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偉
(赤峰市醫(yī)院心臟血管外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0)
1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屬于心臟疾病,在臨床較為常見,極易引起心力衰竭、猝死[1]。近年來,我國醫(yī)療技術發(fā)展迅猛,人造瓣膜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中取得顯著效果[2]。然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難度很大,且手術時間長,存在較高風險,患者擔心術后恢復,常伴隨焦躁、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術后恢復[3]。因此,該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當重視護理干預。常規(guī)護理可幫助改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但對患者心理情緒、心功能等改善并不十分明顯。整體護理為新型護理模式,具有全面性、規(guī)范性、科學性等優(yōu)點,可及時明確治療過程中風險事件,加強預防管理,同時重視情緒管理,提高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本研究以2019年10月~2021年6月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80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整體護理在風濕性心臟病護理中的臨床護理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80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研究組,每組40例。參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60.97±5.34)歲;瓣膜修補手術患者21例,人工瓣膜置換術患者19例。研究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44~71歲,平均年齡(60.81±2.78)歲;瓣膜修補手術患者22例,人工瓣膜置換術患者1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赤峰市醫(yī)院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執(zhí)行。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經實驗室診斷,符合《風濕熱與風濕性心臟病》中相關診斷標準[4];②具備手術適應證;③認知正常,配合研究。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心臟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依從性差者;④認知障礙、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疾病無法配合研究開展者。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在患者入院時,講述疾病有關知識,糾正不良認知,遵醫(yī)囑用藥。指導患者完成術前檢查和準備,手術中注意觀察患者各項生命指標的變化情況,如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告知醫(yī)師并配合搶救治療;術后對患者進行咳嗽、呼吸等訓練,并指導患者進行自我鍛煉,鍛煉應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勞累;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如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通知醫(yī)務人員,并配合醫(yī)務人員搶救治療。
研究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1)加強醫(yī)護人員管理。根據患者、科室實際情況明確風險預防管理、事故上報機制,使用護理質量量表評估護理質量,及時發(fā)現(xiàn)不足,實施管理調整,優(yōu)化管理效果。2)加強患者管理。(1)制訂護理程序。①護理評估是護理程序的第一步,指搜集服務項目目標的生理學、心理狀態(tài)、社會發(fā)展層面的身心健康材料并開展梳理,以發(fā)覺和確定服務項目目標的健康問題。②護理診斷是在基本上明確服務項目目標的護理診斷,列舉護理診斷以敘述服務項目目標的健康問題。③護理計劃應有針對性(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的護理)、全面性(從入院到出院)、完整性(疾病護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可操作性及可測性(有預期目標及反饋評估)。④護理措施的實施:護理部對整體護理模式病房的護理質量按三甲達標細則進行調整,使各級人員明確職責,做到工作有標準,檢查有依據。重視周圍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協(xié)調人的生理、心理活動及周圍社會文化諸方面的關系,促使達到最佳健康水平,遵循醫(yī)囑、護理常規(guī)及護理計劃,正確、及時、有效地實施身心護理及健康教育。⑤護理評價:搜集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反應并與預期目標相對照,并從患者或患者家屬中得到反饋,確定患者要求是否得到滿足。(2)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扎實地開展健康教育,注重患者心理需求和人格尊嚴的完善,關注患者所處的家庭以及社會環(huán)境,圍繞著人的生命全過程提供全方位的、最具個性化的護理服務,督促護理措施落實,要求落實率達到100%,切實解除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得到全面系統(tǒng)的、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及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同時與患者講解治療依從性對疾病治療可能造成的影響;指導患者的飲食,要求患者三餐定量、定時,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合理飲食;講述藥物用藥方法,確保患者合理用藥。結合尿培養(yǎng)、尿常規(guī)檢查結果,選擇抗生素治療,增加飲水量,大于2 000 mL/d。在患者的管理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飲食、用藥、術前檢查等指導,保證患者在術前完成術前準備;術前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情況,對過于緊張的患者可適當進行心理護理,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開展。(3)并發(fā)癥預防管理。指導患者保持臥位體位,去枕平臥6 h,術后6 h以后保持半臥位體位,由小幅度過渡到大幅度,緩解下肢靜脈壓力。術后,詢問患者舒適度,指導患者家屬監(jiān)督患者體位;在排便時不可用力,若便秘嚴重者可實施低壓灌腸;留置導尿管,觀察尿液顏色、出入量。輔助患者翻身,1次/h,操作過程輕緩,加強背部護理,輔助患者按摩腹部,3次/d,15 min/次。持續(xù)使用彈力襪,實施壓力抗栓泵直到下地活動,觀察患者足背部膚色、脈搏等,在下地活動時應當穿彈力襪,在夜間不需要使用彈力襪。(4)康復護理。做好患者的飲食指導,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易消化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確保營養(yǎng)充足且均衡,禁食油膩、辛辣食物,戒煙戒酒。觀察患者身體狀態(tài),對于其他疾病積極預防。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針對患者采取飲食干預則能夠幫助改善患者的身體營養(yǎng)狀態(tài),通過合理的飲食結構幫助改善患者的體質,對身體免疫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合理的飲食能夠避免刺激性食物對患者疾病可能造成的影響;患者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保證患者身體得到足夠的休養(yǎng),有利于身體康復;觀察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根據患者康復程度的不同引導患者開展康復訓練,訓練過程中應注意循序漸進,避免患者過度勞累影響身體康復。
