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安 方良平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重要的治國理政試驗田,共產(chǎn)黨人的文韜武略都在這里試驗過、預演過。在血與火的淬煉中造就了大批治黨、治國、治軍的領導骨干。據(jù)統(tǒng)計,新中國1614 位開國將帥中,在中央蘇區(qū)戰(zhàn)斗過的有603 位,其中,十大元帥中有9 位。羅榮桓元帥就是杰出代表之一。
“起義鄂南即治軍?!绷_榮桓在領導通城、崇陽農(nóng)民武裝起義時,就任黨代表。三灣改編后,他任特務連黨代表,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7 個基層連隊黨代表之一。他積極探索實現(xiàn)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毛澤東提出的“支部建在連上”的模范踐行者。
羅榮桓從當連黨代表開始便堅持:凡是要求同志們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己的模范行動作為無聲的命令。打仗沖鋒時,他和連長肩并肩站在隊伍的最前面,退卻時又在最后負責掩護。行軍時,他經(jīng)常扛著多支病號或是掉隊戰(zhàn)士的槍支。宿營時,他每晚都要查鋪,逐個將戰(zhàn)士們的夾被蓋好。每逢發(fā)零用錢,他總是最后去領。他自己病了,咬著牙堅持工作,可戰(zhàn)士病了,他卻要一天幾趟噓寒問暖,還要吩咐伙房給做香噴噴的病號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就把連隊工作搞得扎扎實實,使“支部建在連上”得以真正落到實處,也培養(yǎng)出許多像尋淮州這樣的優(yōu)秀干部。
對此,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高度評價:“因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黨代表更為重要……事實證明,哪一個連的黨代表較好,哪一個連就較健全,而連長在政治上卻不易有這樣大的作用?!绷_榮桓正是這樣一位被毛澤東稱贊的優(yōu)秀黨代表。
朱毛紅軍會師后,羅榮桓任紅四軍第三十一團第三營黨代表。1929 年1 月14 日,毛澤東、朱德根據(jù)柏露會議的精神率領紅四軍從小行洲出發(fā),離開井岡山,開始轉戰(zhàn)贛南、閩西。沿途,羅榮桓吩咐各連張貼由毛澤東起草的著名的四言布告:“紅軍宗旨,民權革命。贛西一軍,聲威遠震……”天黑了,戰(zhàn)士們累了,有的靠在樹上,有的往地上一躺,頃刻間便鼾聲如雷。羅榮桓和大家一樣疲憊,但他還不能睡,他要一個一個地聽取連黨代表的匯報,一個連一個連地去查鋪查哨……
大余受挫后,紅四軍面臨最困難的時候。羅榮桓在全營最后,負責收容。他經(jīng)常帶領著擔架,并親自扶著負了傷的戰(zhàn)士踏雪前進,身后留下了一串串看不到頭的腳印和血跡。
2 月9 日,正是除夕,紅四軍在大柏地宿營。毛澤東和軍部機關駐在大柏地王家祠。2 月10 日,部隊正準備休息時,得到消息說,國民黨劉士毅部已經(jīng)追到了瑞金縣城。極度疲憊的戰(zhàn)士們非常氣憤,都坐在地上不肯走了。他們七嘴八舌地對羅榮桓說:“天天被白狗子攆著走,走到年三十了,還往哪里走?拼了算了!”“黨代表,向上級反映反映,打一仗吧!不打掉敵人的氣焰,我們休想得到安生?!?/p>
羅榮桓認為戰(zhàn)士們的意見有道理。他和營長商量了一下,便去向朱德、毛澤東反映意見。他們聽了羅榮桓的匯報后,立即召開中共前委擴大會議。會議認為國民黨“追剿”軍僅有兩個團,戰(zhàn)斗力不強,可以利用大柏地南北走向十余里長的狹谷打伏擊戰(zhàn),以擺脫被動局面,并進行了具體的戰(zhàn)斗部署。
羅榮桓回到營里將前委擴大會議決定一傳達,戰(zhàn)士們無不歡呼雀躍,摩拳擦掌。利用部隊修工事的時間,羅榮桓向各連黨代表了解戰(zhàn)斗準備的情況。羅榮桓了解到戰(zhàn)士們戰(zhàn)斗情緒都很高,可每人還不足十顆子彈。他緩緩地對黨代表們說:“根據(jù)偵察,追兵是劉士毅部。我們準備打他的埋伏。戰(zhàn)前要求絕對隱蔽,不得暴露任何目標。沒有命令不準開槍。戰(zhàn)斗打響后,要等敵人靠近才開槍,不要浪費子彈。要發(fā)揚勇敢精神,準備用刀解決戰(zhàn)斗……”
