置的方式施肥。
受海拔和氣候影響,李子成熟季節(jié)不同,汶川地區(qū)脆李子成熟期從8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李子采收后,結果樹施足1次“基肥”(俗稱“月子肥”),使用有機肥(農(nóng)家肥為主,如:堆肥、廄肥、作物秸稈等)或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鎂、硫酸鋅、硝酸鈣一次性施入;萌芽前(2月中旬至3月中、下旬)施一次“萌芽肥”,以氮肥為主或是腐熟的人糞尿;6月下旬至7月下旬施“壯果肥”,以平衡肥或磷、鉀肥為主;采果前1個月施采前肥,此次肥料以鉀肥為主,推薦使用硫酸鉀。
花期不宜灌水,會導致李子落花落果。秋施基肥后澆水沉實。汶川北部片區(qū)屬于干旱河谷地段,可灌花前水、花后水、果實膨大水。采收前如遇大雨或持續(xù)降雨,要及時排水,保持園內不積水。
汶川脆李子品種和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條件,正常年份不需要采取保花保果措施,如遇陰冷、大風等不良天氣,昆蟲活動少等不利于自然授粉時,推薦在花期噴施磷酸二氫鉀+蜂蜜(糖水)+硼肥+尿素,積極推廣壁蜂、蜜蜂和人工輔助授粉,在倒春寒來臨之前,可采用園區(qū)熏煙的方式預防花期凍害。
疏果可分2次進行。第1次在青脆李果黃豆粒大小時(花后20~30d)進行;第2次在花后50~60d期間完成。
保留發(fā)育正常的果實,第1次主要疏去蟲果、傷果、畸形果、表面不干凈的果;第2次疏除過密的果,保持合理的果間距和負載量。按枝由上而下,由內向外順序進行。以結果枝上3~5cm間距留1個果為宜。疏花疏果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xiàn)大小年,減少病蟲害等,疏花疏果時要掌握合理的結果量。
自然開心形主干高度50~60cm,主枝3~4個(夾角50°~60°),每主枝培養(yǎng)2~3個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多留小枝和枝組,以增大結果面積。汶川地區(qū)主推自然開心形。
有中心干,干高0.4~0.5m,樹高3~3.5m,主枝5~7個,分2層,層間距1.2~1.5m。第1層3個主枝,開張角度60°~80°,每一主枝著生2~3個側枝和若干結果枝組,間隔30cm左右;第2層2~3個主枝,開張角度40°~45°,上面著生結果枝組。
定植當年在距地面60cm處剪截定干。第1年冬剪時選留3~4個分布均勻,生長發(fā)育好的枝條作為主枝,采用拉枝或吊枝的方法調整角度,其他新梢全部剪除,當選留的主枝長到60cm時,留40cm,從中培養(yǎng)延長枝,保留小枝,以快速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中長枝條可短截,促其抽生發(fā)育枝和結果枝。冬剪時主枝正長40cm,枝延長留30m。第2、3年修剪同第1年,每年適度短截延長枝,使其擴大樹冠,并選留第二、第三側枝,各側枝在主枝兩側分布,間距40cm左右。通過3年的整形,形成干高50cm左右,具有3~4個主枝,每個主枝上分布6~8個側枝,結果枝組達到分布合理的豐產(chǎn)樹形。
盛果樹整形修剪目的是平衡樹勢、復壯枝組、延長結果年限,應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對過密枝、直立向上枝、重疊枝、交叉枝進行適當回縮或短截,沒有更新價值的徒長枝從基部剪除。對樹冠外圍和上層的強壯枝,疏密留稀、去旺留弱,對延長枝輕度短截,繼續(xù)擴大樹冠和維持樹勢。結果枝組的修剪,疏弱留強、去老留新,并分批回縮復壯。
