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在時代的發(fā)展下,構建英語高效課堂成了教師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問題。而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通過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可以切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可以將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及質量提升,從而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而且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對相關知識進行快速學習、記憶。但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教師并未掌握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所以下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課堂教學效率較低,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之一。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詳細講解理論知識的教授當做了重點。由于學生并未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所以無法感知學習的魅力、樂趣,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與理想存在較大差異[1]。同時,英語涉及較多單詞、語法、句型,皆為學生需要記憶的內容。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并未教授學習方法,所以很多學生只能通過背誦這一方式進行記憶。由于很多知識存在相似性,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易出現(xiàn)混淆知識的現(xiàn)象。
學生的興趣與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密切相關。倘若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無法感知相關知識的魅力,無法真正對知識學習產生興趣,那么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便會受到直接影響。而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是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的。這是因為教師通常會采用教——受、問——答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很多學生覺得課堂教學是枯燥乏味的,不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思維導圖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將圖像、顏色、文字結合在一起的框架,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識的抽象性,將相關知識的聯(lián)系,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所以學生的學習難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同時,因為形象生動的事物可以帶給學生感官刺激,所以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快速集中起來。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是對繪畫及制作感興趣的,所以會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并嘗試概括整理。調查發(fā)現(xiàn),倘若在教學活動中將思維導圖運用起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20%左右。
思維導圖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了學生面前。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產生形象認知,切實了解哪些知識是重難點知識,然后基于此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對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教學目標之一。而思維導圖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呈現(xiàn)思維導圖,使學生快速了解哪些知識是重難點,然后基于主干預分支的知識體系發(fā)散思維、概括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圖解形式思維導圖為英語思維導圖的一種,通常適用于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詞匯教學中。這種思維導圖可以將某個表示整體的單詞以圖片的形式占據(jù)中心位置,并通過與其有關的知識在各分支呈現(xiàn)相關單詞,使學生基于此進行記憶、學習[3]。
等級形式思維導圖的特點為:直觀形象地表示、表現(xiàn)上下義詞語之間的關系、層次結構關系的語篇,具有較強的隸屬性。如果將這種思維導圖運用于單詞教學、作文教學、閱讀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快速明確知識之間的層次關系,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
鏈式思維導圖通常應用于涉及順序的英語學習中,例如,閱讀教學、口語教學、作文教學等,或者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這一思維導圖,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文章的整體思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速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
平衡式思維導圖通常應用于近義詞教學及反義詞教學中。其與上述提到的幾種思維導圖的不同之處在于以左右結構的形式進行表現(xiàn)。倘若左右兩邊的詞語為反義關系,那么中間通常會采用分隔線進行間隔;倘若左右兩邊的詞語為近義關系,那么中間便可省略間隔。
課前預習常??蓪φn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造成直接影響,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抓住重難點知識,導致預習效果與理想不符。在課前預習中構建思維導圖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這一方式的應用重視起來[4]。
例如,在教學Unit3《My friends》時,教師便可將這一方式利用起來,使學生明確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快速掌握文章內容,為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供保障。首先,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從而提取出重點詞匯、利用WPS軟件進行思維導圖框架的制作。之所以選擇這一方式,是因為小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無法快速準確地提取重點詞匯,而這種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并將思維導圖的效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其次,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問題,以此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并將科學完善的思維導圖構建起來:What do you think this article is about? Please summarize in one word.Who’s involved? What are they to me? Where did you see that?這樣一來,學生便可基于相關引導,在課前預習中構建完善的思維導圖,明確重難點知識是什么。由于這種教學活動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及掌握知識,形成相應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課堂教學是教授知識及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要陣地,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時,教師需要樹立正確意識及觀念,通過課堂教學中的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使知識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并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Unit3《My friends》時,教師便可根據(jù)學生喜歡形象生動的事物的特點進行動畫視頻的創(chuàng)作,然后將創(chuàng)作好的動畫視頻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因此產生情感共鳴,并對接下來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在對相關知識進行教授引入思維導圖,便可使學生快速了解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例如,教師可以制作如下視頻:Xiao Hong and Xiao Lan met in the park,and then they introduced their parents.Let’s take a look at their parents.Red hair is Xiao Hong’s mother.Her hair is very long and she is very tall.The one with yellow hair is XiaoLan’s mother.She is a little short,but very thin.之后,教師順勢引入教學內容,并將所學知識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一定了解,為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供保障。而且由于這樣的教學氛圍是輕松活躍的,所以學生可放松自己的身心,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一定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可將游戲教學法、故事教學法等充分利用起來。
課堂小結的作用為: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而很多學生在這一階段會因為不了解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無法快速有效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導致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受到直接影響[5]。所以,在課堂小結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使相關知識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結構,使其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習了含有“ee”的單詞,但是課堂教學僅有45分鐘的時間,而所要學習的內容是很多的,很多知識需要學生全部記憶。由于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限,所以無法快速有效地進行記憶,并會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喪失興趣。而通過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可以帶領學生回憶自己學習了哪些內容,并理清這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為其更好地進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黑板中心處畫一個帶有“ee”的圖標,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words can you think of when you see“ee”?由于學生的想法是不同的,所以會從不同角度入手,說出不同答案。而這便可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跟隨教師的腳步一同回顧相關知識。而在學生說出一個單詞后,教師可以將帶有“ee”的單詞標在各個分支上,并繼續(xù)提問:What do these words mean? Can it still divide it?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繼續(xù)進行分支蔓延。也就是說,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并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快速進行相關知識的記憶,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指揮引導的作用,而對話是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基礎,是教師給予學生引導的一種體現(xiàn),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風向標,通過巧妙引導使學生進行有效對話,并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相應能力。也就是說,以問答的方式使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在幫助學生形成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同時,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例如,在教學Unit3《My friends》時,教師便可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對話,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圍繞思維導圖進行思考探究。由于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使其動起來,所以學生可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并在對話練習中發(fā)散思維,找到更多的知識。而這不僅可以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還可以使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方法,為其今后的學習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推動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思維導圖的運用重視起來。但是,想要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出最大效用,教師就需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課前預習中構建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構建思維導圖、在課堂小結中構建思維導圖、把握風向標增強對話。如此一來,思維導圖便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出最大效用,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