待劉士毅部全部鉆進了紅軍的伏擊圈后,下午戰(zhàn)斗打響了。埋伏在兩側高地的紅軍,一起向敵人發(fā)起進攻,密集的子彈射向敵群。就在三營子彈快要告罄時,響起了沖鋒號。羅榮桓一馬當先,率領三營沖下山坡。在一片殺聲中,紅軍和白軍已經(jīng)攪到了一起。在戰(zhàn)場上只聽到刺刀相撞聲、威嚴的喊殺聲、被刺中的敵人凄厲的嚎叫聲,還有石頭樹棍、空槍托沉重的撞擊聲……
這一場惡戰(zhàn)一直延續(xù)到第二天下午。敵人兩個團大部分被殲滅,紅四軍還俘獲敵正副團長以下800 余人,繳獲步槍800 余支,重機關槍6 挺。這是紅四軍下井岡山以來的第一次勝仗。陳毅稱之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zhàn)爭”。
這一路走來,紅四軍在強敵尾追下,走了1000 多里路,同追兵打了幾十仗,除了大柏地戰(zhàn)斗外,大多都是失利,可第三營不僅絕少開小差,而且難能可貴地保持了旺盛的戰(zhàn)斗情緒。羅榮桓領導的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爛的紅色鐵軍。
古田會議決議是黨和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黨和軍隊的政治工作在古田奠基,新型人民軍隊在古田定型。羅榮桓不但是古田會議決議形成的貢獻者,而且是堅決的貫徹者。
1929 年夏天,紅四軍黨內(nèi)發(fā)生了一場爭論,涉及到紅軍乃至整個蘇區(qū)黨和軍隊建設的根本問題。關于這場爭論,羅榮桓在1956年回憶說:“有的高級干部、知識分子感到約束很大。一切重大問題由黨來決定,這當然是對的,在今天看來是不成問題的,黨員自然要服從黨的決定。但在那時候,這個問題卻沒有解決。一切要經(jīng)過支部,一切權力歸于黨,引起了許多同志不滿。但毛主席對原則問題是不讓步的。七次代表大會所爭論的主要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有一些人存在著不滿情緒?!?/p>
當時,黨內(nèi)存在著流寇思想、單純軍事觀點、軍閥主義、絕對平均主義、個人主義、極端民主化等各種非無產(chǎn)階級思想。比如,軍閥主義者認為“三句好話不如一個巴掌”“馬鞭子下面出好兵”。官長打罵士兵、老兵打罵新兵,幾乎成為家常便飯。羅榮桓對這種作風非??床粦T。他自從在讀私塾時挨了老師一頓戒尺之后,就非常討厭這種侮辱人格的體罰。他在中學和大學讀書期間又長期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的熏陶,對于封建主義的體罰肉刑更是深惡痛絕。參加秋收起義以來,他從來沒有打罵過士兵。士兵有了過失,他在批評時連重話也很少。他常常說:“響鼓不用重錘敲。”對下級和士兵,他總是循循善誘,耐心啟發(fā)誘導。
1929 年12 月,毛澤東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召集了一批黨代表,分組召開了多次座談會,進行調(diào)查研究,為召開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作準備。羅榮桓自始至終參加了這些會議,并積極反映了部隊的情況。他提出了要廢止肉刑,反對打罵士兵的問題。他還向毛澤東舉了一個例子:第九支隊二十五大隊的大隊長,打人很兇,士兵就送給他一個綽號,叫“鐵匠”。后來,這個典型案例還寫進了古田會議決議。
古田會議后,毛澤東接到群眾反映第二縱隊工作較差,問題較多。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毛澤東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在于第二縱隊的政治委員。他是剛從上海調(diào)來的,由于沒有經(jīng)過實際鍛煉,工作又不講究方式方法,在群眾中的影響不好。要把第二縱隊整頓好,關鍵是要選出一位得力的政治委員。毛澤東建議調(diào)新當選為紅四軍前委委員的羅榮桓任第二縱隊的政治委員。羅榮桓接到任務后,并沒有退縮,也沒有和組織討價還價。到第二縱隊就職后,他迅速找到并抓住改造這支隊伍的關鍵點,就是組織大家認真學習和貫徹古田會議決議。他首先召集大隊和支隊政治委員開會,要求各支部要組織干部和黨員學好決議,然后再向全體同志逐條傳達和講解。
