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英橋國際學校 朱少平
本課題研究針對本校學生的家校聯(lián)系實際,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班主任借助“詩意評語”,進一步獲得家校間的有效溝通,不斷指向?qū)W生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筆者在文中主要介紹“詩意評語”的研究背景,并進行學生“詩意評語”的概念界定、撰寫樣態(tài)、價值分析等方面的具體闡述。課題組成員在教育實踐中積極地探求“詩意評語”的撰寫形式,通過問卷了解到學生本人或家長對“詩意評語”撰寫的理解與接受的程度,從而由感性到理性地了解到“詩意評語”的實效價值。
學生評語是班主任在學期結束時對學生綜合表現(xiàn)所給予的語言評價。相較于一般學生的評語,“詩意評語”在語言上富有詩意評價的特征,在作用上易于達成教育學生的目的,并能激發(fā)德育工作者的熱情和智慧。本課題研究的背景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學期結束時的學生評語是班主任對學生做出的相對客觀公平的書面評價。這些程式化的評語很難對學生和家長起到共情作用,因此,教育效果不夠理想。學校德育骨干試圖通過“詩意評語”來追求更好的家校育人效果。
“詩意評語”嘗試改變大多數(shù)班主任喜歡套用“陳舊”的評語撰寫的套路和模式,因為他們工作忙碌,在撰寫評語的工作中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和工作效能感。因此,課題組成員密切地結合“雙減”政策,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通過撰寫“詩意評語”來進一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
近年來,“詩意評語”成為班主任在學期結束時,工作交流的熱詞。課題組成員通過研究國內(nèi)外有關“詩意評語”的撰寫樣態(tài),尋求突破“一般評語”的撰寫形式,進一步歸納出學生“詩意評語”撰寫的創(chuàng)新形式,以期在學校申報的市級“英橋少年‘自信’品格的創(chuàng)享行動”品格提升工程中,指向?qū)W生“詩意評語”撰寫的形式與價值研究,以期更好地達到育人效果。
本課題是針對立德樹人理念下的校本德育行動進行的實踐研究,也是根據(jù)區(qū)域教育共同體提出品格能力提升的要求及在“雙減”政策推進中,班主任在教育生活中充分挖掘?qū)W生“詩意評語”的價值育人功能,爭取家校合育,有效溝通,不斷指向?qū)W生品格能力的提升及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的研究。
本課題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來指導學生的生命個體健康成長。到了育才時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明確提出了教育者要設計真善美的活人的任務。因為創(chuàng)造真善美的人格,實質(zhì)上是抓住了德育工作的核心。因為“詩意評語”的妙處就在于抓住學生個性,起到共情作用,進而達到讓學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采用詩化的語言來評價學生,其語言清新活潑,給予學生形式新穎、讀得明白、想得通透的話語評定,使學生樂于接受,進而達到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以及教育學生的目的。在德育骨干的引領下,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需要善于提升 “詩意評語”的育人效果,充分發(fā)揮學生評語的教育詩意性,讓學生從中得到教師的關愛與指導,獲得成長。
本課題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專題之一,對于如何提升評語撰寫的有效性,班主任隊伍共同探討如何寫好學生評語,以及心理效應在撰寫學生評語中的運用。課題組成員通過文獻檢索,了解到國內(nèi)學者王博提出的建立學生評語檔案的意義后,積極主張建立學生評語檔案及提出操作建議。同時,國內(nèi)很多研究者發(fā)表了大量有關評語撰寫的論文,他們在研究和實踐中分析了評語的作用,辨析了管理者在德育工作中追求學生評語撰寫的新穎形式。如藏頭詩“怡”的評語:“張弛有度愈奪目,樂把心扉紙上書。宜(怡)將勤勉付來路,方能撥云見日出?!边@是給學生張樂怡的期末評語,在評語中,老師肯定了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也說出了學生喜歡把自己的心事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表達的特點,并在后兩句寄托了她的期許和祝愿。教師如果不是平時對學生觀察細微,對他們的性格、優(yōu)缺點等了如指掌,是很難寫出這樣準確、到位的評語的。又如:鈺涵書法漂亮、志向遠大,筆者送她的評語是“‘鈺’上青天攬明月,‘涵’潤紙墨緯經(jīng)間”;芷瑤是一個如幽蘭般淡雅清香的女孩,又彈得一手好琴,筆者送她的評語是“‘芷’若含香沁心脾,‘瑤’琴妙曲舒人心”。
教師通過這種新穎的形式,讓學生有閱讀期末素質(zhì)報告單上的評語的興趣,首先消除了排斥和逆反等心理。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觸動學生的心靈,也有助于得到家長、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xù)地發(fā)展。