生活能力評分:采取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評分(ADL)對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能力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包括睡眠、疼痛及自理能力評估,分數(shù)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壓瘡、深靜脈血栓、感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壓瘡+深靜脈血栓+感染)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心理狀態(tài):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焦慮情緒、抑郁情緒進行評估,各量表滿分為56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5]。治療依從性:由3個等級組成,若患者遵醫(yī)囑用藥、遵醫(yī)囑檢查、遵醫(yī)囑養(yǎng)成生活方式,表示完全依從;偶爾漏服藥物,生活方式不佳,表示部分依從;不符合上情況,表示不依從,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護理后研究組HAMA評分、HAMD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 (±s,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aP<0.05。
?
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n(%)]
護理前,兩組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ADL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ADL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ADL評分比較 (±s,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aP<0.05。
?
風濕性心臟病是指由于風濕炎癥導致患者的心臟瓣膜功能受到損傷,鏈球菌感染是風濕熱的主要發(fā)病因素,風濕性心臟病可累及二尖瓣,常見于兒童及青少年。風濕熱是指由于咽喉部感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后反復發(fā)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結締組織炎癥,可引起患者氣短、呼吸困難、心慌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需及時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案,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當前,臨床在治療風濕性心臟病時多采用心臟瓣膜置換術,可有效改善反流癥狀、瓣膜狹窄,提高心功能。然而,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對疾病缺乏了解,且在短期內未看到明顯效果,極易出現(xiàn)焦慮、沮喪等不良情緒,在治療過程中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影響預后[6-7]。為改善患者的預后,需要對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整體護理綜合患者的身體狀況、一般資料、疾病特點,實施心理護理、并發(fā)癥預防管理等,可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改善預后[8]。醫(yī)務人員管理是為了提高醫(yī)務人員本身的工作能力,保證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9]。術中護理是為了避免患者在術中出現(xiàn)低體溫等造成患者治療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術后護理主要針對患者病情進行監(jiān)測,預防患者術后出現(xiàn)異常,同時能夠在患者出現(xiàn)異常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術后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最大程度減少下肢靜脈壓力,改善血流循環(huán),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同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能夠有效預防壓瘡或其他并發(fā)癥。彈力襪及運動鍛煉能夠保證患者的肢體活動能力,避免患者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出現(xiàn)肌肉萎縮等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參照組,這是由于加強患者心理指導,可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心理狀態(tài),使其積極配合治療[10]。在劉曉輝等[11]的研究中,通過整體護理措施能夠明顯促進患者恢復,可見加強導管室管理,并明確風險事件產生原因,制訂管理方案實施預防管理,并不斷改進與優(yōu)化管理方案,可達到預防風險事件的目的。
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護理前兩組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研究組患者ADL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這主要是由于整體護理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增強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改善溝通方法、服務方式,與患者能夠順暢交流,預防護患糾紛,同時加強醫(yī)護人員管理,提高綜合能力,確保各項管理措施在實處落實。研究表明,加強對患者的整體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對患者生活能力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應用整體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心功能,預防并發(fā)癥,同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顯著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