羅榮桓經(jīng)常深入到各支隊和大隊去,一面了解情況,一面加強具體指導。各支部都按照羅榮桓的指示要求,即使部隊在行軍時,也不放棄學習,扎扎實實地逐條對照決議檢查本部隊和本支部存在的問題。在檢查過程中,有些人有抵觸情緒,同志們就以“決議”中的內(nèi)容為武器,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批評幫助。檢查結束后,各支部又把檢查的結果向全體同志公布,發(fā)動群眾討論。這樣,干部和黨員就自覺地形成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和堅定不移的斗爭決心。部隊也越來越純潔了。1930 年6 月,紅四軍代表熊壽祺到上海出席全國紅軍會議時在給中央的報告中特意指出:“二縱隊過去沒有很好的上級干部,軍事政治都無中心,因此戰(zhàn)斗力差于一、三縱隊。最近上級干部已另換人,二縱隊又復興起來了?!?/p>
羅榮桓的一貫表現(xiàn)和在古田會議前后的作用得到了毛澤東的高度評價。有一次,毛澤東和剛從上海調(diào)來的前委秘書馮文彬散步。這時,羅榮桓從一旁經(jīng)過。毛澤東指著羅榮桓對馮文彬說:“這個同志是個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領導干部?!卑l(fā)現(xiàn)一個人的才干是需要時間的驗證,就連以知人善任而著稱的毛澤東都對他發(fā)出了“發(fā)現(xiàn)晚了”的感嘆。
羅榮桓特別善于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尤其是發(fā)揮廣大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積極性。漳州大捷后,在紅軍入城前,羅榮桓全力以赴抓好入城的政治工作。他召開由各軍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參加的政工會議。他特別強調(diào),要貫徹好毛澤東同志制定的保護民族工商業(yè)政策。他說:“漳州是福建沿海城市,華僑和僑眷特別多,他們的穿著打扮和江西不同,比較洋氣、闊氣,但絕大多數(shù)是勞動者或工商業(yè)者,不是土豪。我們千萬要注意,不能把戴禮帽、穿長袍的人都當成土豪?!?/p>
進城后,羅榮桓帶領政治部工作人員開展各種各樣的宣傳活動,由此,群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也曾發(fā)生過一些問題。比如,剛進城時,有的部隊對黨的工商業(yè)政策理解不深,錯誤地沒收了一些民族資本家企業(yè)的財物。羅榮桓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緊急召集各軍政治部主任、供給部長和群工部長開會,研究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的問題。
在會上,軍團供給部長趙爾陸匯報:“現(xiàn)在有的部隊已經(jīng)把一些百貨公司的布匹沒收了?!薄安荒軟]收?!绷_榮桓斬釘截鐵地說,“應該退還?!薄翱捎行┎计ヒ呀?jīng)做了軍衣?!壁w爾陸為難地說?!巴瞬涣藮|西就拿錢買吧。”趙爾陸攤開了雙手,“我們供給部就那么一點家當,哪有那么多錢???”趙爾陸的話一下子使會議冷了場。羅榮桓笑了笑說:“原則上是一定要執(zhí)行保護工商業(yè)的政策,可又要照顧到我們的實際情況。大家看,應該怎么辦吶!”同志們各抒己見,有的同志提出可以采用募捐的辦法解決。羅榮桓點點頭:“我看就叫樂捐吧??梢园涯切┕ど虡I(yè)者的代表請來開個會,動員他們自愿捐助……”
第二天,政治部出面邀請工商界代表開會。羅榮桓在會上說明了紅軍保護工商業(yè)的政策;對有些單位錯誤沒收工商業(yè)者財物的作法作了自我批評;也解釋了紅軍目前缺少經(jīng)費的情況;強調(diào)紅軍不搞平均攤派,希望工商業(yè)者能按資金大小自愿捐助。聽了羅榮桓誠懇的講話,代表們都答應回去后向各行各業(yè)工商業(yè)者傳達。后來,多數(shù)工商業(yè)者認了捐。
由于十分注意城市政策,部隊在短期內(nèi)共籌集現(xiàn)款100 多萬元和大批的食鹽、布匹等物資。新中國成立后,愛國華僑陳嘉庚還信服地說:“紅軍當年在漳州,是講信用的?!?/p>
