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佳,陳星宇
(長安大學 陜西 西安 710061)
迪士尼公司創(chuàng)建于1923 年,塑造了無數(shù)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對于女性形象的生動刻畫,至今影響至深。20 世紀30 至70 年代,二戰(zhàn)之后的美國各領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羅斯福新政出現(xiàn)轉(zhuǎn)機。在這一背景下,為拂去人民心靈的創(chuàng)傷,迪士尼出現(xiàn)了一批男權社會定義的女性形象,享譽世界的公主系列由此開始。這一階段,迪士尼將正劇化的正面人物與喜劇化的反面角色進行了強有力的對比,出現(xiàn)了《白雪公主》里因嫉妒美貌而要將白雪公主殺死的皇后、《仙履奇緣》中惡毒刻薄的后媽與長相丑陋的姐姐、《睡美人》中詛咒公主沉睡的女巫、《101 忠狗》中殘酷野蠻的庫伊拉等等。這些作為進程阻礙的女性反派角色都集邪惡、殘忍、喜劇性、野心于一身,平面化的惡棍人物制造了強烈的戲劇沖突從而襯托出女主人公的善良與純潔。在這個時代,“女性反派們是男權社會對有能力的女性存在的普遍偏見。女性對權力充滿了欲望,就是邪惡了?!边M入千禧年,在女性主義的影響下迪士尼女性反派角色在原有惡勢力的基礎上出現(xiàn)了改觀,出現(xiàn)了例如《魔發(fā)奇緣》中的女巫葛朵,作為樂佩的養(yǎng)母,她利用樂佩使自己永葆青春,但也在她發(fā)生危險時舍命相救。
在2010 年以來的迪士尼電影中,有四位反派女性角色值得在此進行探討:《沉睡魔咒》中梅爾菲森特、《愛麗絲漫游仙境》中的紅桃皇后、真人版《花木蘭》中的仙娘以及《黑白魔女庫伊拉》中的庫伊拉。在影片中,都有對這四位女性進行童年溯源和解構人格的故事情節(jié)。首位進行“反派洗白”的角色是《沉睡魔咒》中的梅爾菲森特。電影不再從單純的愛洛公主的視角出發(fā),而是從女巫梅爾菲森特的角度出發(fā),告訴觀眾她的成長經(jīng)歷,她的人物動機從何而來,為何會對無辜的愛洛公主進行詛咒。而后推出的《愛麗絲漫游仙境2》中也對紅桃皇后的童年經(jīng)歷進行了敘述,她的偏執(zhí)和嫉妒的性格來自于因童年時期姐姐撒謊而造成的父母偏袒。在2020 年推出的真人版《花木蘭》中加入的新反派女性角色仙娘,因與花木蘭擁有相似經(jīng)歷而產(chǎn)生共情,因?qū)咎m氣節(jié)的贊許而為其獻出生命。對庫伊拉角色的具體分析則是下一部分的內(nèi)容。
迪士尼反派女性角色經(jīng)過了近一個世紀的演變,逐漸擺脫了扁平化的人物形象,跟隨著時代思潮的變化,逐漸塑造出更具人情且多元化的反派女性藝術形象。這是一個好兆頭,擁有能力的女性角色絕不應是扁平化的和被污名化的,需要有人為她們“立傳”。
庫伊拉是華特迪士尼出品的經(jīng)典女性反派角色之一,其全名為庫伊拉·德維爾(Cruella Devil),最早誕生于迪士尼推出的第17 部動畫長片《101 忠狗》,該片于1961 年1 月25 日上映。庫伊拉最初設定為一位對皮草狂熱的時尚界的大亨,是為了奪取心愛之物不擇手段的反派邪惡人物。隨后,該角色也相繼出現(xiàn)于迪士尼出品的《101 真狗》(1996 年)、《101 斑點狗》(1997 年)、《102 真狗》(2000 年)、《101 忠狗續(xù)集:倫敦大冒險》(2003年)、《黑白魔女庫伊拉》(2021年)以及將會在2023 年上映的《黑白魔女庫伊拉2》等影視作品之中。從1961 年到2021 年,庫伊拉這一人物形象從反派配角衍生到“立傳”式的獨立電影,發(fā)生了一系列更為細致、立體的人物詮釋,也因此成為了迪士尼“反派宇宙”電影系列的當頭炮,這恰恰證明了迪士尼女性人物形象的建構已經(jīng)增添了新一輪打破常規(guī)的模式。
庫伊拉·德維爾形象的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對應了《101 忠狗》、《101 真狗》以及《黑白魔女庫伊拉》三部電影。
第一階段:在1961 年動畫版《101 忠狗》中,庫伊拉形象塑造是片面的、單一的,陰險惡毒是她唯一的性格特征,唯一的人物動機是用斑點狗的皮毛做一身大衣。影片中沒有交代庫伊拉的角色背景,僅僅能通過對話得知她與狗主人安妮塔存在某種上下級的關系,對于時尚魔頭的人設也只能通過她那身經(jīng)典的摩登黑裙配白色皮草套裝,以及對皮草大衣的執(zhí)著得知。從中可以看到那個年代對女性反派角色的刻板印象,她們陰險惡毒,她們手握權力,她們對某件事物有著幾近瘋狂的偏執(zhí)。在動畫形象塑造上,庫伊拉也擁有著那個年代“壞女人”的標配,濃重的眼妝及深紅色的嘴唇以及精致的穿著。同時她高聳的顴骨、不規(guī)則的臉型、朝天鼻以及灰青的膚色甚至顯得有些丑陋,這更加強化了她不僅是個反派角色,更是一個丑角。
