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源翎/文
在我國新課教育改革實施以后,我國在教育事業(yè)中不僅僅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也加大了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以及藝術培養(yǎng)。音樂教育也隨之在初中教育中得以推廣應用,不僅可以陶冶初中生們的情操,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情懷,還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從內心深處主動去學習,讓初中生們可以在愉快中健康的成長。
近年來,家長們不僅對學生們的學習成績的重視,也加強了對孩子能否在學校得以全面發(fā)展。在初中教學中開展音樂教育課程,是對孩子“美”育的很好手段,不僅可以幫助提升初中生們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也可以讓他們通過音樂來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音樂教育為學生們營造一種具有藝術性的課堂氛圍,讓初中生們能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對他們的身心成長以及學習興趣培養(yǎng)有很大幫助。
就目前情況看,初中老師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依舊認為初中生們只要把文化課程學好,就可以完成他們的教學任務。但這種觀念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在的初中生們,現(xiàn)在的初中生需要德、育、體、美、勞全方位的發(fā)展,這也是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當然,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應僅僅只是簡單的去播放音樂或陪學生們一塊聽音樂,教師應該為學生們去分析音樂,去學習如何鑒賞音樂,培養(yǎng)學生們聆聽音樂的情懷?,F(xiàn)在初中的音樂老師僅僅是在課堂上播放音樂,和學生一起聆聽音樂,他們從思想中可能還認為,音樂課只是為了讓學生們放松一下情緒,緩解他們因學習而造成的壓力。這種觀念是不對的,音樂老師應當在音樂課堂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引導學生們去欣賞音樂,去感受音樂的魅力,而不僅僅是讓學生們聽音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學會用音樂去放松自己的情緒,去聆聽世界,讓學生擁有一種開放性的思維去發(fā)現(xiàn)美。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積極交流互動,音樂的興趣在于發(fā)現(xiàn)美,讓他們用童心去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美,去發(fā)現(xiàn)音樂的美。
游戲性的教學方式最主要的根本是要有樂趣,要想把游戲性的教學方式做到最好,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對音樂游戲的看法,這樣不僅能知道學生對哪種音樂游戲最有興趣,還能促進師生關系的發(fā)展。音樂游戲教學現(xiàn)在是最普遍的學生,根據(jù)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就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做一些準備。在學生進入課堂時,教師可以放一些流行歌曲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進入課堂前融入到音樂課堂當中,還能對音樂課堂更加有興趣。在播放音樂的同時,還可以進行游戲開始教學,可以讓學生把不同的聲音融入到音樂節(jié)奏當中進行一首歌曲,這樣就能很好地讓學生融入到音樂當中。
教師可以進行一些團隊性的音樂教學,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還能讓學生對音樂產生很大的興趣,讓學生更有競爭性的參與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團隊,做一些音樂游戲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帶領學生積極參加。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出一些音樂上的問題,學生可以來解答,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分發(fā)獎勵,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踴躍參加,還能讓學生學習到音樂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提前預習音樂知識的部分,這樣在各方面的關注下,初中生就能在音樂教育中得以心理素質的提升,進而提升他們在學習中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多一些社會實踐性的音樂教學方式,在不同的教學當中,初中生是最喜歡不同的學習方式,如果音樂教學做一些改變,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換成游戲類型和團隊類型和實踐類型的教學方式,那么學生對音樂教學的看法也會進行改變,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身體器官,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教師要通過音樂游戲的活動性來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樂趣,教師可以在課件當中,插入一些作品的基本信息和背景,這樣學生才能具體的了解這個作品的人物和信息背景,增強音樂游戲的樂趣,才能提高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老師要想要學生形成好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器樂教育,對學習習慣有特殊的需求。從以上可以看出,老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器樂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去學習,而非被迫,是學生對學習更加的有興趣。這也提高了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器樂的高效性。
音樂教育在初中生的學習中有著很大的幫助,能讓他們能夠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成長。所以教師應當重視音樂教育,而不應該把音樂教育當成一種可隨時取消的課程。有些學校出現(xiàn)音樂課被各科老師所瓜分的現(xiàn)象,這就剝奪了初中生們學習音樂的權利,讓他們沒有辦法在音樂中提高自己的藝術興趣。因此學校及老師應當加強對初中生們音樂教育觀念的認知,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僅要把音樂教育這一觀念刻在腦海中,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把這些觀念實施出來,真正的讓學生們在音樂教學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以鋼琴為例,老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鋼琴的由來,給學生講解鋼琴每個鍵般的音調,然后再彈奏一首音樂,告訴學生這首音樂背后的故事。學生知道每按下一個按鍵都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并讓學生自己來彈奏,指導學生怎樣更容易的彈鋼琴。這里可以看出,要讓學生對鋼琴產生興趣,怎樣讓他們知道樂器的魅力所在,讓他們知道用鋼琴來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讓學生了解鋼琴,讓老師在器樂教學中才可更加有效的進行教學。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積極的和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可以讓初中生們自由結合組成小組,讓他們去討論對于音樂的看法。他們可以把自己對音樂的見解通過交流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讓學生們愉快的進行學習,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百鳥朝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再分別講述如何分段進行演唱。先引導學生深呼吸(吸氣、呼氣),再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可以利用音樂,讓學生想象自己身在何處呢?是否有鳥兒、燕兒呢?都看到些什么呢?音樂結束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進行演唱,在帶領幾段后,教師可以挑選小組中的個別學生進行演唱,再對小組進行點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們鼓勵及肯定,讓學生不在畏懼課堂發(fā)言,這種愉快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初中生們的自信心,拉近和老師的距離,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在教材中講解音樂經驗外,還應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唱歌、創(chuàng)作音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精神,使他們更深刻地感受到音樂的巨大魅力。
