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妤
一、引言
兒童繪本閱讀被視作語言領域的總體目標。與此同時,確立“幫助幼兒觸碰出色兒童文學著作,應用素描畫、美術繪畫激起兒童對書本、閱讀文章、創(chuàng)作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讀前專業(yè)技能”的目標作為一種相對特殊的文學作品,繪本表現(xiàn)出了相對明顯的文學性以及藝術特性,在歐美地區(qū)的發(fā)展水平極高,現(xiàn)如今,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國內(nèi)沿海地區(qū)也加入到了繪本浪潮之中,內(nèi)陸地區(qū)也相繼對繪本的閱讀展開了學習。
提到幼兒,人們禁不住會想起游戲。除了入睡、用餐等活動,幼兒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游戲。不論是生活學習培訓或是別的活動,幼兒經(jīng)常玩游戲,或是把生活學習的過程變?yōu)橛螒?。除此之外,游戲都是幼兒們最喜歡的活動。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家提倡的是我們要培養(yǎng)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不僅要增強幼兒的智力更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身體素質,保證幼兒身體正常的發(fā)育成長。教育學家杜威說過,幼兒是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的,所以為學齡前兒童創(chuàng)造一定的活動是十分必要的。游戲是幼兒產(chǎn)生高級心理現(xiàn)象、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也是兒童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感受各方面的影響,因此,這就要求幼兒園的保育與教育工作要充分地與幼兒游戲相結合。但是兒童的發(fā)展又是分階段來進行的。皮亞杰把幼兒的發(fā)展分為了四個階段,根據(jù)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有針對性地組織教育和游戲使幼兒的各項素質都可以獲得充分的發(fā)展。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的,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所以,要重視幼兒游戲與生活的獨特價值。在目前看來,多數(shù)幼兒園還是以日常的保育與教育為主,缺乏一些以游戲為主的教育,主要進行的是“灌輸式”教育,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很難得到發(fā)揮。更有些學校只追求形式上的教學,所以幼兒園的教育與游戲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幼兒園游戲活動中閱讀教學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幼兒主體地位存在問題
長期以來,在制定幼兒園游戲活動的主題與內(nèi)容方面,教師容易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往往會把自己當作游戲中的重要角色,認為幼兒沒有參與制定游戲的必要性。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只要當好一個接受者就可以。通常情況下,在生成和制定游戲主題方面也是不能勝任的,此外,有些老師認為,如果讓孩子自己制定游戲,自己選擇活動就會與老師所預期的有很大的差距,老師就會覺得不能掌控學生,如果是教師們自己親自選擇、設計和制定游戲活動主題內(nèi)容的話,就會節(jié)省很多時間與精力,然而,在游戲活動具體地實施過程中,老師也并沒有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而是一直作為一個指導者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進行游戲,在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下幼兒只是教師所設計的游戲活動中的被動者,他們的思維一直被教師牽制著,這對幼兒的主動性是一種約束。幼兒并不是簡單地、機械地、被動地受教育。他們也應是教育活動的行為主體。因而,老師在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的主題思想時,要重視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幼兒的意向,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給幼兒,重視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性。不將幼兒看作是教師自身隨意改造的對象。
(二)教師和幼兒開啟互動時各互動主題之間不均衡
在具體的游戲活動時老師通常是以一個主導者的身份去規(guī)劃游戲活動的整個過程,在與兒童進行互動時,并沒有真正地尊重孩子,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孩子作為教育的主體性要素,幼兒的主動性、活動性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fā)揮,通過以上的觀察與訪談,有關于游戲活動中師幼的互動是存在問題的。
筆者在工作期間觀察到,在閱讀教學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幼兒園投放繪本的數(shù)量不足20本,而一個班級之中的幼兒數(shù)量基本都在三十人以上。除此之外,在進行觀察的過程中,也對閱讀區(qū)的情況進行了了解,存在少數(shù)的幼兒園完全不具備繪本。筆者還了解到有部分幼兒園的繪本基本上都是幼兒自己從家里帶來的,學校沒有提供繪本供幼兒閱讀。教案活動、觀摩課、公開課每周開展一次,對老師加入培訓并沒有進行有效地激勵,導致部分老師對于開展繪本閱讀的興趣不高。有的老師雖然開展繪本教學的頻率高,但是對于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沒有融入自己的想法,只是單調地將故事讀了一遍又一遍,讓幼兒不停重復。首先,幼兒園本身需要對老師的物質需求進行滿足,從而對幼兒需求進行滿足,所以,對于繪本資源的投入力度需要進行強化,實現(xiàn)對老師、幼兒兩方面的需求滿足。
(三)師幼互動中教師的積極性互動較少
在實際的訪談之中,了解到教師普遍肯定游戲對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所存在的巨大的價值,都認為游戲對于幼兒來說十分重要,通過學習《雙減政策》,我們知道幼兒園游戲活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具體的實施環(huán)節(jié)之中,教師卻并沒有像口頭上表現(xiàn)得那么重視。在我觀察的過程之中,在游戲開始前,教師為幼兒游戲的展開做好了各項工作,在游戲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幼兒教師的積極性并沒有很高,相反,老師更多的是在一旁看著孩子們玩游戲,自己仍然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在孩子們周圍圍來回走動。