第二階段:1996 年的真人版《101 真狗》中庫伊拉的形象已經(jīng)發(fā)生一些變化。首先是她“時尚女魔頭”的身份開始嶄露頭角。庫伊拉擁有屬于自己的大型時裝工坊,在時裝造型上也較第一階段豐富了許多,都以黑白配色較為夸張的服飾搭配皮草組成,這些服裝即使放在現(xiàn)在來看也不過時。其次,庫伊拉身上所展現(xiàn)的女性主義思想也初見雛形。具體體現(xiàn)在狗主人安妮塔因要結婚而想要辭去工作時,庫伊拉對她說道:“許多優(yōu)秀的女性都敗給了婚姻,而不是戰(zhàn)爭、饑荒、疾病和災禍。你很有天賦,親愛的,不要浪費它。”雖然從以上兩點中我們能看到庫伊拉這個形象的進步,但對庫伊拉整體形象的塑造上,與上個階段相比仍沒有質(zhì)的飛躍。她為得到斑點狗皮草不擇手段,她最終的狼狽形象讓人發(fā)笑,證明她仍是一個惡人、一個丑角。
第三階段:在《黑白魔女庫伊拉》中庫伊拉的形象迎來了巨大突破。影片以成長溯源式的手法為庫伊拉·德維爾打造了一部人物前傳,庫伊拉從影片中的反派變成主角,通過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將先前惡勢力的種種行為進行了合理的解釋與推斷,并給予人物更多的美好品質(zhì),讓反派女性形象立體、圓滑了起來。在影片中,庫伊拉并不是個“好人”,她自私、偏執(zhí)、叛逆卻又擁有才華。她為了報仇機關算盡,心狠手辣,對從前的伙伴呼來喝去,這顯然與迪士尼其他女主角的“善良”大相徑庭。同時她也擁有“另一副面孔”,影片巧妙地講述了她曾經(jīng)也是努力生活、追求夢想的“黛伊拉”,直到她發(fā)現(xiàn)親生母親不僅拋棄了她,還將自己的養(yǎng)母殘忍殺死的事實,這也就是導致她“黑化”的真實原因。在這個版本中庫伊拉以及反派男爵夫人身上的女性主義意識都有了進一步的展現(xiàn),這兩位女性都是標準的事業(yè)型女強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和事業(yè)竭盡全力,不被愛情所束縛,不斷超越自身超越對手,同時能看到其他優(yōu)秀女性身上的發(fā)光點。作為一部時裝電影,庫伊拉已經(jīng)完完全全成為一個“時尚魔頭”甚至時尚標桿。本片中的庫伊拉造型致敬了Vivienne Westwood、Alexander McQueen 以 及John Galliano 時期的Dior 的多套造型,而這三位設計師的設計作品中都體現(xiàn)著與那個時代不同的反叛元素,而這正與庫伊拉的性格形成呼應。而這三個階段的變化,也正展示了庫伊拉這一角色從扁平化、臉譜化的“惡女人”轉(zhuǎn)變?yōu)橐粋€具有女性主義思想的反叛“時尚魔女”。
通過三個階段中多部影視作品對庫伊拉這一角色的詮釋,迪士尼正在嘗試去除正反派角色的絕對對立,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場從“反派丑角”到“時尚魔頭”的華麗轉(zhuǎn)變。至此,庫伊拉這一形象變得更加豐富完滿,悲劇性的人生造就了她的偏執(zhí)與瘋狂,但瘋狂之中也讓觀眾理解了她作為女性身上體現(xiàn)的執(zhí)著與獨立、智慧與勇氣??v觀電影的故事背景,整個庫伊拉系列電影發(fā)生于20 世紀70 年代的倫敦,自由主義開始興起、朋克風潮席卷而來,整個時代充滿了叛逆的意味,也象征著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擊敗、時代的更迭。猶如今日迪士尼對女性反派形象的重塑,這是一場打破舊頭銜的革命,也符合了當今觀眾對人物多樣性挖掘的審美需要。美好的女性形象不再是甜美的乖乖女,對于事業(yè)的野心、家人與伙伴的溫情也同樣值得我們歌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知迪士尼在塑造女性形象時比以往有了更豐富的角度和全新的方向,在塑造反派人物時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童話故事,而是開始重視對女性個人視角的仔細挖掘,將反派人物豐富化、合理化。迪士尼出品的公主系列大多改編自民間文學,而民間文學在傳統(tǒng)意義上主要具有道德教育作用,因此其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一種二元對立的善惡力量的較量,結局也總是邪不壓正的大團圓,這也造成了早期迪士尼女性形象的單一化、片面化。這樣的故事對早期迪士尼大量兒童觀眾產(chǎn)生著意義非凡的教育作用,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迪士尼電影不再是兒童的專屬,越來越多成人女性的關注也讓迪士尼在女性形象塑造上不斷進步。從女主角到反派形象,迪士尼證明了成長的過程不再局限于正面人物,且孩子需要成長,大人也一樣。