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勝暉,李周斌,劉 舟
(豐城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江西 豐城 331100)
阻生牙是口腔頜面外科的常見病,主要受到鄰牙軟組織阻力和智齒生長時骨阻力的影響。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不能萌出的牙。阻生牙易引起鄰牙齲壞、冠周炎和頜面間隙感染等并發(fā)癥,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治療阻生牙主要是通過手術拔除。若不及時清除,會導致相應的炎性反應。拔牙是一種常見的牙科疾病處理方法。常見的手術方法是鑿骨劈冠。但是,該技術在實施過程中產(chǎn)生的振動會嚴重影響下頜的穩(wěn)定性,對手術造成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引起患者的心理恐懼。近幾年,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口腔外科開始采用超聲骨刀,不僅縮短了手術時間,而且減少了其他牙槽骨的損傷。超聲骨刀是一種較創(chuàng)新的技術治療方法,具有傳統(tǒng)電療和電動矯形手術器械的優(yōu)點,超聲骨刀是一種基于高強度聚焦超聲原理的骨外科醫(yī)療器械。它采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通過傳感器將電能轉換成相應的機械能。在高頻超聲振動后,組織細胞釋放的水分蒸發(fā),蛋白質(zhì)氫鍵斷裂,導致需要切割的骨組織完全斷裂。應用超聲骨刀時,不僅損傷血管和神經(jīng)組織,而且對手術創(chuàng)面有一定的止血作用,有效地減少了微創(chuàng)手術的創(chuàng)傷,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精確性和可靠性[1]。本研究比較全程拔牙的時間、術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張口受限的時間、有效率,分析了超聲骨刀技術應用于阻生牙拔除的療效。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阻生牙拔除患者共80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0例。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3~56歲,平均(40.15±2.24)歲。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4~58歲,平均(40.24±2.3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jīng)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方法:對照組的阻生牙患者給予鑿骨劈冠,將阻生牙患者的黏膜切開,接著運用牙齦分離器將阻生牙患者的黏骨瓣膜翻開,單面的進行合適鑿骨的選擇,使得骨阻力可以充分的被解除,在需要的情況下,有些阻生牙患者實施劈冠分根,增加其間隙,促使牙冠部和牙根部的相應阻力可以解除,使用牙挺使得牙根松動,然后將其拔出,最后進行牙槽窩的搔刮,并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沖洗后進行對位以及縫合組織瓣。觀察組采用超聲骨刀技術。將阻生牙患者的黏膜切開,在使用牙齦分離器將黏骨瓣膜翻開之后,再采用超聲骨刀進行相應的增隙、去骨、分根以及截冠等,使其可以與骨骼解除骨壁、牙根部位的阻力以及牙冠阻力進行充分的接觸,利用牙挺將牙齒松動后進行拔出,其他操作同上。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全程拔牙的時間、術后VAS評分、張口受限的時間、有效率。
1.4療效標準:根據(jù)相關標準,顯效:拔牙過程順利;有效:拔牙過程有一定阻力和難度,出現(xiàn)出血情況;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χ2及t檢驗。
2.1兩組全程拔牙時間、術后VAS評分、張口受限的時間比較:觀察組全程拔牙的時間、術后VAS評分、張口受限的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全程拔牙的時間、術后VAS評分、張口受限的時間比較
2.2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有效率[95.00%(38/40),顯效20例,有效1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75.00%(30/40),顯效12例,有效18例,無效10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67,P=0.013)。
因為種種原因,牙齒在頜骨中的位置會發(fā)生偏移,那些不能處于正常咬合位的牙齒叫阻生牙。這些牙在萌發(fā)時會被堵塞,因此無法完全萌出或部分萌出。最常見的阻生牙是下頜第三磨牙,其次是上頜第三磨牙。成年人的阻生牙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陌生的牙齒與牙裂間會形成一個窄而深的盲袋,食物殘渣及細菌易積留而造成口腔異味。一般而言,阻生牙可引起細菌感染,因此經(jīng)常導致牙冠附近的牙齦發(fā)炎或疼痛,甚至引起進食和飲水困難,另外,還會導致臉部水腫。通常,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周圍的其他牙齒發(fā)生齲齒,從而導致松動或者牙槽骨的吸收。如果病情較重,則會出現(xiàn)發(fā)熱、下頜腺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在對上述病癥進行細致的檢測時,一般采用兩種方式:①在進行口腔檢查時,醫(yī)師經(jīng)常會注意到患者的下顎、臉部是否有腫大、臉部是否勻稱或是有腫塊。這是從外在情況來看,還可以根據(jù)顏色、排列、牙齒數(shù)目、牙齒整體形狀以及齲齒情況來進行鑒別。②用叩診法進行診斷和處理,使用專用的醫(yī)用器械,對牙齒進行叩擊,根據(jù)叩擊的輕重,可分為縱向和橫向兩種。撞擊的力度要從輕到重。③檢查點??谇粰z查:口腔黏膜是否有紅腫、頜下、頸部淋巴結是否腫脹、嘴唇是否麻木、是否感覺異常、是否有顳下頜關節(jié)疾病等??谇粡埧诙惹闆r、咬合關系是否良好,特別是阻生牙的咬合情況、相鄰牙的齲損程度、齲損程度、松動程度等。④X線檢查可發(fā)現(xiàn)阻生牙的位置、骨質(zhì)包埋的厚度、密度與上頜竇、下牙槽神經(jīng)管鼻底解剖位置的關系。觀察相鄰牙的根管吸收情況及根管處理。鑒別診斷:與早期的牙合囊腫和角化囊腫鑒別。X線片顯示,冠部有明顯的透射性囊性陰影,且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當牙冠附近的轉移間隙超過3 mm時,可能是囊腫。
