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關良洲
目前春栽中低溫品種以西峽的9608、939等品種為主,這些品種抗異性較好,一般容易越夏,但是管理也不能掉以輕心,高溫期以通風降溫為主,越夏棚應該保證適當?shù)臐穸?,不要因為過度通風造成菌棒嚴重失水,越夏失水多的菌棒后期容易出菇過密,個頭小。
常用的808、向陽二號、215、168 等中溫品種越夏比較容易燒菌,這些品種菌棒擺放密度不要過密,保證通風。用保水膜的,必須兩頭割口,經(jīng)常觀察袋溫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做出應對措施,現(xiàn)在好多種植戶高溫期采用噴水降溫,噴水要用跑馬水,需要注意的是噴水后注意通風,防止?jié)駸峋糁惺罡癄€。
需要注意:高溫期越夏發(fā)現(xiàn)有污染或病變菌棒,要及時挑出,分別處理后特殊管理,有病變的菌棒會分泌黑色或紅色黏液,容易流淌到其他健康菌棒上造成傳染,同時分泌物容易吸引或滋生各類昆蟲造成病蟲害,一些害蟲會從接種口或增氧孔入侵菌棒,所以高溫期一定要嚴防病菌污染和病蟲害。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處理,由于好多蟲卵是有抗藥性的,所以每隔3~5 天待蟲卵孵化后,重復噴藥3 次以上,確保趕盡殺絕。
夏菇多選用的是中高溫品種,但是出菇棚如果超過30℃也很難長出好的香菇,本階段盡可能通過增強通風,使用雙層遮陽網(wǎng),有條件的可以選用水簾風機來滿足香菇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出菇期要掌握好通風與空間濕度的合理調(diào)控,防止造成幼菇脫水枯死。
催菇前要注意天氣預報,結合天氣情況合理催菇,由于高溫期菇價相對偏高,有些種植戶受菇價刺激不合理地催菇,不但不能正常出菇,反而會造成菌棒損傷,形成鐵皮袋,或因為拍打刺激菌棒造成感染爛棒。用注水刺激出菇的會因為菌棒水分過大菌絲自溶嚴重爛棒。特別是二茬菇,水分超標菌棒會快速腐爛。
一茬菇出菇結束要及時對場地進行清理,對菌棒上的殘留菇柄和污染及病變部位采取處理措施。出菇后有污染和病斑的菌棒要用小刀刮掉污染和病斑部位,涂抹石灰水然后風干傷口。一茬菇采收后菌棒應少量噴水,實行干濕結合,以干為主,一般一天噴一次霧水,延長通風時間,讓菌棒休息養(yǎng)菌,待采菇部位重新長出白色菌絲時再催蕾。合理養(yǎng)菌,增強菌棒活力,為下一茬出菇做好基礎。
秋栽香菇要想年前多出菇,就必須盡早安排制棒,以便有充足時間養(yǎng)菌,但是制棒時間過早溫度過高,成功率上不去,過晚菌棒不成熟出不了菇,如何解決兩者矛盾關系,就要種植戶根據(jù)生產(chǎn)條件和當?shù)貧夂蚯闆r及選用的菌種的菌齡,合理分析選擇合適的菌棒生產(chǎn)時間。
秋菇制作菌袋培養(yǎng)料時,因為高溫容易發(fā)酵酸變造成營養(yǎng)消耗,拌料時可以添加石灰粉或防酸劑,拌料后要盡快及時裝袋滅菌,滅菌要做到大火攻頭,防止升溫過慢培養(yǎng)料酸化酵解。
秋栽氣溫高,滅菌后的菌棒降溫慢,用空調(diào)降溫的種植戶要注意不能快速降溫,防止微孔或封口空氣回流造成污染,并且注意接種后勤觀察溫度動態(tài),嚴防燒菌。K