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婷
所謂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通過學習英語這門課程,能夠掌握小學階段英語學科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基本技能點,還有課程中所產(chǎn)生的感情點,以及學生對價值觀的認同。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語境能力,價值觀認同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1]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隨著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傳統(tǒng)的評價手段就難以對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評價,這就需要我們跟上時代的步伐,要強化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和評價體系,強化核心素養(yǎng)的認同規(guī)律,促進小學生全面掌握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2]
眾所周知,在當今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中,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語言。如果小學英語基礎底子差,會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由于在城鎮(zhèn)小學英語教學中,受各種因素(如硬件設施落后、教師培訓滯后、家庭重視程度不夠、生源素質(zhì)參差不齊等)的制約與影響,致使城鎮(zhèn)英語教學水平明顯落后于城市。
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一些老師這樣對孩子說話:“連這么簡單的知識都不會,那你干脆回家種菜得了。”“哎!我怎么遇上你這樣的一個倒霉蛋?”“你到底懂不懂呀,真是笨到極點了……”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師都抱怨孩子們不好教了,想提高成績也只好靠硬著頭皮往腦袋里“灌”,即使這樣,教學成績?nèi)匀徊灰婇L進,甚至滑坡落后。面對越來越大的升學考試壓力與競爭,我們又是否反思過我們的教育和行為呢?
當然,問題的根源也許就在于教學方式枯燥單一、缺乏激情。被動式的學習讓孩子身心疲憊,興趣“暗”然。但作為教師,我們又是否能多一些教學策略,多一些用心溝通,多一些激勵評價呢?相信只有付之積極的情感,愉悅的心態(tài),才會成為推動學生主體學習的強大動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品嘗到學習的成功、喜悅與樂趣!
有人曾經(jīng)對幾所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做過一項調(diào)查,調(diào)查主要針對學生對學英語是否有濃厚的興趣、在學英語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及理想中的英語老師(包括老師的授課方式、評價方式等幾方面)和期待中的課堂模式等方面展開。其調(diào)查結果顯示:對學英語抱有極大的熱情及興趣的學生只占48.2%,在學英語過程中遇到難題(如受中西方文化差異影響、口語表達困難、抱有畏難情緒)的學生占到57.3%,而希望英語老師能多鼓勵、多評價的學生占到98.1%,希望英語課堂能夠活潑輕松的學生占到92.4%。通過調(diào)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渴望程度很高。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怎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及賦予其理想中精彩高效的課堂呢?
長期以來,單詞、句子閱讀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主要路徑和主要渠道。學生通過閱讀單詞,強化基本句子訓練,不僅能夠提升英語素養(yǎng),而且能夠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但是,學生在開展英語單詞和句子閱讀的時候,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讀”而不“閱”。很多小學生在開展英語閱讀的時候往往是為了完成“讀”而“讀”,大部分學生喜歡將單詞逐一讀出來,其實并未真正領會句子的內(nèi)容和要義,有的學生在開展英語閱讀的時候處于安靜看課文的狀態(tài),他們習慣于首先通拼讀讀單詞再來進行對課文單詞的處理,這些其實都不是很好的閱讀方式。二是抓不住閱讀的“主線”。大部分的小學生由于詞匯量不夠,缺乏樹立句子整體的邏輯思想,還有部分小學生能夠讀懂每一個單詞,能夠完成每個單詞的拼寫,但是由于“閱讀量”的不夠,一旦將很多單詞拼寫成一個句子的時候,就不會翻譯意思了。為此,他們?nèi)狈渥拥姆治瞿芰?,在處理“枝葉”和“主干”上做得不夠好。三是學生的句子閱讀面比較“窄”。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只喜歡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句子,例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What is this?等簡單的句子,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的句子閱讀量不夠大、對把握句子和單詞之間的邏輯關系理得不夠清。
從教二十余年,我在教學中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和做法,以下是我在教學評價中的一些具體事例:
(一)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蔽易畛S玫慕涣鞣绞绞窃诩彝プ鳂I(yè)本上和孩子們進行語言文字溝通,有時是對其努力學習的肯定,如:“寶貝,看到你的進步我很欣慰,繼續(xù)努力!”有時會是幾朵漂亮的紅花或一個燦爛的笑臉,有時可能就是一句簡簡單單的“I love you!”我想,就是這么簡單的幾句評價與溝通,時間久了,孩子們會慢慢和你敞開心扉,真誠相待,繼而會因為喜歡你而喜歡上你所教的學科。
(二)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其學科特殊性(如中西方文化差異)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來了一定困難,因此,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而我們教師,很多時候,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往往會過于急躁地提出批評與訓斥,殊不知,過多的指責和不恰當?shù)耐诳嘀S刺都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學習信心。我想,也許適當?shù)谋頁P比嚴厲的批評會更具魅力,甚至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面對基礎差的孩子,我會說:“每一次你的點滴進步都讓我感動,能讓我繼續(xù)為你喝彩嗎?”面對書寫潦草的孩子,我會說:“真希望能看到和你容貌一樣漂亮精神的書寫,加油,孩子!”面對測試成績不理想,沮喪傷心的孩子,我會說:“一次失敗不要緊,重要的是找到問題,繼續(xù)努力,相信你是最棒的!”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我飽含深情與藝術的評價中進步與微笑時,我會更加相信積極的評價帶給學生的正能量是無窮的。