羅榮桓最善于團結干部,他本性老實敦厚,平易近人。林彪個性很強,不愿聽取別人批評,別人頗難同他共事。自從他擔任第二十八團團長以來,同歷任黨代表都搞不好關系。陂頭會議后,紅四軍政治委員實際空缺。要做林彪的搭檔,除必須具備很強的原則性外還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毛澤東建議由羅榮桓代理紅四軍政治委員。
羅榮桓到任后,一心撲在部隊建設上,把紅四軍的政治工作、軍事訓練、后勤工作抓得井井有條,很快贏得了林彪的認同。羅榮桓發(fā)現(xiàn)紅四軍新組成的第三縱隊和其他兩個縱隊比要弱一些。他便把行李搬到第三縱隊,深入部隊進行調(diào)查研究。經(jīng)過同戰(zhàn)士們一道生活,羅榮桓發(fā)現(xiàn),第三縱隊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團結問題。大隊長是湖南人,愛吃辣椒。政治委員是廣東人,偏偏不愛吃辣椒。買菜的時候,大隊長經(jīng)常囑咐司務長要買辣椒,越辣越好。大隊長這種愛好得到了同樣喜歡吃辣椒的江西籍戰(zhàn)士支持,可卻遭到不愛吃辣椒的政治委員和福建籍戰(zhàn)士的反對。于是,吵架就不可避免了。
羅榮桓了解這一情況后,召開了大隊的支委會和士兵委員會。在支委會上,大家又說起了吃不吃辣椒的問題。羅榮桓說:“我們這個大隊有江西人也有福建人,還有廣東人、湖南人,來自四面八方。要不是革命,大家誰也不認識誰。革命使我們成了階級弟兄,我們一定要團結,不團結,工作搞不好,仗也不能打好。所有的共產(chǎn)黨員都應該在團結方面起模范作用。我們湖南有這樣一首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扎麻繩扯斷難,眾人拾柴火焰高,齊心團結金不換。這說明了團結的重要。團結,這是一個出發(fā)點,有了這個出發(fā)點,一些具體問題,像吃辣椒的問題就好解決了。大家應當互相諒解、互相照顧。今后可以少買點辣椒,單炒,愛吃辣椒的湖南人、江西人的需要就可以滿足了。但是,不要放到菜里頭,這樣也照顧到了福建人的不同的口味?!苯?jīng)過羅榮桓的耐心教育,這個大隊的干部很快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作了自我批評,表示今后一定要團結起來。
隨后,羅榮桓發(fā)現(xiàn)福建人和江西人之間除生活習慣不同之外,語言不通也是造成隔閡的原因之一。針對這一情況,他召開了專門的政工會,并在會上說:“福建的同志剛從地方上出來,講話別人聽不懂,他們坐在一起是很自然的。這不是什么小宗派、小集團,當然,福建的同志也要學國語,你們干部今后向部隊講話,要學著講國語,不要講土話。在這個問題上,干部也要用自己的帶頭作用去影響戰(zhàn)士。今后,部隊還會不斷發(fā)展,五湖四海的人都會碰到。如果不會講國語,指揮部隊就會發(fā)生困難?!焙芸?,在羅榮桓的領導下,第三縱隊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其他縱隊一樣強了。
在歷次戰(zhàn)斗中,羅榮桓都非常注意做好傷兵的政治工作。每次戰(zhàn)斗結束,他都要親自檢查傷兵的安置,走到擔架旁慰問傷兵,逐個詢問傷員,傷在哪里,感覺怎樣,及時將前線的勝利消息告訴傷員,鼓勵他們到后方安心養(yǎng)傷,痊愈以后再返回前線殺敵。他還非常細致周到地組織政治部做好農(nóng)民擔架隊的鼓動工作,沿途準備開水、干糧等。
第三次反“圍剿”戰(zhàn)爭中,紅四軍在興國的良村全殲敵人兩個多的主力團。由于軍情緊急,紅四軍接著又轉向東面去打駐黃陂的毛炳文師,在良村只留下政治部、供給部和衛(wèi)生部打掃戰(zhàn)場,安置傷員,收容俘虜,運送槍支等。突然,敵人的飛機扔下毒氣彈后,敵第十九路軍又緊追上來。打掃戰(zhàn)場的部隊來不及疏散,一些俘虜、槍支又重新被奪了回去,紅軍的一些傷員也被敵人抓走了。
8 月20 日前后,紅四軍軍委會議在城崗召開,討論良村戰(zhàn)斗后一些傷員、俘虜和槍支又被敵人奪回的問題。作為政治委員和軍委書記,羅榮桓承擔了責任,作了檢討。會議后,由林彪接替羅榮桓的軍委書記職務,羅榮桓兼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對此,他毫無怨言,后來也從未計較此事。毛澤東曾評價羅榮桓說:“榮桓是個老實人,可又有很強的原則性,能顧全大局,一向?qū)簢溃藢?。做政治工作就需要這樣的干部?!?/p>
