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2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提出:指導學生堅持開展課外閱讀,注重培養(yǎng)和發(fā)展閱讀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資源和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一方面,注意選擇并補充符合初中階段學生認知發(fā)展需求和語言發(fā)展水平、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國內正式出版的英語(分級)讀物,或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語言水平和興趣愛好的閱讀材料,制訂課外讀書計劃或閱讀任務清單。
筆者所在的學校一直使用《典范英語》分級閱讀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教師為學生制定課外閱讀計劃:每天閱讀十分鐘,第一周完成整本書的閱讀,第二周完成自己閱讀圈的任務。教師也制定了相應的閱讀教學計劃:課程設置中每周有一節(jié)《典范英語》閱讀課。第一周課上教師指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完成對文本結構和內容的梳理;第二周課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和全班閱讀圈的分享。下面筆者將以《典范英語》七級My Friend——Mandela 為教學案例進行詳細闡述。
《課標》在語言技能內容要求中三級理解性技能第10 條指出:閱讀名人傳記和報刊文章時,整體理解和簡要概括所讀內容。教學建議第三點指出:注意在教學中放手,從關注教師教學行為的實際發(fā)生轉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效果。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指導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在探究主題意義的活動中,利用多種工具和手段,如思維導圖、信息結構圖等,學會在零散的信息和新舊知識之間建立關聯(lián),自主建構基于語篇的結構化新知。
My Friend——Mandela 共有四個章節(jié)的內容:Chapter 1 Childhood;Chapter 2 A Leader;Chapter 3 Prison;Chapter 4 Mr.President。根據(jù)四個章節(jié)的標題,教師引導學生思考In what order does the writer introduce Mandela? 學生根據(jù)章節(jié)標題很容易發(fā)現(xiàn)文章是以時間順序寫作的,教師告訴學生人物傳記通常以時間為順序記錄人的生平。在大體了解文本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獲取每一章節(jié)的主旨大意并理解和梳理信息。第一章教師提出問題What was his childhood like? 引導學生關注對曼德拉生活各方面的描寫,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答案,學生使用了三個關鍵詞poor,unlucky,lucky總結曼德拉的童年生活。同時教師啟發(fā)學生注意作者使用的生動語言,為的是更突出他早年生活的不易。第二章教師提出問題Why did Mandela become a leader? 通過分析社會背景和曼德拉自身的努力,教師幫助學生了解曼德拉生活時代的南非種族隔離情況。教師又進一步提出了兩個問題:Why did he decide to study law? Why did he like boxing? 引導學生思考并獲取答案:曼德拉為了爭取黑人的平等權利學習法律用知識進行反抗,學習拳擊保護自己不受欺凌,免受不公平的待遇。同時他也時刻準備著為了人民犧牲自己的勇敢無畏的精神。第三章教師提出的問題是What was the prison life like? 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He lived a difficult life.教師引導學生在文本中查找細節(jié)證明hard life.再次使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他的艱難生活。還有一部分學生注意到了曼德拉在監(jiān)獄中仍舊堅持學習和鍛煉,成就了他的著作——《自由之路》。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考曼德拉身上可貴的品質,根據(jù)教師給出的提示表達學生的觀點:
Although Mandela lived a hard life,he didn’t__________,instead he _________.學生從曼德拉身上體會到了樂觀和自強的精神。第四章內容比較簡單,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Mandela as a president? 學生從文中輕松找到了答案:He was a good/ great president because he tried hard to make all the people live together in friendship.教師借此可以補充任務品質的詞匯,如:responsible,industrious,devoted 等。第五章教師提出問題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uth Africa in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指導學生再次利用思維導圖,對比南非的過去與現(xiàn)在。教師進一步拋出問題:Why did the great changes take place? 學生認為是曼德拉身上優(yōu)秀的品質,比如:堅毅、好學、勇敢、樂觀、負責、獻身精神等激勵和感召著南非人民,全民一起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衷地對曼德拉為南非人民做出的貢獻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
