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美 (山東省棗莊市實驗學校)
班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往往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不僅是老師的得力助手,還可以鑄就整個班級的魂,成為整個班級的核心力量,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有助于全班同學勁兒往一處使。集體有了魂就會強大,猶記得前幾年熱播的電視連續(xù)劇《亮劍》,李云龍的獨立團之所以敢打、能打、善于打,就是因為他們有魂。同樣,班魂對一個班級的發(fā)展也至關重要,而班魂的產(chǎn)生則是由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鑄造的。
通過集體表決,班干部的產(chǎn)生流程一般要經(jīng)過同學自我推薦、進行競選演講、經(jīng)過民主投票的方式產(chǎn)生。這樣產(chǎn)生的班干部不僅有著一顆熱情的、服務大家的熱心,在同學心目中還具有較高的威信。在學校分管處室和班主任的引領與幫扶下,所有班干部工作迅速上手、認真負責、顧全大局,人人都爭著為班級建設做貢獻。
班長劉熙允的作用功不可沒,時常針對班級存在問題召集班干部會議,集中商議對策,分配臨時任務,使班級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他們每周進行工作總結,針對班級12個學習小組及時指出他們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對他們進行打分量化,同時選出優(yōu)勝小組。在班委的建議下,我班實行“學生在校周表現(xiàn)匯報”制度,號召學習小組幫助小組內(nèi)習慣不好的學生改掉壞習慣,同時告知家長該同學有哪些優(yōu)點,選擇目前階段的一個缺點集中進行矯正。通過這樣的方式架起了學校和家庭溝通的橋梁和信任。
班級內(nèi)務是最繁雜、最不起眼的工作,衛(wèi)生委員趙祥宇主動扛起了這個大旗。每天早晨、上下午大課間、放學后,督促值日生完成值日,有時還要親自示范如何掃地,如何拖地,提醒隊員們注意保持衛(wèi)生習慣,做到衛(wèi)生打掃無死角,桌椅板凳一條線,窗明幾凈環(huán)境好。在他的帶動下,全班同學共同努力,班級內(nèi)務評比成績一直在級部遙遙領先。其他干部在自己的崗位上也盡職盡責,帶領隊員們不斷克服困難,追求進步。
我班學生最經(jīng)常說的就是“我們班”這三個字,而且說的時候自然流露出一種驕傲感和自豪感。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維活躍,身體和心理均發(fā)生重大的轉(zhuǎn)變,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稍不留神,學生就會走向錯誤的方向。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班主任都要留心觀察,及時地捕捉到孩子們細微的變化。比如,有的女同學開始偷偷化妝、佩戴首飾、美甲、燙發(fā)或者頻繁地變換發(fā)型,個別男同學則學會了抽煙、喝酒、燙頭、拜把子等。思想決定行動,這些變化預示著孩子們的思想發(fā)生了變化,一定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家校聯(lián)手方能使教育更加有效。否則,放任這些現(xiàn)象的恣意發(fā)展,不僅不利于這些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會對整個班級的風氣造成不好的影響。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一定要細化,要努力做好學生人生路上的“指明燈”,讓學生人生路上盡量少走彎路。
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敝袑W生具備好習慣的標準除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還有我們班根據(jù)校情和班情共同商議制定的班規(guī)。比如,我們是借重點高中學校的校舍和校區(qū)上課,平時的行為習慣就不能影響高中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課后服務實施后,學生要在高中學校食堂吃飯,必須遵守高中部的食堂管理要求,盡量不造成高中部學生管理的困擾。一部分好動的孩子總是喜歡在課間追逐打鬧,潛伏著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我們規(guī)定課間禁止追逐打鬧。還針對個別同學利用課間抄襲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作業(yè),或者上課小聲唱歌、說話、踢前面同學的凳子等現(xiàn)象分別有針對性地制定了班規(guī)。學生最了解學生,這些“本土化”的班規(guī)都是學生們提議,然后全班民主表決通過的,所有同學無異議后張貼在教室內(nèi),大家共同遵守,并據(jù)此制定了量化細則。為了讓這些規(guī)范真正落實到位,班級實行班主任、班干部、小組長、組員四級管理制度,嚴格執(zhí)行量化細則,每周公布一次,評選出優(yōu)秀學習小組,給他們優(yōu)先選取位置的權利,同時個人的量化成績還會成為學期末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這種管理制度不僅有助于學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實現(xiàn)自我教育,還能促進學生之間互助互管。每周一班會課上,每個學習小組查找自身存在問題,共同商議、整改。孩子們的自我管控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此同時學生也收獲了好習慣。比如,孩子們已經(jīng)習慣了彎腰撿起地上的廢紙,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悄然形成;遇事冷靜、不沖動,沉著的處事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說文明語、做文明事,良好的待人接物習慣已蔚然成風。
