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實驗中學 時鄭華
高中生的學習任務較重,學習壓力相對較大,而高中教師面對升學的壓力往往焦頭爛額,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通常無暇顧及。此時,高中生家長就應該發(fā)揮其巨大的作用,注意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活中的點滴變化,注意孩子的情緒管理,更要注意孩子的價值觀走向。要知道,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會成為孩子的指路明燈,而失敗的家庭教育有時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因此,立足學生各種突出的心理問題,對其進行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成長特點的家庭教育是必要的。
高中生受其年齡特點和所處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在心理問題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共性。由于面臨升學的現(xiàn)實問題,他們承受著同樣的巨大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在這種壓力下,當然就也極易造成學生的抑郁和焦慮。此外,年齡和性格的特點還會使高中生存在偏執(zhí)與敵對、人際關系敏感、情緒不穩(wěn)定等各方面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將會嚴重影響高中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甚至會對其日后進入社會生活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
高中生普遍面臨著嚴峻的升學挑戰(zhàn),一方面來自教師因渴望提高升學率而施加的壓力,另一方面來自家長望子成龍的迫切愿望,學生夾在中間,雙方壓力猶如兩座大山,往往壓得學生喘不過氣。在這種無形的壓力下,久而久之,學生難免會身心俱疲,最終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這種心理負擔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必然會導致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及學習效率。
高中生普遍存在著一定的逆反心理,他們行事比較偏激,也比較固執(zhí),很多學生屬于“劍走偏鋒型”,這也極易導致他們在某些事情上因一時沖動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悔恨終生。除此之外,高中生還通常會存在一些敵對心理,可能是敵對教師和同學,也可能敵對自己的父母及其他親人,這種敵對心理也反映出了他們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特殊問題。
一些高中生對人際關系方面表現(xiàn)得較為敏感,他們疏于與人交往,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往往表現(xiàn)得比較害羞,或者比較尷尬,尤其在同異性交往的過程中,這些特點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然而,無論是學生在同教師、同學、朋友乃至任何陌生人之間的人際交往,只要家長發(fā)現(xiàn)有敏感或異常之處,就應該引起重視。他們羞于表達,羞于交流,有時也是心理上的一種不自信,如果置之不理,長此以往也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出現(xiàn)。
高中生常常會出現(xiàn)抑郁或焦慮的狀況,這是基于他們所面臨的壓力及所處的環(huán)境引起的。這種抑郁和焦慮如同成年人為工作奔波忙碌,為生活瑣碎煩心一般。高中生面對堆積如山的試卷練習和大大小小的考試早已不勝其煩,還要擔心自己因達不到家長預期的目標而受到批評,更懼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長期的抑郁和焦慮使高中生在水深火熱中掙扎,導致不少高中生頻發(fā)心理問題。
高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極易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他們找不到管理情緒的有效方法,常常因為一件小事而大發(fā)脾氣,殊不知不合理的宣泄只會使事情變得更加嚴重,也會導致自己的情緒越來越壞。情緒的不穩(wěn)定嚴重影響高中生健康心智的養(yǎng)成,最終可能會使自身的性格變得暴躁易怒,且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再得到有效的改變。
對學習壓力大、學習負擔重的高中生群體來說,一個溫暖的家庭、一對教育方式得體的父母是他們強有力的后盾和心理支撐。如果說家庭環(huán)境影響學生的性格,那么家庭教育則決定學生的心態(tài)。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能幫助學生有效減輕壓力,并真切感受到關心與愛。他們會向自己的父母敞開心扉,積極求教,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點。因此,要想解決高中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就必須回歸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是解決高中生心理問題的關鍵所在。
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會讓學生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正向積極的家庭教育并不一定是父母的疾言厲色和喋喋不休,這樣反而會使學生感受到厭煩,加重其逆反心理。相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化身為孩子的貼心知己,始終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代替沉重壓抑的學習氛圍,用活潑向上的生活氛圍代替節(jié)奏緊張的生活氛圍,為孩子營造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在這種氛圍下,高中生的心理壓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他們的心理問題也就會得到更好的解決。
來自家庭和父母的關懷與溫暖,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高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時,其實他們最需要的往往就是父母的一句關心和問候,父母細水長流的關心和問候,會不斷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因此,擁有良好溫馨的家庭氛圍的學生往往比家庭環(huán)境相對較差的學生心理問題更少。高中生學習壓力大,家庭教育發(fā)揮極大的作用,幫助學生理順思緒、疏導心理、緩解壓力,可以成功輔助學生渡過“難關”,完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轉折點,助力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異常,對孩子進行開導,幫助孩子解決疑慮、打開心結,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朝著錯誤的方向進擊,最終導致一錯再錯,不可控制。有些家長比較嚴厲,教育方式比較極端,這會導致孩子懼怕父母,遇到事情不愿意跟父母溝通交流,而自己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驗,最終吃了人性險惡的虧。因此,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可以和孩子成為朋友,讓孩子跟自己無話不談,這樣孩子才可以敞開心扉,突破層層迷霧,到達光明的彼岸。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長輩對下一代實施的綜合性教育,既是基礎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起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關系到整個社會風氣的優(yōu)劣,國家民族的興亡。家庭教育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教育形態(tài),能促進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為個體社會化夯實基礎。
家庭重抓個體教育,學校重抓整體教育。家庭教育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其個性發(fā)展,而學校教育則有利于紀律性,榮譽感的培養(yǎng)。二者都是有利有弊,可以互補。父母是感性的,教師是理性的。二者的差異不是人的不同,而是角色的不同。所以在眾多教育成功的案例中,無論家庭貧富或是父母知識水平高低,家長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嚴慈相濟,對孩子要求嚴格、獎懲分明。這樣的例子在古今中外,不勝枚舉。