當下,本校幾位德育骨干引領多位班主任,積極撰寫學生“詩意評語”,期望在“詩意評語”的引導下,學生能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有方向性和階段性的目標,這樣有利于學生優(yōu)良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這些實踐研究成果結合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追求撰寫“詩意評語”對學生行為和思想產(chǎn)生正面影響,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如打油詩。凌的評語:你是一位優(yōu)秀的班長!在就職演講時,大家支持你,你有很好的人緣;在處理事情時,你以友好的方式對待他人;在學習時,你有傾聽和發(fā)言的良好習慣,是同學們心中的榜樣。老師以打油詩來贊美你:女孩人緣好,學習肯用功。待人有禮儀,助人很熱心。班內(nèi)數(shù)登臺,凌寒獨自開。
筆者以“詩意評語”這種新奇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和期待,激發(fā)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正如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說,兒童是正在發(fā)展中的人,他們的可塑性很強?!翱赡苄浴笔莾和奶刭|(zhì),我們需要用心地剝開“現(xiàn)實性”的面紗,去發(fā)現(xiàn)、引導和培育兒童的“可能性”向最佳的方向發(fā)展。
費爾南多·薩瓦特爾說,教育的價值在于它是“溫暖人性的乳汁”。筆者在從事十多年德育工作的經(jīng)歷中,切身感受到:班主任對學生的引導不能缺位,不僅要考慮到“詩意評語”的形式要服務于評價內(nèi)容,還要想到“詩意評語”必須具有教育意義。在教育生活中,班主任要試著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學生評語才是受歡迎的,易于被學生接受的。班主任要因材施教,靈活地采用適切的形式撰寫學生的“詩意評語”。課題組成員在主題交流與研討中,發(fā)現(xiàn)“詩意評語”的撰寫形式多樣。如:結合評語的內(nèi)容,要富有詩意的特征,有的學生仿照古典詩詞進行撰寫,有的學生以現(xiàn)代詩的形式進行表現(xiàn),有的學生以名言警句的方式進行概括等。如胡蝶的評語:笑靨可人如花,課堂發(fā)言不喋。管理如建堞,“延遲”中忙不迭。胡蝶,胡蝶,舞動一只蝴蝶。筆者用純真的文字浸潤學生詩意的童年,采用詞體來一一呈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從她的面帶微笑處事,寫到課堂表現(xiàn)、班級管理工作效果,及在延遲服務中積極參加活動。最后以一句富有詩意的評價,讓學生會心一笑。
以上學生評語案例,以“詩意評語”的形式進行評價。班主任所表達的內(nèi)容,在交流方式上,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內(nèi)容上,對學生來說沒有理解難度;在情感上,相信學生的接受和認可度會比較高??梢?,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規(guī)范行為、涵養(yǎng)人格,葆有一顆中國心。
從教育學角度來看,教育的核心不是教,而是育。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班主任通過搜集有關學生個體的相關內(nèi)容,用詩意的語言進行評價,積極探求“詩意評語”的不同撰寫形式,并以問卷調(diào)查或訪談的方式,了解學生本人或家長對“詩意評語”形式的情緒體驗,追求“詩意評語”育人效果的價值。班主任在研究中,要不斷地進行文獻學習,不斷地根據(jù)自身實踐經(jīng)驗,提煉“詩意評語”對學生個體的價值及對參與研究的德育工作者的價值。在抽樣研討中,課題組成員總結出“詩意評語”的研究價值有以下四個方面:
班主任在評語中給予學生特別期待,會正面影響到學生。以詩一般的語言,充分發(fā)揮期望效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行為和思想方面的影響。
每當期末結束后,學生和家長在焦急等待成績的同時,也在等待另一個重要的評價——期末學生評語。這是教師對學生在一學期中表現(xiàn)情況的評定,從一定意義上講,期末評語也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良好平臺,是家校有效溝通的一種方式。
學生評語是對全體學生充滿個體性和個性化的評價,是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在育人方式上追求新的方式方法。
通過骨干教師的交流研討和青年教師的積極參與教育實踐,我們達到師德修養(yǎng)的共同提升。
有人說,人的成長需要兩種東西:一是成長的方向;二是成長的動力。班主任在給學生寫評語的時候,倘若能夠讓學生明白該做什么,那么,他就能夠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關注越多,表達的細節(jié)就會越多;愛得越深,話語方式就會越真摯而親切。學生評語不僅是語言的藝術,還是愛的藝術。班主任通過“詩意評語”來激發(fā)學生不斷發(fā)展的動力。賞識學生,不僅是教育的手段,還是教育的目的——讓學生學會賞識。因此,班主任要善用“詩意評語”,讓溫情和美好在家校間流淌,讓“詩意評語”傳遞情感與思想,讓師生在心靈的最深處來一次觸碰。段惠民老師說過,育人就是育心?!坝摹本褪鞘箤W生的內(nèi)心豐盈、寬厚、包容、進取,是對靈魂的內(nèi)在激活,讓學生激活的靈魂成為其自我發(fā)展的驅(qū)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