羅榮桓積極地探索出一條新型的政治宣傳之路,為紅軍的發(fā)展壯大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據(jù)紅一軍團一些老同志回憶,當時宣傳工作相當活躍,鼓舞了廣大指戰(zhàn)員的斗志,教育和爭取了群眾,瓦解了敵軍,取得了比較成熟的經(jīng)驗。而這一切和羅榮桓的領導是分不開的。
可是,當時有一些人卻認識不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更瞧不起宣傳兵。行軍時,宣傳兵們?yōu)榱俗鲂熊姽膭庸ぷ?,需要?jīng)常插隊,跑前跑后。有的人就諷刺挖苦,怪聲怪氣地喊道:“唉,大家快閃開,騎兵團過來了!”還有的人把宣傳兵說成是“賣狗皮膏藥”的,甚至有的挑釁性地問道:“唉,你那膏藥多少錢一張???”也有的人干脆直截了當?shù)卣f:“你們貼那標語有什么用?要打仗嘛,還得靠老子手里的槍?!甭牭竭@些反映后,羅榮桓耐心地對部隊進行教育。他說:“子彈可以殺傷敵人,但是很難打到魯滌平、何鍵的頭上。而貼標語做宣傳可以爭取群眾、瓦解敵軍,卻能起到這個作用。”
1931 年以后,紅軍的印刷條件更好了,各師都有了自己的油印小報。紅一軍團也有了自己的報紙《戰(zhàn)士報》。羅榮桓非常重視運用報紙對廣大指戰(zhàn)員和群眾進行宣傳教育。他不僅親自撰寫社論、文章,親自修改稿件,而且有時還親自推滾子,印報紙。他指導宣傳員們要利用好報紙這個銳利的宣傳武器,創(chuàng)造出讀報的好方法。當行軍休息時,宣傳員們拿著報紙東奔西走,到了一處就喊:“同志們,請聽勝利消息……”讀完后,宣傳員又飛到了別處,于是,勝利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羅榮桓對寫標語、畫漫畫親自作具體指導。宣傳員手里提的桶子不僅僅只是裝石灰了,還有了黑煙子、紅土,有時甚至還有彩色顏料。墻上除了標語,又有了漫畫。有一次,羅榮桓看到宣傳隊將軍閥畫成了土豪,便對隊員們說:“你們沒有見過軍閥,軍閥要比土豪洋氣一點?!备鶕?jù)羅榮桓的指示,宣傳隊員便又給軍閥頭上加上一頂呢帽,鼻子上再架一副眼鏡。
羅榮桓充分運用戲劇作為發(fā)動群眾,進行土地革命的有力武器。當時也沒有固定的劇本。幾個人在一塊把劇情湊好便可以上臺。臺詞都是演員臨時現(xiàn)編的。沒有女角,便由身材瘦小的肖華、童小鵬等人男扮女裝。有的人不愿意參加,羅榮桓便向他講演劇的意義,進行耐心說服。戲排好了,羅榮桓每次都會認真地看他們的“彩排”,然后把演員們召集到一起進行座談,及時解決“彩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引導大家要把戲融入到群眾的生活中,讓部隊和群眾從娛樂中受到教育。根據(jù)羅榮桓的要求,宣傳隊每到一地,在演出之前,都要到村里作一番調(diào)查研究,然后將劇中人的姓名換成當?shù)卣鎸嵭彰?,劇情再稍作變動,使演出達到非常好的效果。群眾反映:“紅軍真神了,才來了三天就將我們這里的事編進戲文里了?!?/p>
1934 年10 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大轉移。羅榮桓隨部隊突破國民黨軍設置的第一道封鎖線,踏上了漫漫長征路。此后,羅榮桓在部隊一直從事政治工作,成為我黨我軍的杰出領導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解放軍政治思想戰(zhàn)線的奠基人之一,成為毛澤東同志的忠誠追隨者、毛澤東思想的忠實實踐者,被毛澤東譽為能“一輩子共事的人”。1963 年12月16 日下午,羅榮桓因病逝世。這天晚上,毛澤東正在中南海頤年堂和劉少奇、鄧小平等聽取聶榮臻關于十年科學技術規(guī)劃問題的匯報。開會前,毛澤東提議大家起立為羅榮桓同志默哀。默哀后,毛澤東說:“羅榮桓同志原則性強,表里如一,對黨忠誠,對黨的團結起了很大作用?!绷_榮桓逝世后,毛澤東十分悲痛,幾天夜不能寐。一天深夜,毛澤東寫下了《七律·吊羅榮桓同志》:“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zhàn)錦方為大問題。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