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理解并梳理了文本信息,同時通過問題鏈促進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查找信息、理解信息、總結歸納信息,并根據(jù)信息進行推理與評價的能力,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文本信息,從而實現(xiàn)了有效閱讀,為其課下獨立完成閱讀圈任務做好了充分的鋪墊和準備。不同思維層次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思維從低階向高階穩(wěn)步發(fā)展。
《課標》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堂的交互性和社會性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學習的機會,如閱讀圈、讀者劇場等,引領學生多角度分析、審視、賞析和評價語篇,比較文化異同,產(chǎn)生思維碰撞。通過語言、內容和思維融合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利用結構化新知完成真實任務,解決實際問題。
閱讀圈,又稱為文學圈,是一種培養(yǎng)閱讀習慣、享受閱讀的方式。我們在教學中一般采取的是Bookworms Club Bronze: Stories for Reading Circles 閱讀圈的方式,其目標是要求學生readthink-connect-ask-connect,邊讀邊思考,問問題,比較文化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其方式是一組學生閱讀同一個故事,每個人負責一項工作,有目的地讀并與組內同學討論、分享。閱讀圈包括六個角色:閱讀組長(discussion leader),負責針對閱讀材料進行提問,組織成員進行討論;總結概括者(summarizer);文化連接者(culture collector);實際生活聯(lián)結者(connector);單詞大師(word master);篇章解讀者(passage person)。
通過第一周課下自主閱讀和課上借助思維導圖梳理信息,學生對文本內容已經(jīng)比較熟悉。第二周課前學生根據(jù)四人小組的閱讀圈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No.1:discussion leader,我們布置給學生的任務是,針對每個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提問一個問題,最后再針對整本書的內容提出一個開放性問題;No.2: character captain,我們根據(jù)文本內容增加了人物分析這個閱讀圈角色,學生用至少三個形容詞描述曼德拉,并在文本中找出例證的句子;No.3:word master,學生負責解決閱讀材料中重要或具有重要或特殊意義的單詞、短語或段落。No.4:connector,通過閱讀,學生從曼德拉的故事中探尋與實際生活或自身相關的現(xiàn)象或實例。
在第二課時閱讀圈角色分享前,教師查看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并對每個角色任務完成好的學生進行記錄,以便課上全班分享。課上,教師幫助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簡要回顧文本內容后,讓學生在小組內先進行閱讀圈角色分享,通過這一活動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文本內容、拓展詞匯學習、剖析人物特點、建立生活聯(lián)系。小組分享后,同一個閱讀圈角色的學生再在全班分享,大家互相學習。
學生作業(yè)No.1(discussion leader):
Chapter 1: Did Mandela go on studying after his father died?
Chapter 2: Why did Mandela and his friend decide to fight the government?
Chapter 3: What did Mandela do in prison?
Chapter 4: What did Mandela try to do as a president?
Open question:
(1)Why did Mandela’s son ask“Where does daddy live?
(2)Why could Mandela become the president after 20 years’prison life?
學生課下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文本的內容。課上又在教師引導下完成了各章節(jié)信息的梳理,對內容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所以在完成閱讀圈discussion leader 的任務時學生能夠提出一些針對文本內容有深入思考的問題,并在課上小組分享。學生通過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完成對信息的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內化與運用。
學生作業(yè)No.2(character captain):
S1:I think Mandela is very diligent and strong-willed.We can see it from the sentences“He decided to study law.He had barely enough money to buy candles for light to read in his room.But he passed the exams,and with his friend,Oliver Tambo,they opened a lawyer’s office.…At night they worked hard at their studies and educated themselves.”
S2:I think Mandela is brave.We can see it from the sentence “He said boxing taught him to stand up to bullies.”