每一位在我班上課的老師無不稱贊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好,有禮貌,班級氛圍好。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這本書中曾說:“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具有說服力的批評,這些做法,乍看起來都是為了把學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動機,或者說僅僅靠善良的動機,未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每對孩子進行一次批評,實際上就是讓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壞孩子、惡劣的孩子、十分討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們從成年人的角度越認為自己對某個學生的看法根據(jù)十足,恰如其分,就越會給兒童的心靈造成創(chuàng)傷,越會使兒童感到走投無路,無所適從,越會使本來缺乏經(jīng)驗的兒童今后的行動更冒失,更輕率?!辫b于此,每當學生犯錯時,我從不粗暴批評或大聲訓斥,而是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其進行正面引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體系,學校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一定要用好這24字核心價值觀。在班級管理中時刻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對學生的德育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支撐,讓學生真正領悟其內(nèi)涵,并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次,杜元澤和李政諭因一點小事鬧了矛盾,吵得面紅耳赤。我先單獨找他們談話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出了杜元澤口說臟話,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和諧”,李政諭在不經(jīng)過別人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動用別人的物品,違背了“誠信、友愛”。兩位同學一點就通,紛紛表示要和解,且相互道歉。這種做法不僅維護了學生的尊嚴,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教育,讓他們有一種安全感,自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從容和自信。
要塑造一個團結友善、凝聚力強的班集體,光靠老師的說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在集體活動中或班隊會中進行班級凝聚力的培育。學期初,我主持召開了一次班隊會,主題是“我們班……”,要求每一名同學給班級設定一個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作為班級一員的你,應如何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每一名同學都要到講臺上大聲講給同學聽,每一名同學講完后,我都會引導孩子們鼓掌。一節(jié)課下來,大家所說的目標也無非是歌詠比賽、體育比賽、朗讀比賽、學習成績、習慣養(yǎng)成、班級班風等,然后引導孩子們把這些個人的班級目標轉(zhuǎn)化成所有同學的班級目標,并為之奮斗。一個月后,我們班被學校評為“標兵班”,當獎牌懸掛在教室門口時,孩子們圍成一團欣喜地看著我們共同的成果,那種喜悅和自豪感溢于言表。此時我放權給班委召開了“我愛我班”主題班會,聽著同學們講述班級中的好人好事,聽著他們自我剖析和今后要努力奮斗的目標,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全班同學智慧眾籌,團結一致,先后在軍訓匯演評比、跑操比賽、“唱紅歌”歌詠比賽、“憲法衛(wèi)士”學習測試等活動中獲得優(yōu)勝班級。隨著這些集體活動的籌備、開展、評比,頒獎,極大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同時,我們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召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主題班會活動,學生們衷心表達自己對祖國、對黨的誠摯祝福并樹立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決心;“爭做新時代好隊員”主題活動,孩子們深刻感受到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的神圣使命感和責任感;“紅領巾心向黨”主題活動激勵學生為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而奮斗。一次次主題活動,不僅提升了同學們的思想政治覺悟,還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協(xié)作能力、組織能力等都有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