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玨
首先對社會記憶理論與檔案學之間的關系作出分析,隨后介紹社會記憶理論范式基礎上檔案收集工作轉變,將社會記憶理論作為基礎,從觀念突破、思想轉變、情感建設三個方面著手分析,剖析轉變檔案收集工作的方法,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例,提出豐富資源、創(chuàng)新技術、完善團隊三項工作轉變的具體措施,通過對檔案收集工作轉變的研究,可為檔案管理與應用奠定基礎
檔案記憶觀的提出,體現檔案記憶屬性的重要地位。領域內的專家和學者認為,在集體記憶的構建中,檔案記憶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業(yè)者應該主動參與集體記憶的構建工作,并且采取維護措施,使集體記憶得到有效地傳承。檔案館可以視作承載檔案記憶的宮殿,是用于保存記憶的重要場所。從各項理論觀念可以看出,檔案界十分重視檔案與社會記憶關系的探索,并且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了多種探究思路。認為其不僅具備憑證和服務價值,在社會記憶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集體記憶的基礎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社會記憶進行研究。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興起多元文化,隨之涌現出各種社會學、歷史學等學者也逐漸認識到了社會記憶的重要作用,并且以所在學科領域為基礎進行研究[1]。檔案學領域對此作出研究和分析,隨著“檔案是一個國家的記憶”這個觀念的提出,學界逐漸認識到了社會記憶的重要作用,并且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
在20世紀末,中國學者在研究社會記憶的基礎上,逐漸延伸出了檔案記憶的觀念。將檔案的基本屬性作為基礎認識社會記憶屬性的本質,將檔案和社會、國家、民族等多方面的記憶聯(lián)系在一起,將檔案視作社會記憶的一種形式。
社會記憶是更加廣泛的概念,檔案并不是全部內容,但是重要的構成要素在社會記憶中占據的比例也比較高。檔案發(fā)揮的作用無法由其他構成要素代替,在這種前提下,檔案管理研究的從業(yè)人員應樹立責任意識,完善檔案記憶,為社會記憶的構建貢獻力量[2]。參與社會記憶構建活動的過程中,應轉變傳統(tǒng)的檔案收集觀念,擴大收集工作領域、落實范圍。
在歷史事件的概念中,敘述主體會受到特定立場、暴力因素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社會記憶的構造可以分為3個層次,包括政治主體主控記憶,該主體掌握了社會權利;精英主導記憶,此類主體掌握了知識;社會地方的主體記憶,此類主體由社會基層群體構成。
在檔案學研究的過程中,應將權利、話語等多項要素融入,從社會記憶層次理論出發(fā),深入探索檔案資源有關的各項問題。從研究發(fā)展的趨勢看出,檔案學界出現了“非國有檔案”“體制外檔案來源”等研究話題,彰顯了領域內學者對檔案資源體系的深入探究和挖掘。相關內容的研究受到權利、話語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關系到社會記憶理論層次劃分[3]。在石油企業(yè)三產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中,應以事務類檔案收集、整理和保管為主,同時保存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檔案。從社會記憶的角度來分析,通過檔案管理的建立和檔案管理工作的實施,可以為油井勘探、下鉆、開采等工作方案的編制提供依據,同時也可以為社會研究石油產業(yè)、技術的發(fā)展提供憑證依據,在社會記憶構建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社會記憶理論的基礎上,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檔案收集工作觀念,構建更加完整的檔案資源體系。當前的“檔案資源觀”正逐漸成熟,在這個理念下,將檔案視作重要的社會資源[4]。檔案收集工作應遵守以下原則:一,資源收集的豐富性、全面性,為社會記憶構建奠定基礎;二,重視數字資源,為資源共享、存儲、備份等提供便利條件;三,根據需求收集各項資源。在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檔案館落實檔案管理的過程中,會深入了解企業(yè)發(fā)展、檔案應用等方面的需求,以此為依據收集檔案資源。
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檔案館來說,重視實物類檔案的收集,石油企業(yè)工業(yè)產品成為重要的實物類檔案資源,將工業(yè)本體作為重要的檔案資源收集管理,豐富檔案收集的資源形式,檔案記憶更加全面[5]。如果將企業(yè)看作整體,則企業(yè)檔案信息資源的收集,不僅要收集領導層主控檔案,還要關注中層管理、基層員工涉及的檔案信息,將多個方面的檔案整合在一起,重視企業(yè)的多元性以及業(yè)務內容的多面性。
石油公司以石油開采、技術研究等工作為主,不論是檔案收集還是管理,都應為這些工作服務。在社會記憶理論范式基礎上,應該將檔案記憶看作公司歷史的重要構成部分,員工積極配合檔案收集工作,根據要求保留工作中的各項資料、資源,在規(guī)定時間內移交給檔案管理部門,如受到特殊原因的影響,需由有關部門暫時保管需要歸檔的實物檔案,應該先轉交給檔案管理部門,然后辦理借用手續(xù)[6],不能隨意損壞、私存或轉送實物檔案。實物檔案通常以件為單位,根據要求存儲并填寫檔號,便于查詢和取用。從目前的管理需求來看,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檔案館根據實踐要求認真部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油田公司所屬單位達到“國家一級”1個、“國家二級”2個,達到陜西省檔案工作目標認證AAA認證單位7個、AA認證單位1個。盡管如此,數字化管理模式和技術的應用依舊迫在眉睫,從數字化采集、數字化處理、數據庫建設多個方面入手,將實物檔案轉化為照片等數字化信息,建立數字化的檔案目錄,使檔案查詢更加便捷。
在社會記憶理論范式下,檔案并不是單純可以被利用和查找的資料,同時也可以看作是承載國家、民族記憶的資源庫、記憶庫,記載著真實且完整的記憶信息。從企業(yè)的角度分析,檔案承載了企業(yè)的記憶,記載著企業(yè)發(fā)展的歷程,不僅可以了解企業(yè)變革的結果,還可以了解技術研究的進程。在實物檔案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各類實物檔案資源的收集,可以保留相關的記憶信息,利用各種科技手段記錄某個項目工程的全貌,企業(yè)中的各個成員積極參與建設和記錄,不僅可以促進企業(yè)記憶的構成,也能強化企業(yè)員工對企業(yè)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例如,對各類歷史檔案進行追尋和收集,了解企業(yè)初期的建設與發(fā)展情況,體會前輩奮斗的艱辛,同時也為技術的研發(fā)、工作的創(chuàng)新提供依據和參考,激發(fā)員工對前輩的認同感以及對工作崗位的自豪感。
此外,為了確保檔案收集工作可以順利完成,必須要建立優(yōu)秀的檔案管理團隊。檔案管理人員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深入研究社會記憶、檔案記憶理論,將各項理論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分析檔案記憶體系,檔案交接雙方應該填寫《檔案移交(接收)登記表》,并且由負責人在表中簽字蓋章,確保檔案收集工作可追溯。
綜上所述,在檔案收集的過程中,可以將社會記憶理論范式作為基礎,從國家檔案收集的角度進行分析,以宏觀視角探究社會記憶與檔案記憶的關聯(lián)性。在企業(yè)檔案收集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社會記憶理論下的國家檔案收集方式進行改進和轉變,從觀念、思想和情感三個方面著手,促進資源、技術和團隊的轉變,使檔案收集工作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