減少花量,回縮衰弱枝組,疏除密弱枝群,短截夏、秋梢營養(yǎng)枝,促發(fā)春、夏、秋梢,并實施短截強枝、保留中庸枝和疏去弱枝,以恢復樹勢。
6.1.1 穿孔病 穿孔病主要有細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3種。防治方法:花謝后開始防治,每15~20d噴施1次,連續(xù)用藥3次,細菌性藥劑和真菌性藥劑交替使用。
6.1.2 紅點病 初期可在葉面上產(chǎn)生紅黃色圓形微隆起的病斑,嚴重時,病葉變黃脫落。果實染病多發(fā)生在李子落花后至硬核前,果面常見有紅黃色圓形隆起的病斑;多雨年份發(fā)病重,干旱年份發(fā)病輕;汶川地區(qū)5月中下旬開始發(fā)病,6月中、下旬達到高峰,特別是在植株和枝葉過密的李園發(fā)病重。李子紅點病也是汶川脆李子生長期最常見的病害之一,冬季清園是預防的關鍵。防治方法:花謝后開始,用唑類藥劑或則銅制劑(戊唑醇、吡唑代森聯(lián)等),每15~20d噴施1次,連續(xù)用藥3~4次;徹底清除病葉、病果,集中燒毀或深埋。李子萌芽前噴1次石硫合劑。
6.1.3 流膠病 流膠病主要危害主干和枝條,且以主干和主枝分叉部為主,果實有時也有流膠。流膠病主要為害李樹1~2年生枝條,受害后李樹枝條皮層呈皰狀隆起,隨后流出柔軟透明的樹膠,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成紅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則成硬塊,病部皮層和木質部變褐壞死,影響樹勢,重者部分枝條干枯乃至全株枯死。此病周年均有發(fā)生,尤以高溫多雨季節(jié)多見。防治方法:修剪的大剪口和大鋸口處涂鉛油、接蠟等防腐劑,以保護傷口不受感染;在進行果園管理時,避免由于機械傷口而導致流膠。藥劑防治:萌芽前,刮除流膠病塊,涂抹辛菌胺醋酸鹽,或在流膠部位涂抹多菌靈等真菌性藥劑,每15d 1次,連續(xù)2~3次;落葉后,涌刀刮除流膠,用1∶1的石硫合劑涂抹病斑,每20d 1次,連續(xù)2~3次。
6.1.4 褐腐病 褐腐病容易造成花器受害,產(chǎn)生褐色斑點,并在潮濕時產(chǎn)生灰色霉層,造成花腐。果實受害,初為褐色圓形病斑,幾天內很快擴展到全果,果肉變褐軟腐,表面生灰白色霉層。病菌主要在僵果上越冬。尤其在近成熟期,當雨水多,發(fā)生裂果時,病害最易流行。在氮肥施用過多的密植園發(fā)病多。有些感病品種在貯運過程中,常造成大量爛果。防治方法:成熟前40d用50%腐霉利、50%乙霉威(多霉靈)、70%甲基硫菌靈等藥劑每15~20d噴施1次藥劑,連續(xù)噴施2~3次。李子褐腐病防治不及時,發(fā)生嚴重的會減產(chǎn)50%左右,建議清園時將病果帶出果園集中處理。
6.2.1 李實蜂 李實蜂又名李葉蜂,以幼蟲蛀食李的花萼和幼果,使受害果提前脫落,每年發(fā)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夏過冬,翌年李開花時羽化為成蟲。
6.2.2 李小食心蟲 李小食心蟲又名李小蠹蛾,李子食心病為害的果實常在蟲孔處流出淚珠狀果膠,不能繼續(xù)正常發(fā)育,逐漸變成紫紅色而提前脫落。
6.2.3 桑白蚧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桑介殼蟲等,以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固在枝干上吸食養(yǎng)分,也在果實和葉片上危害,造成樹體衰弱,甚至造成枝條或全樹死亡。在5~8月,用“畝旺特”進行葉面噴施,10d 1次,連續(xù)用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