S3:I think Mandela is selfless.We can see from the sentence“He was prepared to die for the freedom of his people! ”
學生在文本閱讀中通過捕捉一些有代表性的語言描述,完成對人物的深入理解,發(fā)現(xiàn)了曼德拉勤奮好學、意志堅強、勇敢和無私的優(yōu)秀品質。同時也體會到了寫作中用事實描寫比只用一兩個形容詞陳述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學生作業(yè)No.3(word master):
His cell was tiny.He could cross it in three paces.At first he slept on a mat on the floor.In winter he shivered under thin blankets.He had to wear a shirt,shorts and sandals.They worked in the blinding light of a lime quarry.The food was not at all nourishing.But on Christmas Day they were given an extra cup of coffee.
I think this paragraph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that Mandela lived a very terrible life,but he didn’t give up hope and study.He even finished his great works Long Walk to Freedom.
學生在閱讀文本時關注到了對曼德拉在監(jiān)獄生活條件的描述,分析并闡明了作者的寫作目的是用艱苦的生活狀況映襯曼德拉不畏困難、意志堅定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這種可貴的精神幫助他完成了著作《漫漫自由路》。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語言的內涵,學會用生動的語言表達,例如:cell,the blinding light,extra 等表達生活的艱苦與貧乏。
學生作業(yè)No.4(connector):
Racial discrimination began in the colonial era.In South Africa,racial discrimin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partheid,which is the basic nation policy of white racists and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300 years.Now in the USA,this is still a serious problem.
In this book,Mandela finally became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He made great efforts to fight against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I think he is a great hero.And another person,the actor who performed the Black Panther——Chadwick Boseman,is also a hero of the colored people.He found out that he had cancer four years ago,but he kept on making films while fighting the disease.As an actor,he stuck to his principles and fought against the unfair treatment.He has become an inspiration for colored people.
學生通過閱讀文本了解了種族歧視以及相關的歷史,聯(lián)系實際談到了在美國發(fā)生的種族歧視事件,說明種族歧視在300 年后的今天還依然存在。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反對種族歧視的領袖人物層出不窮,過去有曼德拉總統(tǒng),現(xiàn)在有電影《黑豹》的男主角查德威克·博斯曼(離世前)等一些人在爭取種族平等中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學生通過聯(lián)系實際體會到了爭取平等、自由是人們不變的夢想和追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中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 個民族為什么能和平共處。有些學生用道法課學習的知識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我們實現(xiàn)了跨學科知識的融合。
首先,在將近一個學期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在閱讀《典范英語》七級時,因為詞匯量大,理解文本內容相當困難。所以為了保證學生順利閱讀,教師指導學生將課后注釋抄寫到原文,這樣可以減少生詞的干擾,增加閱讀流暢度,順利體驗閱讀過程和樂趣??傊?,教師一直鼓勵并指導學生標注生詞意思,排除大部分閱讀障礙,這樣學生才有堅持閱讀的動力,進而養(yǎng)成持續(xù)閱讀的習慣,達到更有效地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升閱讀能力的目標。
其次,教師先要搞清楚閱讀圈的具體角色分工,并根據(jù)學生分組情況有選擇性地選取其中的一部分角色或者創(chuàng)設一些新的角色,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事情做,充分落實英語學生活動觀。在閱讀第二課時前,要提前了解學生完成的閱讀圈任務,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給與指導。比如:根據(jù)章節(jié)內容提出的問題是否體現(xiàn)的是關鍵性內容,開放性問題是否能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
再次,教師給學生的閱讀時間要充分,學生才能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當學生遇到問題或課堂活動不能按我們的預期進行時不要著急,課后自己反思并和參與研究的教師一起討論,找到方法。研究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嘗試,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閱讀圈活動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學生逐漸意識到積累同一話題下的詞匯對寫作的幫助;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獲得了初步的鑒別能力;學生能夠從閱讀體驗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更加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閱讀是陪伴學生一生的習慣,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一直是英語教師關注的重點。在課堂閱讀教學方面教師側重的往往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化意識。我們現(xiàn)在借助《典范英語》系列讀物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前閱讀的自主學習方式、課上分享、交流和討論等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增加閱讀體驗、塑造閱讀品格,最終提升閱讀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