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棘洪灘街道中心幼兒園 魏秀云
幼兒園的教育是需要幼兒園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去引導幼兒主動進行活動的教育過程,要求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幼兒的真實感受和體驗。其中,家庭教育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幼兒在家庭日常點滴的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當今流行的繪本閱讀教學,可以以繪本作為載體,讓幼兒學會一邊閱讀一邊思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合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可以在興趣的搖籃中,潛移默化地吸收其中的精華,樹立榜樣意識,養(yǎng)成良好習慣,從而達到長期教育的目標。本文將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繪本閱讀為載體,感知親子繪本活動的重要性、采取多種途徑開展親子繪本活動,開啟快樂閱讀新篇章這幾個方面簡單探討如何在幼兒園開展親子繪本活動。
“要扣好人生中第一顆扣子?!边@便充分體現(xiàn)了在幼兒園階段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兒時期如果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對一個幼兒的一生都有很大的益處,但如果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不到位,無論幼兒園的教育如何,都會對幼兒產生難以改變的不良影響。所以,在社會日益發(fā)展和進步的今天,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也成為國家發(fā)展的重中之重,而這一切都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手段,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幼兒園全力以赴,指導家長教育幼兒。
繪本,又稱圖畫書,是圖畫和文字與幼兒讀物的衍生物。在早期教育中,繪本閱讀對培養(yǎng)幼兒的文字表達能力、內心真情流露和價值觀來說具有主導作用。親子繪本閱讀活動是由國外引進的教學方法,在圖片和聲音結合的教學過程中,能促進幼兒更輕松地理解故事和包含的情感教育。其實,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合適”,要在孩子“合適”的年齡,開展“合適”的教育,因為教育的過程應該是帶給幼兒快樂的,而不僅僅是一份沉甸甸的任務。而繪本閱讀多以圖片的形式,生動直觀地用圖來分解文字,讓教育變得輕松、有趣,更便于被幼兒接受。當幼兒翻開繪本,就算他們不識字,也能在作者畫的有限空間里獲得無限的想象空間,當幼兒徜徉于繪本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時,可以不由自主地跟著故事情節(jié)進行自主探索,從而深受繪本表達的寓意的影響。因此,一本好的繪本,能用有限的篇幅畫面,來表達深刻的寓意,并且可以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取對深刻意義的認知,即用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詮釋了深刻的道理,讓幼兒從中汲取精華,提升自我。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禮貌用語,有時候需要教師反復強調,小班有的幼兒還是不能恰當?shù)剡\用,通過卡通人物或小動物對話的形式,來教會幼兒學會使用“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生活中,當幼兒犯錯誤時,家長要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不要打罵孩子,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有趣的、有教育意義的繪本,讓幼兒閱讀,使其在愉快中接受教育。幼兒要懂得謙讓、幫助、尊重、善待他人,家長除了在家里為幼兒做好表率、做出榜樣,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好品質養(yǎng)成等方面的繪本,鼓勵孩子向繪本中的好孩子學習,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
一本好的繪本,一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淀,還能流傳于世,其中的圖畫色彩豐富、線條優(yōu)美,不僅體現(xiàn)作者非常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內容包羅萬象,還能讓幼兒在閱讀中,猶如走進百科全書,獲取關于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信息,去觀察、思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當幼兒接觸的知識多了,認知空間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拓展,從而幼兒的內心也就有了自己對事物的評判標準。
比如,幼兒平時看到一些小蟲子,不知道它是害蟲還是益蟲,總要和同伴爭論不休。為此,教師在閱讀區(qū)投放有關昆蟲方面的百科全書,讓幼兒去閱讀,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并引導家長平時多帶孩子閱讀有關繪本、走進大自然多收集有關方面的知識,讓幼兒在自主、愉快中開闊視野,獲取知識,逐漸建立自己的判斷標準。
