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哲,董麗萍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浙江 湖州 313000)
老年精神障礙即老年精神病,是老年人臨床常見病,是因腦萎縮、腦血管疾病、腦變性等病變引起的一類精神障礙[1]。對于老年精神障礙的治療,抗精神病藥物如氯氮平和奧氮平等藥物是目前對癥治療的有效藥物,但這些藥物常會造成患者胃腸動力減弱等副作用,易引起便秘[2];此外,老年人因精神障礙原因多數(shù)患者會失去排便反射也易引起便秘[3];老年患者運動量偏少、不良飲食和排便習慣、胃腸功能衰退、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chǔ)疾病而服用藥物多等因素易引起便秘[4]。老年精神障礙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并且各因素間可相互影響、綜合導致便秘。便秘日久,會誘發(fā)或加重痔瘡等其他肛周及肛門疾病,糞便嵌塞后還可能引起腸梗阻等嚴重并發(fā)癥[5];并且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而便秘會導致患者用力排便,從而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風險[6]。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常給予促進胃腸動力藥、滲透性藥物、刺激性瀉藥等,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是停藥后易復發(fā),長期用藥易產(chǎn)生藥物依賴等副作用[7]。中醫(yī)藥廣泛應(yīng)用于便秘的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少,越來越受到臨床上的重視。筆者應(yīng)用自擬益氣運脾通便湯口服治療老年精神障合并便秘患者,現(xiàn)將觀察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老年精神科診治的老年精神障礙合并便秘患者104 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52 例,其中男性27 例,女性25 例;平均年齡(71.2±6.8)歲;平均精神障礙病程(24.1±5.3)月,平均便秘病程(15.8±3.1) 月;抗精神病用藥使用情況:氯氮平32 例、氯丙嗪7 例、舒必利4 例,氯哌啶醇4 例、其他5 例。52 例入組觀察組,其中男28 例,女24 例;平均年齡(72.4±6.3)歲;平均精神障礙病程(26.3±5.1)月,平均便秘病程(16.2±3.7)月;抗精神病用藥使用情況:氯氮平30 例、氯丙嗪8 例、舒必利5 例,氯哌啶醇3 例、其他6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1)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 版)》中精神障礙類疾病的診斷標準[8]及《慢性便秘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9]便秘的診斷;2)參照《便秘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10]診斷屬氣虛秘者;3)60 歲≤年齡≤85 歲;4)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2)合并有腸易激綜合征、巨結(jié)腸病、大腸息肉、大腸憩室、慢性結(jié)腸炎、腸閉塞、腸結(jié)核等腸道疾病者;3)嚴重精神障礙性疾病無法配合治療者;4)合并有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者;5)既往有消化系統(tǒng)手術(shù)史者;6)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嚴重疾患者。
2.1 治療方法 對精神障礙性疾病兩組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并給予健康指導,囑患者適度運動如散步等,臥床患者應(yīng)勤翻身,指導患者進行腹部按摩以增強胃腸蠕動;指導患者培養(yǎng)良好的排便習慣;多食用粗纖維類食物,增加蔬菜、瓜果、豆類等攝入,多飲水;盡量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藥品、禁止不規(guī)范使用瀉藥;積極治療其他基礎(chǔ)疾??;調(diào)整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照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5)5 mg飯前口服,3 次/日,連續(xù)治療4 周。觀察組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同對照組,并給予自擬益氣運脾通便湯治療,具體藥物組成為:炙黃芪 15 g,黨參 15 g,白術(shù) 12 g,薏苡仁 12 g,山藥 15 g,陳皮9 g,麻子仁 12 g,肉蓯蓉 12 g,何首烏 12 g,白蜜 10 g(沖服),萊菔子 12 g,甘草 9 g,日1劑,水煎取400 mL分2次溫服,連續(xù)治療4 周。
