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平
愛,是教育的底色,師愛是教育永恒的贊歌。教師有愛心,學生就猶如沐浴在陽光雨露下的花朵,開放得更加鮮艷;教師有愛心,學生就仿佛置身于浩瀚天空中的雛鷹,自由地振翅翱翔。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細細斟酌,為每一個學生特制一把型號對口的“愛的鑰匙”,來開啟學生的心門。
打造“師愛之匙”,讓學生在朦朧中清醒前進。古人云:嚴師出高徒。當今的學生,多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或者二孩家庭,他們在家庭中地位特殊,長輩溺愛、父母呵護,是家中的“小霸王”,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驕傲、任性,承受力差是這類學生表現出來的特性。對于這類嬌生慣養(yǎng)、任性的學生則應給予嚴師的愛,用嚴格的教育來糾正他們的任性,用嚴格的訓練來增強他們的耐挫力。這樣,通過反復嚴格的教育與監(jiān)督,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喜愛他、關心他,但不允許他任性沖動、胡作非為,慢慢地改變他“以自我為中心”的任性行為。
打造“母愛之匙”,讓學生在關愛中健康成長。教師像媽媽,“母愛”是指教師對學生要像和藹可親、慈祥寬容的母親一樣循循善誘、包容疼愛。
班里有位跟著祖父母生活的學生,由于祖父母年齡大,平時靠賣點水果為生,天天早出晚歸,無暇顧及學生的教育,只有每日三餐碰碰面,其他時間都各忙各的。家庭的特殊造就了學生貪玩、蠻橫、無心向學的壞毛病。對這樣一個缺乏“愛”的學生,只有給予他無限的母愛,讓他像其他孩子一樣擁有完整的愛,才能讓他慢慢地改掉身上的壞毛病。給予母愛,就應該從小事做起,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學生的衣著、身體健康、學習、心理健康等都得時刻記在心上。經過長久的關心交流,這位學生慢慢地有所改變,倔脾氣也有所收斂,對于老師的一片苦心,他也能體會到。有一次,他那不寫作業(yè)的老毛病又犯了,筆者假裝不知,故意表揚他近期作業(yè)寫得好。下課后,他在作業(yè)本中夾了一張字條,寫著“老師,我老毛病又犯了,請你原諒我,我一定改正,好好學習。”看到這些淳樸的話語,讓筆者感受到愛的回報。
打造“友愛之匙”,讓學生在迷途中找到知己。新型的師生關系提倡老師與學生之間亦師亦友。“友”則是用朋友之心對待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地交流、對話,用朋友的語言勸導學生。有些學生常常因為家長的嚴格而產生心理反抗,或者因為家長的嚴格和周到的管理而產生依賴心理。對待這樣的學生,筆者先與其建立友誼,與其成為好朋友,給予他們朋友般的關愛,使其愿意與老師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交流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同時也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解開學生心中的結。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如能善于觀察、善于了解不同的學生,精心為學生打造屬于每個人的“愛的鑰匙”,就能得心應手地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在教育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們的學生在師愛的澆灌下,像鮮花般嬌艷,如雨后的春筍般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