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美云
當前,在新課程背景下,很多英語老師在構建小學英語教育評價體系過程中普遍認為,小學英語“學思融通”課堂教育是基礎,只有打好這個基礎,不斷提高小學“學思融通”課堂教育的質量,才能推動小學英語教育評價體系建設,從而讓小學生英語學習取得最佳的效果。
小學英語教育在國際化、新型化的教育潮流引導下,一直受到國內教育界的密切關注,越來越多的學校以及家長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年齡提前,密切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在初級學齡階段,即語言發(fā)展關鍵期的學習。因此,如何提升小學階段英語課堂學習有效性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育研究中的主要課題。一些研究者將著重研究融通式英語教育,將語文、數(shù)學、思想品德、體育等學科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育當中。越來越多的小學英語教師將如何設計課堂作為備課的計劃內容,從而突顯科學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育研究有助于促進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組織,特別是融通式課堂中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符合新課程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學習態(tài)度的要求,有利于了解和促進各種學科目標下英語融通式課堂有效組織形式的教學設計。
早期的英語教育于18 世紀末由西方傳教士引入我國,但只限于通商口岸的教會學校,接受英語教育的范圍極其狹窄、規(guī)模也很小。到了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教會學校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英語在晚清癸卯學制的合法設置,在通商口岸的新式學堂,小學英語教學借鑒外國教材開始起步。民國時期,壬子癸丑學制確立了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我國沿海地區(qū)的高等小學普遍開設英語教學,并且借鑒語法翻譯法,重視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新中國成立后,小學英語列入正式課堂,開辦外國語學校,繼續(xù)使用語法翻譯法,引入直接法,逐步重視語法、口語訓練,小學英語教學進一步發(fā)展,但教材建設滯后,教學具有隨意性。1978年開始,我國大力發(fā)展教育,小學英語教學全面開設,進入穩(wěn)步提升的新局面。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目前很多小學英語老師把考試分數(shù)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當然,不可否認考試分數(shù)是衡量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但是小學英語教師不能純粹依靠考試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因為考試分數(shù)不能全面地、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客觀現(xiàn)實是忽略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強化學生的應試技巧以及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強化學生的考試技巧,詞匯語法的反復背誦與默寫。學生對此缺乏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高,整個學習過程非常痛苦,考試的時候由于生病等原因發(fā)揮失常而考出低分。這個時候,如果英語老師草率地否定學生的學習成果,甚至當眾批評這個學生,就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當前,小學英語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普遍方法是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好壞,而這種單一的評價方法是不正確的,會嚴重挫傷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F(xiàn)在的小學生自尊心都很強,而且每位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各不相同,所以小學英語老師在評價學生時,一定要區(qū)別對待,要看這個小學生平時的學習態(tài)度怎么樣,不能因為偶爾一次成績不好就一棒子打死,要注意批評的場合、分寸、力度,否則會讓小學生對英語產生厭學情緒。
在傳統(tǒng)小學英語教育評價體系中,小學英語教師通常以高姿態(tài)評價小學生,師生之間存在不平等的現(xiàn)象。而且,老師與學生之間交流很少,導致小學英語老師在評價學生英語學習時存在片面性,不能客觀地、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
目前,小學英語教育的評價體系可謂五花八門。就本人多年的小學英語教學經驗而言,要想構建良好的小學英語教育評價體系,小學英語老師應與學生進行互評。這樣,不僅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還有利于英語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都說客戶永遠是最好的裁判,學生對于老師而言也是如此,所以說,英語老師教的好不好,要讓學生對老師的教學把把脈。正如現(xiàn)在好多大學教授授課一樣,有的教授開課時教室里坐滿了認真聽講的學生,有的教授開課時教室內學生寥寥無幾。[1]
老師和學生互評活動初期,我記得班上一些不怎么愛學習英語的學生遞交了他們的評價表以后,我對他們的喜厭項目做了有針對性的改進,對非常喜歡英語小故事的學生就多用小故事的形式,將新單詞、短句等學習內容穿插在小故事當中,英語小故事講完后對他們進行提問并布置了作業(yè);對于課堂上英語小節(jié)目非常喜歡的學生,就經常讓他們小范圍的幾個人進行節(jié)目表演,讓他們在表演過程中學習英語,通過英語小節(jié)目的表演不斷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開展教師與學生互評時,教師需要從基礎的英語單詞、短句、引用的英語小故事、自編英語小節(jié)目中,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類別,然后教師有針對性地做出評價調查,從而形成系統(tǒng)性的評價體系。[2]