對于發(fā)炎的情況,先進行保守治療:①1%的二氧化氫沖洗,1%碘甘油涂膜以及抗生素。②對全身疾病的治療,如控制血壓、血糖等。③當發(fā)生牙列擁擠時,或發(fā)生了嚴重的鄰面齲時,必須進行矯正。
由于阻生牙的位置不正確,會被周圍的牙齒骨組織阻擋,從而引起原來的牙齦腫脹。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拔掉阻生牙就會變得更難。所以,要拔掉牙齒,就得做一些復雜的手術。如果有骨組織阻擋,必須先把外阻力去除,再把牙冠切除。這個手術比較復雜,需要做得很細致,因為這個過程耗時太久,甚至會導致術后出血、牙根斷裂、鄰牙損傷、下唇麻木、術后干槽癥等。因此術中要精確,術后護理更重要。拔牙過程要注意:①嚴格按照消毒的原則進行。②在手術中,創(chuàng)面的黏骨膜瓣應充分提供血供,而在手術后的下半段則需要骨組織的支持。下頜第三磨牙的遠中切口勿偏舌側,否則會對舌神經(jīng)造成傷害。頰側的切口不可觸及溝槽底部,以免造成出血。③去除骨質(zhì)不能太多,以消除阻力為度。采用高速渦輪機研磨法將骨段磨碎,然后用骨鑿法去除,從而防止齒槽嵴的斷裂。④在拔掉牙齒后,對牙槽窩進行清洗和清洗。⑤應該修補擴大的齒槽窩。⑥對尖銳的骨頭進行修整。⑦充分地止血,復位,不要縫得太緊。如果需要,可以在局部應用導流帶,以防止術后出現(xiàn)過多的水腫[3]。
近年來,各種微創(chuàng)手術不斷出現(xiàn),相對于傳統(tǒng)手術,微創(chuàng)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易恢復,感染少。所以,阻生牙的微創(chuàng)手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近幾年,微創(chuàng)拔牙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超聲骨刀是一種基于超聲振動技術的刀具微振動技術。實踐證明,該超聲骨刀不僅能使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減至最低,而且能達到精確切割的效果。另外,在切削過程中可區(qū)分軟硬組織結構,提高切削效率。將此技術應用于口腔外科手術,對提高某些手術的效率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超聲骨刀在耳鼻喉科、眼科等外科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骨切技術經(jīng)歷了漫長的臨床發(fā)展,從傳統(tǒng)的手工、氣動、電動方法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切割效率和精度。但是,在口腔頜面外科醫(yī)療器械的實際應用中,傳統(tǒng)的截骨器存在著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是安全性問題??趦?nèi)有重要神經(jīng)和血管環(huán)繞,易造成并發(fā)癥。超聲骨刀的誕生與應用是臨床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特點有:①高精度:實踐中,超聲骨刀超聲應用最大的特點是其高精度。它來自于微振蕩,其工作頻率為24~29 kHz,振幅方向為60~200 m,垂直方向為20~60 m,超聲骨刀尖端存在小振幅振動,可以保證手術精度。②選擇性切割:人的骨組織的聲阻抗相對較高,而軟組織的聲阻抗較低。骨質(zhì)刀的工作頻率一般在29 kHz以下,只能切割骨組織、硬化組織和高聲阻抗鈣化組織[4-5]。另外,超聲骨刀內(nèi)裝有高靈敏度壓力傳感器,能更好地識別患者的組織。超聲骨刀即使刀片切入患者的軟組織,也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傷。另外,超聲骨刀的應用還能避免對患者黏膜組織、血管組織、神經(jīng)組織的損傷,保證了患者治療的安全性。③微創(chuàng)性:這也是超聲骨刀的應用特點之一。手術過程中,醫(yī)生會使用冷卻沖洗系統(tǒng),在沖洗狀態(tài)下,將被切骨的溫度控制在38以下,避免患者相應的組織過熱,導致骨壞死,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患者的骨損傷。④廣泛使用:超聲骨刀有不同種類的切割頭,不同的形狀、角度和曲率,不同的用途。對醫(yī)生來說切割比較復雜,或從較難的角度操作十分方便。超音波超聲骨刀適合各種解剖條件。其用途廣泛,振動和噪聲極小。這樣可避免患者的嚴重恐懼,使治療更容易接受[6-7]。
超聲骨刀是一種利用壓電超聲頻率微振動手術刀進行骨修復整形的創(chuàng)新技術,能使刀具與骨組織的實際接觸面積更加均勻,精確穩(wěn)定。并具有獨特的噴霧冷卻系統(tǒng)。手術中所有的骨屑都被移除,使手術區(qū)域更清晰[8-9]。創(chuàng)傷可增加繼發(fā)感染的可能性,引起骨壁血管栓塞,引起牙槽窩感染。超聲骨刀用于切割骨組織,以形成血凝塊。高焦超聲在切割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相對較小。刀頭及操作區(qū)域使用適量的冷卻水,精確地形成一層水霧,使創(chuàng)口溫度始終控制在42℃以下。術中,使用4%生理鹽水冷卻刀頭,可明顯降低拔牙后發(fā)生干窩的危險[10-12]。使用過程中,超聲骨刀的工作頻率只能直接破壞高聲阻抗的骨組織和鈣化礦化的硬組織,而對低聲阻抗的軟組織沒有損傷(一般情況下,軟組織僅在55 KHz以上的頻率受損)。內(nèi)置式高靈敏度壓力傳感器,能顯著改善組織識別功能,最大限度減少或避免手術對黏膜和神經(jīng)血管的損傷,顯著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應用超聲骨刀拔除阻生牙時,可明顯減少對骨組織和周圍軟組織的損傷,明顯減輕術后腫痛癥狀[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