2.2 療效標準 參考《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2013年,武漢)》[11]相關(guān)標準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顯效:每天排便1~2 次,大便質(zhì)軟光滑成形或分散團狀樣便,無排便困難或不盡感等癥狀,可將大便順利排出;有效:每天排便1~2 次,大便質(zhì)地較治療前軟化,但整體仍較硬,排便困難或不盡感等癥狀明顯緩解和改善,能夠?qū)⒋蟊闩懦觯粺o效:連續(xù)治療2 周后未達到以上標準或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
2.3 觀察指標
2.3.1 中醫(yī)癥狀評分 兩組患者于治療前后評價中醫(yī)癥狀改善,包括排便無力、腹中隱痛、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5項癥狀,依臨床表現(xiàn)的不同程度分為4 級,分別計0、2、4、6分。
2.3.2 便秘嚴重程度評分 兩組患者于治療前后采用慢性便秘嚴重度評分量表(chronic constipation severity scale,CSS)評價[12]便秘嚴重程度,該量表共包括排便費力、腹痛、排便不盡感等8 個維度,總分30 分,評分越高便秘越嚴重。
2.3.3 大便性狀評分 兩組患者于治療前后采用Bristol大便性狀分級法[13]將患者大便性狀從分散的硬塊狀到無固狀物的水樣便分為1~7 級,分別對應(yīng)1~7 分,得分越低便質(zhì)越硬。
2.3.4 主要癥狀緩解時間 兩組患者于治療后觀察并記錄排便次數(shù)減少、大便干結(jié)、排便困難、腹部脹痛主要癥狀緩解時間。
3.1 2 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3.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分)
3.3 2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嚴重程度、大便性狀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嚴重程度、大便性狀比較分)
3.4 2組患者主要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4。
表4 2組患者主要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老年神經(jīng)障礙性疾病發(fā)病率的升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相關(guān)藥物的廣泛應(yīng)用等,老年精神障礙合并便秘的發(fā)病率增高。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期服用抗精神障礙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胃腸動力減弱的發(fā)生率高達80 %,便秘的發(fā)病率高達31.2 %[14]。該病發(fā)病率高,如不積極防治會引起胃腸道并發(fā)癥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抗精神障礙性疾病藥物的使用情況[15]。
老年精神障礙合并便秘中醫(yī)學歸屬于“便秘”““大便難”“脾約”等范疇,因患者年老體衰、飲食不節(jié)、情緒失調(diào)、外感邪氣、藥物所傷,導致氣血虧虛、元氣不足、脾胃虛弱,脾胃虛弱則無以運化水谷精微,氣血津液虧虛則推動乏力、濡潤無源,而形成便秘。正如南宋·張銳在《雞峰普濟方》中所言“若高年之人,津液枯燥,無以潤養(yǎng),腸間干澀,氣血俱衰,艱于運化?!北静〔∥辉诖竽c,根本在于大腸傳導功能失司,與脾、胃、肺、肝、腎、小腸等臟腑密切相關(guān),病機關(guān)鍵為氣虛,治宜益氣運脾。筆者運用自擬益氣運脾通便湯治療該病,方中炙黃芪益氣補中,黨參、白術(shù)益氣健脾,三藥共用可益氣健脾;薏苡仁、山藥健脾,陳皮理氣開胃,三藥合用健脾理氣開胃;麻子仁潤腸瀉熱、行氣通便,肉蓯蓉質(zhì)潤入大腸經(jīng),潤腸通便,尤宜腎氣虛弱所致的大便不通,何首烏補益精血、潤腸通便,適宜血虛腸燥便秘,白蜜潤腸通便;萊菔子下氣除滿、消食化積,甘草緩急補虛和藥性;諸藥合用共起益氣運脾、潤腸通便之功效。
CSS評分和Bristol評分可評價便秘的嚴重程度和大便的性狀,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經(jīng)治療后兩組患者CSS評分降低、Bristol評分升高(P<0.05),觀察組兩量表評分變化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排便無力、腹中隱痛、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評分均降低(P<0.05),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排便次數(shù)減少、大便干結(jié)、排便困難、腹部脹痛主要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以上表明:自擬益氣運脾通便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老年精神障礙合并便秘患者,可有效減輕便秘及相關(guān)癥狀,降低便秘的嚴重程度,改善大便性狀,達到提高臨床療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