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顯龍(山東省海陽市第一中學,煙臺 265100)
王老師中途接手一個班,接手后辦公室老師們都同情地對他說:“小王,你真不該接這個班?!蓖趵蠋煗M臉疑惑。看到王老師不解的表情后,其中一個老師繼續(xù)道:“這個班的學生可難管了,班級衛(wèi)生那個差,在你之前的李老師可是出名得嚴厲,他都對這些學生無可奈何,這個班有你受的……”聽完后,王老師笑呵呵地說道:“謝謝你們告知,我會注意的。我想用不了多久,我班的衛(wèi)生情況會好轉的……”一周后,辦公室老師們都驚奇地問:“小王,可以??!趕緊說說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這周你班的衛(wèi)生是一天一個樣,現(xiàn)在都干凈得不可思議……” 王老師淡然一笑,答道:“其實我也沒做什么,只是做好了兩件事。每次進入教室,只要發(fā)現(xiàn)地上有垃圾,我都會告訴學生亂扔垃圾是不對的,并把垃圾撿起放到教室的專用垃圾袋中;每次上課結束后,我都會告訴學生,好的衛(wèi)生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并且我也會把講桌擦拭干凈,將用過的尺子、粉筆等都放回規(guī)定位置?!?/p>
班級是原來的班級,學生也是原來的學生,只是換了一個老師,為什么衛(wèi)生情況天壤之別?原因是兩位老師對待學生的教育方式不同:李老師只是單純地說教,王老師則是在言教的同時加入了身教。身教雖然無聲,但魅力無限,讓王老師的衛(wèi)生教育不再空洞,而是變得鮮活起來,讓學生不僅聽得見,更能看得見摸得著,故而教育效果大相徑庭。要想提升育人效果,就要向王老師學習,在言教的同時做好身教,身行一例,勝過千言。
首先,教師要及時糾正自身重“言傳”輕“身教”的做法。為什么很多教育工作,有禁不行、有令不止,究其原因,在教育學生時教師只言教,不身教。試想,一項工作,如果老師只會比手畫腳地要求學生該怎樣做,卻不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行,甚至有時還當眾做“小動作”,學生又怎么會信服。學生不信服,自然也就不會聽從老師的教導。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不良的格局“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崩蠋熞獙W會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教育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和意義。
其次,平時教育中老師要嚴于自我修身。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币簿褪钦f,老師首先必須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學生對老師具有天然的“向師性”和模仿性,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如果平時我們在學生面前展示的是積極的一面,那么他們模仿學習的都是積極的言行,反之亦是如此。因此,平時教師必須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要用自己樹立的良行去引領和帶動學生;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以免學生受到負面影響。
再次,教師要科學、持續(xù)施教。學生的不良行為往往都是長年累積形成的,在平時的教育中,老師一旦放松警惕,稍有外界不良事物的影響和刺激,他們之前改掉的一些不良行為或習慣就會重新露頭。老師要想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練好自己的教育引導功,科學、持續(xù)地對學生施加正向引領。老師要持續(xù)對學生做好提醒、督促工作,對于學生一些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要預先提醒并輔以正向行為引領;對于學生突發(fā)的失當行為,不僅要立即予以制止,而且要讓學生明確知道錯誤所在,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行為方式。只有如此,學生才會逐漸自覺將道德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內(nèi)化成自己的言行實踐。
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少。要言教更要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