(三)大大小小的公開課聽了不少,教師用得最多的評價語無外乎是千篇一律的“good! Very good!”時間長了,學生會產(chǎn)生聽覺疲勞。這時,我們不妨試著從內(nèi)心深處贊美學生,激勵學生,讓他們在感受學習樂趣的同時不斷積淀語言能力。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會由衷地對孩子們說:“My angle!You’re wonderful!”“A clever girl,good job!”“A cute boy,not bad!”“Come on,my children!”…看似單純的課堂評價,實質(zhì)上是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當然,激勵雖好,但我們還必須把握好度,把熱情誠懇的評價,用好用妙!
(四)強化小組評價在小學英語評價的突出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孩子隊伍中進步最大的孩子!”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興趣愛好、成績評價等各個要素進行精準分配小組成員,并明確每名小組成員當中至少要有一名優(yōu)秀學生作為本組的小組長,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組長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和激發(fā)本組學習成績較差的成員。一個學習小組人數(shù)大致為5~8人,5~8人中既有優(yōu)等生、中等生,又有學困生。每一次的英語教學,要根據(jù)每個成員的知識水平提前給每組成員明確工作任務,做好學習分工,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中的公平競爭、你追我趕、優(yōu)勢互補的作用,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導課堂,變過去的“教師主導”為“學生主導”,讓他們各司其職,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在學習英語方面的潛能。同時,要注重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角色互換,讓每個學生嘗試體驗不同角色的魅力及不同的成功體驗,增進參與意識,不斷調(diào)動每個成員學習活動的自主性,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內(nèi)驅(qū)動力。
“老師務必啟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教學工作的前瞻性、計劃性,具體來說就是要提前給學生安排下節(jié)課的任務目標,明確各組成員的具體學習任務,設計好引導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進行提前學習。小組長要發(fā)揮組長職責,可以明確要求每組組員的具體查找內(nèi)容,可以借助詞典、資料書、網(wǎng)絡等方式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傊褪且阎v臺交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經(jīng)驗背景,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只有這樣,學生在交流中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合理的解決方案。同時,通過選派每組成員的代表進行問題解決的展示,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而達到“自我學習”“主動學習”“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提高”的目的。
反思我們的教學,少數(shù)學校仍然存在著“重總結,輕過程”的落后教學觀念,往往在學期末組織嚴格而又隆重的考試,而形成性評價卻形同虛設。其實,我認為,外語是一門個性化很強的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我們應該作好過程性評價,讓學生在點點滴滴的過程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在方方面面的訓練中積累能力。試想,不同的學生取得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水平可能不同,同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水平極可能不一致。學習水平高的學生雖也可能出現(xiàn)考試成績不好的狀況,但其實際的學習效果一般較高較扎實。所以說,我們不能以終結性的評價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標尺,應以陽光的過程性評價來為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英語保駕護航。我們要明白,學習成績只是終結性評價結果,而學習水平則是針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結果。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幫助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效,我們一定要注重結合,善用評價。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重要的是,要讓兒童始終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力氣而看不到成果。”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閃光點,用自己的智慧賦予他們積極陽光的評價,讓每一個孩子都自信健康快樂地學習并成長。開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生多元化評價”,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培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也是對新教材新課標的落實。當然,英語學習的最終結果是為了能夠運用。[3]胡適說:“我們要不時研究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單會高談某某主義,好比醫(yī)生單記得許多湯頭歌訣而不去研究病人的癥候,如何能有用呢?”我們教學英語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能夠掌握交際的能力。為此,我們要在引導學生素養(yǎng)途徑上“下功夫、做文章”,全面加強學生素養(yǎng)能力建設,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英語知識的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