學校不應只注重文化老師的能力,應當對音樂老師的專業(yè)能力也要加以培養(yǎng)。初中生在音樂鑒賞中的能力有限,他們不能很好地去理解音樂所散發(fā)的美,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對他們加以引導,讓他們能夠從音樂中找到美。讓他們能夠通過音樂來聆聽大自然來聆聽世界,這樣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春來了》這首歌曲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戶外學習,在自然環(huán)境下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觀,讓學生以感受春天的心情進行演繹歌曲,讓學生唱出自己風格的春天,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力會非常集中。所以這就需要音樂老師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這樣他們才能夠很好的在音樂教學中得以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一個好的音樂老師對學生們的意義是非凡的,他在學生們的音樂學習以及興趣培養(yǎng)上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在初中有效地進行音樂教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用多媒體視頻、動畫等方式,豐富音樂教育的內容。例如,在學習各種音樂之前,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幫助學生了解節(jié)奏。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相關短片,讓學生進行感悟。如“嗒嗒”等內容可以通過雨水擊打瓦片等短視頻來展示。之后,老師把歌詞整理出來,讓學生進行小組演唱。在演唱的過程中,學生將之前聽過的旋律和無意中聽到的旋律結合起來,將其帶入整個音樂中。老師也可以要求學生按照音樂節(jié)奏畫畫。舉個例子,一個簡單的圖形,上課時老師打的節(jié)奏是1/4拍,學生可以自己在下面與同桌進行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節(jié)奏,最后,老師看了樂譜,可以更直觀地查看歌詞。通過以上學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到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增強初中生對歌詞的記憶。在實踐教育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同時欣賞音樂和人體表演,老師在與學生一起鑒賞流行音樂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到為音樂伴舞之中,欣賞童謠的時候,可以動員學生一起唱歌。學生只有在不同類型下多多參與才能更好地體會到不一樣的音樂節(jié)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才能更上一層樓,更快地提高自身的音樂水平。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們的水平。在初中教學中實施音樂教育,就可以勝任這一工作,不僅可以提升初中生們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也可以讓他們通過音樂來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到快樂,從而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興趣。老師通過網(wǎng)絡可以快速且準確尋找合適的主題,同時在制作圖片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對學生進行講解,這將提高了老師教導學生的便捷性。
例如,老師們可以通過聲音、圖片、視頻動和畫等方式來向學生們展示音樂的豐富多彩,不僅吸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豐富了課堂內容,同時也為老師們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讓老師們能夠更加容易的掌控課堂教學,也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主,整節(jié)課主要依靠教師的教授節(jié)奏來推進,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教師一節(jié)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講并不少,學生有限的注意力容易在長時間的聽課中走神,多媒體技術正是補充了這一教學缺點,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在課堂上結合十幾分鐘的小視頻,作為對課堂內容的補充,放松學生上課緊張的思維,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做到在課堂上松弛有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疲倦。
在課堂上利用多元化教學并且結合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課文的興趣,在課堂上更加專注,使學生沉浸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同時老師不能一味地把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部分,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讓老師和學生一起感受音樂產生的情感。因為音樂來源于生活,所以老師可以選擇貼近生活的多媒體資料進行教學,學生會在學習中結合生活中的情景進行思考,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同學們的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提高音樂水平。自主性學習這一能力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求老師們在課堂上能夠讓學生們占主導的地位,引導著他們去進行思考和學習,這樣才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相關的音樂學習能力,讓他們更好的對音樂方面進行學習,并且為他們以后的音樂學習也可以打好基礎。學生們占主導地位,還可以更好地開拓學生們的思維,讓它們有更多的空間來去進行思考,讓他們更好的學習音樂的知識。
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多元化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們來講,不僅能夠加強自身的節(jié)奏感,還能不斷豐富音樂知識。對于音樂教師來講,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以專業(yè)的水平進行評價,由于部分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并不是很穩(wěn)定,所以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能以過硬的語氣進行評價,因為這樣的評價會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抗拒,達不到理想的音樂教學,所以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以溫柔的語氣并先表揚學生再對學生講述不足的地方,小學音樂教師才能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
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初中老師應該結合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來展示一些不同種類的音樂風格,家長和學校越來越關心初中生們的興趣培養(yǎng),而音樂因其特性被家長們所認可,這就導致音樂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學校也應當加強對學生們音樂素質以及藝術情操的培養(yǎng),讓他們不僅能夠學習文化課程,也能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藝術鑒賞能力,還可通過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來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這在他們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幫助?!?/p>
引用
[1] 黃源.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音樂有效課堂構建研究[J].貴州教育,2021(16):2-14.
[2] 高珊.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音樂有效課堂構建研究[J].北方音樂,2020(1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