三、幼兒園游戲中閱讀教學的建議與優(yōu)化
(一)優(yōu)化幼兒園游戲中幼兒與教師的互動積極性
1. 加深對繪本的理解
繪本最早誕生于歐美國家,流入我國之后被稱之為圖畫書,但是,繪本并不同于我們認知范圍之內(nèi)的插圖書。借助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研究得出,在個別老師的觀點中,繪本之中的圖畫以及文字是完全獨立的,其實,這是對繪本的一種錯誤看法,事實上,繪本之中的文字以及圖畫是一種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的關系,僅僅憑借看圖會導致文字信息的重要性得不到重視,而只是看文字則會對圖中的信息、線索進行忽略,所以,作為老師,最先要明確的便是掌握圖文之間的關聯(lián),從而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明確。
2. 理解繪本閱讀教學的內(nèi)涵
繪本教學就是指兒童在畫質精致、文本簡潔的前提下接納信息內(nèi)容,隨后仔細觀察、思索和想象,了解兒童繪本,表述自己的觀點,豐富語言表達能力。繪本教學的教育關鍵要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來解讀關于情感認知能力、人生哲理等大道理。這也是幼兒平常難以掌握的。給幼兒造就一個輕松自在的閱讀環(huán)境,激起他們的興致,在生活中尋找他們的身影,有一個優(yōu)良的情感體驗。例如《我爸爸》創(chuàng)作者運用比喻和夸大的方式,生動地表達了父親在幼兒心里的杰出和無所不能的形象。兒童繪本里,父親穿著睡衣看上去平易近人,卻能作出那么多“放碼”的事兒,由此可見幼兒是喜歡父親的。與此同時讓他們知道,盡管父親不可以一直陪在他周圍,但是他和母親一樣愛她們。
(二)提高幼兒主體性地位,促進幼兒自主性和社會性發(fā)展
尊重幼兒游戲的主體意愿,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首先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這是踐行課程游戲化的最有效的途徑。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幼兒教師們一般會在課前對結構化的教育內(nèi)容進行設計,教師圍繞著設計的內(nèi)容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一般都是幼兒隨著教師的思路走,教師給孩子們上課也是被動式的“老師教,學生學”,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到達教學所需要的成績,讓孩子們學到相關的技術能力,這期間用來衡量他們學習好壞的便是教師的贊揚或者其他的來自外部的獎勵。然而在新形勢下,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必須要發(fā)生相應的轉變,這就需要幼兒教師改變先前的學習觀、學生觀、教育理念和教學目的。就是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意愿,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中心,圍繞著它展開,這樣既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也可以使兒童的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三)豐富教學過程與方法
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時候,很多情況下,老師都要憑借多媒體技術而對幼兒進行教課,以幼兒本身的特點而言,單純的“看”很容易導致他們的積極性衰退。首先,老師在導入的過程中,要確保語言、形式的簡單、趣味,老師可自行制作教學用具,借助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積極性,從而為幼兒理解繪本內(nèi)容提供幫助。在向幼兒提問的過程中,借助猜想式、開放式的問題,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說、做、想的有效平臺,從而對幼兒的語言表現(xiàn)力、想象力進行強化。實現(xiàn)教學方式上的多樣化,可以對幼兒的閱讀積極性進行提升,從而對繪本閱讀的價值進行體現(xiàn)。
(四)加強家園合作,讓家長成為游戲的共同的建構者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個環(huán)境,也是親子關系建立與發(fā)展的基礎。家長對于幼兒園的態(tài)度也直接關系到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少家長過于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從而輕視幼兒園中的游戲活動,大多數(shù)家長以自己的孩子能背幾首古詩,寫多少漢字,數(shù)多少數(shù)為驕傲,更加傾向于現(xiàn)在社會所推崇的超前教育,而真正忽略了幼兒在這個年齡段真正適合他們的東西,部分幼兒會由于家長的盲目崇拜而錯過學習某種技能的關鍵期。因此,為了轉變家長的不合理的教育理念,應該讓家長真正地了解到幼兒園游戲的真正價值,樹立正確的游戲觀念,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學??梢酝ㄟ^微信群,QQ群,班級博客,郵箱,電子通信,家訪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傳遞一些正確的教育觀念,幼兒教師要積極地與家長建立聯(lián)系,爭取家長資源,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這樣也會更加有助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結束語
游戲存在于每個人的身邊,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接觸過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一種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這其中幼兒既可以獲得愉快,也可以促進其身心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健康地成長,幼兒在游戲中自發(fā)地學習時會有三種特點:學習目標是隱含的;學習的方式是潛移默化的;學習的動力來源于兒童內(nèi)部。玩什么都是由兒童自己確定的,幼兒的游戲也是對周圍生活的現(xiàn)實反映,并且幼兒游戲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也沒有外在的強制性總體目標,沒有本質的承諾。幼兒參加游戲是為了享有游戲的全過程,而不是追求最后的結果。在設計方案和正確引導兒童游戲時,成年人能夠授予游戲一定的針對性,例如在游戲中飾演消防人員,塑造幼兒敬畏生命的觀念,但在這一情況下,幼兒不用在游戲中確立這一目的?!峨p減》強調,兒童在幼兒園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動便是玩樂。根據(jù)游戲的開發(fā)設計,能夠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