大部分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足的,除了看管孩子,他們還有其他的工作要完成。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教育大多數(shù)時候并沒有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體系性、前瞻性以及規(guī)劃性的模式。雖然父母對孩子有極其偉大的愛意,在教育上很多家庭不惜代價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但是依然存在盲目性和滯后性。家庭教育是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互相磨合,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學校教師的積極推動和助力。父母和孩子在磨合中,積累經(jīng)驗,總結教訓,讓家庭教育不斷上升到新的高度。家庭教育不只是作用于孩子,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同時也反作用于父母,父母不斷反思自己,整理教育心得,以求帶給孩子更好的成長體驗和心理體驗。在家庭教育中解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zhàn),家長必須不斷更新觀念,轉變態(tài)度,創(chuàng)新與孩子交流的方式,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溝通與交流是打開孩子心理大門的鑰匙,許多孩子正是因為跟父母之間缺乏交流,把很多話悶在心里,積攢得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嚴重的心理問題。還有一些孩子遇到事情,自己沒有辦法解決,也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向父母求助,而是一味地選擇逃避,那么這件事情就像是在心里壓了一塊大石頭,壓得自己喘不過氣,導致自己沒有心思做其他的事情,甚至引發(fā)抑郁癥等心理問題。此外,更有一些孩子在外面犯了錯誤,因擔心被父母責罵而選擇隱瞞,最終加劇了錯誤的程度,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間多溝通、多交流,可以互相理解對方的想法,走進對方的心里世界,零距離的接觸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愛,深刻理解父母才是自己最堅強的后盾,所以到任何時候都會保持內心的強大。除此之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應該是父母高高在上,用權威和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并且不允許孩子犯任何錯誤。這種嚴厲的愛,其實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進行傷害,只會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孩子不敢跟父母有貼心的交流,最后鑄成大錯,使父母追悔莫及。反觀一些將父母當成知心好友的孩子,會在情感問題初露苗頭時就向父母吐露心思,讓父母幫自己答疑解惑、指點迷津,從而在源頭上解決問題,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結果。
高中生的情感世界豐富多彩,他們在情感方面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一個極度成熟的程度。愛情、親情、友情圍繞著他們,常常帶給他們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豐富著他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學生在各種情感中難免會遇到許多復雜的情況,悲傷、喜悅、分別、團聚,都會為學生的內心世界帶來巨大的沖擊。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時,深入關注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可以發(fā)現(xiàn)潛藏在學生心中最本質的東西,會發(fā)現(xiàn)他們心底最純潔的一面,家長借機引導,進行正向教育,往往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極為重要的積極影響。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十分敏感的,只有父母耐心開導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愛。由此可見,家庭教育中父母雙方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對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孩子的情感世界十分微妙,也十分敏感,父母應該在孩子學習的關鍵期為其創(chuàng)造和諧穩(wěn)定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盡量不觸碰孩子的情感底線和心理防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產(chǎn)生心理問題。
高中生內心敏感,他們的情緒是十分容易變化的,然而有一些高中生的家長由于工作忙碌等種種原因,無法及時察覺到孩子情緒的變化,最終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高中生每一次情緒的變化都是一次情感的激蕩,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好的情緒、壞的情緒背后都必然有其原因,孩子出現(xiàn)壞的情緒,家長有必要及時察覺,抽絲剝繭,尋找潛藏在孩子壞情緒背后的秘密,如此才能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不受情緒的困擾,不做情緒的奴隸。面對高中生各種心理問題,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及時關注到學生的情緒變化,從點滴小事中幫助學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不會使事情越鬧越大。好的教育方式是家長首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身作則,用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跟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和孩子心平氣和的談話往往可以讓壞情緒得到緩解,從而有效地避免因一時沖動而引發(fā)的錯誤結局。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為有效解決高中生心理問題,對孩子擁有全方位的了解,還必須積極與學校教師進行溝通,家校通力合作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優(yōu)的成長條件。不可否認,對家長來說,孩子在校內的一些行為和表現(xiàn)屬于自己的盲區(qū)范圍,而家校及時進行溝通可以讓家長較為全面地看到這些盲區(qū),那么,家長就可以將孩子在校內的行為表現(xiàn)和在家庭生活中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結合起來,借此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主動出擊,探討解決孩子心理問題的方法。
針對高中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家長還可以帶領孩子進行各項解壓活動。一次戶外運動、一次親子郊游、一次野餐、一次旅游,都能讓孩子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忘記暫時的煩惱。孩子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更愿意敞開心扉,更愿意主動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經(jīng)常進行多樣化的解壓活動,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緊張的精神壓力和學習壓力,也可以成為解決高中生心理問題的一劑良藥。
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并不是某一次事件就能引發(fā)的,而是不斷地堆積形成的問題。因此,針對高中生心理問題引發(fā)的家庭教育也需要家長的認真思考,一次半次的家庭教育并不能徹底解決高中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家長應該在每一次家庭教育后積累經(jīng)驗,總結教訓,不斷尋求新的方法和手段,不斷與孩子的內心進行親密接觸,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感受到溫暖和愛,幫助孩子打開心靈的窗戶,打造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