老師評價學生,這是千年古老的話題。老師與老師之間溝通交流中常這樣評價:“XXX 同學英語朗讀不錯”“XXX 同學英語書寫漂亮”“XXX 同學英語作業(yè)寫得認真”“XXX 同學雖然英語成績差但學習態(tài)度好”等,或者更多的是每學期結束后的評語小結。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每周一次的老師和學生互評活動,對老師而言,加深了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提高了老師對英語教學的認知度和參透度。這樣,教師就知道自己的學生最喜歡聽什么內容,掌握什么方法可以很容易讓學生學會新的英語知識,教師就可以改變過去的教學作風,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英語備課內容和學生見面,而是有針對性地改進。
通過每周老師評價學生的活動,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每周的英語學習情況,可根據(jù)每周評比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具體的做法是,對英語朗讀很好的一些學生做了安排,讓他們站在黑板前大聲朗讀課文,一方面加強他們自身的英語學習,另一方面讓他們感覺到上臺朗讀英語課文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這無形之中也增加了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英語的熱情;鼓勵英語書寫非常工整漂亮的學生,把他們漂亮的英語作業(yè)釘在黑板旁,讓更多的學生去欣賞,看看如此漂亮的英語作業(yè)是多么值得學習和發(fā)揚。
可以看出,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每周一次的老師和學生互評活動對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有積極的作用。每當我在臺下看著站在黑板前聲情并茂朗讀英語課文的學生,都會被學生的精神風貌感染,每次都會為學生的進步而驕傲和自豪。
實踐證明,科學的教育評價能提高老師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能有效促進學生進步,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要不斷探索科學的、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讓學生有一個平等、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當然,構建小學英語教育評價體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過程,需要每天都踏實去做、細心體會、認真總結。只有將老師和學生的互評落到實處,才能構建出一個良好的小學英語教育評價體系。
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已經進入高速化、多樣化、實用化的時代。小學英語教育也是如此。近年來,大豐區(qū)教育系統(tǒng)大力開展“學思融通”課堂教育,大豐區(qū)實驗小學積極響應號召,將“學思融通”的策略進行靈活運用、進行跨學科滲透教育并已取得顯著成效。
例如,英語和語文是融會貫通的,我們經常舉行雙語閱讀,為此,我們學校還設計出別具一格的閱讀積累卡,正面是給學生摘錄下精美的中文好詞好句、精彩片段和自己的閱讀感悟,反面則是給學生記錄下他們閱讀英語課外書籍的收獲。再如,英語和數(shù)學也是經??梢匀诤显谝黄鸬摹@?,我們在譯林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How many》中幫助學生學會了數(shù)字13 ~19。在教學中,我們將三年級已學過的數(shù)字1 ~12 聯(lián)系起來進行了復習,在學生會讀會說會寫1 ~19之后,為了讓他們能更加靈活地應用所學數(shù)字,我們在課堂上讓學生同桌操練類似于What’s eight and seven? It’s fifteen.的句型。學生對此類學習方式非常感興趣,這樣,潛移默化地做到了英語和數(shù)學的學思融通。與此同時,我們還把英語與思想品德緊密相連,在三年級《快樂英語》中,我們讓學生向小孔融學習,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他們懂得了分享(Sharing)好品德和快樂。在四年級的《快樂英語》《Friends》中,我們利用文本教學讓學生明白了“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會學生明白道理的經典故事,在我們英語課外書中舉不勝舉。英語與其他學科的有效整合,不僅僅是學科教學的現(xiàn)實需要,也是構建“學思融通”課堂教學模式的發(fā)展需要,促進了英語學科教學的改革,為學科教學改革開辟了新的路徑。
隨著小學英語“學思融通”課堂教育的深入開展,我們教育評價體系建設也得到進一步升華,兩者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英語與其他學科的融通極大增強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高了,英語朗讀好的學生越來越多,課堂上踴躍發(fā)言回答提問的學生變多了,大家不再對英語膽怯,敢于大膽地走向講臺用英語表演小節(jié)目,漂亮工整的英語作業(yè)隨處可見,老師給學生的好評也越來越多。小學英語“學思融通”課堂教育的大力推廣,讓學生評價老師教學的積極作用也變得越來越明顯,學生學習英語的各種合理化訴求得到老師的高度重視,老師將學生最喜愛的學習內容盡可能多地滲入課題當中,學生最想要學習的東西被老師在課堂上以靈活多樣的授課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真正做到了教育評價體系建設與“學思融通”課堂教育互聯(lián)。
總之,“學思融通”課堂教育的大力推廣帶來了靈活多樣的英語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促進了教育評價體系建設與發(fā)展。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未來建設國家的希望。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崇洋媚外,是為了將來走向社會后多一項技能。在當今復雜多變的世界里,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