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迎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蔡家鎮(zhèn)兩家子村黨支部書記李遠志家窗前的幾串紅干椒,在白雪的映襯下紅得格外搶眼。
提起辣椒的種植,一向不多言的李遠志打開了話匣子:“這可是一個好項目,2021 年每公頃除去費用,能賺4 ~5 萬元,2022 年準備發(fā)動全村農戶一起參與種植?!?/p>
種植辣椒這個項目,李遠志已經醞釀了兩年。2019 年開始,他往返洮南市、松原市不下20 次,主要就是要摸清種植辣椒的收益“辣椒如果種好了,一畝地差不多趕上一公頃玉米的收入?!崩钸h志說。
2000 年開始,李遠志擔任兩家子村會計,2005 年開始擔任村主任,2010 年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021年又高票當選。李遠志深刻領會“扶余市積極探索農村黨建服務經濟發(fā)展新模式,增強和拓寬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渠道”的精神,決定要將種植辣椒的項目引進本村,帶領群眾發(fā)展辣椒產業(yè),取得經濟效益。
對于一直扎根在農村的李遠志來說,再好的項目都不能和農戶“別著勁兒”來發(fā)展,要有序引導,示范先行。2021 年春天,李遠志決定自己親自種植辣椒,用實際效益“說話”,給村民做示范。
說干就干。李遠志首先流轉了5公頃土地,引進了優(yōu)良辣椒種苗魯辣長線19 號,該品種色澤紅潤鮮亮、條形秀長均勻、辣味純正鮮香。以此辣椒為原料可調制多種辣味食品,產品暢銷。
技術是項目的“命脈”,李遠志請來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前來指導,在辣椒種植、病蟲害防治、中后期管理到采收辣椒期間,全程采用標準化種植模式進行生產。標準化種植模式的推廣,減少了種植辣椒的成本投入。
辣椒與其他農作物相比工序較多繁雜,有采摘、晾曬、分揀、裝車運輸、收藏等多道工序,需要大量勞動力。辣椒的豐收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yè)問題。村民周傳寶說:“年紀大了,外出打工不容易,自從村里種植辣椒以來,我已經賺了5000 元了。”經李遠志測算,2021 年用工花去9 萬多元,解決了周邊農村剩余勞動力600多人次,增加了當?shù)卮迕竦氖杖搿?/p>
李遠志算了一筆種植辣椒的經濟賬,每公頃地租1.3 萬元,人工1.8 萬元,地膜和滴管4000 元,化肥2000元,種苗3000 元,成本合計4 萬元。2021 年每公頃辣椒總產量9 萬斤,銷售收入9.3 萬元,去掉成本4 萬元,一公頃掙5.3 萬元。5 公頃辣椒地,純收入約26 萬元。
在可觀的收入面前,李遠志仍然有個小遺憾,那就是管理還是沒有完全跟上,“紅椒產了5 萬斤,綠椒產了4 萬斤,正常綠椒應是2 萬斤。按照每斤紅椒1.3 元、綠椒0.7 元價格計算,每公頃少收入1.2 萬元?!?/p>
閑暇時,李遠志腦海中不時浮現(xiàn)出2021 年豐收的畫面:“村民在田間地頭和辣椒存儲倉庫,加緊收獲,采摘、分揀、裝袋,紅紅的辣椒堆得像小山一樣,映紅了農民的臉龐,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p>
看到李遠志種植辣椒的高收益,許多村民按捺不住了,紛紛表示跟著他種植,面對村民的信任,李遠志說:“我從小生活在這里,對這里有著深深的感情,為家鄉(xiāng)的群眾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帶動他們一起致富是我這個村黨支部書記不可推卸的責任。”
望著窗前火紅的辣椒,李遠志自信滿滿地說:“2022 年,村里成立合作社,把村民組織起來一起種植辣椒,爭取讓更多的‘中國紅’涂滿我們拉林河畔這片希望的田野,使更多村民實現(xiàn)家門口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增收的夢想?!?/p>
據了解,李遠志只是扶余市采取“黨委引項目鋪路子、智囊團獻策選路子、黨支部書記辦項目引路子、發(fā)揮人才作用闖路子、結對幫扶學路子”創(chuàng)新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模式的一個縮影。扶余市充分發(fā)揮了村黨支部引領作用,以需求為導向、市場為載體、資源為依托、農戶為基礎,通過致富項目“引、帶”效應,村村都有1 個以上致富項目,形成一鄉(xiāng)一業(yè)、一村一品的發(fā)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