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彤
人體與外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依賴于呼吸系統(tǒng),成年人在靜息狀態(tài)下,每天約有l(wèi)0000 升的氣體進出呼吸道。肺具有廣泛的呼吸面積,成年人總呼吸面積約100m(3 億~7.5 億個肺泡)。在呼吸過程中,外界環(huán)境中有機或無機粉塵,包括各種微生物、蛋白變異原、有害氣體等,皆可進入呼吸道及肺,從而引起各種疾病。
人體呼吸系統(tǒng)是易受疾病侵襲的系統(tǒng)之一,主要病變在氣管、支氣管、肺部及胸腔。輕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響;重者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各種肺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
1.吸煙。長期吸煙者普遍有慢性咳嗽、痰多。煙霧中煙塵微粒5 萬倍于空氣中微粒,所含有害物質導致氣管纖毛中毒受損、黏液凝固、纖毛和黏液失去抵抗和保護功能,大量毒物、細菌乘虛而入支氣管及肺泡里,引起呼吸道炎癥。長期大量吸煙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導致肺氣腫,甚至腫瘤。
2.大氣污染。資料證明,空氣中煙塵或二氧化硫超過1000ug/m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顯著增多。其他粉塵如二氧化碳、煤塵、棉塵等可刺激支氣管黏膜、減損肺清除和自然防御功能,為微生物入侵創(chuàng)造條件。
3.氣候因素。秋冬季節(jié)易受涼而致呼吸道感染。秋冬季節(jié)寒冷干燥,鼻黏膜容易發(fā)生皸裂,病毒容易入侵而感染呼吸系統(tǒng)疾病。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使病毒易侵入。
4.身體抵抗力弱。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是人體識別、消滅外來侵入病毒、細菌的能力。老人、孩童及身體抵抗力較弱的人群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飲食,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其表現(xiàn)主要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復發(fā)作,常并發(fā)阻塞性肺氣腫、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tài)。其表現(xiàn)主要有:呼氣延長、桶狀胸、呼吸困難,口唇手指發(fā)紺;胸悶氣急,早期多在活動后(登樓、快步行走)感到氣急,逐漸發(fā)展到平路行走時亦感氣急,后期則在起居活動,如洗臉、刷牙、系鞋帶、穿衣、說話時也感氣急;咳嗽咳痰,可出現(xiàn)疲乏、納差、體重減輕等。
中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吸煙嗜好,出現(xiàn)咳嗽、痰多、氣促癥狀時,需懷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險因素。
如何預防以上疾病呢?需做到幾下幾點:
1.盡早戒煙,減少接觸二手煙。
2.盡量少接觸污染空氣、汽車尾氣、煙、油漆等。
3.不要長時間在交通擁擠的區(qū)域或工業(yè)區(qū)活動。
4.空氣質量差時(如霧天),盡量不到室外活動。
5.不要在炎熱和寒冷的天氣外出,避免受涼感冒。
6.保持平靜的心情,情緒激動容易加重病情。
7.做呼吸操,進行呼吸肌放松訓練。
8.堅持體育鍛煉,如步行(5-15 分鐘)、瑜伽、太極、慢跑等。
9.注意飲食,不提倡高碳水化合物,建議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和優(yōu)質蛋白。
中老年人如果出現(xiàn)呼吸急促、痰液增多(特別是黃色或綠色痰液),或有發(fā)熱、胸痛等癥狀,立即到醫(yī)院就診。
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遺傳和環(huán)境是哮喘病患者發(fā)病必不可少的兩個因素。
遺傳因素主要是多基因遺傳,發(fā)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現(xiàn)象,即親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過敏原:塵螨、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空氣污染:二氧化硫、氨氣等;呼吸道感染:細菌、病毒、原蟲、寄生蟲、天氣變化等。
哮喘的典型表現(xiàn)是:反復發(fā)作性呼吸困難、咳嗽、喘息;季節(jié)性,日輕夜重;兩肺彌漫性哮鳴音;可自行緩解或治療后緩解,緩解期間,患者可無任何哮喘癥狀。
哮喘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雖不能根治,但只要及時診斷和規(guī)范治療,可以得到完全控制。
緩解哮喘的藥物主要是:短效β2 受體激動劑,茶堿類、抗膽堿類藥物等。
預防和減輕哮喘發(fā)作的藥物: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長效β2 受體激動劑、色苷酸鈉或酮替芬、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
預防措施主要是以下幾點:
1.戒煙限酒:盡量避免被動吸煙。酒水應少喝。
2.避免接觸致敏原,不要飼養(yǎng)寵物和鋪地毯。
3.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及清潔。
4.適量運動:能有效增強心肺功能,有助于控制病情。
5.其他:床品和衣服勤洗勤換,保持干凈,哮喘患者的衣服最好以純棉織品為宜。
飲食禁忌:
1.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
2.少吃海鮮和油膩的食物:如黃魚、蝦、蟹、肥肉等。
3.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