對教育來說,在幼兒時期,正是塑造品格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幼兒的品格就基本定型了,一旦過了這個黃金時期,以后的教育雖然可以讓幼兒學到更多的知識,拓展自己的事業(yè),但很難再對幼兒的品格做出改變。而優(yōu)秀的繪本,是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的三觀,從而塑造幼兒的品格的。
比如,日常生活中幼兒難免有一些壞習慣,家長想盡辦法給幼兒糾正但卻沒有效果。像有些孩子晚上總想看電視,不睡覺,為此,教師引導家長睡前和孩子一起閱讀好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的繪本,讓孩子了解壞習慣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安靜、愉快入睡的好習慣,睡前閱讀的好習慣。
良好的、適宜的環(huán)境能帶動幼兒之間的互動,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語言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親子繪本活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關系到孩子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需要符合各個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讓每個孩子都能滿足自己對環(huán)境的需求。
比如,為給幼兒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我們積極創(chuàng)建“家庭閱讀區(qū)”、組建“家庭閱讀小組”,定期舉辦“家庭讀書會”,給每個家庭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家庭閱讀區(qū)里,每個孩子都可以和家長一起進行繪本閱讀,由教師在旁指導,家長引導孩子讀書,每個閱讀區(qū)都設有家庭閱讀小組,由兩到三個家庭組成小組,與其他小組進行一些小型的繪本閱讀比賽活動,此外,幼兒園還定期舉辦家庭讀書會,讓每一個家庭閱讀小組站到臺上分享自己閱讀的繪本以及自己的讀書感想;定期邀請“故事媽媽”“故事爸爸”和“故事寶貝”,給幼兒講述繪本故事,在家庭讀書會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家長可以被邀請成為“故事爸爸”和“故事媽媽”,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幼兒可以成為“故事寶貝”,當選的父母和孩子需要引導其他家庭閱讀小組進行繪本閱讀,并分享自己的閱讀故事;最后,幼兒園定期組織比賽活動,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孩子和父母更加注重繪本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及家庭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家庭閱讀習慣,開啟家庭繪本閱讀之旅。
“合適”是開展一切活動的基礎,所以在開展親子繪本活動前,幼兒園需要根據(jù)幼兒的具體實際情況,指導家長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通過繪本閱讀,使幼兒在愉悅中接受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只有這樣,家庭繪本閱讀活動才能有條不紊地的開展,才能取得顯著的成效。
比如,為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利用繪本《愛睡覺的娃娃》,在幼兒仔細閱讀的同時,向幼兒提問題:“繪本中的娃娃在干什么?通過這個繪本,你知道睡覺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嗎?”還可以用唱兒歌的形式便于孩子記憶:“衣服鞋子放整齊,鉆進被窩手放好,閉上眼睛睡覺覺,一覺醒來精神好。”通過短短的朗朗上口的兒歌,引導幼兒知道,睡覺時要把衣服鞋子等整理整齊,放在固定的位置,睡覺時要保持安靜,不要嬉笑打鬧,影響他人入睡,起床后要學會自己穿衣、洗漱,自己整理好被褥,等等。
閱讀形式的多樣化可以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為使親子繪本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在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的基礎上,積極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編興趣,鼓勵家庭自制繪本創(chuàng)編故事,把自己的看到的、想象的畫出來,把童年的快樂留下來,把有趣的事講出來,讓“創(chuàng)編故事”走進幼兒的生活,將閱讀的快樂放大到每個幼兒和家庭身上。我們開展“自制創(chuàng)編繪本故事”分享會,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和爸爸媽媽一起自制創(chuàng)編的繪本故事,這樣不僅讓幼兒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還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還開展“我是小小表演家”比賽活動,讓家庭進行繪本表演,在角色表演中讓幼兒體驗繪本的魅力。在開展家庭繪本閱讀系列活動中,教師還與家長一起深度解讀繪本,挖掘繪本元素,陪幼兒一起玩,一起編,一起演。讓家園繪本“悅”在讀,讀出收獲、讀出愉悅,“樂”在創(chuàng)編,創(chuàng)出樂事,創(chuàng)出悅事,使家園共創(chuàng)“繪本情”,共圓“讀書夢”。
