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 琳
(牡丹江市第三高級中學,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礎,從日常的教學到高考的命題,教材都是基礎。但是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卻忽視了對教材的合理利用。課前預習時對教材的閱讀只是走馬觀花,上課時,忙于聽講記筆記,而課后又過度依賴練習冊的知識總結。忽略教材正確使用的結果就是,學生對知識點的主次區(qū)分不清,對很多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對很多實例解釋不清??v觀近幾年生物高考試題,考查學生能力的同時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是一個大趨勢,答題的時候對專業(yè)用語的使用要求非常嚴格。學生需要扎實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對每一本書、每個單元的內(nèi)容不但要熟知,還要能融會貫通,把各章節(jié)、各書的內(nèi)容能聯(lián)系起來,構建成知識網(wǎng)絡,這樣運用起來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使用教材的指導就尤為重要了。
很多老師由于多年教學,對教材已經(jīng)爛熟于心了,因為老師對教材的熟悉反而使我們忽略學生對教材的陌生,那么我們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教材中,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以下幾個方面,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的地方。
很多學生對教材的使用很籠統(tǒng),有些同學只是粗讀,有些同學看熱鬧的圖片、有意思的實例,有些同學關注黑體字。多數(shù)同學天天用教材,對教材的結構卻并不熟悉。對于有些內(nèi)容幾乎是徹底忽視。高中生物教材的整體結構為從章到節(jié),每章有章標題、引言、本章小結和自我檢測。每節(jié)課有標題、問題探討、本節(jié)聚焦、正文及課后練習。
正文部分有用藍色黑體字書寫的二級標題和用黑色黑體字書寫的重要概念。正文中還穿插有資料分析、思考討論、實驗、圖表等等。正確認識教材結構對于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及應對考試都非常重要。預習時,首先要看的就是本節(jié)課的題目,然后是藍色黑體的二級標題,這些標題告訴大家本節(jié)課的中心內(nèi)容、大體的知識脈絡。其次要看問題探討和本節(jié)聚焦,這兩部分內(nèi)容巧妙地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設置了問題,直指核心內(nèi)容,有的問題嚴謹,有的問題貼近生活,有的問題新穎有趣,帶著問題進行預習,預習過程中可以嘗試回答其中的問題,讓我們的預習更有方向更有效率。如果有哪些地方不能解釋或準確回答,可以重新閱讀課文,加強對課本的挖掘,如果還有疑問,應該標記好,在上課時加以關注。上課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使用教材。有些老師因為課前布置了預習,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課堂講授過程或者課堂練習,但是課堂有的放矢的指導學生精讀教材會使學生印象更深刻,掌握知識更透徹。因為教材內(nèi)容的設計不但條理清晰而且簡明扼要、層層遞進,教材內(nèi)容間還配有表格、圖示等配合教材內(nèi)容的講解。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在閱讀教材時,肯定會有看不太懂的地方,需要教師及時指導。因此在課堂上需要根據(jù)課程設計,有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不是無意義的從頭閱讀一遍,而是根據(jù)課堂進程選擇合適片段進行精讀,而且閱讀前可以提出具體的問題或者提示學生重點關注的地方,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閱讀效率更高。課堂上層層遞進,通過閱讀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更好地理清思路、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教材每章后都有本章小結,對于這部分內(nèi)容我們總是忽略,但是這里的內(nèi)容卻是本章的核心知識和重要概念,這里我們也要引導學生重視起來,在課后復習的時候合理利用,邊復習邊回想,及時地將學習過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構建知識網(wǎng)絡,檢查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這樣堅持下去,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近幾年高考生物命題,對教材的挖掘越來越深入,試題考查的內(nèi)容涉及到教材中的“旁欄”“技能訓練”“思維拓展”“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前言”等。教材中的旁欄素材或拓展內(nèi)容與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有較強的關聯(lián)度,利用教材內(nèi)容作為命題素材,有利于從知識的結構、背景、應用深入地考查學生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學習能力水平?!芭詸凇薄八季S拓展”“技能訓練”“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前言”涉及的內(nèi)容很瑣碎,需要我們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起來,引起學生的重視。
高考生物學科命題,強調基本生物學知識和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視基礎性同時考查綜合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是掌握基礎知識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同學對生物學概念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習只是流于表面,學生花了時間用了功,真正使用的時候卻會出現(xiàn)問題,因為高考重視基礎性的同時還會重視綜合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凸顯探究精神。并且注重生物知識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真實有價值的問題情境,加強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深入考查實驗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理解概念的生成過程,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概念,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的轉變,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徹,應用起來自然就會得心應手了。
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涉及前面學過的知識,這就需要學生要能把過去學過的舊知識跟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練習起來,使學過的舊知識成為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這種聯(lián)系,不但可以使舊知識印象更深刻,而且對于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當學生學習基因的表達相關知識時,就要聯(lián)系到前面學過的關于蛋白質、DNA、RNA等方面的知識以及細胞核的結構、核糖體的功能等細胞器的相關知識。學習光合作用、細胞的知識時要聯(lián)系前面學過的關于葉綠體、線粒體結構等細胞器的知識甚至聯(lián)系到初中學習過的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辨析一些相似易混概念,指出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做到準確定位。例如同樣是培養(yǎng),植物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動物是動物細胞培養(yǎng);同樣是激素,動物是生長激素,植物就是生長素;同樣是細胞內(nèi)的液體,植物是細胞液,動物就是細胞內(nèi)液。這些知識點,它們用詞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們很容易弄混淆,假如我們能做一個比較,進行強化記憶,反而會印象深刻,更容易區(qū)分開。
提到筆記,有的同學認為記筆記是浪費時間,這些同學顯然是誤解了筆記,把它簡單地看作是對知識點的整理。筆記其實可以有很多種,比如課堂筆記、閱讀筆記、梳理筆記、錯題筆記等等。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合適的筆記來對自己的復習過程進行補充,但是要注意,不要讓記筆記成為自己復習的負擔,例如課堂筆記記的是重點、難點、解題思路;閱讀筆記記的是平常忽略或較為生疏的內(nèi)容;梳理筆記記的是知識脈絡;錯題筆記并不一定是整道錯題全抄,記的可以是易錯的知識點或者是解題思路。整理筆記的過程千萬不能離開教材,筆記中的知識點一定要簡練,但更重要的是要準確,所以整理筆記一定要依靠教材,而整理筆記也是一個回歸教材的過程。整理筆記絕不是簡單的照書抄寫,可以自己先列出知識脈絡,再逐一填寫重難點,這既是一個整理的過程,也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
為了鞏固對知識的掌握,我們要大量地進行習題訓練。但是很多同學大量做題,反而忽略了教材內(nèi)容。對近幾年的高考命題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近幾年高考生物選擇題中有多道在題干中進行了情景化設置,需要學生根據(jù)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非選擇題的題干會有相關情景資料,情景有的是教材現(xiàn)有的實驗素材,有的采用教材中各種相關資料,還有一些直接利用教材事例。情景化試題要求考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對考生學科素養(yǎng)的綜合考查。如果我們對教材非常熟悉,當我們看到這些教材改編題的時候,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知識儲備上都能做心中有數(shù),分析起來,也能容易。
總之,教材是學習的根本,學生只有加強對教材重視,學會在學習全過程正確使用教材,才能真正把握生物學習的核心,而教師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重視生物教材,只有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