對于成長這一主題迪士尼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庫伊拉這一反派人物形象的轉(zhuǎn)變是否也算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成長之路?對庫伊拉多維立體的描寫,讓成年觀眾看到了成年人世界不易且心酸,人性的復雜程度超乎人們的想象,邪惡可能也是你我人性的一種折射面。影片從另一角度向成年人拋出了疑問,對于人性我們是否了解自己呢?《黑白魔女庫伊拉》是一個新的起點,迪士尼電影第一次為反派人物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傳記,這樣的變化也反映著迪士尼電影風格逐漸走向成人化。在各國影視拼題材、拼特技的狀況下,迪士尼仍然將重心放在發(fā)展動畫電影以及真人版續(xù)集上,這說明迪士尼以往的動畫電影是有強大生命力的,同時“公主電影之所以能夠作為一種有自身生命力的電影類型而存在,根本原因是女性觀眾集體心理對虛擬公主夢想的需求,也正是這種集體自發(fā)的公主情結決定了類型電影的產(chǎn)生。”當今成年女性共同面臨著就業(yè)、生育、結婚等多重壓力,這讓僅有的美好童話故事成為一種難能可貴的“理想國”。正是這種需求,也促使迪士尼在女性題材電影上不斷突破,滿足了更多觀眾的需求。近年來,迪士尼女性形象不但從人種上不斷豐富,也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更有洞察力、深度性。面對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扁平化的人物形象已經(jīng)無法得到觀眾們的支持,從這一角度看也就催生了庫伊拉這一類反派人物的正面描寫,從時間維度挖掘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從而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令人又愛又恨的經(jīng)典人物。
迪士尼對于反派女性的重構的根本意義就在于其展現(xiàn)了女性地位的提升。而女性地位的提升對于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有著深刻的意義。
女性地位的提升對于我們這一代及下一代女性來說無疑是幸運的,對于整個社會更是一種文明和進步。這個大環(huán)境下,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提升對于生產(chǎn)力的進一步解放更是功不可沒。女權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道:“男人的極大幸運在于,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又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每一種事物都在誘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奮發(fā)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聽說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達極樂的天堂。當她發(fā)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jīng)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而教育正是讓“她”選擇更為艱苦道路的最好方法,讓“她”不只扮演女兒、妻子、母親這些生理賦予的角色,更可以成為教師、醫(yī)生、藝術家、科學家這些社會賦予的角色。我們的下一代相較于我們的優(yōu)勢在于她們從小的教育觀念中就出現(xiàn)了“獨立女性”這樣的詞匯。而迪士尼在動畫作品中塑造出類似于庫伊拉這樣的事業(yè)型女性,正是潛移默化從小提升女孩的獨立意識,這對于下一代女性的教育無疑是有利的。
電影是藝術作品同時也是思想意識的載體,迪士尼的電影作品更是緊跟時代的變化。本文從反派女性角色“庫伊拉”入手闡釋迪士尼電影對反派女性角色的重構,意在展現(xiàn)新時代女性藝術形象的多元化塑造和包容性的提升。同時,希望本研究能對我國動畫電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提供啟發(fā),在創(chuàng)作理念上緊跟時代潮流,注重對女性角色的多元化展示及故事情節(jié)的扣人心弦,起到藝術作品對人們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刻畫出更多的經(jīng)典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