比如,有聲有色的立體繪本,能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聽到聲音、看到立體畫面,會讓幼兒產生好奇的心理,從而更加喜歡繪本閱讀,為此,我們引導家長和幼兒一起自制創(chuàng)編簡單的立體繪本故事,使孩子對閱讀繪本故事、自制創(chuàng)編繪本故事更加感興趣。平時在幼兒閱讀繪本時,針對有故事情節(jié)的繪本,教師總是引領家長、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久而久之幼兒每閱讀一本有故事情節(jié)的繪本,就不由自主地進行創(chuàng)編,還主動邀請爸爸媽媽一起表演。多種多樣的閱讀形式,不僅激發(fā)了家長和孩子的自制、創(chuàng)編、閱讀興趣,還使親子繪本活動內容更加富有情趣,更加豐富多彩。
幼兒在親子繪本活動中,由于文字積累有限,且缺乏閱讀經驗和方法,往往會對閱讀內容難以理解,失去閱讀興趣。針對此類問題,幼兒園需要教會家長采取多樣化的閱讀指導方式,化解幼兒的閱讀障礙,加深閱讀理解。生活是幼兒從小到大必須接觸的環(huán)境,也是幼兒最熟悉的環(huán)境。為了在游戲中再現(xiàn)生活的科學知識,我們需要選擇與孩子成長密切相關的原料,如動物、植物、人體、光、影、色、電、磁、聲、氣、水等,營造幼兒的熟悉感,啟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比如,在“我的魔法水”的教學活動中,把生活中最常見的水作為科學教學活動的元素,這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水的“浮力”。游戲期間,為每個幼兒準備一碗水,并供給幼兒不同的材料,如鵝卵石、塑料泡沫、綠葉、玻璃珠、硬幣、橡皮等。在教師的充分指導下,讓幼兒觀察不同物體入水的結果,并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對水有新的認識。雖然這些現(xiàn)象的內涵可能讓幼兒難以理解,但它能讓幼兒了解“浮”與“沉”的區(qū)別,對水有新的認識,使幼兒逐漸有了科學的視角和探究精神的形成。同時,要利用游戲中幼兒周圍事物的整合,讓他們感覺到科學就在身邊。使他們真正愿意探索,喜歡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在幼兒教育中,家長也同樣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兒的閱讀教學中,幼兒是教學的主體,而幼兒園和家長只是幼兒的引導者,不能代替幼兒思考、表達,開發(fā)幼兒的思維、拓寬幼兒的思路,才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和關鍵。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家長要根據(jù)幼兒的自身情況,給幼兒充分自由的空間去積極地思考、主動地探索,在合適的時候再加以指導,讓繪本閱讀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使親子繪本活動彰顯獨有的魅力,變得更加精彩。
為此,幼兒園就可以組織“家校合作計劃”,通過家長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作為載體,進行親子游戲設計,如此一來不但能加強和諧親子關系的構建,還能通過家園合作將幼兒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最終在家長與教師的雙重努力下實現(xiàn)家園共同進步,全面提升幼兒教育的力度。比如,幼兒園可以定期舉辦家庭繪本閱讀指導會,讓家長參與進來,由教師參與指導,教給家長更多的閱讀教育技巧,讓孩子在家也能接受高質量的繪本閱讀教育。當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家長不應該立馬給出答案,因為直接給出答案會喪失讓孩子動腦思考的機會,而是要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實在沒有辦法解決,家長再循序漸進地進行適時指導,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地思考,向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只有這樣的指導才會更加有效,才能讓孩子真正理解繪本里的奧秘,因為這給了孩子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出答案。此外,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要盲目打斷幼兒的思維,要靜下心來認真的傾聽,要學會及時關注孩子的閱讀狀態(tài),從而判斷出孩子是否真正能理解繪本里的內容,如果不能理解,教師可以加以適時的指導,使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
綜上所述,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繪本閱讀給予了一個絕佳的渠道,讓教育變得生動有趣,讓親子繪本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是幼兒園和家長對幼兒進行閱讀教育的一個良好載體。通過家長的參與,幼兒園的孩子對繪本的內容有了更濃厚的興趣,幼兒從中獲取豐富的知識信息,逐漸建立自己的價值判斷。而家長也是第一次嘗試以這樣一種方式,從一個家長的角色轉變成了一個家庭教師的角色,將合適的繪本與孩子一起分享,這樣,幼兒不僅在活動中可以獲得自信、增加知識儲備,而且還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養(yǎng)成良好的家庭學習習慣,實現(xiàn)在家庭中學習分享,在分享中不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也能享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